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0/851


毕竟何太傅都退休了,年纪还要大三岁的老太师却赖在这位置上不走,无论如何都说不过。
看来,东京城又在上演一场大戏啊。
朱贵的情报也显示,这段时间知枢密院事郑居中很活跃,常在赵佶面前说蔡京“大兴工役,民不聊生,变乱法度,吏无所师”。
皇帝的想法没人知道,但郑居中却加了太宰。
不过,也别把这郑居中当成啥忠臣,当初蔡京复相就有他的一份功劳,这人所作作为都是为了自己的权势。
大宋朝堂充斥的全是郑居中、蔡京、何执中这类人。
确定了想法,徐泽道:“不凡,东京那边要趁着扩新城的机会,多准备几个‘安全屋’,万一情况有变,保住人是第一位!”
王四恭敬答道:“属下这就安排!”
天子这几年狂建宫殿园林后,终于发现一个严重问题——东京城内的位置已经不够用了!
但这个问题拦不到勇于开拓创新的大宋君臣。
二月二十六日,天子诏“广京城”。
京城扩建,各方利益群体都有好处,都开心。
当初,太祖赵匡胤得国后,曾修汴京城,扩张后的城墙曲而宛,远观便如蚯蚓一般。
但最初主持修建的中书令最先献上的工程图,城墙方直,四面皆有门,坊市经纬其间,井井绳列。
赵匡胤看了后大怒,自己取笔涂画,改成了纡曲纵斜状,说“依此修筑”。
天下承平日久,京人罔测圣意,多说城墙不美观。
神宗时,就曾有改建的想法,考虑到宫苑中牧养的猪,及内作坊的搬迁很麻烦,只得作罢,对京城稍加修葺完事。
赵佶比他老子牛,顾虑也少。
这次改建,不仅扩大了规模,而且城墙全部拉直,方方正正,非常美观。
徐泽得到这个消息时非常震惊!
赵大起于军伍,深知城池攻防之道,故意将城墙建成曲形,是为了便于防御。
其后世子孙竟然为了美观,改为不实用的方形。
不知道赵大泉下有知,会不会气得要爬出来!
第五十六章
圣旨
蛤蜊岛,白色海滩。
“娴娘,这段时日辛苦你了!”
陪同检查了蛤蜊岛水师营寨,又在海滩上散了一会步,徐泽送赵竹娴上船。
他还要继续检查岛上最机密的炼铁和铸炮基地,不能带上赵竹娴,只能让她先回城。
“我只是陪着夫君走走,哪有你要操心这一大摊子事辛苦。”
赵竹娴为悉心为徐泽整完稍稍有些歪的衣襟,转身,上了快船。
“夫君正事要紧,你去忙吧。”
快船离岸,徐泽挥手道别。
身处乱世,一切从简。
作为势力领袖的徐泽,大婚过后自然不可能有什么真正的“蜜月”。
半月里,除了仅有的两天,在家里陪同妻妾,享受家庭和美外,
其余大半的时间,徐泽都是带着赵竹娴在登州和辽东各地视察。
稳定了治下人心的同时,也巩固了二人的感情。
徐泽发自内心的感谢赵遹夫妇为自己培养了一个良配。
赵竹娴知书达礼,贤淑温柔,行事极有分层,当得起“履中居顺”之赞。
与妾侍辛灵汐相处融洽,将自家后宅管理的井井有条,让徐泽能够安心做事。
且性子外柔而内韧。
一线视察并不是一件轻松事,除了舟车劳顿,还有紧密的日程安排。
赵竹娴从始至终都没有喊过苦累,还能精心安排好二人的生活起居。
视察中,举止大方得体,一颦一动都符合属下们对“主母”的期待。
就连吴用、朱武和李逵这些坚定的“单身主义者”。
见识了主母风仪后,也对自己的人生追求有了动摇。
不过,这世上还有人比李铁牛更不关心人生大事。
“火炮狂魔”轰天雷凌振便是这样的人。
当初,身为东京甲仗库小吏的凌振,为了改进火药配发,以研制其人设想的大炮,不仅花完了自己的全部俸禄。
连辛苦攒下的“老婆本”都赔得干干净净,走投无路之下,才可怜巴巴地投靠徐泽。
得到徐泽的支持,有了充足的人力和物资供其试验后,凌振就彻底忘记了“老婆本”这回事。
蛤蜊岛上的第一批大炮铸造出来,凌振有事没事就打上几发。
生活在数里外平海县城的百姓,这些时日经常会听到“闷雷声”。
有人依据声音来自蛤蜊岛方向,上面又有同舟社的水师驻扎,
推测专治恶人的同舟社已经能够操纵天雷,即将驭天雷以讨伐逆贼高永昌。
徐泽回来后,驻守的李逵和萧引古分别汇报了这个消息,搞得他哭笑不得。
遇到无法理解的事务,百姓首先不是恐慌,而是联想到同舟社将要惩治坏人。
证明前期的宣传引导有了一定的成效,这是好事,
逐步引导,让百姓慢慢适应即可。
火炮未大规模列装之前,保持适当的神秘性并不是坏事。
没必要,也不能急着将其公之于众。
社首徐泽再次莅临火炮基地,观看了两门新铸火炮的射击演示。
这段时间试炮过足了瘾的凌振非常兴奋,汇报时声音都大了几分。
“社首,我们的思路是对的,这批大炮性均能达到之前的预想,可以列装了。”
终于成功了,徐泽的内心反而有些平静。
“做的很好!你想要什么奖励?”
凌振挠挠头,道:“这一批只是舰炮,社首之前讲过,大炮分很多种,炮弹也有很多类。”
“属下这段时间试炮后,有一个猜想,感觉这种武器大规模列装后,将彻底改变以后的战争形态。”
“而且,现在大炮的威力还远远不够,就连这两门多次试验改进的舰炮,也有好多地方可以进一步改进。”
“属下,属下想请社首批准,让我继续主持研究这些项目。”
对这个研究火炮有瘾的好下属,徐泽除了鼓励,还能怎样?
“这事我允了,之前你在东京,为了研究火药配方,赔掉了‘老婆本’,这次我便赏你一个老婆如何?”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
要想涤荡乾坤,并吞天下,战争就别指望一两年能结束。
农耕时代,人口就是最重要的战力。
但增加人口的最好办法却不是发动战争圈地盘抢人口,不能真心拥护同舟社的人,越多越是隐患。
要打持久战,治下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繁衍两手都得抓。
鼓励治下适龄青壮结婚,既是人性,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0/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