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2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5/851


“不妥!”
耶律延禧道:“大石,你说。”
出言阻止的正是耶律大石。
“陛下,臣与徐泽曾相处过一段时日,知此人心志颇高,行事极有章法。”
“他若想投靠女直人,朝廷的官禄封号未必有用;他若不想投靠女直,朝廷便是不给官职,他也会照样打女直人。”
耶律延禧问:“那你说,该怎么办?”
耶律大石道:“臣以为,不管徐泽出于什么目的来东京道,但靠他们这点人却是无法与女直人对抗。”
“朝廷若想利用同舟社对抗女直人,又要避免日后尾大不掉,可以不给官职,也可以不给支援,但不能不给大义。”
耶律延禧若有所思:“大义?”
第五十二章
入戏
顺化城以南两里,山谷空地,人山人海。
为了减少施工量和防御难度,辽国的绝大部分城池都建得很小。
城内虽然谈不逼仄,但也很少有能够同时容纳全城百姓活动并通视的宽敞场所。
今日,才忙完春耕的百姓齐聚于城外,是为了观看同舟社演出队送来的“戏剧”。
临时搭建的简易舞台前面,人声鼎沸。
百姓们热切交流着“戏剧”究竟是啥?
有没有小曲好听?
这捉贼是捉的哪个贼?
舞台后面,乐和与轮戍顺化城的官兵营正季闯交流着注意事项。
“季营正,可不敢开玩笑,顺化城青壮虽少,百姓遭贼军祸害却不浅,现场要是控制不住,可是真会死人的。”
季闯眼见瞄着正准备上台的男女演员,不耐烦地道:“不消你啰嗦,有社首亲笔批示在这里,哪个混蛋敢不重视?”
“还有,你们这么多人,是要挨个登台唱,还是一起上?”
“嘿!要说唱曲,还是社首为咱们写的军歌得劲,这些人能唱个啥?”
乐和跟季闯说不拢,担心会出事,又赶紧跑去通知几个反面角色临时改剧本。
“队长,不会再挨打吧?”
说话的萧递延眉骨很高,偏偏秃头无眉,还长着一对三角眼,配上鹰钩鼻,天生就是一副恶人相。
镇海府除了迁走的霞底部,城中还有一些零散奚人,萧递延就是其中之一。
因其“出众”的长相,“有幸”被大户选为私兵,而后又被吴撞天挑进了贼军。
吴撞天突然跑路,城中大乱。
萧递延虽然躲过了最初的混乱,却在其后的全城大索中,因为相貌凶恶给揪了出来。
幸好同舟社虽然杀人多,却不滥杀无辜,萧递延证明身份后,就被放了。
但经历此事后,同舟社不少人对这个形象反差较大的奚人有了印象。
乐和要找天生奸邪之相的演员,才问几个人,就打听到了萧递延。
其后,萧递延顺利进入了演出队。
在镇海府的第一次演出效果非常火爆,火爆到萧递延表演正卖力时,被台下愤怒的观众仍了土块。
“放心,有事我给你挡着!”
乐和的话让萧递延心里更加没底。
但想起在镇海府表演后,徐泽特意上台,见了萧递延。
夸他是个非常优秀的好演员,要再接再厉,为同舟社的演艺事业做贡献。
虽然听不太懂徐泽的话,但同舟社最大的老爷这么高看自己,他又不愿退缩。
未时一刻,舞台上锣鼓声响起,台下观众讲话的声音逐渐变小。
锣鼓声停。
片刻后,一阵悠扬的奚琴音,迅速将观众从混乱的尘世带进了剧中恬适的田园生活。
奚琴音停。
“郎在高坡放早牛哎,妹在溪边梳早头哇……”
伴着空灵的女声,幕布被慢慢拉开一半,露出一个穿着奚族服装长发及腰的清丽少女。
从未见识过这种艺术形式的顺化城百姓顿时静了下来,全神聆听。
即便再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也能在这一瞬间感受到自己心灵的放松和愉悦。
“太阳出来红似火哎,晒得阿妹无处躲哇……”
另一半幕布也被慢慢拉开,一个英武的渤海“少年郎”登场,牵着一头小号竹篾编织的蒙布假牛走了出来。
原本的设计是要牵真牛的,但舞台太小,实在展不开,只得作罢。
男演员是一个之罘书院在军中实习的学生,穷人家的孩子没有“入学年龄”一说,这个少年已经十八岁,比杨喜要大三岁。
乐和组建演出队后,就将自己的位置摆的很正。
有他可以客串的角色才登场,一般都是按角色分配演员,自己则负责协调指挥。
前番在贼军攻城战中受了重伤,被同舟社医官抢回性命的韩惟信和马和尚二人,伤势基本稳定,已经接回了顺化城继续养伤。
韩惟信由自己的父亲韩观陪着在前面看戏。
马和尚是个孤儿,平日里和王罕走的很近,今天也在他的陪同下来看戏。
只是伤势没有痊愈,还不能久站,只能坐着着听。
马和尚扯了扯已经看呆了的王罕。
“罕哥儿,那台上唱曲的女子长的咋样,好看不?”
“好看!嘿嘿,贼好看!”
王罕头也不回地应道。
“那你快扶俺起来也瞅一眼呗——”
王罕扶马和尚起身时,男女演员正在眉目传情。
“俺的个乖乖,罕哥儿,等俺伤好了,也要学唱曲,肯定能比那家伙唱得好!”
“嘿嘿!俺也是!”
第一幕结束。
短暂的过场休息时间,台下已经议论开了。
很多不再年轻的老人们也在一句“想当年——”后,彼此露出会心一笑。
在这一刻,众人仿佛忘记了辽国持续的动乱,回到了充满幻想的少年时期。
很快,第二幕开始。
过场的奚琴音变得紧张起来。
男、女演员已经退场。
“那里有头牛诶,辽阳府的牛都被兄弟们吃光了,好些时日没有开荤,今日有口福啦!”
“哈哈哈,好,俺高永昌就喜欢吃牛肉,快给老子牵回去!”
鉴于辽东敌友不断转化的复杂形势,也为了避免引发过度的民族仇恨,徐泽要求的“强化同舟社,淡化敌人”。
但乐和在编写后续剧本时,参考了部分百姓和士卒的意见,觉得有必要树一个有名有姓的“坏人”来做靶子,这样更能调动观众的情绪。
高永昌便“有幸”当了一回反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5/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