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851


天显三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升原渤海国辽阳为南京,命耶律倍从东丹国的都城天福徙居于此,实际就是将他软禁起来。
两年后,被母、弟至亲和国人全都抛弃的耶律倍携带亲从,从苏州镇东关乘船,载书数千卷浮海至登州,投靠了后唐明宗李嗣源,赐名李慕华。
耶律倍流亡出海前,还在镇东关在海边立下一块木牌,上刻:“山压大山,大山全无力。羞见故乡人,从此投外国”,以表达自己的满腔悲愤。
之后,东丹国撤销,接着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辽国改幽都府为燕京析津府,辽阳府由南京改为东京,地位进一步下降。
辽国立国之初的一系列政局变动,使得朝廷对东京道渤海故地的消化非常不成功,官府对辽东广大地区的统治基础极为薄弱。
渤海遗民不愿接受契丹落后残暴的统治,一再奋起反抗,先后建立了定安国和兴辽国等反抗政权,虽然都遭到了镇压,且强行迁走大量渤海百姓,但本地反抗的根源并未消除。
辽东长期无序的局面,又为女直人的崛起创造了极佳的条件。
渤海国的建立者渤海高王大祚荣出身靺鞨族,该族分为粟末靺鞨、伯咄部安车骨部、拂涅部、号室部、黑水部、白山部七部。
黑水部便是后来的女直族,大祚荣立国时,黑水部就为渤海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女直人起事后,完颜阿骨打就公开宣传女直人和渤海人是兄弟之族,理应携手推翻辽国的腐朽统治,这一说法是有事实依据的,并非强拉亲戚。
如今大辽风雨飘摇,女直人在侧,城内又多有渤海人,身为东京留守的萧保先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极力维持这已经四处漏风的东京道。
“老爷,夜已经深了,城内无事,老爷早些安歇吧。”
忠实的老家仆眼见萧保先仍然在操劳,担心主人的身体,忍不住提醒道。
“什么时间?”
萧保先工作太投入,没有注意更鼓声。
“回老爷,已经子时三刻了。”
萧保先揉了揉发涨的眼睛,起身活动了有些麻木的身体,吩咐道:“打些凉水来,我洗把脸,处理完这些公文再睡。”
老家仆无奈,叹息一声,出门去了。
“留守,不好了!外面发生了兵变,请赶紧做好防备!”
萧保先听出是裨将高永昌的声音,匆忙跑出屋子,却见高永昌领着十余手执利刃的恶少年,朝自己奔来。
异变突生,萧保先边退边大声呵斥:“你们是什么人?速速退下!”
高永昌边跑边狞笑道:“我们是渤海人,专为杀你这契丹狗而来!”
高永昌今夜和一帮恶少年喝了不少酒,趁机鼓动这些人跟自己翻越留守官衙围墙,杀留守萧保先,取其钱财而分之。
事发突然,萧保先猝不及防,殒命当场。
随着恶少年们在官衙内分头寻到钱财,高永昌却失去了对这些人的掌控,当即也不留恋,趁乱逃出城外。
天庆五年,皇帝为应付日益猖狂的女直人,曾募渤海武勇马军二千人屯白草谷,备御女真,以高永昌为将,其人出城后,就立即回到白草谷,聚集本部兵马,以作自保。
失去控制的凶徒们从守备衙门开始放火行凶,一起谋财行凶事件迅速演变为无预谋的暴乱,城内神经高度紧张的各家大族为自保,也纷纷聚集私兵,一时之间,城内喊杀之声四起。
辽阳府形势就眼看要失控,关键时刻,两个渤海人担起了维护辽国辽阳府稳定的重任,东京户部使大公鼎主动站出,权行留守事,命副守高清臣迅速集奚、汉两族兵马千余人,准备平叛。
大公鼎则一人单骑至闹事最激烈的街巷中,向百姓晓以祸福,宣示朝廷威望仍在,辽阳府官府运转正常,平乱官兵已经整装待发,尔等各自归家安睡,勿要自误云云。
“大”为渤海王姓,大公鼎进士及第出身,任礼宾使、长春州钱帛都提点、大理寺卿、长宁军节度使、南京副留守等职,为官刚明,在辽阳府极有名望。
正剑拔弩张的各家私兵见大公鼎亲自出面,纷纷都扔下兵器,叩拜道:“只要官府不欺压我们,我们怎敢不听你的命令。”
大公鼎及时果断的处置,使一场即将爆发的变乱迅速平息,为稳定局面,他又宣布戒严,但并未抓捕作乱首恶,以免引起其他人再度紧张。
次日,大公鼎发布缉捕公文,命搜索先前作乱的渤海人,共抓获数十人,当即斩首,以此安抚民心。
只是仓卒之际,抓捕的人中,有不少受到牵连的“无辜”渤海人,稀里糊涂就掉了脑袋,城中渤海人怨声再起。
大公鼎把主要精力放在城内的动乱的平息上,却忽略了城外更大的威胁。
正在白草谷焦急等待消息的高永昌得到城内传来的消息,喜出望外,以朝廷欲要杀尽渤海人为借口,当夜就烧毁营寨,宣布起兵,打出“赶走契丹人,重建渤海国的”旗号,挥兵进攻辽阳城。
初三大早,高永昌所部兵马进抵辽阳府首山门,大公鼎等带领数名渤海高姓贵族入营劝谕。
高永昌看在同族的份上,见了几人,却不接受劝谕,反骂大公鼎等人“屠杀自己族人,甘为契丹奴仆,枉为渤海王姓”。
大公鼎在辽人那里建立的个人威望,在高永昌这里没起到任何作用,只得回城布置城防,好在高永昌人数太少,攻城也不甚激烈。
两日后,深夜,辽阳城中突然举火,高永昌留在城内的打开首山门,高永昌率骑兵突入,与守军展开巷战。
大公鼎、高清臣督军仓促迎战,大败,仅领麾下残兵百馀人,夺西门,出奔广平淀捺钵,至此时,辽帝耶律延禧令大公鼎抚定辽阳的诏令还未送达。
高永昌夺得辽阳后,僭号称帝,建国大元,建元隆基,东京道渤海人纷纷投奔,辽东局势彻底糜烂。
第二章
定策
辽国苏州,安复军节度使司官衙。
高永昌据辽阳城僭越称帝的消息传至苏州,沉湎女色疏于军务的安复军节度使蒲离卜顿时坐蜡,赶紧派人请来自己最为倚仗的智囊吴令。
吴用刚进官厅,蒲离卜就大礼参拜,语气恳切地道:“先生,还请救我啊!”
吴用也被蒲离卜这手吓着了,赶紧扶起明显慌了神的安复军节度使。
“将军,究竟出了何事?”
“辽阳府没了!苏州也快要没了,本官到底该怎么办?”
尽管之前早就对朝廷的一败再败,国内不断变乱有了心理准备,但真正事到临头,蒲离卜才发现自己还是措手无策。
“辽阳没了?难道是女直人南下了,怎么可能这么快?!”
蒲离卜这句没头没脑的话让吴用也有些懵。
女直人一直在其西北面集结重兵,以应对辽国大军的连番征讨,对东南面的辽阳府,则一直采取守势。
东京道的辽国守军虽然受到一再战败的影响,战斗意志较弱,但辽东的地形在这里摆着,辽阳府周边州县林立,女直人就算再能打,也要时间逐一拿下周边州县,总不能飞到辽阳城内直接攻陷城池吧?
蒲离卜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呼几口气,调整情绪,重新组织语言,道:“大年初一的晚上,辽阳府有十几个渤海人趁着酒后翻墙进入留守府,杀死了东京留守萧保先。”
“户部使大公鼎平乱中伤及无辜,被渤海裨将高永昌抓住机会,趁机鼓动部下渤海人作乱,率军攻陷了辽阳府。”
“这狗贼还大胆称帝,宣布恢复渤海人自己的国家,到处发檄文,听说已经有十几个州县投贼。”
“女直人反了,渤海人也跟着反,黄龙府没了,辽阳府也没了,东京道的局势已经彻底乱了,苏州,苏州该怎么办?”
吴用这几年恶补辽国历史和地理,对东京道的形势认识还是比较清醒的,倒没有蒲离卜这么急躁和恐惧。
而且,他还要一些时间评估这件事对同舟社的影响,思考怎样才能从中取利。
吴用问道:“高永昌是什么时候占据辽阳府的?”
蒲离卜答:“初五。”
“四天前?此事还有多少人知晓?”
“暂时没有公开,辰州的信使直接报到我这里。”
吴用敏锐的抓住了一个关键点,问:“辰州?意思是辰州还没有丢?”
“呃,是的。”
落于贼手的辰州肯定不会给苏州送信,蒲离卜恍然。
想到此处,蒲离卜也安心了一些,辰州是辽阳府南面门户,其南还有宁州、复州、镇海府等州府,然后才是安复军所在的苏州,他是被东京道几日接连丢失十余城的形势搞慌了神,以至于失了分寸。
吴用起身,在屋内踱着步子,不时轻摇两下手中的羽扇。
得到蒲离卜信任后,吴用就命人做了一把鹅毛扇,羽扇儒冠,倒也有几分高人之态,只是看着吴用这副云淡风轻的模样,就让蒲离卜的心又平静不少。
少顷,吴用心中有了计较,重又坐下,问道:“令敢问,将军所虑者为何?”
蒲离卜本就不是将才,这几年耽于酒色,更是消磨完了其人的斗志,所为者无非美人和钱财,所虑者无非失去现在的一切。
当着吴用,蒲离卜也不藏着掖着,道:“本官就担心苏州会乱。”
吴用羽扇指向东面军营方向,问:“将军是担心营中有变?”
“对!”
自去年组建反间司后,吴用也逐渐摸清了安复军真正实力,安复军节度使司隶属于南女直汤河司,辖来苏、怀化两县,编制三千兵马。
实际上,长期的和平后,辽国的边防军也开始出现缺编问题,苏州驻军便只剩下两千一百人,女直人攻陷黄龙府后,又从苏州抽调了六百人加强辽阳府防务,如今只剩下一千五百人。
其中,契丹籍兵马只有两百人,另有奚、汉军各四百人,渤海军五百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