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851


对海盗来说,有人有船有补给,就有一切,李俊做惯了海盗,习惯快速发家的手段,对这种需要长期耕耘,且初期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开发心有顾忌。
更关键的是,海东岛最宜开发的北部地区早被同舟社占领,并且已经站稳脚跟,自己在岛南再怎么折腾,最后也只能为徐泽做嫁衣。
更何况,岛南还有实力强劲的毗舍耶蛮国,当初徐泽都不愿招惹的对象,自己又何苦去做这等吃力不讨好的事?
所以,收到徐泽的口信后,他就以实力还不够为由,心安理得的说服自己不要去海东岛打生打死。
李俊想明白了,先应付了眼前这次危机,而后就派船骚扰毗舍耶人,只要不登岛定居,问题就不大,手下这帮新募的海盗也确实需要见见血,至于以后,以后再说吧。
李逵跟了徐泽一年多,一些小手段学得有模有样,见李俊说话遮遮掩掩,乃俯低身子,几乎贴上了他的脸,慢悠悠地问:“你真明白了?”
超近距离感受李逵的丑脸怪眼和浓重口气,便是李俊也有些受不了,老实答道:“小人,小人其实还不太明白。”
“铁牛。”
张顺毕竟出身江州三霸,曾经与李俊有几分渊源,虽然遇到徐泽后,自己就去了之罘湾,彻底扯下了“江州帮”的标签,但见李逵这般戏弄曾经偶像——名满江湖的混江龙,自己仍是心有戚戚。
张顺打圆场道:“李国主英雄人物,当不会再犯糊涂!直接说这次的任务吧。”
李俊听到张顺在“再犯糊涂”上下了重音,知道其不仅好意解围,还不忘提醒自己不要有多余心思,投去感激的目光,张顺却别过头,不看他。
“哼!今日且看在张营正的面皮上,绕过你这回。”
李逵退后一步,待李俊站起,命令道:“你且回去,最大征召流求兵士,随我等赶往海东岛南,杀光那些听不懂人话的蛮兵!”
第四十八章
神怒
海东岛南部无名荒滩。
直到海东和流求两地合计一千五百名兵士全部顺利登岛,李俊悬着的心才算放下一半。
李逵没说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突然登岛作战,作战任务也非常模糊,李俊也没敢问。
李逵见等岛的流求士兵一个个手软脚软、惊慌失措的样子,毫不客气的批评道:“李国主,你们的军队要多加强训练才行啊。”
“小人回去后,一定严加训练!”
在这黑脸杀神面前,李俊不敢解释。
流求国的主力是仅三百人的海盗,打劫商船,逞凶海上确实不怂,但在陌生的海岛登陆,与凶残的蛮人作战,确实心里没底。
更何况,这中间还有大半没经过任何阵仗的征召青壮,纯粹就是凑人头的,能够老实登岛,保持基本阵型,就已经很对得起自己这个国主“御驾亲征”了。
“俺现在就与你说这次作战的任务——突袭毗舍耶国都!”
李逵张口就是惊人之语,见李俊没有被吓着,接着分配任务,道:“你们负责扫荡外围,屏蔽蛮人的消息,掩护俺们突袭,到城下后,只需伐木垒土。消灭蛮兵,攻坚破城的任务由俺们完成。”
登岛后,迟迟没有发现蛮兵,李俊就隐隐猜到岛上情况有变,而且李逵的分配方案对自己也很有利,不用啃骨头还能喝汤,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遵命!”
待李俊回到本部分配完具体任务,李逵喊道:“水卞,带路!”
水卞就是当初被武松调教的两名毗舍耶勇士之一,另一个叫做邓灰,这名字当然不是他们的本名,乃是徐泽亲自赐予,以作为二人最早归化海东郡的奖励。
这两个家伙归化后,极度狂热,工作激情连很多同舟社老人都汗颜,今年突发台风,邓灰为加固粮仓,被吹到倒的树木砸死。
台风过后,王进亲自主持了安葬仪式,并将邓灰的灵位请进了海东郡的义烈阁,水卞还哭得死去活来,只恨死掉的不是自己。
有了熟悉地理的水卞带路,队伍推进很快。
沿途的几个村落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流求兵士屠戮一空,抢夺到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各色宝石,李俊老实敬献给李逵,李逵拒绝了,他跟着徐泽这么久,见了大世面,这点东西根本看不上眼。
国内的勇士大半被国王带到北面与异族交战去了,当发现大批的异族突然出现在城外时,毗舍耶国都内的蛮人顿时乱成一片,好在守门的勇士在慌乱中没有忘记关闭城门。
城内,毗舍耶祭师和王后还在为要不要派人征召周边村落的剩余勇士来协助守城而扯皮时,流求国的兵士已经在伐木挖土了。
情势危急,容不得再扯皮,卑南王后果断带上护卫,亲自登上城头抵抗侵略者,在她的号召下,留守的勇士纷纷拿起武器,上城防守,甚至一些健妇也自发的来守城。
毗舍耶人是岛南霸主,整个海东岛南部没有能够威胁到他们的势力,本身生产力也很落后,所谓的都城,仅是土木结构不足两丈高的寨子,城外连护城河都没有。
李俊心里只埋怨,刚才他就提议李逵趁着城内混乱,直接蚁附登城,拼着伤亡快速拿下这个城池,但李逵不听,眼见着城头上的蛮人越聚越多,再想攻城,难度不知道要增加多少倍。
若是两年前,这种直接豪爽的打法李逵绝对喜欢,只是这段时间下来,读的书多了,李逵自诩为智将,信奉“攻心为上攻城为下”,他不仅要拿下这座城,还要借机震慑所有人。
不管李俊的焦躁,李逵老神在在的看着城上挤满了人,只管催促李俊快些打造攻城器械。
李俊暗骂李逵读书读坏了脑子,要打造攻城器械就打造吧,你不要云梯,不要冲车,打造十几只木驴,莫不是指望着靠木驴掩护,挖穿城墙?
木驴古称轒輼,其实就四轮车,顶上是一排绑缚结实的大木,下面没底,可容十人,人在下面推着车子走,可往来运土填堑,木石所不能伤。
这是一场稀里糊涂的战斗,李俊作为参与者,战前根本就没料到真能这么顺利打到毗舍耶人的都城下,战斗即将开始,他也完全看不懂李逵的战斗准备。
而城墙上的蛮军更加迷糊,这些异族到了后,不攻城,不立寨,却只顾忙着打造一些看不懂的东西,究竟是要做什么呢?
用于战斗的木驴车不可能讲究什么精巧,一切以粗、大、笨、实,满足战斗需要为标准,推起来很费力,速度自然快不了。
李逵扭头,瞪着自己旁边的凌振道:“今日俺可是全听你的,要是待会破不了城,可别怪俺脾气不好!”
凌振信心满满,答道:“这是社首教我的法子,肯定能成!”
李逵正是因为听了凌振讲了一堆社首如何如何的话,才决定带上他的。
在海东待了两年,铁牛是越来越想回登州了,所有能与社首有联系的人和事,他都觉得亲切。
李逵一巴掌重重地拍在凌振肩上,导致后者一个趔趄。
“小子!当年俺在社首跟前使唤的时候,你还在东京听曲逛窑子,要是这事你办偏了,嘿嘿——”
凌振红着脸,边揉肩膀,边小声支吾道:“我,我没逛过窑——”
“今日这事要是办好了,哥哥以后请你去!”
“不,不逛了——”
“哈哈哈!”
战斗开始,李逵披甲执刃,却没有冲锋在一线。
他把自己代入了徐泽的角色,作为主帅,老老实实站在主帅该站的位置。
李逵知道社首很能打,至少自己肯定打不过,但战斗的时候,极少见着社首会冲锋陷阵,原本他还不理解,现在,站在这个位置才知道,这是比冲锋陷阵更高一个层次的享受。
想到社首若是在此,定然会命令“铁牛,一炷香时间,给我拿下城头”!
可惜本营内没有一个适合自己使唤的猛将,哎!
李俊在不远处见着李逵脸上不断变幻的神采,似是进入了某种臆想状态,顿时心下绝望。
在登州就听说过李铁牛上阵就发疯的凶名,看情形,这黑厮的病情分明是加重了啊,自己会不会交待在这里?李俊已经在考虑如何安全返回流求了。
李逵停止臆想,发出攻城命令,九辆木驴并排排开,缓慢起步后,在兵士们的号子声中,逐步加速,冲向城墙。
城上,蛮军们大惊失色,远远的看不清这些怪东西的具体模样和大小,贴近了才知道此物体量很大。
未知让人恐惧,蛮军都不知道这怪模怪样的东西究竟有什么用途,急的只叫唤,拼命的将手中的标枪、石头、箭矢等武器全部招呼上去,砸得怪物如同刺猬一般,但其移动速度却丝毫不降。
卑南王后急乱之下,命令一队蛮兵借助绳索跳下城头,去攻击这些怪物。
这显然是个愚蠢的决定,十余名最胆豪的蛮兵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被左右木驴内的探出的长枪刺死,城墙上的勇士更加惊慌了。
好在颇有见识的祭师猜到了此物的用途——这是异族人做的攻城器械,目的是让人藏在下面挖城墙!
他大声告诉守城的勇士和健妇们不要害怕,咱们的城墙虽然不高,但够厚,里面还有很多石头,让这些异族慢慢挖,不等他们挖完,王上就会带着大军回来了。
随后,异族的行为也证明的祭师的判断,而且更蠢的是——他们竟然没有直接在城墙上挖,而是隔着城墙还有一步远,就开始挖地面!
放松下来的蛮人开始赞美祭师的睿智,嘲笑异族的愚蠢,没人再提出城反击的事,毕竟城里的勇士不多,城外还有更多凶残的异族正等着他们出城。
祭师却偷偷地告诉王后,异族的工具很犀利,估计最多三天就能挖穿城墙。
我们要在他们晚上休息的时候,派人出去,填平他们挖的洞穴,还要收集足够的油脂,待明天他们再挖城墙时,点燃这些怪物。
战斗并没有向祭师想象的方向发展,先是九辆木驴同时挖掘,不多时,确认了最容易挖掘的两个坑位后,其他的驴车就停止作业,回撤一段距离,再向这两个驴车靠拢,然后开始轮流作业,速度明显加快。
蛮军不敢掉以轻心,并且,因为敌人一直没攻击的缘故,城头上的人越聚越多,有些人甚至根本不是来守城的,只为了看看一看稀奇。
凌振终于等到了土工作业即将完成的信号,带着一队人,钻进了最后一辆木驴,快速的靠前放出信号的木驴。
未过多久,城上的神经紧绷的蛮人突然放声欢呼——城下的怪东西开始后撤了,应该是挖城墙的异族累了。
奇怪的是,不知道什么原因,异族居然留下了一辆没带走,不确定车下有什么古怪,待异族撤远,确认怪车下确实没人后,王后才命一队勇士出城,准备将这怪东西推进城里研究。
李俊远远的望着李逵,这小半天,除了安排童威赶跑了三波过来看情况的蛮族村勇,自己什么事都没做,李逵这个傻大胆居然都没安排立营的事,眼看着离天黑只有一个时辰了,这厮到底搞得什么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