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新秩序(校对)第1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7/851


徐泽此言一出,王英慌了神,噗通跪下,道:“社首,小人万不该色迷心窍,可,乐小人真没这心啊!”
徐泽道:“没这心?你能管住自己裆下那二两肉?”
王英再次瞄了阎婆惜一眼,随即扭过头,咬牙发誓道:“能!俺要是再起这腌臜想法,就切了这一坨!”
“武大哥都凭本事起家娶了浑家,俺也要学他,真刀真枪的挣了出身,再明媒正娶一个好浑家!”
武松刚才目睹了王英的丑态,本是极为反感此人,此时见他话语如此决绝,还以自己兄长为榜样,想起兄长这两年的变化,武松再看王英,不觉也顺眼了不少。
徐泽也没想到王英能下这么大的决心,这厮最后瞄向阎婆惜那一眼,分明饱含情欲和不舍,全不似作伪,倒是真性情,此刻能发这么重的誓,也是下了真决心。
“起来吧!”
被晾到一边的阎婆惜突然插嘴道:“这癞蛤蟆的事解决了,是不是该听下我的条件?”
“二郎,你觉得呢?”
“我觉得她需要清醒清醒!”
“好!”
片刻后。
“噗通——”
……
徐泽前番乘船送红珊瑚去京城,走的大运河经梁山泊转五丈河的路线,过合蔡镇时,徐泽听了黄季工作汇报后,又抽时间给寿张县料粮押司郑成修书一封。
此次回梁山,徐泽待了两日,既是听取分社负责人田异的工作汇报,也是专等郑成等人。
未时,收到消息的郑成和章元带着几个后生匆匆赶到康家庄,见到在村口亲自迎接自己的徐泽徐太尉老爷,几人当即惶恐下拜。
寿张县原县令苏瑾因任上治理有方,考绩得了一个“上下”,已经履新,徐泽和新任知县没有交情,也不愿招摇,就没去县城找郑成等人。
但身为正八品武官,竟然亲自出村口迎接自己两个小吏,已经超越了正常礼节,由不得郑成和章元二人不惶恐。
徐泽上前扯起郑成和章元,道:“这怎使得?几位哥哥快快请起。”
“太尉!”
郑成为人干练,知道徐泽关心什么,起身便谈正事。
“这是犬子实,实儿,快见过太尉。”
一名二十上下的朴实青年出列,准备下拜,被徐泽抓住,上下打量一番,赞叹道:“不错!兄长,小弟自认有识人之明,世侄一表人才,将来定能光耀郑家门楣,成就必将在你之上啊!”
得了徐泽的“许诺”,郑成激动莫名,一把拽住还傻站着的儿子,高呼“谢太尉赏识”,又要下拜,被徐泽止住。
徐泽又看向旁边一名长相和章元有七分相似的虎头少年,问:“元兄,这位可是世侄?”
“正是我那不成器的小子,端儿,还不过来拜见太尉。”
前年,被徐泽劫持时,章元本已抱了前程尽毁,只求保命的念头。不想,自己却因为这事得了莫大好处不说,其后更是财源广进。
如今,儿子跟着即将跟着自己的命中贵人身边使唤,就算再不济,也比在家候自己这没卵前途的阙强得多,由不得章元不高兴。
“这几位俊才是?”
郑成连忙介绍:“太尉且听我介绍,这位是……”
与几人一一见礼完毕,徐泽道:“二位兄长远来劳顿,小弟已托康保正备下酒席,咱们边吃边聊。”
郑成、章元二人带着的这些人,就是当日收了徐泽的信后,这段时间专为徐泽网罗的本县人才。
自然不是只知打打杀杀的“好汉”,这种人才同舟社暂时还不缺;也不可能是科举高中的治世之人,徐泽有自知之明,之罘湾这地方庙太小,别人根本就看不上。
徐泽要的是熟悉编户厘田、征粮收税的底层管理人才。
这种人才其实遍地都是——大宋政权运转离不了的各级胥吏,难得是知根知底,愿意为自己尽力,而不是欺上瞒下,糊弄自己的油滑老吏。
徐泽前番致书郑成,言自己治下之罘湾初建,正是百业待兴,急缺刀笔精通、吏道娴熟的人才协助自己管理各项事务,请兄长务必相助云云。
人精郑成当然不会认为徐泽是要劝自己跳槽,其人悟透徐泽的本意后,又去找与徐泽颇有交情的章元,力劝老章和自己一起,将自家最有前途的小子推出来作为榜样,带动县里的有志青年去登州。
郑成这一招确实使得好,毕竟大部分寿张县人对徐泽了解,仅限于知其渔盗起家,前途难明。
而之罘湾更是一个初建港口,自持有才的人,非逼不得已,多半是不愿背井离乡,投奔徐泽这样一个“不靠谱”“没前途”的官员。
但有了在县里最有名望的两个老吏做榜样就不一样了,最终报名的人太多,甚至还有人托关系求人。
郑成知徐泽秉性,在这事上自是不敢造次,亲自把关,认真挑选,对自家小子也反复叮嘱一定要老实本分做事,最终选定的几个人更是人品摆在第一位。
酒桌上,随机考核了几个投奔自己的人才,皆应对自如,徐泽对郑、章二人的明智之举极为满意,谈到梁山同舟社分社的几项新业务进展不甚顺利,“还需二位兄长多多关照”。
郑、章自是知道徐泽此举分明是给自己送钱,更是高兴,当场赌咒发誓,表示梁山的事就是自己的事,“绝不敢让太尉分心”。
一顿酒下来,宾主尽欢,却把真正的东道主——陪酒的康仁喝高了。
康大保正哭着说村里的人心野了,尽想着去之罘湾,自己这保正当得没滋没味,好想跟着徐老爷去之罘湾看家护院……
当日稍晚,收到消息的汤隆和严冶,也带着这两年网罗的部分冶户赶到梁山。
汤隆黑了不少,他去莱芜监后,有了目标和具体事务操劳,已经极少赌钱,后来听说阮小五赌钱被徐泽赶走后,更是彻底戒了这坏毛病。
毕竟,阮小五回家还能继续打鱼为生,自己要是再回延安,就真得寄人篱下,和讨饭没啥区别了,关键是作为徐泽的兄弟,他也丢不起这人。
第三十七章
共建
几日后,徐泽回到登州之罘湾,立即召集周边村镇的头面人物来自己的官衙开会,协调军民共建事宜。
经过近一年的相处,之罘湾周边百姓已经习惯了同舟社的存在,接受了登州刀鱼战棹巡检司这支只训练、不扰民还修路搭桥的“另类”官兵。
巡检司也经常借拉练休息之机,开展极具同舟社特色的各类比赛,周边百姓从最初的看稀奇,到围观加油,再到组队加入,了解越多,越发真心认可这支部队,主动报名参军的人越来越多。
甚至于,一些临近村庄之间起了纠纷,也会寻巡检司出面调解,在巡检司的主持下,两村踢场球、拔次河,当面把话说清楚,就能把可能会不断积累升级,最终演变为大规模械斗的矛盾消于无形。
辛介甫也受到了邀请,由于靠得最近,来得自然最早,本不爱多事的他也转了性子,主动招呼后面来的其他乡绅。
去年,徐泽登门谋取大沙坝那片沙地,他原本还担心其人得陇望蜀,再谋夺他的更多家产,但最终结果还是汐娘说得对。
同舟社不仅没有再谋取其他田产,还加固了大沙坝,修建了水车,开凿了两条引水渠,使得辛家处于下游的一些旱地变成了出产更多的水浇田。
不仅如此,自家原本经常与乡邻起纠纷的田产也少了很多纠纷,辛介甫自然清楚这背后的原因,逢人就说徐泽仁义,自家腰杆硬了不少,对同舟社组织的各项活动,也变得热心起来。
巳时三刻,人到齐后,会议开始。
徐泽没有多废话,直奔主题,宣布了三项重大决定,彻底打乱了之罘湾长久以来的平静。
第一个消息,是同舟社将组建远洋商队,欢迎各位乡绅投资入股。
同舟社不参与远洋商队的直接经营,所有行商、操船人员皆聘请专业人才。
商队实行股份制,入股的乡绅都是股东,成立股东大会。
再选股份最多的八人为执事,成立执事会,负责商队经营活动的管理控制,对股东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第一个消息就惊爆全场,之罘湾开港后,一些胆大海商和亡命之徒接连入驻,半年多时间后,个个赚得盆满钵满,身家不断上涨。
周边的乡绅上户们不差钱,却只能埋在地里。
要么是怕被人惦记不敢露白,要么有心下海,又不熟悉关节,担心其中风险,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别人日进斗金干着急。
现在有了这么好的机会,只管出钱,不用受那海上风浪颠簸之苦,就能看着财富不断增值,这要是再不投,那就真是傻子了!
而且,第一期股权认筹只有三天,包括却不限于之罘湾附近的整个登州,可以想象,待会议结束后争相认筹的火爆场面。
徐泽没管下面兴奋的众乡绅,接着抛出第二个消息。
二是经太尉府批准,登州刀鱼巡检司编制扩大。
新的大海船即将到编,扩编后的巡检司不仅需要大量熟练船工,还需要通文墨、有胆识的有志青年,欢迎各乡绅族中子弟前来面试。
大宋文教昌盛,知识下沉,但真正的精英人才还是多出自脱产的地主乡绅之家。
每日都为生计奔波劳累的贫苦百姓,不仅没时间安心读书,更没精力思考人生和治国理政之理,真正能走出来的无不是天才,以徐泽目前的实力,还谋不到。
各乡绅族中子弟众多,必然会分远近亲疏,永远都无法让所有人分配到足够的科举资源,总有一些人只能选择为吏,甚至是账房、管事等更低一层的营生。
受限于眼界和胆量,这些乡绅无法猜不到徐泽的真实想法的,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通过一年的接触,认识到这位官老爷绝对前途远大,现在这么好的机会摆在眼前,还不主动靠上去?
而且,摆明了,前两个消息是相辅相成的,哪个家族出的子弟更多更优秀,将来在远洋商队中的话语权必然也越重,在场的没有傻子,不会有人真以为投的钱多就有分量。
三是同舟社与周边百姓联系日渐紧密,难免会起冲突和矛盾,为保持之罘湾地区的长久和谐,拟成立一个协调各方关系的组织——共建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7/8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