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佐之梦(校对)第19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7/264

  由于龙造寺隆信介入的原因,大友家和岛津家终于没有打起来,暂时承认了各自的控制范围,然后分别撤军对付身后的敌人。大友家要对付的是龙造寺隆信和菊池家家臣团,岛津家要对付的是日向国的我。
  可是,这时再想救援日向,已经是来不及了,岛津家久已经山穷水尽,被迫献出了飫肥城,并且以本人自尽的条件,请我饶恕一城军民的性命。儿汤郡中部的高城,同样也被迫向井伊宣直降服。至此,岛津家在日向腹地的最后两个据点都被我拔掉。
  但我并没有让岛津家久和新纳忠元自尽,只是将家久和岛津以久、北乡相久一起羁押在军中,并且放新纳忠元返回萨摩大口城本处。得到新纳忠元的情报,岛津家很快就放弃了进攻日向国的打算,再次派来了求和的使者。
  使者依然是上次来的桦山善久,他提出的条件,比上次更加的优厚,不仅完全放弃了对日向国的领权,而且还加上肥后南部半国;而如果织田家能够保证岛津家萨摩、大隅两国安堵的话,也可以向织田家降服。
  “金吾殿下大度饶恕本家的家久、忠元两位殿下,可见并没有绝灭我岛津家的打算;而羁押日向国的诸位,释放萨摩国的新纳忠元,大概就是向本家要求日向一国的意思吧?”桦山善久这样说道。
  不得不说,岛津家还是很有些聪明人的,很快就理解了我的善意,并且作出了相当接近的解读。这就是所谓的“腹语”艺术了,而能够明白这种言外之意,乃是相互沟通、建立信任的第一步。
  到了现在,我的确已经不打算绝灭岛津家,如果他们愿意向织田家降服,并且向我吉良家靠拢,我愿意替他们向信长请命,保留家名和一定的领地。作出这个决定,主要是参考了配下与力和诸国大名豪族的意见。正如前田利家所言,他和佐胁良之都不怎么愿意转封萨摩国,而周景、细川真之、蜂屋赖隆等人对岛津家的战力也评价极高,认为继续向西侵攻、进一步压缩他们领地的话,受到的反弹会非常强烈,即使能够获胜,我方也免不了付出极为重大的伤亡。这样的结果,无论是他们,还是我自己,都不会愿意接受。
  部下军心如此,个人利益如此,我自然从谏如流,那么唯一的障碍,就是信长的命令了。但是,有诸位与力和诸国豪族的一致请求,信长或许会收回成命吧!
  “如果只保留萨摩一国,我可以为岛津家在信长公面前力争,”我思索了一会,对桦山善久说道,“在我而言,这已经是违背了信长公的命令,也是我能够转圜的最大余地。毕竟,信长公的强势,是天下皆知的……然后,我个人愿意在公私两方面对岛津家作出承诺,以补偿岛津家的大隅一国。”
  桦山善久低着头,听得非常认真。我说出第一句的时候,他扶着膝盖的手已经忍不住轻轻颤动起来,但是第二句话,又让他恢复了常态。
  “那么请问,金吾殿下的承诺是什么呢?”他严肃的问道。
  “公面上的承诺,是可以允许岛津家和大友家一样,参与对大明的勘和贸易,这一点我应该能够做到,”说到这里,我忍不住露出了微笑,“最近一年多,在二见光成的安澜号护卫舰船队、二见光忠的奄美水军联合打击下,岛津家的对明私贸已经完全中止了吧?而岛津家也损失了不少收入吧?”
  “金吾殿下所言不差,”桦山善久很干脆的承认了。岛津家在海上受挫是事实,而我方和岛津方就是当事人,他根本不可能隐瞒:“那么私下的承诺呢?”
  “私下的承诺嘛,”我看了一眼担任见礼人的前田利家,“如果岛津家久、岛津以久和北乡相久三位在我的麾下征战,那么立下功劳后,我愿意另行择地安置三位。当然,因为不知道信长公会命我征战何方,所以我也不能确定三位的领地位置,可能是北九州,可能是山阴山阳,甚至可能是东国。”
  “这……”桦山善久想了想,“关于这件事情,外臣是无权决定的,而且也必须考虑家久、以久和相久三位殿下的想法……外臣可以先见见三位吗?”
  “可以,”我爽快的同意了,并且加了一句,“三位殿下目前情绪十分低落,桦山大人不妨转告一声,就说他们虽然在一之濑川失败了,但是我本人及麾下的诸位,对他们的军略和勇武都十分认同和佩服。如果能够并肩作战,将是我吉良宣景的荣幸。”
  以我目前的身份,以及历来的战绩,这句话可谓是非常高的评价了。我相信,即使是岛津家久,也肯定会十分感动的。而放岛津家久、岛津相州家和北乡家离开南九州,对于分家和支族众多、实力过于庞大的岛津宗家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岛津义久应该会同意。
  桦山善久深深的躬下身去:“是。外臣一定切实的转达。”
  (笔者注:可能有人要问相良家的丸目长惠怎么了,那就说一下吧!1569年,岛津家久进攻被相良家占据的萨摩大口城,城守听从丸目长惠的主张出城迎战,结果大败,损失武士多人,大口城也丢了,于是丸目长惠在家中被家主相良义阳厌弃,开始专心钻研剑术,创出体捨流,后来担任了相良赖房的剑术师范,领一百一十七石知行……所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云云,即此之谓乎?)
第二百三十六章
抗命请命(中)
  岛津家目前的格局,大致是由家督岛津义久坐镇中枢,掌握萨摩国惣领;岛津义弘掌握大隅国,和岁久一起负责肥后攻略;日向国交给岛津家久,负责丰后攻略。如今日向国基本上被我占据,岛津家久也在我方手中,由织田家入主乃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大隅国却有一点麻烦,至少岛津义弘肯定不会乐意交出来,可是形势比人强,如今的岛津家,还远没有达到后来横扫整个九州的程度,自然也没有力争大隅一国和日向诸县郡的底气。
  就当回到十多年前的状况吧!岛津义弘或许可以这样安慰自己。那时候,大隅国的大隅半岛上,南有肝属郡肝付家,北有菱刈郡菱刈家,海上则有屋久岛驭谟郡禰寝家、种子岛熊毛郡种子岛家等,岛津家能够控制的,不过是灭掉大隅蒲生家后获得的姶良一郡。而当时的岛津义弘,刚刚成为日向国飫肥城岛津忠亲的养子,准备继承丰州家,只是由于岛津忠亲的次子岛津朝久出生,而且宗家和肝付家决裂,他这才返回宗家,移驻诸县郡西部参与攻略大隅国,直至获得大隅国的支配权。
  总之,岛津义久是决定屈服了。他令桦山善久以织田家属臣之礼拜见了我,并且送来一只木箱,里面是大隅国的总图、武士名录、各村的耕地地段别、各领地的年贡比例等账面文件。而转交这些文件,基本上也就等于是转交了大隅国的领权。这种干脆果断的作风,令我都吃了一惊,要知道,安堵萨摩国的协定,目前还只是我个人的承诺,并没有得到信长的认可呢。
  “这是前年检地后形成的文件,如今虽然有些变化,但大致是差不多的,而且也另行做了说明。”桦山善久向我解释说。
  我随手拿起一本折页账薄翻了翻,上面是肝属郡豪族名录,第一家是伊地知家,领郡内高城、新城、田上三村三千八百石,家主伊地知重兴,嫡子伊地知重昌,弟伊地知重屋、侄伊地知重张等武士的履历、知行等资料,都简要的列出了来。其中的伊地知重兴,注明是大隅国的有力豪族之一,曾经和肝付家、禰寝家结盟,共同与岛津家敌对,至天正元年(1573)年向岛津岁久降服。这大致和我了解的情况一致,可见并非胡乱编造。
  放下了账簿,我笑着向桦山善久说道:“岛津修理大夫殿下,对我还真是放心啊!”
  “金吾殿下是织田家第一重臣,而且素来信誉卓著,家主自然是放心的。”桦山善久恭敬的回答,“另外,家主还命令家久大人继承丰州家,和相州家的以久殿下、北乡家的相久殿下一同在您的麾下效力。”
  我点了点头,如今丰州家已经绝嗣,由宗家的岛津家久继承确实非常适合。否则的话,按照血缘关系,就只能由北乡家的人继承了,这是宗家不愿意看到的。当初岛津忠亲(北乡忠亲)以北乡家家主的身份继承丰州家,宗家的岛津贵久就曾经干预过,将岛津义弘塞给岛津忠亲为养子,以防忠亲的长子北乡时久同时继承两家,对宗家构成威胁。
  至于北乡相久,身为北乡时久的嫡长子,继承家业是非常自然的事情。虽然时久死在我们的手中,我却不用担心他会有所芥蒂。首先,时久是在战场上阵亡的,对于武士而言,乃是死得其所;其次,时久和相久父子俩的关系很不融洽,在原本的历史上,时久明年就会废除相久的继承权,并且勒令他切腹,由次子忠虎继承家主之位。
  上次桦山善久去见他们三人时,已经将我的意图告诉了他们,而他们显然也有所触动。如今有宗家家主的命令,他们就可以毫无负担的为我效力了,同时也成为岛津家和我吉良家联系的纽带。
  我当即命令前田利长前往二之丸,将岛津家久等三人请来。前田利长是利家的长子,前几天才接替了佐竹宣秀的部分工作,担任飫肥城的城番番头。而岛津家久三人则是伊东佑兵在负责看守,并且由之前的羁押改为了软禁,待遇上有所提高。
  来到正厅时,三人依然由伊东佑兵的家臣控制着。不过,听说两家已经达成协议,而且岛津义久送来了明确的命令,岛津家久很干脆的伏身施礼,率先表示愿意在我麾下效命。
  这可是岛津家的千里驹啊!我心下非常高兴,表面上却云淡风轻地问道:“岛津中务殿下,是否已经考虑清楚?我曾经说过,什么时候能够给予你封地,以及封在什么地方,现在都是不确定的事情。”
  “在下既然点头,就肯定已经有了决断,”岛津家久的态度不卑不亢,“在下相信殿下的承诺,也相信殿下的前途。只要在下实心任事,自然会获得殿下的赐封。”
  “那么,万一有什么波折呢?”我故意问道。
  “万一有波折……”岛津家久抬头看了我一眼,“殿下如今乃是织田家的最大支柱,若有个什么闪失,恐怕织田家也安稳不了,至少西国的形势会动荡起来……那样的话,对于我岛津家来说可谓是极大的好消息,不仅能够取回大隅和肥后,在下也有把握重新控制日向国。”
  “家久殿下!金吾殿下当面,请注意你的言辞!”桦山善久大声提醒道。他是岛津家久的岳父,倒是有资格这样呵斥他。
  “无妨。”我摆了摆手,制止了怒目而视的伊东佑兵。岛津家久这话说得实在,很可能岛津义久也是这样打算的,若我得势,就跟着我一起喝汤;若我失势,他们就趁着局势东山再起。这是非常现实的事情。而他能够说出这一番言语,证明他已经完全振作起来,恢复了原先的刚毅和明智。
  “岛津中务这样有精神,我也很感欣慰,”我笑着向岛津家久点了点头,“请放心,就冲你这一句,我无论如何都会把握住整个西国,不让局势失控的。呵呵!”
  “殿下有此大志,在下自当效劳。”岛津家久也露出一些佩服的神情,再次伏下身去。看到岛津家久如此,岛津以久和北乡相久彼此交换了一个眼色,也跟随着岛津家久向我拜服。
  “欢迎加入本家的麾下,”我欣慰的望着三人低下的头颅,“三位初来,不能立即给予知行,但是俸禄还是能保证的……听说家久殿下在佐土原城的石高是两万石?那么禄高就按照年贡收入,定为六千贯好了。另外,相久和以久两位殿下,还有三家的武士家臣们,依然由家久殿下负责指挥。”
※※※
  接下来的几天,我命令生驹家长把岩冈城交给蜂屋赖隆,率东讃岐众南下,和前田利家、佐胁良之的西阿波众一起守备飫肥城;令伊东佑兵西进诸县郡,代替秀景接收饭野城;令秀景和蒲生宣秀前来飫肥,一同领大部军势开往诸县郡南部的都之城,准备接收大隅国。做完这些安排,我派人向大友家作了通报,然后带领着亲卫,和岛津家久、桦山善久一同乘定海号前往堺町。
  为了加快行船速度,我走的是四国岛外的外海航线,从油津港出发,向东北到达纪伊国,然后沿纪伊水道进入大阪湾。一路之上,分别有池赖和的土佐水军、安宅信康的熊野水军和景四郎的淡路海援队前来汇合,在定海号周围担任警备。这让桦山善久非常感慨,也更真切的了解到了我在海上的势力。
  “若是在濑户内海行驶,警备想必会更加严密吧!”他用略带奉承的语气说。
  “是啊,毕竟毛利家的小早川水军还在,偶尔也会出港,所以肯定要加强戒备的。”我随意的回答道。
  而到了堺町,看到繁忙的港口和热闹的市集,桦山善久忍不住又感慨了一番。岛津家久却显得非常淡定,脸上偶尔还露出缅怀的模样。
  “家久以前来过堺町吗?”我奇怪的问道。
  没想到他居然点了点头:“三年前曾经来过。当时本家初步平定了南九州三国,在下奉命前往伊势神宫,感谢神佛的护持(据《家久君上京日記》记载)……在下当时住在京都,和里村绍巴大师交流过一阵,也来过堺町,并且见过信长公围困本愿寺的直属军势,”说到这里,他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一之濑川那一战,在下之所以做出那番部署,就是鉴于对信长公直属军势的观感。在下原本认为,殿下的军势,最多也就是那样的水准,却没有想到,津岛、蟹江诸备队的战力,远远超出了在下的估算,也远远超出了信长公的直属军势。”
  “原来如此。”我也点了点头,难怪他那时会如此的自大。我说呢,以他的军略水平,虽说不大可能击败我,但是以一万军势和佐土原城的物资,想据守几个月还是完全没问题的。而当时岛津义久选择先平定肥后国,可能就是出自这样的判断吧!
  “殿下觉得北九州的龙造寺家如何?”岛津家久忽然问道。
  “龙造寺家么,”我想了想,决定抛出一点东西,以免被岛津家久小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其兴既也勃焉,其亡必也忽焉。”
  “金吾殿下何以如此判断?”还没等岛津家久答话,桦山善久就先问了出来,“龙造寺家击败大友家六万军势,将整个肥前国纳入手中,如今更是大举侵入筑前、丰前、筑后、肥后四国,夺取了大量领地,号称‘五州太守’,岂可等闲视之?”
  “有三个原因,”我伸出三个指头,“第一,龙造寺家在北九州并无名份,之所以突然崛起,不过是趁着少弍家式微、大内家灭亡,而大友家和毛利家两虎相争的机会罢了;第二,龙造寺家的势力并不稳固,目前夺取的领地,主要是依靠秋月、筑紫等豪族,并且由他们实际控制,即使是在肥前国,锅岛、有马、大村、松浦、千葉等家的势力也太大了些,不过是尊隆信个人为共同的主君而已;第三,龙造寺隆信性格冷酷,家中目前已经露出了离心的趋向,而一旦隆信本人出了什么问题,龙造寺家立刻就会四分五裂,再无法整合起来。”
  按照原本的轨迹,龙造寺隆信晚年频繁的在家中进行整肃,谋杀了筑后豪族蒲池镇并,杀害了柳川蒲池镇涟一族,斩杀了肥后赤星统家作为人质的十四岁嫡子和八岁女儿,连四天王之一的百武贤兼也心灰意冷,有马晴信则干脆的投靠了岛津家。龙造寺隆信率军讨伐,反被岛津家的川上忠坚讨取,遗骸被家臣丢弃在战场之上,战后岛津家归还头颅,反而被龙造寺家认为不吉利而拒绝接受……做家主做到这个份上,真可谓是空前绝后了。而等他一死,龙造寺家立刻陷入分裂状态,独立的独立(秋月家等),投岛津的投岛津(有马家等),回大友的回大友(筑紫家等),而且自家的领地最终也变成了锅岛直茂的佐贺藩。
  “正是这样!”岛津家久喝了一声彩,接着却转过头去,用自言自语的语气小声说道,“这样看来,织田家和龙造寺家的情况,还真的非常相似呢……”
  我认真的盯着他看了两眼,同样转过头去,选择了漠视这句大逆不道的吐槽。桦山善久看了看他这个女婿,又看了看四周护卫我的亲卫,最终把目光投向了街道旁的南蛮部屋,口里啧啧的赞叹道:“久闻堺町诸般繁荣之象,今日得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呐!”
  这句毫无营养的话,我和岛津家久都没有搭腔,气氛一下子变得有些沉闷。片刻之后,我看着岛津家久若无其事的样子,忍不住郑重的出言告诫道:“刚才这句话,我可以当作没听到过。但是,今后还请慎言,并且对信长公保持足够的尊重。若是因为态度上的轻忽,影响了这次觐见,那么无论是对岛津家,还是对家久殿下本人,后果都是极为严重的。”
  “殿下好意,在下自然明白,”岛津家久在马上欠了欠身,“不过,也希望殿下能够记住,我岛津家,还有我家久,都只和殿下的吉良家存在关联而已。”
第二百三十七章
抗命请命(下)
  离开堺町后,我们一行并没有直接前往安土,而是先去了下和泉的岸和田城,拜访驻于城中的畠山义周。他和本家的关系算是非常亲近了,而且现在依然负责着勘合贸易的事务,于公于私,我都有必要去拜望一趟,并且将桦山善久介绍给他,以便让岛津家参与到勘合贸易中来。
  然而,才进入下和泉国领内,我们就发现了异样,所经之处,到处都在大肆征召足轻。而到达岸和田城时,城下更是沸沸扬扬,不仅有下和泉军势和北河内军势,甚至连大和筒井家和南近江山冈家都有人过来。其中很有些豪族,都曾经参加过由我组织的甲贺郡平定战,即使有的家中换了家主,但旗帜和盔甲样式我却还记得。而他们看见我的队伍,也纷纷退到路边行礼如仪。
  我稍微打量了一番,招来一个甲胄鲜明、看上去地位较高的武士,他的背上插着石持木瓜纹靠旗,应该是南近江山冈家的人。据我所知,山冈景隆目前正担任坚田城城主,直属于信长配下,应该会知道一些详细的情况。
  果然,接到我的召唤,他走上前,在马前躬身道:“坚田城山冈家家老、安土城二之丸一番队番头山冈景佐,拜见今治殿下!”
  山冈景佐,那就是山冈景隆的弟弟,山冈景宗的叔父了……我点了点头,向他询问道:“为什么会率部来到下和泉?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回今治殿下,主公下令征讨高野山,由高屋殿下(畠山义周)担任总大将,在下等奉命前来支援!”山冈景佐回答道。
  “征讨高野山?”我吃了一惊,这可不是一般的行动啊!高野山乃是真言宗总本山,与比叡山其名,实际地位却犹过之,可谓是日本第一佛教圣地。整座山上,有皇室、公家和大名墓所二十余万座,六成以上的战国大名都将灵冢建在山中,例如武田信玄和胜赖父子生前,就向高野山奥之院寄进了黄金、日常用的经卷、太刀、小佛像等,以备死后供奉之用,就连我名义上父亲,也由宝心院派人将当年遗下的一串念珠送去,在山上建立了灵冢,并寄进了一座精美的玲珑石灯。
  难怪畠山义周来到了岸和田城,原来是为了方便征讨南纪伊的高野山!在堺町拜访町奉行松井友闲,听到畠山义周不在北河内高屋城时,我还在奇怪呢。离今年的勘合贸易还有好几个月,他为什么就去了下和泉国……
  “这是怎么回事!”我大声追问道。
  “具体的情形,在下就不太清楚了,”山冈景佐摇了摇头,“但是高屋殿下肯定知道的,今治殿下不如进城问一下?”
  “恩,辛苦了。”我点了点头,策马向天守阁驰去。
  见到畠山义周,我顾不上寒暄,当头就问道:“听说主公命义周殿下征讨高野山,不知是因为什么事情?”
  “这件事啊,”畠山义周脸上露出一个苦笑,“是因为去年逃走的荒木村重……”
  “荒木村重去了高野山?不是说在毛利家吗?”我奇怪的问道。
  “是在毛利家不错,”畠山义周点了点头,“可是还有谣言说是在高野山,然后从尼崎城逃出的十几名荒木家旧臣就追随着去了……信长公得知后,立刻派使者前往,让高野山交出荒木家旧臣,可是高野山却以山门之规为理由,拒绝了信长公的命令。”
  “这还真是……”我叹了口气,“难道主公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后果吗?高野山可不是比叡山啊!如果说比叡山长期豢养僧兵,倚仗实力参与畿内教派甚至武家争斗,自有取祸之道的话,高野山却基本与世俗隔绝,乃是众生修行和安息之所……难道义周殿下也不顾及自己的名声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7/26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