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789

  常言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半个月后的某一天,花苗内部还在讨论着是否携蛊王之势报复白苗,便从鬼云部传来了消息,白苗、青苗与汉人出动联军约两万余人,向着花苗的领地杀来。
  这联军中,约有白苗一万人,以石鹿王第五子为首,青苗八千人,以青苗王之弟皮聪为首,汉人军队两千人,以萧承之属下军团长程佳为首。
  此时方才看出,白苗屠灭摩云寨确非冲动之举,这万余军队的调动,也绝非仓促可以做到。
  自起兵以来,已有五六个小寨子望风而降,不愿再像摩云寨般抵抗,在做花苗鬼和做白苗人之间,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铁树王闻讯大惊,即便铁树王召集全花苗和附近几个小部族的青壮,也不过能拉起来一支两万的部队,但战斗力自然不可能和这明显的联军精锐相比。看白苗人这架势,竟是十足地把握要来吞并花苗领地一般。
  稍微一想也不难明白,若是白苗人真如传说中那般要建立大理国,那仅靠白苗和青苗那点领地和人口,只能是个笑话。
  若是能顺势吞并了花苗和绿苗以及附近几个小部族,坐拥苗疆最平坦富饶的一块土地,麾下苗疆近三成的人口,北依汉人,东联哀牢,南临雪山,西抗苗疆,才算是有了点看头。
  
第四十八章
骂战
  灭族之祸就在眼前,铁树王不敢怠慢,一面召集部队,一面遣人向苗疆其他部族报信求援。
  很明显,随着联军不断吞并沿途的小寨子,每迟一天,他能召集到的人就会越少。
  至于援军,即便以最快的速度来算,最近的绿苗援军到达也至少是四个月以后了,到时局势会糜烂至何种地步,其实大家心里都没有数。
  当然,此时花苗最大的依仗,肯定是蛊王吉达布了。
  白苗人肯定是也已经知道花苗有蛊王了,蛊王到底能在这种数万人的战场上发挥多大的作用,花苗白苗典籍都并无记载,铁树王心里没底,怕是白苗人心里也没底。
  此时的形势,也由不得云翔不想上战场了。
  毕竟花苗对他是有恩情的,虽然其中有许多功利的因素,但人心都是肉长的,他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花苗被灭族。
  不轻易吃亏,却也不能随便亏欠于人,这是他的人生信条。
  帮花苗主动攻打白苗他不愿意,但帮助花苗守疆卫土倒是并无心理负担,加之他自己也很好奇,自己到底能在数万人的战场上做些什么。
  众人商议军情之时,云翔也随小公主在场。巴长老则是一直念念叨叨地庆幸着,哀牢人并未参加联军,否则以其军力的强盛,这仗也就不用打了。
  对此,铁树王和鬼云寨主也是深以为然。
  只从这一点,明显就能看出来一群部落首领在政治方面的不专业了。
  哀牢人一直是苗疆大敌,猛虎般的国度,在白苗人和汉人联手抗击之下,才能稍微有所忌惮。而白苗人和汉人也是在联手抗击哀牢的过程中,才会越走越近,直至成为今日的联盟之局面。
  这次扩张行动中,白苗人的目的肯定是为了增强实力,建立王国,汉人的目的则要复杂得多。
  刘宋虽然兵力强盛,但北有强魏,西有吐谷浑,不可能一直把大兵放在偏远的苗疆附近。
  于是,扶持白苗人使其做大,用以牵制面和心不合的哀牢人,然后以少量的兵力周旋其间,维持稳定,方才是题中应有之义。自古汉人对蛮族,一直都是这样周旋下来的。
  至于哀牢人,在这件事情里,骑墙观望可以,摇旗呐喊也行,拖后腿的可能性则是更大,出兵相助却是决计不可能的。
  而且,汉人和白苗人,也肯定不会坐视哀牢大军从白苗或青苗的领地过境,假途灭虢的故事,白苗人可能没听过,汉人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
  当铁树王风风火火地召集了一万五千大军赶向战场之时,终于在吉戎山脉东侧,截住了一路杀来的联军大部队,两军在一块盆地的两侧布下军阵,一场大战,蓄势待发。
  吉戎山脉东侧的那块盆地,其实并不是太平坦,时值盛夏,正是草木茂盛之时,加上间或不少的树木,此地并不适合一般的大军团作战。
  好在战斗双方士兵均是苗疆山民,汉人军队也都是巴蜀山军,因此这个战场,双方倒也是颇为满意。
  云翔倒是认为,这样的战场却是更有利于花苗一方,想来汉人的弓弩装备应该是更强于苗人一些,而这个战场,显然并不适合于发挥弓弩的最大作用。
  双方都是长途跋涉而来,因此很有默契地休息了一夜相安无事。
  苗人都不怕夜袭,毒虫在晚上发挥的防御作用,肯定比白天在正面战场上要大,偷袭者很难安然无恙地闯进对方预先布置好的万毒大阵。
  第二日一早吃过饭食,两军便在盆地两侧对垒起来。
  苗人没有职业军人,因此,这对阵的双方除了汉人之外其实都是平民,也就谈不上什么列队军纪之类的,都是散乱地站在那里。
  汉人军队则显然齐整得多,不过都在战阵的最后,明显是用来压阵的。
  这场战斗的开始,倒是令云翔大开眼界。
  先是铁树王站在队列前方,破口大骂白苗和青苗人数典忘祖,骂得中气十足,使得联军的士气大降。毕竟是伙同外人来攻打苗人,出师不义,肯定是白苗人永远绕不过去的一道坎。
  联军眼看形势不对,白苗统领忙上前来,大骂花苗人伙同其他各族欺侮白苗,害死石鹿王,白苗人此来是为王报仇云云,加之青苗统领帮腔,倒也说得有理有节。
  石鹿炼制毒人,在苗疆乃是一个禁忌,为了怕有些苗人有样学样,因此各族的高层间虽然有人知道,一般苗人根本就不清楚。
  白苗、青苗的头领假作不知,花苗这边也自然是不好说。他这一骂,倒是把联军的士气骂回来了不少。
  巴长老也是个牙尖齿利之人,见状便加入了骂战,死抓住白苗人伙同汉人的漏洞,声称两方应该找苗疆百族的族长共同评理,而不应擅自兴不义之师,云云。
  接着,场面便乱了起来,两边的士兵也纷纷开口对骂了起来。苗人喜好对山歌,嗓门都是不错的,这一骂起来,竟然干脆是停不下来。
  等到两边人都口干舌燥地闭了嘴,这一场骂战竟然持续了近两个时辰,还没有动手的意思。
  汉人军队倒是有些不耐烦了,但他们显然不可能冲在最前面当炮灰,无奈只能听着这些苗人的花式对骂。
  云翔这是两辈子来不是第一次上战场,但三万五千人的大战,却是从未经历过,只是此时,他却偏偏升起了上一世街头小混混约架的感觉。
  那种时候,经常是开始对骂一小时,没人敢先动手,然后以小幅度的推搡作为起始,开打十分钟,然后再分开对骂,一场三十人对三十人的架打下来,往往也就受伤个四五人,有时打完了还能坐在一块喝酒打屁。
  之前他根据历史记载分析,这仗怎么也得打个十天半个月的,现在看来,最多三天,肯定有一方士气崩溃就打不下去了。
  没办法,双方主力都太不专业了,之前两军对垒的肃杀气氛现在是一点也没有了,倒是让人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
  扯着嗓门吼两个时辰,其实不比下地干活轻松多少,大家都这么累了,自然是打不起来了,于是各自收兵回营,吃饭休息。
  
第四十九章
鏖战
  下午再上战场,联军已是换了阵型,汉人军队已经排在了最前排,想来是受不了苗人这种光吵吵不动手的套路。
  没办法,苗人都没见过这种几万人的大场面,都不敢先冲锋,只能让汉人军队给带个头壮壮胆。
  当然,花苗军队这边的情况也是大抵如此。
  汉人军团长程佳当然不是什么名将,否则也不会被派到这穷山恶水来给苗人敲边鼓,因此,他所带领的也不可能是什么真正的精锐。
  但他好歹也是个正牌的将领,带领的也是正规的职业军队,远不是苗人山民能比的,相较之下,已经可以算是精锐中的精锐了。
  于是,二话不说,击鼓冲锋,带着两千汉军向着敌阵冲来。
  白苗人和青苗人眼看汉人军队带头了,几个长老带了五六千人便也跟在后面冲了上去。战场太小,人多也施展不开。
  花苗人见状,士气先是一滞,接着巴长老也带领五六千青壮冲了上去。
  他们是守土作战,摩云寨被屠灭已是人尽皆知,但几个小部族归降后秋毫未犯,却是无人知晓。因此,花苗人的士气,比起白苗和青苗人本来就是高了不少。
  从盆地上看去,两支人马便是这样正面撞在了一起。
  人便是这样,即便本来只是老实巴交的山民,一旦见血了,红眼了,便会变成持刀的恶徒。
  第一波的正面冲锋,毫无疑问是汉人军队占了便宜,倒下的十个人当中,倒有七个是花苗人。
  但白苗人和青苗人没跟上汉人军队的节奏,也没有花苗人的冲锋齐整,因此第一波对冲中,一个汉人士兵倒是要面对两到三个花苗人。
  这一下,汉人的伤亡就有点大了,至少近百人倒在了战场之上。当然,花苗人的损失也已经超过了三百。
  汉人统领程佳见折损颇多,脸色有些难看,眼见身后的白苗人和花苗人已经冲了上来,便暗暗让亲卫们指挥军队向后阵退去,他又不是傻子,这是苗人之间的战争,他只是个辅助的而已,犯不着拼命。
  当然,也只有他们这样训练有素的职业军人,才能如此地进退自如。否则的话,都杀红眼了,哪能随便退得下来。
  此时的云翔正和小公主一起随铁树王立于本阵,他有自己的判断,别人也指挥不动他。现在不是他出手的时候,即便出手,在几万人的战场上效果也是微乎其微,他在等待最佳的机会。
  此时眼见战场上的形势,心中忽然一动,忙通过心灵感应将想法给小公主传话。
  小公主收到他的传话,先是一呆,她不懂云翔安排她此举的意思,但出于信任,却也是毫不犹豫的照做了。
  只见她扭头对着本阵的士兵道:“大家跟我喊啊,汉人军队被打跑了……汉人军队被打跑了……”
  士兵们不明其意,都是愣了一下,铁树王却是立刻反应了过来,对小公主投去了赞赏的一瞥,也跟着喊了起来。这样一来,本阵士兵们也不管其他的,便也跟着喊了起来。
  喊声传到战场之上,局面顿时发生了变化。
  白苗人和青苗人本来士气就不高,靠的就是汉人军队带头,此时听到喊声,一看周围发现汉人军队确实是在缓缓后退,一线接战的竟没有几个汉人,之前鼓起来的胆气瞬间又弱了下去。不少人也不管对面的敌人了,扭头就向后面跑。
  带头作用就是这样,你冲的时候人家跟你冲,你退的时候人家也会跟你跑。
  程佳此时脸色更是难看,久经战阵的他自然知道,若是他继续退,此战便已成了溃败的局面,到时损失只会更加惨重。
  若是再冲上去交战,却心中实在是不甘愿,他心中大骂苗人怯弱,当真是进退两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