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绝代凶蟾(校对)第2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0/789

  涤垢泉原来是七仙女镇守的,后来王母娘娘培养了七个蜘蛛精,就换她们来镇守了。镇守的目的可能是涤垢泉有特殊作用,也可能仅仅是娘娘用来洗澡的。
  西天方面希望夺来这个泉水,或者有什么大用,又或者仅仅是想给王母一个难堪,但又没有足够的理由下手,于是就指使了唐僧去送外卖,再让猴哥以救人的名义打死了蜘蛛精,还捣毁了盘丝洞。
  事情的结果,王母失去了泉水,还丢了面子,算是吃了个闷亏,取经团继续上路,皆大欢喜。
  最后,说到蜘蛛精,当然不能不提蜈蚣精了,不过这个妖怪背景也不简单,咱们到了他的部分再说。
番外篇九——西游人物记之白骨夫人
  写了半天,居然发现还有一个赫赫有名的妖怪出场居然没给写番外,真是罪过了,所以今天特意写出来,正是大名鼎鼎的白骨夫人。
  西游记里,白骨精是名气最大的妖怪之一,也是西游记里最特别的一个妖怪,下面,咱们就说说她到底有多特别。
  第一,原著中,白骨精出现在白虎岭,没有属下,没有洞府,没有背景,属于三无人员。这么穷的妖怪,应该是西游记里独一份了。
  第二,白骨精是第一个明确吃唐僧可以长生不老的妖怪。
  第二十七回她刚出场的时候,说了一句奇怪的话,值得大家好好推敲一下,必须引用一下原文。
  “造化,造化!几年家人都讲东土的唐和尚取‘大乘’,他本是金蝉子化身,十世修行的原体。有人吃他一块肉,长寿长生。真个今日到了。”
  看看,就这一句话,你品,你细品。
  一个三无妖怪,却知道唐僧的来历,知道唐僧的行踪,知道唐僧肉的效果,就守在这等着,真是很想知道她的消息来源。
  西游记里,其实明确是想吃唐僧肉长生不老的妖怪并不多,很多妖怪只是想吃人而已,或者是想抢宝物,还有些是取经团故意惹事的,这个白骨精,显得尤为特殊。
  还有,她这句话里,提到了一个“家人”,白骨也有家人吗?
  另外,她明确说了“有人吃他一块肉”,而不是“如果吃他一块肉”,结合语境,应该是说确确实实是有人吃了,而且长生长寿了,她的家人还认识这个人,那么这个吃过唐僧肉的又是谁?
  第三,她是猴哥之外,唯一一个非生物妖怪。
  第3回太白金星说:“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第17回猴哥也对唐僧说:“大抵世间之物,凡有九窍者,皆可以修行成仙”。
  虽然猴哥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但猴哥所在的石头,“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所以猴哥成仙也说得通。
  可白骨精就很奇怪了,她是白骨,大家肯定都见过骷髅,四处漏风是肯定的,下面两窍绝对也没有,如果说她也能修炼,这个严重不符合之前的逻辑。
  第四,白骨精是女妖里面唯二的两个想吃唐僧肉而不是娶唐僧的。
  书里说的清楚,其实要说唐僧的功效,第一应该是元阳(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什么),和他交欢效果是最好的,其次才是吃肉。所以男妖普遍要吃肉,女妖普遍要XX。
  除了白骨精,另外想吃肉的女妖,就是蜘蛛精,她们不想XX的原因也很简单,她们是七个人,理论上说,只有第一次交欢的才算元阳,七个人没法分配。
  而白骨精呢?假设她有交欢的能力的话,为什么还选择吃肉呢?按照我的分析,她之所以吃肉,很可能是因为想带回去给“家人”分,并不想独享。那么,她的家人到底是谁?
  第五,还有一个奇怪的地方,白虎岭的前一站是五庄观,按照书里的记载,五庄观一出来就能看到一座大山,就是白虎岭。
  五庄观的时候,猴哥因为人参果树的原因被抓,后来逃跑了,镇元大仙来追,按照书里记载,是一气飞出去1000里地,感觉飞过头了,又往回飞了900里地,追上的取经团。
  根据常识,五庄观一出来就能看到的大山,怎么也不会比1000里远,所以镇元大仙一来一去,肯定两次经过白虎岭。
  他是来搜查的,两次都没有发现白骨精的可能性很小,可他后来和孙悟空结拜了,跟取经团和好,也根本没提白虎岭有白骨精的事,这又是为什么?
  可能性有两个,第一是当时白骨精还没来,第二就是他看见了,却故意隐瞒了情报。
  如果是第一种,那白骨精对取经团行程的掌握程度就精准得可怕了,我认为可能性不大。
  而第二种情况的话,结合我上一次番外的描述,只能说明一种情况,就是镇元大仙和白骨精认识,或者和白骨精背后的势力认识。镇元大仙不是小人物,修为很高,相对而言,白骨精的战斗力却实在是太弱了,所以,我倾向于后一种可能。
  那么白骨精背后的势力到底是谁?能让镇元大仙也有所顾忌,甚至不惜向新结拜的兄弟都隐瞒了情报。
  好了分析了这么多,提出的都是些疑点,如果想知道答案的话,就等着提莫在后续的故事里慢慢来揭露吧。
番外篇十——西游人物记之黄风怪和白玉老鼠
  重要人物即将出场,由于有读者确实不熟悉原著,还是要开番外预热分析一下的。
  注意,未满十八岁,请只看黄风怪部分,白玉老鼠部分直接跳过,作者不承担任何责任。
  按照出场顺序,当然要先从黄风怪开始聊了。
  在介绍他之前,先要纠正大家的一个观念,因为在西游记电视剧里,黄风怪施展法术的时候,是拿着一个灯壶一样的东西,里面是一些金粉,吹那个金粉就算施法了,这个其实是电视剧里的艺术加工。
  在原著里,黄风怪施展法术是不需要道具的,是他自身的法术,这一招,叫做三味神风。
  书里把这一招吹得很凶残,基本上把天上地下的神仙全都吹了一遍,捡几句夸张的引用一下:
  黄河浪泼彻底浑,湘江水涌翻波转。碧天振动斗牛宫,争些刮倒森罗殿。五百罗汉闹喧天,八大金刚齐嚷乱。文殊走了青毛狮,普贤白象难寻见……老君难顾炼丹炉,寿星收了龙须扇。王母正去赴蟠桃,一风吹断裙腰钏。二郎迷失灌州城,哪吒难取匣中剑。天王不见手心塔,鲁班吊了金头钻。
  从这里可以看出,吴老先生是想表达这个法术非常牛。但我相信,他是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一个法术牛成这个地步,实在很难让人信服。
  之前有读者专门提到了这一点,但我觉得这一段不能取信,太夸张了,所以这风其实不是黄风怪吹的,而是吴老先生吹的,除了他没人有这么大的本事。
  然而,这一招很厉害是肯定的,别的不说,就说“三味神风”这个名字,不知道大家能够联想到什么?反正我能联想到的,只有“三味真火”。
  西游记里,会三味真火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八卦道人,一个是红孩儿,为此,有人怀疑红孩儿是八卦道人的私生子。
  关于这一点,我只能说,脑洞很大,但是没有证据,太草率了。
  那么,红孩儿的三味真火,和黄风怪的三味神风是从哪里学来的呢?
  大家都知道,火焰山是因为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候踢倒了八卦炉形成的,在电视剧里,整个炉子都掉下来了,这个是比较扯的,那么大个法宝,人家太上老君又不傻,难道不会下去捡吗?
  原著里就靠谱了许多,其实掉下来的,就是八卦炉里面的几块砖。砖又不值钱,捡当然就没有必要了。
  众所周知,八卦炉是炼丹用的,所谓八卦,指的就是乾,坤,巽,震,坎,离,艮,兑这八种卦象。注意,其中的巽,代表风,离,代表火。
  如果是八卦炉里的几块砖,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应该也是带有这八种卦象的,其中很有可能,包括巽砖和离砖。离砖带有三味真火,巽砖就带有三味神风。
  这些砖落到了火焰山,毫无疑问会被铁扇公主和牛魔王发现,如果老牛的真的是一代宗师,发现了这样的法宝,研究一下肯定是不可避免的。
  事实证明,老牛并没有收走这几块砖,那么,几百年下来,他有没有可能从其中领悟一些法术呢?
  也许有人会说,明明直到老牛被抓住,都没有施展三味真火和三味神风啊。
  但我的理解是,类似三味真火、三味神风这样名字都带有属性的法术,一看就不是谁都能学会的,老牛的原身是白水牛,按理说属性应该是水,学不会,也很正常。属性相合的其他人学会了这法术,也很正常,比如红孩儿,比如黄风怪。
  当然了,说到火焰山,不得不提的就是芭蕉扇,不过芭蕉扇这个法宝牵扯很大,书里出现的次数也特别多,至少有四把出现过,这里就不细说了,以后到了相应章节再讨论吧。
  除了三味神风,黄风怪最大的标签就是在灵山偷灯油,而他的原身是黄毛貂鼠。
  无独有偶,同为鼠族的白玉老鼠精,也在西天混过,而她偷吃的是宝烛。当然,在原著里,确实也没有明确说出二者的关系。
  然而,如果咱们仔细分析的话,同样在灵山偷东西吃,分工还如此明确,偷灯油的不偷宝烛,偷宝烛的不偷灯油,若是说他们两个不认识,只怕谁也不相信。至少在我看来,老鼠好像更喜欢偷油吃。
  所以,在本书中,我就将他们分到了一个组织里。
  说到白玉老鼠,这个人就更精彩了,注意,以下如果疑车有据,锅不是我的,是吴承恩老爷子的,未满十八岁请勿阅读。
  白玉老鼠很有趣,外号叫地涌夫人,不过李靖说过,她在灵山混的时候叫做“半截观音”。
  半截观音其实是个年代梗,特指“性”从业人员,这个梗,直到中华民国还很流行,许多明星、模特,都被称作“半截观音”。
  追其根源,所谓半截观音,就是鱼篮观音肉身布施而已,鱼篮观音的前身叫马郎妇观音。
  宋代《海录碎事》中记载:释氏书,昔有贤女马郎妇,于金沙滩上施一切人淫;凡与交者,永绝其淫。
  翻译一下,观世音菩萨以三十三法相在世间渡人,其中有一种极端的方法,就是变成一个渔家女马郎妇,这个妇人天生妖媚,人尽可夫,他用美色勾引身边所有的男人,男人一旦中招,就被榨干了,从此四大皆空再无欲念了。
  所以,在明朝人看这本书的时候,一看半截观音这名字,就知道是干啥的了,不像咱们现在还需要查资料。
  事实上,白玉老鼠在业务上也非常精熟,在镇海禅林寺勾引和尚,没有失手的,勾引猴哥变的小和尚那段,堪称从业者的模板教程,让人面红耳热,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有兴趣的可以翻翻原著第八十回。
  好了,说了这么多,她的职业应该比较实锤了,那么,有人会问,她在灵山做这个生意合适吗?
  这个,其实就是西游记中最毁三观的部分了。
  老猪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和尚是色中饿鬼”,这个咱们姑且可以认为是污蔑,但事实上呢?
  刚才说了,镇海禅林寺的和尚,几乎没人抵挡住白玉老鼠的诱惑,这算是一个证据。
  还有一点就是,天竺国玉兔那章,真公主被玉兔使出法术卷到了布金寺,注意,这个寺很牛,就在灵山附近,本去佛祖还在这里讲过经,算是非常地道的西天寺院了。
  然而,这位公主被卷到布金寺之后,每天装疯卖傻,还在屎尿里打滚,至于原因,原著里主持的原话是:“恐为众僧所污。”
  这六个字,细思恐极啊!
  一个从未出过宫的公主,到了一座寺院中,第一反应应该不可能是这个。我们有理由相信,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少儿不宜的事情,才会让公主有如此戒心,甚至不惜自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0/78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