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8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3/2534

  一团团水花被炸起。
  但投石车的射程终究是不那么好掌控,这般短的射程,反而是诸多不便。
  而城垛上射出的那些箭矢,纵是强弩,对大宋禁军造成的折损也是不大。大宋钢甲超过大理的冶炼技术实在太多太多了。
  这种接近近现代的军团对阵古代军团,纵是攻城,也占据着太多装备上的优势。
  空中两百热气球向着城内上空飘荡而去。
  城内热气球却是逡巡不前,不敢太过靠近城墙。
  冲天炮的射程较之掷弹筒还要更甚,有秀山军热气球前车之鉴,这威楚府的热气球实在是投鼠忌器。
  而两百热气球到得城头上空以后,却也并未往下扔雷。这看起来,更像是种威慑。
  城头上,士卒、百姓无数,相互交错成群。
  有士卒来回奔走抵御宋军,却又还有部分士卒不得不继续看守着百姓们,避免心中惧怕的百姓们四散奔逃。
  没有他们在这里,城头怕是会立刻就要被宋军的炮火覆盖。
  一颗颗黝黑的轰天雷在夜色中划过,而后,在城外爆开。
  但大宋禁军却是前赴后继,就是这般顶着炮火,向着城门汹涌而去。
  战火纷飞。
  这是个苍凉的年代,却也是个能让人热血沸腾的年代。
  坍塌的威楚府城门早已经是形同虚设,有大宋禁军冲进甬道,对着里头的守军开枪、扔雷。
  而隐藏在他们中间那些身形矫健的特种士卒们,却是向着城头上攀爬而去。
  一个个飞天爪被射到城头之上。
  大宋禁军没有大规模夺城墙,而是集中兵力,都追問城门之处。
  时时刻刻都有生命在陨落。
  血与泪在挥洒。
  战鼓如雷,声声震耳。
  为大理这些百姓,大宋将士们必然要付出更多的折损。但这刻,却没有人痛骂,没有人再质疑。
  在这些大宋禁军中,或许有人曾经就有被元军押上城头的经历。他们感同身受,深深明白现在城头上那些百姓是多么无助,多么悲怆。
  而城头上百姓中向来也不乏有心思清明之人。
  大宋禁军已经展示过掷弹筒的威力,空中热气球也追問城头之上。
  他们显然是有实力直接用炮火覆盖城头的。
  而他们这么做,却又是为什么?
  相较于为不愿殃及池鱼而宁愿付出更多折损的宋军,他们大理的军队,行径便更是显得卑劣起来。
  “邢元德,你这恶贼!”
  “邢元德!你不配为臣!”
  有人仰头怒骂。声声怒骂,在夜色中炸响,带着无穷的悲愤。
  而这样的骂声,也激醒那些麻木或是愚钝的百姓,愈演愈烈。这,也让得邢元德面色越来越难看。
  他知道,纵是此番挡住宋军,此后也要面对百姓们的责难。要收拾这个烂摊子,殊为不易。
  威楚府内百姓不过数万,被他押上城头的就有近万之众,总不能将他们全部格杀的。
  等到他们回到家中以后,城内又会起怎样的变故?
  而他的两万多威楚府军,却不可能永远留在这威楚府镇守。其中有半数士卒,都是从其余城池匆匆调拨过来的。
  可是,作为威楚府总管,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难道向大宋俯首称臣不成?
  除去用百姓之外,他实在想不到,还能用什么法子挡住大宋禁军中那些威力惊人的火器。
  有特种士卒登上城头。
  城头上亦是厮杀起。
  城内在乱。
  城门在乱。
  城头在乱。
  局势,渐渐不是将领们可以掌控。
  大宋禁军特种士卒个个都是精锐,又全副武装到牙齿,刚上城头,便让得那些威楚府士卒们见识到什么才叫真正的精卒。
  这样的军人,本不应该在这个年代就出现的。但因为赵洞庭的到来,却是硬生生让得他们提前面世。
  越来越多的大宋禁军顶着炮火冲到城门之内。
  护城河上的吊桥被炸碎,又有更多的吊桥搭建在上面。
  城头特种士卒们虽然没能将局面打开,始终被压制着,不断有将士阵亡。但他们,却也是得以分散城头无数守卒的注意力。
  夜色愈浓。
  战火未休。
第748章
拿下威楚
  两万大宋禁军攻万余威楚府士卒镇守的城门。
  这场大仗,再度打出大宋禁军的赫赫威名。
  有神龙铳之利,两万禁军硬生生拿下估计原本要五万士卒才能拿得下的威楚府南城墙。
  战火从城门甬道蔓延到城内,然后迅速蔓延向城头。
  形势瞬时间便乱了。
  威楚府守卒再无精力看管那些百姓,不知道多少百姓在城头、城下仓惶奔走。
  但却并没有多少人对大宋禁军出手。
  百姓不是愚昧的,而且,这些年来,大理段兴智也始终中庸,未必太得民心。
  邢元德将他们押上城头的举动,更是让这些百姓们对他恨到骨子里去。
  越来越多的百姓跑下城头。
  城墙上,沦为大宋禁军和威楚府守卒厮杀的战场。
  这种时刻下,轰天雷、掷弹筒、热气球都俨然已经没有发挥的余地了。因为,两军士卒已经错乱紊缠。
  现在比拼的是哪方的士卒更为精锐,更为善战。
  而这,无疑是大宋禁军要远远胜过这些大理的士卒。
  他们在大宋吃得比大理士卒好,住的比大理士卒好,所有待遇都要比大理士卒好。
  跟着两位军长来打大理,有几人不是抱着拼命的想法?
  赵洞庭倾全国之力仅仅养着这二十余万禁军,不是没有功效的。
  这让得他们的精锐程度绝对要远超元、西夏、蜀中、大理的那些士卒。
  而赵洞庭谱国歌、画国旗,天天军营中都会有国歌响起。也将这些士卒们的爱国之心凝成了一股绳。
  他们,是大宋的军人!
  他们,是大宋的守护神!
  军人,便是以命令为天职。
  军人,便是要有着远超常人的奉献精神。
  赵洞庭往军中灌输的种种思想,早已潜移默化改变着这些禁军们的思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3/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