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7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79/2534

  其后,赵洞庭又有密信到各军区内。让各军区着手建立特种部队,且力图将主要编制定在团级,各兵种明确分工,相互配合。
  这天下不知道还能够再太平多长时间,他迫切希望在战事再起之前,让各军区禁军都发生翻天覆地变化。
  动辄数十万人的大战,太过劳民伤财。同时,死的人也太多了。
  民间人生凋敝,实在已经经不得那样的折腾。
  转眼间,接近三月末。
  广南东路韶州乐昌县境内某村。
  村子很穷。
  穷到整个村落都几乎看不到黑瓦,寥寥二十来个屋子,都是以茅草盖顶。
  虽然乐昌县内有黄坑银场、有太平铅场,但地理环境并不太适合耕种,于是年年收获都是紧缺。
  哪怕到皇上实施新政,家家都得以分到田地,也只是勉强能够保持温饱。到矿上做工的人仍旧不在少数。
  乐昌县穷。
  钟健出生的这个村子更穷。
  要不然,也不至于整个村子才有他这么个读书人。而且,上京殿试的盘缠都还得需要全村的人来凑。
  这也多亏得是钟健年少时便能过目不忘,展露出过人天赋。村民们觉得他读书应该能读书前程,要不然,整个村子怕是连一个读书人都没有。
  好在,钟健并没有让他们失望。
  这孩子,到县城里上私塾的时候就总是受到夫子们夸赞,说其天赋超群,头脑聪颖。
  后来县城里有学府初办,他也成功进入考入学府,且还因为成绩优异得到免除学费的待遇。可谓是让整个王水村都大大长脸。
  那阵子,村里的人到县城里贩卖、采买东西的时候,胸膛都不自禁要抬得高些。
  咱们王水村可也是有学府里面的学子。
  再到后来,这孩子更是不得了。
  乡试第一、府试第一、院试第一。
  乖乖个隆冬,这可是将王水村的村民们都惊得不轻。再去县城里,便只恨不得逢人便提钟健的名字才好。
  咱们王水村可是要出了不得的人了。
  且不说钟健在群英璀璨的殿试中能够再度脱颖而出,但就这广南东路院试第一,以后也了不得吧?
  其实,有很多村民连院试是啥都不知道。但只明白,这很牛皮就足矣。
  要知道,在钟健中秀才、举人、贡生头名的那几段时间里,可先是惊动了乐昌县令,然后又惊动了韶州知州,到中贡生,更是连广南东路最顶天的节度兼转运使冯廷鸾冯大人都派遣府中官吏亲来道贺了的。
  当然,这些现在对于王水村村民们来说,都已经算不得什么。
  这日,从节度府内可是又有大官到了王水村。那大官人可是说了,钟健那后生中了进士。
  还说,钟健得到皇上御笔亲提,最受青睐。且得封了正六品的官。
  进士。
  村民们原本不懂,是后来钟健越考越竟然才渐渐懂的。通过殿试的贡生就是进士。
  听说进士头三甲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
  那才真正是一举成名天下知。
  村民们此时此刻里三层外三层地围着这来自节度府的官吏,有人兴奋不已,却也有人暗暗失落。
  年纪已然老迈的村长颤巍巍,又是兴奋又是些微失落,神色复杂,几番欲言又止。
  最后到底还是没忍住,出声问道:“大人,钟小子,不,钟……钟大人他没中探花?”
  状元,他不敢想。但之前对于探花,还是有期望的。
  毕竟现在大宋总共才几个路而已,如钟健这样的院试第一能有几人?
  官吏笑容柔和,“村长怕是不知,自从咱们皇上实施新政以后,殿试已经取消头三甲了。通过殿试者,不再分列名次。嘿,钟进士这回独独得到皇上御笔亲提,且当朝夸赞,已经是咱们广南东路莫大殊荣了。这,和新科状元都没什么区别呢!”
  村长颚下胡须剧烈抖动,“真……真的?”
  官吏笑着点头。
  “咱们王水村……出……出状元了?”
  村长愣了,满脸的不可置信。
  周围的村民们,也俱是愣了。
  有几人悄然落下泪来。
  而这几人,自然是钟健的家人。
第687章
繁繁人心
  “算算时日,钟进士也该快回来了。诸位都准备迎接吧,节度使有令,因王水村出了钟进士,整个村子免税五年呢!”
  官吏又笑着开口,态度很是和蔼可亲,看不到半点装腔作势的官威。
  这是实打实的好处。
  村民们回过神来,然后都又是艳羡又是感激的看向钟家几人去。
  他们能够得到这样待遇,都是因为钟健。
  王水村,无疑是淳朴的。
  此时这些村民们却是没有想过,钟健能够中秀才、举人、贡生,乃至进士,都是他们齐心协力给供出来的。
  要不是有他们,纵是钟健天赋超群,最终想必也只能泯然众人。
  人群中,有个面色黝黑的汉子突然跪倒在地,对着村民们叩头,“钟阿大谢谢诸位,谢谢诸位了。”
  紧跟着,他旁侧还有个面色同样黝黑,且颇为壮实的中年妇女也跪了下去。
  她旁侧还有一男一女,年岁都不大,约莫十多岁模样。大概还不懂进士意味着什么,只是见爹娘跪倒,便也跟着跪倒。
  唯有一个十八年华左右的女子,面色微黄,长得也并不怎么好看,轻蹙着眉头,却是在怔怔出神。
  她正在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这双手很是粗糙,远没有富家小姐们那样的豐腴洁白,显然是常干粗活。还可以看到,手指上有不少针扎出来的小伤口。
  村民们能够给钟健提供盘缠已是极致,而钟健在学府内的生活费用,都是她用这双手织鞋垫织出来的。
  钟健的糟糠之妻——余敏。
  她是从外村嫁到王水村来的,家里也贫苦。秉持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的道理。
  钟健读书,家里少个劳动力。她便是又做农活,又做女织,而且还要拉扯两个比她仅仅小上几岁的小叔子和小姑子。
  以前,她心里只期盼着钟健高中,出人头地。
  后来钟健真的数鸣惊人,秀才变举人,举人变贡生,她难免又有些忐忑和自惭形秽。
  她长得不漂亮,这点,她自己心知肚明。
  再者说了,就算是长得漂亮的女子,又有几个经得住农活时那毒辣的太阳摧残?
  她觉得自己越来越配不上丈夫了。
  于是,她只能更加努力的做事,挣钱、伺候双亲、养育小叔子和小姑子。
  那时候,钟健高中,但到底还未正式封官。她不去深想,心中也就能渐渐平静下来。
  但这刻,余敏心中却是浪涛汹涌,再也无法平静。
  夫君是六品官了。
  以后钟家将会是顶天的官宦之家。
  可瞧瞧自己。
  瞧瞧自己这愈发壮实的身材,愈发粗糙的双手。
  自己……还配得上夫君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7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