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6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6/2534

  他本以为申勇毅还会抬枪抵挡,但是,申勇毅没有。
  他大概已经连抬枪的力气都没有,座下战马皮毛被鲜血染红。
  抽枪。
  蜀中老牌名将申勇毅摔落下马。
  赫连城举枪。
  后头数千骑兵声浪如潮,“赫连将军无敌!赫连将军无敌!”
  而在周围,其余不少西夏将领们的脸色可就有些古怪了。
  到底是赫连家族出来的人,这份脸皮和城府,当真不是他们这帮子粗莽武夫能比。
  等得申勇毅油尽灯枯才敢上前取命,也好意思让麾下说他无敌?
  只是自然不会有人为这等事就去触赫连城的眉头便是了。
  只能艳羡这赫连城运气好,后台硬,捞得这样好捞军功的机会。
  这样的机会若是落到他们头上,难道哪个还能让申勇毅给跑了不成?
  永睦县城内城外厮杀终于落下帷幕。
  数万士卒意气风发入城。
  李望元和仲孙启赋不知何时已经到得城头。
  赫连城等将入城后,便上城头。
  李望元道:“诸位将军辛苦,待得拿下夔州,本皇子再论功行赏。”
  赫连城提着申勇毅的头颅,正要邀功,仲孙启赋却是忽的跪倒在地,“老臣恳求皇子登基称帝!”
  连李望元都露出惊色。
  因为这事,仲孙启赋连提都未跟他提起过。
  但细细想来,此时正值刚刚打败白马军之际,士气正盛。称帝,却是个好机会。
  要不然,以他李望元现在在西夏声望,距离称帝,还有段路要走。
  先在军中称帝,再班师回朝,再举大典,也就容易了。
  跟着仲孙启赋从中兴府出来的将领们愣神过后,便也紧跟着跪倒:“恳求皇子称帝!”
  赫连城等背后还有强大家族作为根基的将领们则是稍作犹豫。
  他们虽然跟着李望元出来征伐,但是否推崇李望元称帝,家族中却还未有定论。
  仲孙启赋这辈子都在为西夏呕心沥血,愿为西夏赌上所有不足为奇。可他们背后家族,却并没有这样的魄力。
  推崇李望元称帝,会成为复国功勋不假。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以后再要审时度势也就难了,只能绑在西夏这条船上。
  城下许多士卒听到城头将领喝声,不出意料的有人带头跪倒,“恳求皇子称帝!”
  接下来便是呼声如潮,越来越多的士卒跪倒下去。
  望风、造势。兢兢业业数十年的仲孙老帝师无疑是深谙此道。
  赫连城等人被推到风浪尖上。
  此时不附和,和李望元、仲孙启赋之间无疑会生出间隙。难道此时,还能反出西夏不成?
  终究,有大族出来的将领也缓缓跪倒,“恳求皇子称帝。”
  赫连城将申勇毅头颅扔到地上,也是跪倒。
  呼声如潮。
  李望元怔怔出神,在这刻,心中除去妹妹李秀淑外,也终究是感受到皇权之妙。
  数万人皆跪,一人独立,谁不会生出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气?
  “好!”
  李望元重重点头,“既然诸位都有意如此,那……朕便称帝了。日后定举大军,平定中原!”
  仲孙启赋仍是带头高呼,“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这呼声便也如浪潮般一圈一圈传荡开去。
  只是在军中呼喊这句话的人,有没有恨死这腹黑的仲孙老贼,那就难说得紧了。
  新夏元年、宋景炎八年,六月十六日。西夏李望元称帝,西夏降元五十六年后再度复国。
  仲孙启赋成名正言顺帝师,称太傅。
  其后仅过两日,西夏军出永睦攻通川。
  通川内汇聚的两万不到白马军望风而逃,沿泯江往接近重庆府的培州城而去。
  ……
  一光头老和尚,一青丝垂落背后的窈窕精致姑娘坐在老龟背上,缓缓而行。最终在永睦城外驻足。
  老龟老态龙钟更甚独臂和尚,眼皮时不时的耷拉下去,昏昏欲睡。
  “阿弥陀佛。”
  老僧看到城外荒野间散落的不少断裂兵刃,以及更多无人收拾的尸首,双手合十。
  恶臭扑鼻。
  老僧跳下龟背,毫不嫌恶,弯腰抬手收拢尸首。
  分外伶俐的姑娘嘴里嘀咕,“这西夏李望元真是比皇上差得远了,连尸体都不会收拾。”
  老僧回头,“西夏士卒的尸体可没在这。”
  姑娘瞪眼,“皇上连敌军尸首都会收拾的,说这会引发瘟疫。李望元真是屁都不懂。”
  然后又兀自摇头,“不说他,不说他。”
  老僧微笑摇头,“嘴里不说,心里说。如同嘴上无佛,心中有佛,善哉,妙哉。”
  小姑娘也跳下龟背,收拢一具具尸体,“那是,师父,我可是要成为菩萨的人啊!”
  老僧不再说话。
  夜色中,一老一小忙碌不停,渐渐分开。
  伶俐姑娘嘴里嘀咕不停,“不说你,不想你,师父说让我想你时就想想菩萨,可是我做不到啊!我又没见过真的菩萨,菩萨哪里有你在我心中来得这般有血有肉?可是你和姐姐……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呸呸呸,不说你,不说你……”
  天色渐亮,城外两堆火起。
  老和尚、小姑娘分别坐在火堆旁,念诵佛经,超度亡魂。
第605章
陵水气象
  烈日炎炎。
  广南西路化州陵水郡外。四人四马,如闲庭信步向着陵水郡不急不缓而行。
  两个年轻人走在前头,约莫都才十六七岁,俱是穿着手工看上去就极为不俗的锦衣。后头数米跟着个穿着干净但却在抠着鼻孔的老头,还有个虽上岁数,但仍是能看得出年轻时丰韵不俗的老妪。
  天魁军万余骑远远落在后头数十里。
  小道士白玉蟾没怎么下过山,牵马走在赵洞庭身侧,时不时四处张望。
  等遥遥看到陵水郡时,终于忍不住问赵洞庭,“赵哥儿,你为何要先行大军入城?”
  他在金丹之道上有着足够惊艳天下的天赋,但若论人心揣测,总是跟着师叔伯们在山上打坐念经的道士无疑还是张白纸。
  赵洞庭偏头轻笑,“跟在大军里头入城,我怕看不到这化州的真实情况。”
  白玉蟾在这方面好似并没有超人天赋,有些不解,“为何?”
  赵洞庭道:“我去你们无量观,你们无量观尚且都会祖师齐迎,摆着不小阵仗。你说这化州官员会如何?”
  白玉蟾这才总算明白,点头,“世人都不免随波逐流。”
  赵洞庭忍不住笑,“说得你好像不是似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