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2534

  乐婵离开,赵洞庭全心扑在政事上,将新政推行到底。那些降卒遣散的遣散,愿意留在军中的则是被分配到各个军中。
  甚至有些雷州士卒都被赵洞庭遣散。
  他有严令,家中有父母弱小无人照顾者,不得入伍。
  他不想穷兵黩武,那不是长久的路。
  对于完颜章等元军降卒,他吃过元军哗变的亏,不愿再留,让他们自行离开。
  但是,当让苏刘义将这命令颁布下去后,完颜章却是到议政殿外求见。
  赵洞庭从苏刘义嘴里得知他大战时呼喝那些元军哗变降卒的事,对这个金国的统帅还是有些好感的。微微沉吟过后,还是将他宣进殿来。
  完颜章进殿便叩,“降将完颜章叩见皇上。”
  赵洞庭见他自称降将,说道:“完颜将军,朕不是已让你等离开么?你怎的还来见朕?”
  完颜章道:“完颜章请求皇上,让我同往雷州!以期北伐!”
  赵洞庭奇怪道:“你要伐元?”
  完颜章苦笑道:“我本是金国将领,元军破我家园。我……我也是一时糊涂,才降了元军。”
  赵洞庭道:“你也想夺回家园?”
  完颜章再度叩倒,“完颜章愿为皇上先锋,只求皇上日后能让我女真族有生息之地。”
  “好!”
  赵洞庭见他面色不似作假,道:“那你便领着元军降卒,朕封你为讨元将军,随朕同往雷州。”
  南宋现在说到底大将还是太少,屈指可数,这完颜章,其实赵洞庭舍不得杀。要是舍得,也不会放他离开。
  此时完颜章主动投诚,他自然是欢喜的。
  完颜章也是重重松口气,“臣完颜章谢皇上。”
  他已经许久没有体会过这种心中充满希望的感觉了,以前随着元军打仗,只如行尸走肉,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为谁而战。
  为元皇帝忽必烈的那滚滚雄心么?
  可他完颜章不是忽必烈,他想的,只是自己的部族能够拥有休养生息的地方。
  又过近十天。
  宋军山行宫前的义士祠已经搭建起来。
  祠前立有块巨大的石碑,石碑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都是册上被划去的那些名字,阵亡的将士。
  这日,赵洞庭率领三军在祠前祭拜。
  他立身于军前,身后是殿前司禁军、侍卫亲军、黄龙禁军,还有文天祥的兴国军、完颜章的讨元军,浩浩荡荡七万军马。
  这些士卒整齐排列着,旌旗被风刮得呼呼作响,前方禁军身披甲胄,枪尖寒芒闪烁,气吞万里如虎。不论是军容还是气势,都远非之前仓促逃亡时可比。
  赵洞庭早已沐浴焚香,打扮妥当,此时站在义士祠前恭谨参拜。
  号角声嗡鸣不绝。
  三军将士纹丝不动,鸦雀无声。
  赵洞庭叩上几叩,忽地对李元秀道:“李公公,替朕以剑为笔,在这碑上刻字。”
  李元秀问道:“皇上要刻何字?”
  赵洞庭看着石碑,缓缓沉吟道:“我军上万将士埋骨于此,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未曾留下。你便刻‘宋军山,义士祠,亡魂忠勇禀天知’,朕要让他们知晓,纵然他们未曾青史留名,他们的忠勇、功绩,也自有黄天看在眼中。”
  李元秀点点头,神色肃穆地走到石碑前,拔剑。
  剑光飞舞,石屑纷飞,只是几瞬,石碑上便出现一行字来。
  宋军山,义士祠,亡魂忠勇禀天知!
  赵洞庭凝视半晌,豁然回头大喝:“众将士,随朕班师,前往雷州!”
  众将士齐声大喝,“喏!”
  不多时,许多车马,还有这些南宋将士们浩荡往山下而去。
  赵洞庭在渡口亲自接见数百残疾士卒。
  这些士卒都是在这碙州岛两役中残疾的,自愿留守碙州岛,看护旧行宫和义士祠。
  看着他们眼中的期盼,赵洞庭道:“你们放心,等朕收复临安,必将回来接你们,再去领略那临安繁华。”
  数百残疾士卒叩倒在地,默然不语。
  其后,数万将士在这渡口登船,向着雷州府西流渡口而去。
  数百海船,渐行渐远。
  赵洞庭立在船头,看着眼前茫茫大海,嘴里喃喃:“这里,只是开始……”
  这刻他心中没有任何私欲,有的只是那些南宋士卒们倾注在他身上的光复大宋的决心与希望。
  只因他,是这南宋的帝王。
  渡口处,那数百残疾士卒眼中含泪看着船队远去,跪地迟迟不起。
  忽有一老卒哭着高喊:“皇上,我等在此等您归来!”
  声音传出去许远,又在海中,渐渐弥散。
第061章
班师雷州
  这日的西流渡口额外热闹。
  皇上两战大捷且将于今日班师雷州府的消息早已传遍坊间。革离君最近几年来厉兵秣马,强拉壮丁,早已是怨声载道,民不聊生,对于皇帝的到来,民众们心中是充满殷切与希望的。
  而且这些日子文丞相的兵马收服整个雷州,驱贼人,灭强盗,短短时间内就让雷州州秩序空前良好,更是让民众对南宋朝廷好感十足。
  又恰恰这日天朗气清,民众自是成群结队早早赶到西流渡口,准备一睹皇上军队的威风。
  人山人海,摩肩擦冲,小贩趁着机会穿梭叫卖不绝。
  热闹中,也不知道是谁率先喊了声,“皇上的船队来了。”
  民众们都向海面上看去,却是什么都没有。
  原来是有小孩玩狼来了的把戏。
  不过十来秒,就听得这小孩被父母胖揍的哭泣叫喊声,民众哄笑。可却有越来越多的小孩争先效仿起来,一声声皇上来了的童稚声音就快要盖过那些小贩的叫卖声。
  小孩子嬉戏玩闹,沿着岸堤奔跑,家长在后边边骂边追,更是热闹非凡。
  文天祥留在雷州府的兵马士卒此时在渡口沿岸整军以待,又沿着渡口连接的南渡河绵延到看不清的河道远处。朝廷早有旨意下来,皇上船队将沿着西流渡口到南渡河,再到雷州府内陆,在中途登陆,直往雷州府衙,也就是知州府。
  文丞相,不,应该说是文军机下有严令,务必让皇上和百姓们都看到他们的虎虎军威,是的,个个宋国军士卒都是昂首挺胸,不论是穿着甲胄、头戴红樱、背披红披的将领统帅,还是穿着布甲,只是简单扎着头发的下等士卒,尽皆神采奕奕。
  他们将民众拦在后头,岸堤两米内都被禁严。
  这倒不是怕有人伤着皇帝,而是怕群情激动,有人被挤落到水里去。
  “来了!”
  “来了!”
  过数十分钟,忽然有人接连惊呼。
  海面上船队徐徐驶来,前方二十艘战船一字排开为首,浩浩荡荡,纵横千米,遮天蔽日。
  南宋战船光是俘获元军和雷州军的就有足足六百多艘,再有文天祥的战船,加起来更是足足有八百多艘。八百多艘宽、高达十米,长达三十米的战船结阵是个什么概念?
  就算这些战船无缝衔接,摆在海面上那也足以让人瞠目结舌,当真像是滔天巨浪从海上涌来。
  民众们先是激动,随即被这船阵的气势镇住,又逐渐静默下去,连那些小孩都不再嬉戏打闹,俱是鼓着眼睛看着缓缓驶来的船阵。
  船阵到西流渡口沿岸忽然止住,一众兴国军将士单膝跪地,喝声如雷,“叩见皇上!”
  民众们跟着跪倒,喊声此起彼伏,“叩见皇上。”
  那时候的皇权之盛是难以想象的,即便南宋危亡,这些民众也万万不敢对赵洞庭有任何不敬。皇权不可渎的思想早已经深植他们的脑海。不是那些权柄在握的大官,根本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
  赵洞庭自然没有再站在船头,也怕有武林高手暗算自己。他坐在船舱里,听着这一声声的呐喊,思绪有些飘远起来。以前他是传媒公司老板,只需要关心公司上百号人有没有饭吃,现在他作为大宋皇帝,却得心系万千黎民百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