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534

  忽地有禁卫来报,“皇上,行宫外有个青衣女子求见!”
  赵洞庭疑惑道:“青衣女子?长什么样?”
  禁卫答道:“高高的,就是脸色有些冷。”
  赵洞庭还以为是乐婵,兀自惊喜,忙道:“快些带朕过去。”
  说着他扔下手里的枪头,带着李元秀就跟着这禁卫往行宫外小跑过去。
  而行宫外候着的,当然不是乐婵,而是抱着白猫过来的何青衣。
  禁卫带着赵洞庭走到门口,指着何青衣道:“皇上,就是这位女子要见你。”
  赵洞庭虽然见到不是乐婵,但也没有将何青衣赶走,而是让禁卫将她领过来,问道:“禁卫说你要见朕?”
  何青衣跪倒在地行了大礼,说道:“民女是替雷州飞天军都统柳弘屺将军来送信的。”
  送信?
  雷州飞天军都统?
  赵洞庭面色微微凝重起来,道:“送什么信?”
  他的嗅觉向来异常敏锐,知晓平白无故不会有人送信来,这其中定有蹊跷。
  何青衣将手中白猫递向赵洞庭,道:“信在猫的嘴里。”
  李元秀在旁边抢先接过猫,将猫嘴掰开,拿出里面的信,对赵洞庭道:“皇上,真的有封信。”
  赵洞庭摊开信纸,信纸上面的字迹因为黏糊糊的口水浸润而变得有些模糊,但尚能看得清楚。
  可他有些古字还认不全,便将信递给李元秀,道:“有些字朕瞧不真切,公公你念给朕听。”
  李元秀又接过信,按着信上面的字念起来。念到末尾处,他不禁也是怒容满面。
  赵洞庭倒是不觉意外,让李元秀将白猫递还给何青衣,道:“劳烦你了,等此事了结,朕再行封赏。”
  何青衣谢过之后,怕有耳目,不敢多留,便往山下走去。
  赵洞庭微微眯眼远眺着大海,心中的杀意逐渐浓郁。
  他虽然想过革离君可能会谋反,但也没想到革离君会这样积极。四五天时间,再想造雷已然来不及了。
第043章
安置降卒
  这一看,便是直到将近正午时分,赵洞庭才转身回宫。
  刚用过膳,稍作歇息,他又让颖儿将陆秀夫、张世杰、苏刘义、陈文龙、陈江涵等肱骨大臣都宣来。
  等众人到得赵洞庭寝宫中,他问道:“打扫战场之事进行得如何了?”
  张世杰作揖道:“禀皇上,战场已经打扫完毕,我军将士遗体和元军尸体都已各自聚拢焚烧。兵刃、战甲、军马等都已整理入库。”
  他是枢密副使,掌管全国兵马,全权负责此事。
  赵洞庭点点头,又问:“我军将领伤亡如何?”
  张世杰脸色微微黯然答道:“我军侍卫马军副公事陆川遥不幸阵亡,另有班都指挥使两人、直指挥使六人、禁军千夫长两人、百夫长十四人,也都不幸阵亡,受伤者不计。”
  战争总是两败俱伤的,难有完胜的战役。
  赵洞庭也是轻轻叹息,然后道:“诸位将领、统帅的家人要妥善安置,他们的子嗣后代由国库出资培养。阵亡士卒的抚恤金按照以前规格的两倍发放,切不可委屈了他们的家人。另外,现将他们的骨灰妥善保管,待真日后为我大宋这些阵亡的勇士们建祠立碑。”
  屋内的肱骨大臣们心中感动,尽皆跪倒在地,高呼皇上圣明。
  赵洞庭摆摆手,没有说话。
  过会儿,张世杰道:“皇上,臣有一事需要禀报皇上,请皇上定夺。”
  赵洞庭随口问道:“何事?”
  张世杰苦着脸,“那些降卒……臣等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置才好。”
  他这两天实在是为这事伤透脑筋。
  此时硇洲岛上宋军总共只剩不到一万五千人,而元军降卒却足足有一万七千多。纳降的话,难以管理,而且粮食不够,可要是不收纳这些降卒,又不知道把他们安排到哪里去。
  赵洞庭微做沉吟,看向陆秀夫等人,“诸位爱卿认为如何处置妥当?”
  这些个大臣们显然也想过这个问题。
  苏刘义抢先答道:“皇上,我军现在兵员紧缺,不如将他们纳降,分散打入各军。只是暂且先不给他们兵器,这样也不会出太大的乱子。”
  “不妥,不妥。”
  但他话音刚落,参知政事陈文龙就反对道:“自古防人之心不可无无,元军降卒多达一万七千余人,若是造起反来,纵是没有兵刃,于我军也有太大麻烦。我看不如将他们发配琼州,让他们在琼州开矿,也算为朝廷做点贡献。”
  苏刘义道:“现在朝廷哪有船只和兵员送他们往琼州去?”
  陈文龙顿时哑语。
  虽然收获战船两百六十七艘,但总不能全军尽出,将这些俘虏送到琼州去。那样碙州岛就空虚了。
  这些肱骨大臣们也没有什么万全主意。
  当然,这倒也不怪他们,古时候对待俘虏,无非是流放、纳降,或者赶尽杀绝这几种办法而已。
  本来杀了倒是干净,可现在宋朝正缺人,要杀掉那些降卒,他们又舍不得。而且宋朝重文轻武,这些饱读诗书的大人们总是认为坑杀降卒是有违天和的。
  赵洞庭昨夜其实也想过这个问题,见这些大臣没得主意,砸吧砸吧嘴,道:“依朕看,便这么处置吧!今天且先好吃好喝的款待他们,到得夜里,再问他们是愿意降还是愿意走。要走的,给他们盘缠,让他们自行回家,要留的,那就是我大宋的军士,留在军中为我大宋效力。”
  众臣若有所思。
  其后,陈江涵满是心痛的说道:“皇上,他们是降卒,放他们回家,我们还给他们盘缠么?”
  赵洞庭知道这铁公鸡户部尚书是舍不得花钱,笑道:“这里好吃好喝,北地离此遥远,途中又是战乱纷纷,降卒多是女真和汉人,你以为能有多少人会选择回去的呢?朕估计只有那些还有家室在北方的士卒才会坚决要回去。你不要舍不得银两,现在我军缺的是粮草。”
  陈江涵眨巴眨巴眼睛,还是觉得心痛。
  赵洞庭又道:“对了,说起这件事情,朕倒是想起件事情来,元军俘虏中的原我大宋将领都不得再行录用,这些人心无忠义,让他们都滚回家去。”
  对这事,众臣倒是没有什么异议。
  张世杰上前两步,也只是说:“皇上,我们释放这些降卒回去,他们若是再加入元军可怎么办?”
  赵洞庭微笑着,说道:“我们给他们盘缠,放他们回家,朕相信稍有些良知的人都不会再继续加入元军助纣为虐的。”
  众臣见赵洞庭这样说,自己又想不到什么好主意,便纷纷点头答应。
  赵洞庭从怀里把柳弘屺的那封信掏出来,递向陆秀夫,“这封信,诸位看看。”
  陆秀夫看完信,脸色微变,又朝张世杰递去。
  等屋内几个大臣看完时,脸色都不好看,又是担忧,又是愤怒。
  张世杰满脸焦虑道:“我军现在兵员紧缺,雷又不足,这可如何是好?”
  纵然他是战场老将,一时间也觉得有些难以应对。
  赵洞庭似胸有成竹,道:“朕心中已有良策,给这封信给诸位看,也只是想让诸位做好准备。”
  张世杰顿时由忧转喜,连道:“皇上您有退敌之策?”
  经过之前覆灭元军的那场战役,纵然是他,现在也对赵洞庭佩服得紧。皇上虽然不懂如何排兵布阵,但打仗之法却让人难以捉摸,对大局的把控也是极强。
  “以守为攻!”
  赵洞庭幽幽说道:“我军尚且还有许多地雷埋在岛上各处,军中又有不少防范元军骑兵的铁蒺藜等用以埋伏的兵器储存。这几日,咱们大军便全力在岛屿各处挖掘壕沟,埋下暗器,等到得革离君来犯之日,全军守护在行宫之中,以逸待劳。先用滚石、火球、弓箭弓弩等消耗他们的兵力,待得他们攻岛行宫,再和他们进行血战。”
  张世杰听完更是大喜,“臣这就下去安排!”
  赵洞庭也没什么再要说的,便点点头,让几位大臣都退下了。
  他也只能指明大概方向和策略而已,要他去挖陷阱、埋暗器,他压根不懂。
  这种事看似简单,但其实其中也是有许多技巧和讲究的。
  等陆秀夫他们离开,赵洞庭自己也往兵器作坊走去。南宋时的冶炼术还是不错的,能够炼制出钢铁,但到底还是受到科技水平限制,锻造出来的武器甲胄等虽然坚固,但份量太重,动辄上十斤,而且也不够锋利。
  虽然革离君来犯在即,赵洞庭仍是想要改进南宋的冶炼术。
  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军队的武器能够得到改进,以后战斗力势必大涨。
  李元秀见赵洞庭径直走向兵器作坊,忍不住问:“皇上,不去见见那元军降将完颜章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