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4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3/2534

  这些轰天雷并不扎眼,但落到地面时惊起的响动,却让得城头惠么部士卒个个动容。
  甚至有人尿了裤子。
  生在这个年代的他们,别说是见,怕是连想也没有想过,这个世上竟然有威力如此绝大的武器。
  惠么王冷汗如雨,讪讪笑着,抬手抹去额头汗水,“姜总管,还有两位大人,请到正殿内饮宴。”
  “呵。”
  姜夔冷笑道:“惠么王不会再让我和秦先生、精美姑娘吃你的下马威吧?这道菜,可不合本官口味。”
  惠么王连连道:“不敢,不敢。”
  何谓枭雄?
  枭雄即是审时度势,能屈能伸。
  惠么王在全国不算什么,但在这大理,还是算得枭雄的。要不然,也没法成为惠么王。
  一行人走下城头,再往府衙而去。
  不过这回,坐轿子的是姜夔、秦寒还有玉精美,惠么王让出自己的轿子,心甘情愿在旁骑马。
  正要走时,秦寒忽然掀开窗帘,道:“惠么王,让城内另外的首领也到正殿赴宴吧!”
  惠么王露出惊色,怔住数秒才拱手,“好。”
  秦寒在他的眼中,忽然变得极为高深莫测起来。
  他怎的知道城内还有其余诸王在此?
  惠么王此时才意识到,自己是真正太小瞧这个秦寒了。
  难怪,难怪姜夔都隐隐以他为首。
  到府衙后,惠么王老老实实将城内的诸王都请来。此时汇聚到惠么城的部族首领竟是有六位之多。
  他们显然都知道热气球和轰天雷的事了,刚见面,便对秦寒、玉精美还有姜夔极为客气。
  整个宴席,都以秦寒为中心。这些手握重兵的首领们,甚至毫不吝啬对他的溢美之词。
  至于玉精美,她是整个正殿内最为亮眼的存在,但这刻,却再也没有多少人敢偷偷看她。
  热气球和轰天雷已然将这些部族首领们给震慑住了。
  至此,秦寒算是在大理崭露头角。
第377章
大庾之悲
  江南西路边境,过横亘于边境处的大庾岭,接近大庾城。
  这里的气候较之大理、雷州都要清冷许多,到这年关将近时,已是寒气袭人。
  远处山头白雪皑皑,天地共色。
  地面上还残留着积雪,薄薄的,已接近透明。这让得道路极易打滑。
  有十余万大军绵延不见尽头,就是在这样的冰天雪地中缓缓前行。
  士卒们将帽檐压得极低,用以挡住扑面而来的冷冽寒风。全军将士没有任何人骑马,都是牵马步行,战马马蹄用布裹着,但即便如此,也仍是不断有战马或士卒滑倒。
  这样行军显然并不好过。
  军中有车辇,车辇外军旗飘扬,数千士卒团团拱卫。
  车辇内,伯颜和也速儿两人脸色却是比外边的天气还要更冷几分。
  攻宋之战至此地步,他们彻底败了。
  元军近百万人,到头来,竟然被苟延残喘的大宋打得如此大败亏输,甚至连副帅阿里海牙都死在乱军之中,军中大将死伤、投降者更是不计其数。这场仗,可谓败得极惨,是能写到史书上的反面战例。
  纵观伯颜行军打仗数十年,从未这般窝囊过。
  只是以他们现在兵力,想要再扳回胜局已是不可能了。
  将近两个月前,绣江镇战役过后,赵洞庭率军回返雷州,伯颜、也速儿则在梧州广招各路人马前往援助,打算趁着张弘范攻雷州的机会趁机联合取雷州,反败为胜,达到灭宋目的。
  其后,再得知大理军到雷州,更是让他们觉得这是个反败为胜的千载良机。
  可结果,等到数万援军赶到,两人还没有来得及挥兵出梧州,张弘范和大理军兵败的消息就接连传到了梧州城内。
  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没了。
  这让得伯颜和也速儿大恨,连带着对那些原南宋降军都恨上了。
  他们可真是些墙头草!
  元军还气盛时,个个溜须拍马,只恨不得把脸都凑到他们俩的僅下腚上。现在他们俩战败了,其中大多数人竟是对他们的命令不闻不问。
  南宋旧地投降的宋军原有过百万之多,光是广南、荆湖南路等几个离广西不远的地方就有足足数十万,可结果,开投他们的却只有区区数万人。
  这点儿兵力,想要取下雷州根本已经是不可能的事。
  于是,伯颜和也速儿两人只得弃守梧州,干脆率军赶往江南西路。
  他们两很清楚,他们在大宋境内已经是彻底没法掌控局面了,就算驻守梧州,也坚持不了多久。
  梧州城城墙虽高,四面虽险,但挡不住宋军的热气球。
  好不容易打下的地盘,竟然只能这般换回去。这也是两人脸色难看的原因。
  而且可以想象,那些南宋降军怕还是会都回到宋朝怀抱去,以后要灭宋只会更为艰难。
  他们俩这个篓子,可谓是闯大了。
  回大都,肯定再也别想出来。
  两人早已讨论过这个问题,最终还是决定率军先驻守江南西路。
  江南西路东临福建,南接广南东路,北对荆湖南路,从地理位置上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地方。因为可以预料,用不得多少时日,宋朝廷就会将荆湖南路、广东、广西、福建全部收回囊中,到时候,江南西路会处于三面包围之中。但两人,还是选择这里。
  这当然是有原因的。
  车辇内,伯颜叹息道:“也速儿副帅,皇上的圣旨怕是也快到了吧?”
  也速儿点点头,“伯颜元帅还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看表情,她这位巾帼,此时较之伯颜还要坚定些。
  女人狠起来比男人更狠,这话还真是没错。
  伯颜喃喃道:“违抗圣旨终究是死罪。”
  也速儿道:“可回去大都,能够不死,但会比死还要更为难受。我们两人会彻底失势。”
  “也罢!”
  伯颜又是重重叹息,“那就先守在这江南西路,静观其变。”
  他们两其实还可以选择继续北上,撤往江南东路甚至两浙西路、淮南西路,那样大军将会更为安全。因为这两路已经极为接近元朝边境,忽必烈绝对不会坐视他们这十余万大军被灭。但是,要是撤往那里,他们两人就没有理由不接忽必烈的圣旨了。忽必烈为稳朝纲,肯定会将他们两人召回去治罪的。
  留在江南西路,他们还能以抵抗宋军为由,将在外不受君命。
  到时候,忽必烈再怒,也拿他们两人没有办法。甚至,说不得还得褒扬他们两人为朝廷甘愿置之险地。
  杀与不杀他们两人,忽必烈不会在乎。他只需要对朝野有个交代而已。
  伯颜、也速儿兵败,但仍然留在江南西路,精神可嘉啊!
  而且,到时候再度和宋朝厮杀起来,朝野中也没人能再声讨两人。
  甚至,他们可能还能得到覆灭宋军的机会。
  宋军十余万能败他们数十万大军,他们十余万大军,为何就不可能东山再起呢?
  将近傍晚时,大军终于到达大庾城外。
  此时距离元军攻破大庾城已经过去数年时间了,是以大庾城内也算安定。
  在元朝治下,原南宋百姓们虽然是四等民,但倒也勉强活得下去。起码没有造反的事情发生。
  大庾县城现在的县令还是当初大宋时的那个县令,元军大军到江南西路时,当初的大宋南安军主将率众降元,这大庾县城就在南安军境内,也很果断率着城内守军降元。是以,大庾县城沦陷以后,城内各宋臣官职并没有什么变化。县令还是县令,主簿还是主簿。
  虽然元军大败,但这区区大庾县令,还是没有胆气抵抗伯颜、也速儿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3/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