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4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17/2534

  他们其中不少都没有后代,是将赵洞庭的这些孩子当成亲孙子、亲孙女对待的,比对赵洞庭还亲,比赵洞庭对孩子还要宠溺。
  说是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毫不为过。
  赵洞庭瞧在眼里,却也只能听之任之。因为他知道,就算自己跟这些前辈们说不要惯着这些孩子,这些前辈们也听不进去。
  到河边码头处,便是愈发的热闹了。
  这里真正是摩肩擦踵。
  如若不是有空荡子、君天放等人相陪,赵洞庭还真不敢随便带着众女和孩子们来这样的场合。哪怕已经经过易容。
  这里是看那些花船看得最为清楚的地方。
  每年到这个时节,居住在这里的人也能借此发点小财。
  他们将自己家里楼上靠窗的位置租赁出去。有的是富家公子愿意花不小的价钱租下来。
  不为别的,就是一睹那些花魁们的风采。再就是自己身份的象征。
  谁家公子哥要是连个好位置都弄不到,那就是没面子的事情。甚至可以上升到家族颜面上去。
  这种事情,就算是赵洞庭再怎么管束这些公子哥也没法避免的。而且赵洞庭也从来没想过要去打压这些风气。
  因为知道不会有什么用。
  看着沿街窗口上那些意气风发的、指点江山的年轻公子哥,或是含羞带怯的富家小姐们,他也只是摇头笑笑。
  朱宗耀则是面色有些讪讪。
  因为他赫然看到有自己朱家的后辈了。
  不过想到自家后辈还有分寸,也就释然。每逢花魁大会,各家公子哥都齐聚河边,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更和可有的家族的确在花魁大会里找到不错的女眷。
  赵洞庭等人来得晚,又没什么安排。接连问过几个客栈,竟然都是满座,别说这么多人,连一个人都安排不下。
  在河边,更是连坐的地方都没有。
  虽然孩子们都有武鼎堂的高手们抱着,但这也不是个事。
  还是朱宗耀讪讪提议,“皇上,我看到我家那两个小子了。要不咱们去他们那?”
  他说的是已经提升为副提刑令的朱河淙的两个儿子。
  如今朱河淙的两个儿子也分别有十九和十七的年纪,倒也能谈论婚嫁之事了。
  老朱家一个国丈,一个贵妃,还有一个副提刑令,一个天究军总都统,现在可谓是大宋当之无愧的顶尖家族了。
  赵洞庭自然也犯不上和朱宗耀客气,点点头道:“好。就听老丈人的。”
  然后一群人便向着那间客栈走去。
第2300章
鼎昌十年
  “轰隆隆。”
  “砰!”
  “啪!”
  “开始了!”
  随着无数的烟火齐齐升空,在夜空中炸开色彩斑斓的火花,极尽绚烂。人声在这刹那更是鼎沸起来。
  今年其实是有些特殊的,也是近几年来花魁大会最为声势浩荡的一次。
  今年是鼎昌十年。
  十年前,赵洞庭决定改元。由祥兴改为鼎昌,也算是大宋进入到新的时代。
  如今转眼便是十个年头过去了。
  十年前,赵洞庭派兵灭樱花国全境。如今,倭寇已经在大宋的统治下渐渐走向繁荣。
  也是十年前,赵洞庭准备攻元。
  而如今,元国大地也尽归宋土。
  接连十声的炮响,让正踏入客栈的赵洞庭顿足。他偏头,对巧笑嫣然兮的乐婵道:“娘子,今年是鼎昌十年了吧?”
  乐婵点点头,道:“是的。等过了年,便是鼎昌十一年了呢!”
  赵洞庭喃喃叹道:“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转眼间,他来到这个世界都二十年有余了。
  乐婵听着好笑,“可夫君你仍然年轻啊,为何会有这样的感慨?”
  赵洞庭不禁是哈哈一笑,不再说这个话题。
  也是,虽然时间过得挺快的,但自己还年轻,还仍然有大把的时光。
  只待自己把大宋的根基打造起来,还有许多的时间能够陪伴众女和孩子们。
  他大步走进客栈去。
  再由朱宗耀领着走到朱家那两小子所在的楼上雅间门口。
  朱宗耀敲响房间门。
  里面似乎挺可热闹的,接连敲了几下,里面才响起应答声,“谁啊?”
  朱宗耀听出来是自家那个大小子的声音,有些没好气道:“还不给我开门!”
  朱河淙两个儿子,大的叫朱嘉年,小的叫朱承恩。
  朱嘉年已经进学学府毕业,前两年参加科举,成绩还算不错,中得进士。如今在国务省下的教育部任职。
  同时也是赵洞庭身边小黄门的人选之一。
  只是现在赵洞庭似乎越来越没有这个念头,以至于连张破虏外放的事情都始终没个着落。
  不过现在微服出巡结束,想来也很快会帮张破虏安排了。这毕竟是他答应过张破虏的。
  朱承恩前年刚刚进学毕业,正巧赶上科举改革。算起来,应该是刚好参加了改革后的新科举。
  赵洞庭想起这事,问朱宗耀道:“岳丈,承恩去年可是参加了科举?成绩如何?”
  现在他是家大业大,朱宗耀等人没和他主动提起过这事,他也还真忘记去过问这小侄儿的情况。
  当然,这也和赵洞庭本身的理念有关系。
  朱承恩虽是出自朱家,但什么也得依照能力来定。赵洞庭不想因为自己是皇帝,就格外帮助朱承恩安排什么。
  若是自己都如此,那如何去约束下面那些大臣们?
  他越来越不想把皇帝这个位置放在太特殊的地位上。起码不能让人以为君为重,社稷为轻。
  朱宗耀其实还是对自家两个小子挺自豪的,微笑道:“去年参加了科举,就是荆湖南路的科举。成绩还算不错,在前百行列。”
  “那确实不错。”
  赵洞庭点点头,轻笑道:“我们大宋如今读书人不计其数,能够在荆湖南路取得前百成绩,已然很难得了。”
  接着又问:“那他现在是否已经入仕?还是有别的打算?”
  “没有入仕。”
  朱宗耀答道:“教育部今年不是准备在进学之上再设立更高的大学么,这小子准备再去大学学习。现在就是在家等着消息。”
  赵洞庭又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大宋以前有小学、初中、进学。其中进学就相当于是前世的高中。
  而国子监,其实教的也是这些东西。
  大学还是没有的。
  只是前两年教育部在他的推动下也的确是在筹措开设大学的事情。和进学不同的是,进学教的还是基础知识,大学,则是专业性较强的,而且是针对以后工作的。现在民间大概还不知道这样的消息,这不得不说是朱承恩他们这些豪门子弟的“便利”了。
  门开了。
  朱嘉年和朱承恩两个小子都出现在门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1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