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2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534

  赵洞庭摆摆手,“死罪不至于,朕不能杀你,但朕也不会偏袒你。这份东西朕会交给监察省,算你戴罪立功,至于最后如何叛你,朕只能让律法省公正审理。”
  “啪嗒!”
  在那边始终没有把茶沏好,实在偷偷听着的惜华夫人听着赵洞庭这话,茶杯跌到了地上,碎裂开来。
  让律法省公正处理,自家老爷那下半辈子怕是都只能在牢狱中度过了呀……
  她终究是个妇人,顿时哭出声来,朝着赵洞庭跪倒在地道:“皇上开恩!皇上开恩呐……”
第2072章
国丈开悟
  赵洞庭却是并不言语。
  李国丈在地上道:“罪臣……多谢皇上了。”
  虽然他以前只是个寻常百姓,但作为国丈后不管是才学还是眼界都增长不少。知道自己这种作为意味着什么,赵洞庭还能够算他戴罪立功,已经是仁至义尽。
  要知道,赵洞庭将皇室赈灾基金会这样关系着皇室形象的部门交给他,是对他不遗余力地信任。而他中饱私囊,无疑是极大辜负了赵洞庭的。
  赵洞庭为九五之尊,心寒之下,就算是杀他,都不会有人讲什么。还能算他戴罪立功,实是对颖儿爱得真切了。
  “夫人。”
  瞧着惜华夫人还在旁边叩头哀求,李国丈又道:“夫人,不要为难皇上了。我做出这等事情已是丢尽了皇上的脸面,若是还哀求皇上不秉公办理,日后我还有何面目再见我们的姑娘?皇上……又该如何再约束朝臣?”
  “可是……”
  惜华夫人哭着道:“难道你下半辈子就在那地牢中度过吗?”
  李国丈道:“在牢狱中度过又有什么呢……这是我自己取的苦果。”
  他似乎是真的开悟了,要痛改前非了。
  赵洞庭从李国丈的话里也听出来李国丈的确没有想要请求自己轻饶他的想法。要不然,他不会说出约束朝臣这类话来。
  轻轻叹息了声,赵洞庭道:“岳母放心吧,现在咱们大宋已经没了以前那样的地牢了,牢狱中也不会吃什么苦头的。待国丈的事情有个论定后,朕会让监狱司将国丈就关在这长沙城内的监区里,也会给岳母你随时去看望他的自由。做这点事,不会有人说朕什么,只是,朕能做的也只有这么多了。监察省如何查,律法省如何判,朕不会插手。”
  惜华夫人说不出话来,抱着李国丈泣不成声。
  赵洞庭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就此起身,向着屋外走去。带着刘公公等人径直离开国丈府。
  走出门,心里既是沉重又是轻松,颇为矛盾。
  沉重的是以后不知道该如何和颖儿说这件事才好,而轻松的,是事已至此,话也都说清楚,自己不必再在私情和公平之间徘徊。
  ……
  初四。
  原元都城中都,自元皇真金的降书传遍各路各州,这中都也被正式归整为中都府,而不再是都城。
  但热闹和以前还是没有太大的区别。
  当初战火仅限于南京路等地,最北也就到益都府,距离这中都实在还有太远的距离,是以对中都的百姓们也就没有太大太大的影响。起码不至于流离失所。
  不过中都的百姓们可以不为这场中原霸主之争买单,作为元朝君主,以前享尽荣华富贵的真金显然是要离开这座城的。
  这才是初四,陈文龙就已经打算带着真金以及皇后还有这元朝的皇亲国戚以及文武百官们准备动身前往长沙了。
  元皇宫内的侍卫、禁军、太监、宫女、嬷嬷等已经全部被遣散,或多或少给了能让他们维持生计的遣散费,虽然钱是从元朝国库里拿的,但已经算是仁至义尽。
  遍数历朝历代,也几乎没有哪个被破皇城的太监、宫女们还能有这么好的结果。特别是那些宫女,大多都会落得个颇为凄惨的下场。
  他们其中还有家人的就幸福了,尤其是那些进宫时间不长的,可以带着丰厚的遣散费回家再过普通寻常的生活。
  不过算起来大宋也并不亏,因为遣散都是有制度有秩序的,所以元皇宫里面的一应事物都保存得很完好,其中不乏传国之宝,举世孤品等等。单就这些,便是无价的。
  大宋的六支禁军,除去已经进城的天捷军,天寿、天败、天哭、天暗、天立五军也都已经到得中都城外。
  这些天来,他们分为许多股沿途接受各地守军的投降。这会儿,基本上已经接纳元朝境内全部守军的投降了。
  遍数元朝旧地,还能成规模的守军本来也就不多了。之前大仗,他们将四大汗国的军队都请来,国内的兵力当然也已经到山穷水尽的地步。
  虽然还有些偏僻地方的守军没有去收整,但那些地方本来在元朝也是个不服管、不好管的,这会儿也并不着急,反正他们也兴不起什么风浪来。
  文天祥到中都以后始终没有露面,据说是在养病。
  上午时分。
  有连绵的军伍出城,中间有许多车马。
  前面是赵大的飞龙军,断后的是肖玉林的天捷军。真金等元朝以前最顶尖儿的那波人全部都被拱卫在中间。
  他们这些人虽然前途未卜,但现在显然不能让他们出事,也不能对他们置之不理。毕竟他们中间有许多人以后必然还是要被朝廷委以重任的。
  没有哪个朝代更迭不伴随着之接收之前旧臣的。因为他们在故国都有着声望,不用他们,难以安抚他们的故国。
第2073章
押出中都
  不知多少百姓夹道观看。
  虽然真金投降的事情在中都早已经是尽人皆知,但真到他被“押”出中都的这刻,却也没瞧见有谁来冒死解救他,或是说是发泄心中悲愤的。
  可见元朝的确不是那么得人心。
  这一幕,似乎曾在元军押走大宋的皇亲国戚时也发生过。只是个中缘由有些不同而已。
  元朝内有骨头的人不在少数,只是不愿为这个朝廷拼命。而以前的大宋,却是太多人都在江南烟雨中迷失了,已经没了风骨。
  就这般,真金等一众人缓缓出了中都城。
  真金车撵内,除去皇后,便只有老太监孔元洲,连以前贴身的总管大太监都被遣散了。
  车内气氛始终很是沉闷,真金本来就话语不多,更莫要说孔元洲。直到离开中都城有些远了,真金才道:“老祖宗真决心跟着我去长沙过那笼中之鸟一般的生活?”
  盘膝而坐的孔元洲慢慢睁开眼睛,道:“你是笼中之鸟,但我不是,老夫要走,没谁能拦得住我。”
  “这是自然。”
  真金赔着笑,但转眼又道:“只是纵然如此,老祖宗您在那里又能去哪呢……”
  孔元洲忽的挥手,隔绝掉马车内的所有动静和气息,看着真金和皇后道:“我知道你们都想让我去你们族地,好助铁穆耳东山再起。但老夫也已经说过,他想要败宋朝,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且老夫已经为你破例,出面帮你对付宋朝了,你觉得,老夫还会再帮着你儿子也出力吗?”
  他似是来了些怒火,“老夫说过只保你们一脉荣华富贵,这也既是说,你们这一脉中有任何一人荣华下去,都不算老夫食言。”
  真金感受到孔元洲的不满,不敢再说什么,只得道:“是,是。”
  心里却是不禁叹息。
  他当然希望孔元洲去草原跟着铁穆耳,因为极境的孔元洲陪着他这个已经废掉的皇帝去长沙,实在是暴殄天物。
  即便去草原上不能助铁穆耳东山再起,挫败宋朝,但哪怕能够让铁穆耳再做草原霸主也是好的啊!起码这样孛儿只斤家还是草原上的黄金家族。
  但可惜,孔元洲对他们并没有那么情深义重,他前面提过两次,孔元洲直到现在都没有软化的迹象。
  这个老祖宗,在意的只是当初的誓言而已。
  甚至连他都想不明白,孔元洲为何非要跟着他去长沙。
  虽然说他只需得保孛儿只斤氏有一个直系血脉荣华富贵下去便不算食言,但为何那个人就不能是铁穆耳呢?
  不助铁穆耳东山再起,难道就只护铁穆耳性命安危也不成吗?
  车内,真金沉默。
  孔元洲那极为苍老的脸上,一双眼眸古井无波,好似怎么也看不到底。谁也不知道,他的眼眸深处到底蕴藏着什么,也就难以知道,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另外一辆马车里。
  这阵子频繁在中都城内出现的大宋副国务令陈文龙和始终未曾露面的军机令文天祥都在这马车里。
  马车旁是军中两个真武境的供奉保护。
  外面传言文军机令身体抱恙,甚至说他是病入膏肓,连飞龙军、天捷军中都有这种说法,但实际上,现在的文天祥哪里有患病的样子,整个人红光满面,可谓是如沐春风。
  此时他正在和陈文龙相谈甚欢,两人中间的小木几上还摆着酒。
  闻车内萦绕的酒香,两人应是对饮有一阵子了。
  “你这家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5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