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20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4/2534

  真金推门进去就施礼道:“真金拜见老祖宗……”
  孔元洲满不在乎地摆摆手,道:“眼下四大藩国大军已到开封府外,你有和宋军一战之力,还来见我做什么?”
  “真金来替大元千千万万百姓叩谢老祖宗。”
  真金说着,竟是缓缓跪下去,“全因老祖宗运筹帷幄,才让我们大元得以有和宋国周旋的时间。”
  孔元洲闻言,却只是点点头,没再说话了。
  真金跪了半晌,瞧没动静,抬起头,脸色有些尴尬。
  孔元洲微微闭着眼睛,但好似知道他神色,道:“还有什么话,直说罢!”
  真金额头贴在地面上,“眼下两国决战在即,真金决定亲征,恳求老祖宗能够和真金同去。”
  “同去?”
  孔元洲幽幽道:“是保护你……还是帮你去杀人?”
  真金稍微犹豫,终究不敢隐瞒自己的心思,道:“若必要时,还请老祖宗不吝出手。”
  孔元洲慢悠悠起身,眼神直盯着真金,竟是露出前所未有过的凌厉,道:“你以为我是何人?若再帮你,又算什么?”
  真金猛地抬头,额头微微见汗,说不出话来。
  这刹那他意识到,自己太过于得寸进尺了。这趟,本不该来的。
  面前这位据说百余年前就开始暗中庇护大元皇族的老太监,可是实实在在的宋人。大元于他有恩,但他的根,还是在大宋。
  “保你性命,可以。再替你杀人,不可。”
  好在孔元洲并没有真正跟真金置气,又坐下去,道:“若元朝终被灭,那乃是天数。你怨不得任何人,也博不过。”
  “是……”
  真金哪里还敢再多说半句,连忙站起身来,“真金告退。”
  忙不迭向着外面退去。
  刚刚孔元洲生气的那个瞬间,他浑身汗毛都竖起来了。没觉得自己是皇上,而只是只任人宰杀的小羊羔。
  “天数……”
  真金出门后,孔元洲却也没再闭眼修行。而是看向窗外夜空,喃喃自语了一声。
  也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些什么。
  只这瞬间,这位堂堂极境强者的眼眸中好似有极为昂扬的战意一闪而逝。
第1883章
又出宫了
  七月中旬。
  天气最是炎热的时候。
  荆湖南路境内和蒸笼简直没什么两样。长沙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热浪滚滚。
  又有粮队出城。
  因是给前线大军宋粮食补给去的,这粮队的规模自是极大。
  旌旗飘扬着,粗略数去,兵丁大概有两千余众。而且全部都是荷枪实弹的长沙城守军。
  其中有黑袍骑士相随。
  这都是武鼎堂的高手们。
  莫说是现在大宋境内国泰民安,几无匪患。就算是有,估摸着也不敢打这样的粮队的主意。
  车轱辘压在地面上咕隆咕隆作响。
  马蹄声哒哒哒哒的颇有节奏。
  不管是骑士还是步卒,个个都是昂首挺胸。现今的大宋,军人是个极为荣耀的行业。
  自街上过的百姓们都纷纷让到旁边去。
  直到这粮队出了城去,都仍旧有不少人在后面观望。眼中带着震撼和自豪之色。
  城外。
  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宽敞的大道,绵延出去不知道多远。
  官道两旁,有四季常青的绿化带。
  这自是出自赵洞庭的手笔。
  要致富,先修路。达则通,通则达。这都是赵洞庭提出来的。
  粮队里有士卒窃窃私语着,只是,倒没谁敢轻易和随军护送粮食的供奉们搭话。
  武鼎堂的大人们那都是带着官衔的。说不定随便冒出来一个,官衔比领队的将军还要高。
  只稀奇的是,十来个武鼎堂的供奉们这会儿也保持着沉默。
  他们都带着半截儿面罩,显得颇为神秘。这几乎是武鼎堂供奉们出去办事的常态。
  但若是取下面具,还是能够发现其中有几张熟面孔。
  红叶谷谷主徐鹤,还有李雁南、李堂归兄弟两个。
  虽然这两兄弟还是上元境修为,但算是武鼎堂中坚力量中的主心骨。
  再就是吴阿淼。
  他倒是带着“贱笑”,始终在和他旁边的黑袍供奉说着话。而这供奉,正是大宋皇帝赵洞庭。
  距离萱雪报告各地有蛛网间谍开始活跃已经过去十余天的时间,赵洞庭觉着该出发了。
  他没打算御驾亲征,这会儿大军都已经压到前线去。且这么多年过来,和大理、蜀中、西夏以及元朝打仗,大宋的禁军向来都是无往不利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他这个皇帝以御驾亲征来提高士气,不如偷偷地跑到前线去。
  而若是跟着武鼎堂荣耀殿的高手们同时赶往前线,显然没法遮掩住自己的行踪。
  赵洞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只要荣耀殿的高手们出宫,必然会被蛛网的探子给盯上。
  也只有这样小股混在粮队里,装做是护送粮食的供奉,才能够逃过那些蛛网探子的眼线。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赵洞庭给自己易容了。
  至于徐鹤、吴阿淼,前者在武鼎堂不算是核心人物,后者更是近几年没生活在大宋,想来不会被人盯上。
  赵洞庭骑着马,优哉游哉听着吴阿淼在旁边絮絮叨叨。这一出宫,倒是比在宫里显得踏实些。
  在宫里,哪怕是在洗心阁潜修。缺少新鲜事物,便总是忍不住去想念乐婵她们。
  在宫外,短时间内多少能分散些注意力。
  赵洞庭已然忘记自己有多长时间没有出过长沙城,借着这趟观察观察民情也是不错的。
  这些“粮食”要送到前线去,但长沙城守军只需要送到常德府就行。
  而到常德府的途中需经过宁乡、益阳两城。这两城都是在潭州境内,也能算是天子脚下。
  朝廷颁发下去的制度、发令,在下面有没有得到真正的落实,从这两城便可看出许多端倪。
  就这日傍晚时分,粮队便到得宁乡城外。
  宁乡城不过是个县城,守军不足千人。粮队到时,守军都统已经在南城门处等候着。
  “末将宁乡守军都统见过将军!”
  粮队最前头到城门下,这宁乡守军都统便对着马上的将军拱手施礼。
  其实两个人都是穿着的都统的甲胄。
  只是两人之间无疑还是存在这颇大差距的。
  肩章不同。
  赵洞庭对军中实施新政以后,军中军职、军衔分得颇为清楚。
  从军职上来说,两人都是都统。但一人是长沙守军都统,一人只是宁乡守军都统,含金量截然不同,军衔自然有些区别。
  这领着粮队的都统军衔甚至要比这宁乡守军都统高两个小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