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9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43/2534

  这是他上午要做的事情,新年到来之际向天地祈福,再有向赵家的祖祖辈辈们祈福。
  至于下午,赵洞庭要去看望长沙城内的陆秀夫、张世杰等退休以及没退休的大员们。另外,还有诸位国丈。
  晚膳要在皇宫里宴请群臣。
  当真只要过去大年三十,赵洞庭的生活便立马能够忙碌许多。
  在天坛和祖祠祈福并没有好多说的,和往年没什么太大区别。只不过这回带的是御林军和禁军,没有飞龙军的身影护航而已。
  御林军是赵洞庭新创建的兵种,是从禁军分离出来的。
  以前禁军统筹皇宫内卫、以及保护皇上、娘娘、皇子们等皇室中人。而现在,这都是御林军的任务。
  说得简单些,御林军其实就是赵洞庭的亲兵。他们都是禁军中挑选出来的佼佼者,个个都有不下于下元境的修为。
  祭祀天地和祖祠的过程繁杂而稍微无趣。特别是如赵洞庭这样穿越过来的,对祭祀祖祠就更没有兴趣。
  甚至在他心里,与其祭祀这些逝去的先皇们,其实倒不如去祭奠那些为大宋而阵亡的将士们。
  最好当然是企图并进,但这不是简单的事情。除非赵洞庭只是遥遥祭奠那些将士们还差不多。
  而赵洞庭的确是这么做的。
  他在祭祀天地和祖祠的时候,脑袋里想的其实是刘黻、张希在、葛修鸿、葛立春、燕明岭他们这些为国捐躯的文官武将,再有张天洞、元休子、晨一刀、金刚、空千古他们这些为大宋江山社稷而身死道消的江湖义士,以及无数在大宋和别国挣扎中阵亡的烈士们。
  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大宋才得以发展到今天这个地步。说起来,向天地祖祠祈福便有些虚无缥缈。
  起码赵洞庭自己就有点不信这会是祈福的功劳。
  如果祈福那么有用,以前的宋帝们大概都比他要对神灵、先祖深信不疑。既如此,大宋为何还会沦落到风雨飘摇地步呢?
  其实连陆秀夫、王文富他们跟在赵洞庭后面的人全部看得出来赵洞庭有些敷衍,但他们也只是心中苦笑,不敢说什么。
  皇上本来就特立独行,现在娘娘们都有跟着要转变的局势。他们都觉得自己还是少说多做的好。
  再者皇上这也不是什么让人不可荣辱的事情,实在没有必要发难。
  除非是御史台看不惯皇上的所作所为,不然陆秀夫他们这些老臣怕都不会去管赵洞庭的私生活。
  这种威望非是一日一夜积攒起来的。
  即便是御史台弹劾赵洞庭,也还有明镜台。如果说不是到御史台都没法改变的情况,他们这些人估计都不会多爱赵洞庭。
  整个祭祀天地的过程有些枯燥。赵洞庭也就在脑子里想起那些或清晰或模糊的战友们的时候,神情才会庄重许多。
  祭祀天地、祖宗的仪式结束以后,便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王文富、陆秀夫等德高望重的老臣都是直接回到家中,等着赵洞庭的到来。
  赵洞庭回宫以后,也是很快换上衣服,然后便乘坐金黄色的车辇向着宫外而去。
  在这样的新年之际,又是在长沙城里面,他也不担心自己的安危。天网、武鼎堂撒出去那么多人可不是闹着玩的。
  金黄色的车辇是那般的耀眼,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路边上经过的人并不少,都是有资格住在这子城内的人拜年的人。当然,也有可能本身就是子城内人,互相造访。
  他们看到赵洞庭的车辇经过,自然都是跪倒在地上。只偶尔有几个胆大的会抬头张望张洞庭。
  而赵洞庭周边有帷幔围起来,这显然让他们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从最初的陆秀夫家,再到现在还居住在子城内的那些大官。最后还到迁居到内城的那些上品阶的大宋老臣们府里拜年。
  这也不能说纯粹是因为他们是过去的老功臣,赵洞庭才去给他们拜年。实际上,这些人都还有着不俗的能量。
  大宋现在各个势力的关系都可谓是错综复杂的,连赵洞庭都弄得不是特别清楚。但他知道,要让这些人都仍旧保持对朝廷的奉献精神,这比什么都重要。百姓尚且好说,而大宋的官场,必然是要有坚定信念,为大宋奋斗不息的人组成才好。
  一下午,就这么过去。
  赵洞庭再回到皇宫的时候,刚刚才在家里和他见面不多时的大宋官员们也都已经在皇宫等候。
  刚刚是赵洞庭给他们去拜年,现在是他们拖家带口来皇宫聚会,并且给皇上还有娘娘们恭贺新年。
第1702章
突发巨响
  国宴无疑是相当热闹的。
  在朝廷排得上名号的已经退休或是在正处于任职状态的官员们,再加上他们的家属,便有数百之众。
  再算上在旁边伺候的太监、宫女们,这人数就更是多不胜数。皇宫大殿前整个广场上都是灯火通明的。
  随着赵洞庭和乐婵、图兰朵等人的出现,这诺大的广场里便响起山呼声,“臣等恭祝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宋的文武勋贵、兴国老臣们以及他们的家人都站在桌旁,对着赵洞庭躬身。
  赵洞庭摆摆手,“诸位爱卿都请平身吧!”
  眼前这些人,都可以说是大宋的栋梁之才。
  或许他们身上并没有如救灾先锋那样的感人事迹,但他们对大宋的贡献绝对是不容磨灭的。
  虽说这些人里面除去科技部的李照恩再有极少数几个人外,其余都不是科研人才,但若是没有他们,便没有现在的大宋。
  他们都是曾经甚至于直到现在都还在外大宋兢兢业业、呕心沥血的人。
  是因为他们的存在,大宋才会出现这样繁荣、稳定的盛景。
  在诸臣都坐下去以后,赵洞庭对着乐婵等女摆摆手,也在石阶上方的长条形桌后盘膝坐下。
  乐婵、乐舞、颖儿、岳玥、图兰朵、李秀淑、柳飘絮……
  他十余妻妾,个个都堪称是美若天仙,坐在他的旁边。
  遍数以前的皇帝,有的妃子多有的妃子少,但都有偏爱。如赵洞庭这般雨露均沾的,真是不多见。
  但这对于朝廷而言,无疑是好事。
  皇上后宫圆满,也就更有心思处理国事。人的心力就那么多,要是后宫时不时起火,估计足够皇上焦头烂额,荒废国事了。
  在突然腾起的团团的焰火中,赵洞庭宣布开宴。
  这样的场合正式,但较之寻常时赵洞庭设宴当然还是要显得轻松自在许多。
  官员们还有其家属们在下面或是有说有笑,或是窃窃私语。
  只可惜大宋禁军全部都开赴到元朝境内,这场国宴缺少太多武将们的身影,便总觉得缺少些氛围。
  ……
  同样在这个时刻。
  在京兆府蓝田县、蓝关,还有南京路宋城、山东东路诸城、莒州莒县等地,这会儿都挺热闹。
  在大宋占据的根据地内,几乎每个军营这会儿都在庆祝。
  征杀在外,总是思乡情怯。在这样的节日里见不着家人,便总会想要和战友们饮上那么几杯。
  从年三十,再到这年初一。军中的将帅们,刘诸温、岳鹏、苏泉荡、柳弘屹、石开济这些人都并未禁止将士们饮酒。
  元军没有任何的动静,不可能说打过来就打过来。在这样的节日里还不让将士们稍微放松放松,那未免太过苛刻。
  军中都是好酒好肉的招待将士们。
  以前赵洞庭就说过这样的话,将帅们带领将士行军打仗,便只管吃饱、吃好,至于后勤补给,那是朝廷的事。若是朝廷补给不上来,自然不会给前线大军押送太多的粮食。而只要是朝廷押送到前线的东西,大军便可劲儿的造便是。
  他是从来都不愿亏待这些在前线为大宋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的。
  酒香四溢啊!
  大笑声时不时在军营内响起,隐隐约还会掺杂几声哭声,然后便是更多的笑声。
  这热闹,几乎将蓝田县、宋城等城池的气氛完全渲染起来。
  几万将士的欢庆,场面可不是闹着玩的。
  到夜色深些,便有嘹亮的歌声在军营内整齐的响彻起来。这歌声飘荡着,气势十足,传遍整座城池。
  军营内,将士们勾肩搭背围成圈坐着,连刘诸温、石开济、柳弘屹他们这些大名鼎鼎的元帅都不例外,大声合唱着军歌。
  军歌都是由赵洞庭亲自谱写的,和这年代的乐曲截然不同,但这种味道显然更符合将士们的热血。
  这夜军中没有上下级,只有家人。
  宋城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43/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