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8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2/2534

  安太医抬头答道:“回皇上,应是……突发心痹。”
  赵洞庭轻轻叹息。
  心痹,那就是突发的心脏病了。
  虽然百草谷神医们和宫中的御医医术都是高超,但在这个年代,心血管科方面医术的确还是处于颇为空白的情况。
  这怪不得安太医等人不力。
  这年代,怕莫根本就找不到能够医治心脏病的人。更莫说,杨淑妃还是突发性的心脏病。
  赵洞庭缓缓走到杨淑妃床榻边,看着杨淑妃,沉默不语。
  乐婵等女跟着他进来,有人垂泪。
  进宫这些年,她们中间有几个也已经和杨淑妃处出感情。这刻看到杨淑妃突然病逝,自是心伤。
  乐舞更是扑到赵洞庭的怀里忽的哭得极凶起来。
  她突然在想,要是以后自己或是其余姐妹,甚至于是皇上,也突然如太后娘娘这般暴毙了,那该如何是好。
  她舍不得离开她们任何人,也舍不得她们任何人离开。
  赵洞庭看得出来杨淑妃已彻底没了气息,些微沉默后,对外面道:“鸣丧钟吧,吩咐下去,让宗正寺准备国葬。”
  “老奴遵旨。”
  那专门伺候杨淑妃日常起居的老太监在门外答应,匆匆向着院外走去。这刻声音也是哽咽。
  他是跟在杨淑妃身边时间最长的。
  赵洞庭不禁又是重重叹息了声,然后在心中告诉自己,“或许这样对于你来说,是种解脱吧……”
  他知道,即便是这些年来他的妃子越来越多,也有了子女,但杨淑妃始终都不开心。
  可以说除了那几个隔代亲的孙子孙女外,这世上几乎再没有什么让她牵挂的。
  杨淑妃虽然没有说过,但赵洞庭感觉得到,自从杨仪洞在雷州无量山下阵亡后,她便是丢了魂了。
  杨仪洞还在的时候,杨淑妃有笑脸,也显得明媚,母仪天下。
  而自杨仪洞阵亡后,她便是深居浅出,潜心念佛。不是对生活失去信心和希望了,其实有几人会是这样。
  而且对于杨仪洞的死,她大概是始终怀着愧疚和自责的。毕竟杨仪洞是为保护她而死。
  这样说来,杨淑妃的死也可以说是种解脱。
  很快,皇宫中有九道丧钟响。
  丧钟哀婉深沉,音色很是特别。
  这样的声音,让得整个皇宫内不知道多少人都从睡梦中惊醒过来,露出极为错愕之色。
  “太后娘娘薨了……”
  “太后娘娘薨了……”
  其后有这样的声音在皇宫内各处响起。
  宗正寺的官员们匆匆赶到杨淑妃寝宫,同时,太皇太后谢道清也带着几个宫女太监匆匆到了。
  她也是才刚刚收到的消息,这刻脸上尽是惊愕之色,倒是比悲恸更要浓郁得多。
  以她的地位,再以她的身份,这种生生死死的事情实在是见得太多了。
  她的命运也不见得就比杨淑妃好到哪里去,甚至还要更加凄惨些。起码杨淑妃好歹没有被掳到过草原上去。
  鲜少有人知道,谢道清到底在草原上吃了怎样的苦头,受过怎样的屈辱。
  她到现在都还能好好活着,实是因为心里有着很大的承受力。在这个方面,杨淑妃是远远不及她的。
  径直到得杨淑妃房间里,谢道清站在赵洞庭的旁边,轻声叹息道:“太后她怎么会突然薨了的?”
  赵洞庭道:“心痹。”
  谢道清轻轻叹息,没有再说话。
  “皇上……”
  负责皇族一应事宜的宗正寺主官“知大宗正事”得到说话的机会,在旁边轻轻喊了声,欲言又止。
  赵洞庭抬步跟着他向外面走去。
  知大宗正事道:“皇上,太后娘娘忽然薨逝,还请皇上早些决定将太后娘娘葬于何处。”
  像是杨淑妃这样的身份,不管是葬礼还是坟墓,都不能简单。这些都是需要时间去安排的。
  赵洞庭闻言又是沉默。
  他记得宋度宗赵禥是在临安驾崩的,其后葬于会稽永绍陵。
  要是将杨淑妃葬到永绍陵去,路途遥远不说,时间上还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而且,他心里也不是那么想将杨淑妃给葬到永绍陵去。
  虽然杨淑妃是赵禥的妻子,但他很清楚,杨淑妃真正爱过的男人只有杨仪洞。若是让她选,她肯定会选择和杨仪洞同葬。
  轻轻叹息后,赵洞庭道:“先行给太后娘娘举办葬礼吧,衣冠冢藏于永绍陵,骨灰……藏于雷州。”
  知大宗正事听到他这话,猛地抬头,眼中竟是惊愕之色。
第1577章
朕意已决
  整个大宋,便是连陆秀夫、张世杰等人都未必知道杨淑妃和杨仪洞之间的事情,就更莫说是这个知大宗正事。
  虽然,赵洞庭当初在硇洲岛的时候,这个知大宗正事也跟着小朝廷流连海外。
  他自是不知道赵洞庭为何要将杨淑妃给葬到雷州去,而且还要分衣冠冢和骨灰。这实在是和礼法古制颇为不合的决定。
  赵洞庭看着这知大宗正事的眼神,知道他为什么疑惑,淡淡道:“无需多问,按着朕的意思去办便是。”
  知大宗正事当真不敢再多问,只道:“那不知皇上打算将太后娘娘的陵寝安置在雷州何处?”
  赵洞庭淡淡道:“翔龙县。”
  当初杨仪洞遇刺后,遗体被带回军中,最后也是葬在了硇洲岛义士祠外。
  他没法做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将杨淑妃和杨仪洞合葬,那样影响太大,将两人都葬在硇洲岛已经是极致。
  “这……”
  知大宗正事仍是满脸疑惑。
  在他想来,永绍陵距离硇洲岛要更近许多。实在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要这样舍近求远。
  赵洞庭又道:“太后生前曾说过,朕是在翔龙县重兴大宋的,她死后也想替大宋守着那个福祉。”
  “是!”
  知大宗正事听赵洞庭这么说,当即领命下来。然后向着寝宫外面匆匆走去。
  这个理由还是说得过去的,合情合理。
  过不多时候,陆秀夫、王文富、赵与珞等在长沙城内的大宋文武肱骨大臣们也相继到得杨淑妃的寝宫来。
  皇宫丧钟突鸣,这当然是大事。得知是杨淑妃薨逝,每个人脸上都有着浓浓的悲戚之色。
  杨淑妃无疑是个很值得尊敬的女人。
  她虽然性格有些柔弱,但也可以说很坚强。先皇逝去后,太皇太后、全太后等诸多皇亲国戚全部被掳到草原上去,是杨淑妃带着几位皇子,含辛茹苦地支撑着大宋皇族。不是她,当初陆秀夫、苏刘义、张世杰等人也未必会团聚到小朝廷的周围。
  大宋是因为赵洞庭才兴起的,却也是因为杨淑妃,当初才在灭亡之际都不曾完全树倒猢狲散。
  而她,同时又是个很苦命的女人。
  陆秀夫、张世杰这些老臣,谁都知道杨淑妃到底为这大宋作出了多少的付出。
  到得寝宫以后,他们只是静静地跪倒在院子里。
  过良久,赵洞庭走到他们面前道:“诸位爱卿都已年迈,无需守候在此处,都早些回去歇息吧!”
  陆秀夫等人都是将脑袋贴在地上,道:“臣等请皇上节哀……”
  赵洞庭轻轻叹息着,道:“太后娘娘这辈子孤苦,或许这于她而言始终解脱,朕并不替她悲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2/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