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80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06/2534


第1563章
抢攻京兆
  又有斥候跑上城头,到邴文轩的身边跪倒,“禀御史大人,我军未能抵挡宋军,已全部被宋军打溃!宋军正在城外十里处休整!”
  “哼!”
  邴文轩闻言不禁冷哼了声。
  本来还算儒雅的面孔上此时也是浮现出狰狞之色来。
  虽然本来就知道抵挡不住,但真到这刻,他无疑还是有些生气的。
  不过他此时在京兆府内也汇聚大军八万有余,还算有底气,是以倒也没说出什么骂人的话来。
  待得这斥候下去以后,他只是在原处静静站着。
  这个时候,倒也还没有去想荣乐勇是否已经叛变。虽然,宋军悄无声息绕过蓝田县这事的确有些蹊跷。
  但之前,荣乐勇也从未露出过半点要投宋的迹象。
  约莫过去两个时辰,刘诸温便率着大军出现在京兆府外。
  五万轻骑虽然只是缓缓行来,但这阵仗仍是已经颇为吓人了。
  出现在城下的大宋轻骑在城外列开阵来,军中火把无数,漫山遍野。
  “备战!”
  “备战!”
  城头响起如此的呼喊声。
  战鼓齐齐擂响。
  “下马!”
  大宋轻骑们在刘诸温的令下,除去两个特种团作为两翼并未下马之外,其余将士纷纷下马。
  有掷弹筒手跑到军前,在军前沿线布开阵线。
  城头的元军也是齐刷刷将神龙铳和掷弹筒对准城外。
  谁都能想得到这必然是场大战。
  刘诸温匆匆赶到这京兆府,时间仓促,要赶在柴立人之前拿下京兆府,也很难再施展什么计策。
  在掷弹筒手们将掷弹筒都组装起来后,刘诸温便是高呼:“开炮!”
  军中军旗飘荡,战鼓轰隆响彻起来。
  紧接着,便是炮声震响。
  城头元军和城外的大宋掷弹筒手们几乎不分先后的开了炮。
  一颗颗炮弹在夜空中急窜而过。
  京兆府路的元军终究不是元朝王牌,有许多将士都是屯兵。相对于的,掷弹筒和神龙铳也自然不可能个个士卒都有配备。
  在元军中能够配置有神龙铳的,大概只有那些厢军而已。
  虽然这已经是个不小的数量,但绝对不如刘诸温所率的大宋轻骑多。
  大宋轻骑们可是个个都配备有神龙铳的,论军械,仍然不是元军能够相比。
  邴文轩显然也是对此心里有数的,是以城头除去掷弹筒外,还有为数不少的投炮车。
  只是这些投炮车射程不如掷弹筒,所以还没有开炮而已。
  “杀!”
  刘诸温再度大喝。
  在大宋禁军前沿,便是有着无数的将士向着京兆府涌去。
  军前仍是有一排将士手中持着盾牌。
  他们就这样顶着炮火冲向京兆府城下。
  地面上有团团火光炸起。
  城内亦是如此。
  有的炮弹越过城头,直直落到城内。或是在地面上炸开,或是将城内的房屋摧毁。
  这样的战争,百姓们无可避免的被殃及池鱼。
  但刘诸温显然也顾不得这么多。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随着大宋禁军们离城下越来越近,城头上枪声瞬间密集起来。
  一个个站在城头上的元军连连开枪对着下面射击。
  投炮车也开了火。
  一颗颗火球在空中划过。
  黑压压的人群中,不断有大宋的将士就这般折戟沉沙。
  再近些,城头上那些手持弓箭的屯兵也是在各自将领的命令下对着城下放箭。
  都是火箭。
  “放!”
  “放!”
  随着一声声号令,便是火箭漫空的场景。
  这些元军的配合还算紧密,士卒们交替射箭的过程里并没有什么空隙。
  但这自然还是挡不住大宋禁军的。
  当将士们蔓延到城下后,有元军向着下面哗啦啦抛掷轰天雷、滚石,还有火油等物倾泻而下。
  但这些声音,几乎都在喊杀声中被湮没。
  大宋禁军中有供奉高手身形如鬼魅般,避让过这些轰天雷、滚石等物,掠到城门口。
  十数枚轰天雷这么齐刷刷扔过去,城门便在轰隆震响中轰然倒塌下去。
  随着轰天雷被发明出来,城门已经没有太大的防御作用了。
  如今已经不再是还需要用攻城车、攻城锤去强破城门的年代。
  只当城门轰然坍塌的瞬间,城内却也是有着无数的火舌浮现。
  那些站在甬道内的元军对着外面开枪,抛掷轰天雷。
  还有相较于掷弹筒威力不如,却也颇为便捷的弓弩车。
  元军也学会了这样的战斗方式,这些弩车箭头上都绑着像是鞭炮似的炸药。
  弓弦响时,便带着呼啸之声向着城门口射过来。
  饶是那些破门的供奉们修为不俗,却也是有人倒在血泊之中。
  相较于大宋禁军以前轻松获胜的那些战争来说,这场战争,无疑将会是场苦战。
  “杀!”
  “杀!”
  “杀呀!”
  这些炮火,并没有能挡住大宋的禁军们。
  他们黑压压按城下,随即便顶着这些枪炮向着城门甬道内杀去。
  夜色中火星闪闪。
  双方将士不断以神龙铳、轰天雷等物进行着交火。
  才须臾时间,城门甬道处就已是躺着为数不少的尸首。而且多数都囫囵不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0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