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8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84/2534

  海州城内如同空城。
  张红伟等人率军进城,而后,兼着猛虎团都统之职的天机军副总都统武洋云率军两千向着沿海而去。
  他们也从城内的百姓嘴里得知黃花率领的将士在海上和元军大战的事情了。
  既然元军已经逃窜,那肯定是黃花元帅获胜了。只黃花元帅却并未率军占领海州城,这其中定然就有些隐情。
  到得沿海区域,武洋云等人还可以看到元军拔寨后留下的那些痕迹。
  向着海面上眺望,在这样的白日里,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东海县所在的那个岛屿。
  但武洋云等人却是并没有海战船。
  在这样的情况下,武洋云只得向附近村子里的渔民们征用了些渔船。而后亲率数十士卒向着东海县而去。
  这趟海面之行并不那么轻松,起码相对于武洋云等人来说是如此。
  他们天机军可不像天杀军那样是水陆两栖部队。其中有些将士还是不会水的,连武洋云本人都是如此。
  虽然海面上其实颇为平静,小渔船也还算稳当,但即便是武洋云,也是脸色有些苍白。
  这让得那些会水的将士忍不住的偷笑。
  武洋云以前在军中治军是相当严厉的,在猛虎团内更是被冠以“铁面孔”的称号。
  他浑身的本事也是没得说,论单打独斗,猛虎团中没人打得过他。
  这些随他前往东海县的猛虎团士卒们何时见过他露出害怕的模样来?
  现在总算是得以见到。
  原来铁面孔也是知道害怕的。
  这让得他们心里面有着止不住的窃喜之意泛出来。
  武洋云却也只能瞪他们几眼。毕竟作为旱鸭子的他,实在是害怕得紧。
  终于是到海岸边了。
  武洋云摇摇晃晃地忙不迭跳下船,还没站稳就弯下腰去,好悬没吐出来。
  还有几个士卒已然是在船上就吐了。
  那些会水的士卒们瞧着,终究是没忍住笑出声来。
  武洋云没好气瞪那几个士卒几眼,便就让得他们连忙收敛了笑容。
  要是这铁面孔“报复”起来,可是有得他们苦头吃的。
  武洋云道;“走,去东海县!”
  仅留下几个士卒看守船只,他带着其余人匆匆忙忙向着东海县跑去。
  到东海县外面,总算是松口气。
  此时此刻,东海县的城头上已经竖起大宋的国旗,还有天杀、天速等军的军旗。
  这足以肯定黃花他们就在城内,而且已经占据这东海县。
  武洋云带着士卒到城前,在守城的禁军面前表明身份,然后被他们带着匆匆往县城里,最后直到府衙。
  黃花、陈吊眼、高天纵等人见到武洋云都是颇为兴奋。
  黃花道:“可是大军已经到得海州?”
  武洋云拱手答道:“回禀元帅,我们已经占据海州城!”
  黃花又道;“那海州城里的那些元军呢?”
  武洋云道:“在我们到得海州之前,那些元军就已经向北撤退了。”
  黃花重重点头,当即对着陈吊眼等人道:“立刻整军,准备前往海州城!”
  相对于海州城来说,这东海县只是海外小县,战略意义当然远远没有那么重要。
  陈吊眼却是问道:“元帅,那那些关押在城内的俘虏……”
  黃花道:“且先全部带往海州,待得请示皇上以后,再等皇上发落。”
  此时正值宋元之战的时候,任是谁,都不会轻易再将这些元军俘虏给放回去。因为这些俘虏可能在离开后又被元军抓了壮丁。
  虽然之前赵洞庭已经定下给释放的俘虏刻上金印的规矩,但要是再在战场上碰到这些俘虏,总得多费些手脚。
  而且,现在的元军也不像以前那么好对付了。
第1542章
越李宰相
  陈吊眼等人领命出去。
  就在这日下午,十余艘草草修补过的海战船又晃晃悠悠离开东海县沿海,向着海州城去了。
  武洋云等人将那些小渔船抬到海战船上,再到海州城沿海时,还不忘将这些小渔船给还回去。
  黃花、陈吊眼等人这是直接率军进驻海州城。
  整个兴国军区除去天暗军以及建宁、隆兴两府的守备军外,几近全部都汇聚到这海州城内。
  黃花才刚到海州城门口,就差遣信差携带他的亲笔信前往长沙。
  在东海县的这两天他并不轻松。
  攻占海州、东海失利,他作为主帅,自问应该负主要责任。
  这封给赵洞庭的信中,除去对此役的总结外,更多的篇幅都是黃花在检讨自己,并且请罪。
  在信中,他甚至以罪臣自称。
  其后到海州城内以后,黃花更是召集全军将士。在校场上当着全军将士的面检讨了自己在此役过程中的过失。
  时间很快又过去两天。
  山东东路悄然平静下来。
  洪涝灾害还没有离开荆湖南路。
  只所幸老天爷倒也没有再继续降雨,捉弄这片好不容易繁华起来的地方。
  整个荆湖南路境内,有很多地方都是满目疮痍。
  那样浮尸无数的场景,当真能让人不寒而栗。这大概是最为凄惨的景象。
  这个年代的科技力量注定难以组织全面的救援,有太多太多在洪涝中遇害的人连尸体都没有人收拾。
  那些尸体就那样漂浮在水中,或是在大水过后以后泥泞不堪的黄泥里静静腐烂着。
  在赵洞庭的令下,百草殿的供奉们还有宫中的御医,以及长沙城内的郎中们现在几乎都已离开长沙。
  他们化身为游方郎中,前往各个灾区。为的,就是防患瘟疫的产生。
  赵洞庭在长沙城内忙活着安置灾民的事情。
  才到现在,就已经有不少长沙附近县镇的难民跑到长沙城内。这让得原本繁荣的城池里到处都可以看到衣衫褴褛的人。
  虽然国务省已经做有准备,但灾民的数量也是超乎意料的多,让得他们还是有些手忙脚乱。
  而在这样的情况下,越李朝的大臣也总算是到了。
  这回倒不再是上回那个理直气壮前来要粮食的外使李仔园,而是越李朝当朝宰相孙康城。
  孙康城是越李朝三朝元老,在越李朝的影响力可谓极大。年岁,也颇老了。
  只连越李国国主都沦为阶下囚,他这个宰相没有理由不亲自赶来长沙。
  赵洞庭在得知越李朝使者团到达以后,当即放下手头上的琐事,赶到大殿,接见了孙康城。
  孙康城老态龙钟,怕是得有七十岁都有余了。
  赵洞庭看到他后也是忍不住微愣。
  他还真有点难以想象孙康城是怎么从升龙赶来长沙的。而且现在荆湖南路还在发大水,好在这家伙没有被洪水给冲走。
  “越李朝宰相孙康城见过大宋皇帝陛下。”
  苏康城站在龙壁下,颤颤巍巍给赵洞庭施礼。在旁身后,其余那些使者也是同样如此。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8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