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8/2534

  不知道多少百姓的房屋在洪水中被摧毁,还有不计其数的百姓在洪水中丧生。
  虽然各城守军都接到水利部的预警,积极组织救援,但受制于这个年代科技的限制,事态还是难以控制,损失无法估量。
  这夜,邕州、郴州等地的灾情奏折也终于是呈送到国务省了。
  信差连夜送过来的。
  这几地受到的洪涝灾害完全不在潭州之下。
  有的村镇甚至在洪涝中被完全淹没。
  再有洪涝引起的山洪、山崩等事,就更是多不胜数。
  各地呈上来的奏报都是请朝廷出兵出钱赈灾,都还没有哪个地方将具体的损失给统计出来。
  只今年荆湖南路境内百姓们囤积的那些粮食怕有许多得付诸东流了。
  赵洞庭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等到灾情结束以后,这荆湖南路境内必然会出现不计其数的难民。
  而这些难民,朝廷都必须是要安置的。
  水利部的尚书和两位侍郎跪倒在他的面前请罪,赵洞庭并没有要降罪的意思。
  其实这些年来大宋境内的水利已经发展得不错,但总不可能避免洪涝灾害的出现。
  就是在他前世生活的那个年代,不也同样还是有洪涝灾害么?
  看着面前几乎濕透的奏折沉默许久后,赵洞庭摆摆手让水利部尚书和两位侍郎起来,叹息道:“洪涝灾害是无法避免的,此天灾非全是你等之罪,你等且引以为戒,努力将咱们大宋的水利工程发展起来便是。至于现在,还是想想该如何阻止灾情继续蔓延下去吧!”
  水利部尚书闻言,带着愧疚之色拱手道:“皇上,臣已在十余日前就传令各地水利官员准备抵抗洪涝灾害。只是各府各县的守军将士数量都是有限,而且面对着洪涝这样的天灾,想要救百姓于水火实在不易啊……咱们要想抵抗洪涝怕是难了,臣以为,或许只有等待洪涝自然散去才……”
  他都不忍再说下去。
  赵洞庭紧皱起眉头,“你的意思,是让朕放弃以人力抵抗洪灾的打算,早做安置流民的打算了?”
  水利部尚书没有回答,但是默默低下头去,等于默认。
  赵洞庭也知道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以现在的科技技术,抗洪只能说是尽力而为,说到底,救灾才是真正的首要任务。
  他看向陆秀夫,问道:“陆爱卿可有什么打算?”
  陆秀夫稍微躬了躬身子,道:“回皇上,老臣已经和财务部尚书、农业部尚书商议过此事。要救难民,无非兩點,其一是给这些难民们提供容身之地,其二则是让他们有食可用,有衣可穿。待得洪涝过去以后,再安排他们各自回家。只是……眼下荆湖南路境内剩余的粮草定然是难以自足了,而如江南西路、福建路、广南西路等地的粮食,又需得供应前线的大军所用。如果是先行救灾的话,老臣担心若是前线发生什么意外,可能会出现粮草不足的情况。”
  赵洞庭眉头皱得更紧,“那财务部呢?”
  陆秀夫答道:“财务部倒是还可以再拨些款项下去,不至于影响到前线将士的军饷。但是如此,财务部剩余的钱怕是也所剩无几了。待得洪涝过后,朝廷很可能要过一段苦巴巴的日子。”
  赵洞庭闻言凝神想了片刻,道:“无论如何,都得以救灾为重。如果朕连境内的百姓都不能保护好,打下再多的疆土也没有任何意义。”
  陆秀夫闻言微愣,“皇上您的意思是?”
  赵洞庭道:“且先让农业部传令各地,想办法运粮援助荆湖南路。”
  “那前线的将士们……”陆秀夫疑惑又道。
  赵洞庭咬了咬牙,“朕自会想办法。”
  陆秀夫见赵洞庭这样说,虽然仍是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他觉得皇上说有办法,那就肯定是有办法的,毕竟皇上到现在都还没有让他们失望过。
  “等等!”
  而在他们请辞的时候,赵洞庭忽的又将他给叫住。
  陆秀夫回身道:“皇上还有什么吩咐?”
  赵洞庭道:“陆爱卿你明日以国务省的名义向各地发出号召,邀请各地郎中前来荆湖南路。洪涝过后必有疫情,这很可能比洪涝的灾害更大,咱们必须早做提防。单单是宫中的御医和百草殿的供奉们或许还难以应对这样的灾情。”
  “臣领旨。”
  陆秀夫躬身,缓缓走出御书房去。
  赵洞庭在御书房内又沉默良久。
  他虽是对陆秀夫说他定然有办法,但这办法,却也是需要用脑袋去想的。
  在这个年代,抗灾绝对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虽然归根结底还在于粮食、衣物等问题上,但单就这样的问题,也足以让人愁白脑袋了。
  赵洞庭虽是皇帝,却也没办法凭空变出粮食来。
  本以为今年不会有什么灾害的,没想到到秋收之后,却还是发生这样大面积的洪涝灾害。
  赵洞庭心里也是苦涩得很。
  要是早知道会这样,那他便绝不会在今年发兵攻元。
  虽然说大宋并不是屯兵制度,各军区禁军就算是在军区之内,粮草也都是由朝廷供应,但咬咬牙,总能撑过去。
  而现在他们在前线,粮草却是绝对不能出现任何问题的。
  粮草若是出现问题,那因此而死伤的将士可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直到夜色极深,赵洞庭才离开御书房,回到寝宫里去。
  他去了乐婵的房间。
  乐婵被他弄出的动静惊醒过来,看到赵洞庭愁眉不解的模样,问道:“又发生什么事了?”
  赵洞庭道:“刚刚收到邕州、郴州等地的奏报,那里的灾情比长沙还重。这场洪涝灾害的严重程度已经超过我的预期,眼下国内剩余的粮食若是拨出来救济灾民,也不知道还能不能保障前线将士们的粮草供应。”
  “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么?”
  乐婵闻言猛地从床上坐了起来,双眸中也是浮现满满的忧虑之色。
第1537章
小船奇袭
  赵洞庭轻轻叹息道:“是啊……这场洪灾,来得真不是时候……”
  乐婵抿了抿嘴唇,走到赵洞庭的身后替他捏合起肩膀,轻声又道:“那皇上可有什么办法弄到粮食?”
  赵洞庭道:“除去境内没有受灾的各路以外,怕是只能向流求借粮。吐蕃地广人稀,土地贫瘠,是没有多少粮食的,西夏又刚刚遭遇过大战,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那么多流离失所的难民,李繁荣和古树茶能够做到自给自足都已经是不容易。但流求虽然学去我大宋最先进的种植方法,却终究只有那么大的地方,就算是借粮,也不知道能不能解此次危急。”
  乐婵闻言也是叹息,“太难了。我们大宋最是粮产丰盛,尚且都这般捉襟见肘,就更不用提他们……”
  然后她又道:“不知皇上可曾想过和元朝议和?”
  赵洞庭闻言回头看向她。
  乐婵缓缓道:“我朝将士在前线连战连捷,元军仓促应战接连吃亏,这个时候应该是在硬着头皮和我们大宋将士交锋。臣妾以为,他们应该是不想继续打下去的,皇上何不以此为理由,让元朝给咱们赔偿粮食,然后咱们的大军从前线撤回来?”
  赵洞庭皱着眉头沉思半晌。
  “不行。”
  最后却是吐出这两个字来。
  他低沉道:“且不说元朝会不会答应议和,就算他们答应,我也不愿意撤军下来。此役我们大宋精锐尽出,撤回来,等下次攻元就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而且到时候元军必然有防备,要再想在他们境内扎下根据地绝不会像现在这么容易。而且,如果单单是因为这样的洪涝灾害就将前线大军给撤回来,那以后常年有这样的灾情又该怎么办?”
  说到底,还是大宋根基太过薄弱,应对忽然情况的能力太差了。
  但赵洞庭并不后悔自己这么匆忙地进攻元朝。
  在这皇帝的位置上他已经坐了十多年,其实并不想一直这么坐下去。他也想去追求他自己想要的那种人生。
  乐婵听他这么说,沉默下去。
  赵洞庭想了想,眼中倒是忽的有些许亮光浮现,道:“不能从元朝弄粮,倒是可以去越李朝、真腊等国试试。”
  他眼中的亮光越来越明显,“现在越李朝的国君可还在我们手上,算算时间,他们的使臣应该也快到了。而真腊还有那么多的降卒在广南西路,我想,若是要他们以粮食换取这些降卒回去,他们应该不会不答应的。”
  说罢,他竟是直接站起身来,向着房间外跑去。
  乐婵看着赵洞庭这般神色匆匆的跑出去,眼中有欣慰、疼惜等各种复杂情绪浮现。
  赵洞庭几乎是掠到御书房里,然后匆忙提笔写信。
  一封信是写给广南西路节度使温园里的。
  还一封,则是写给流求国君阿星皇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