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534

  巴统远远看到这幕,微怔,意识到事情有变化,道:“等等!”
  有传令兵忙将他的命令传达下去,大喊:“掷弹筒手待命!待命!”
  巴统放下自己的手,眼睛盯着城门。
  朱阳县令带着几个文官武将,还有那几个疲惫不堪的信差从城门内神色匆匆走出来。
  直到距离天贵军军阵不到两百部,天贵军前排将士齐刷刷抬起了神龙铳,他们的脚步又猛地顿住。
  “放下枪!”
  巴统对着压了压手。
  一众将士便又将神龙铳放下。
  朱阳县令等人这才敢继续向前走。
  最后,在距离巴统约莫十米处停下。
  那朱阳县令带着众人跪倒在地上,道:“我等愿意举城投降,还请将军放过城内官员、百姓。”
  巴统轻轻点头,道:“你们放心,我们大宋将士从来不伤害百姓。”
  他心中也是高兴。
  这县令带着官吏们出来投宋,能为他省去不少事。虽然朱阳守军肯定守不住朱阳县城,但打起来,天贵军也必然会有折损。
  投降是最完美的结果。
  而那梓高义的信差此时也道:“将军!我等奉虢州知州大人之命前来,知州大人愿意举州投降!还请您高抬贵手。”
  巴统哈哈大笑起来,“抬,抬!”
  他本来以为要拿下这虢州,多少得费些力气。真没想过,胜利会来得这么轻易,简直是意外的惊喜。
  只不知要是他知道这全然是因为梓高义受了鲁巴的刺激,会不会在家里供起鲁巴的长生牌位。
  其后,在巴统率着天贵军进城的时候,城内的千余守军都已经是从城头撤到城下。
  兵刃、甲胄丢了一地。
  天贵军将士们很快将这些兵刃、甲胄都收集了起来。
  一众官吏、守军也都被押往城内。
  虽然他们是投降的,但在上面下达命令以前,他们还是得被关押起来。
  梓高义的那几个信差匆匆向巴统辞行,又往虢略城赶去。
  但在翌日,巴统还是率着往虢略城去。
  就算梓高义投降,他也得去接手城防。
  长沙。
  今日里发生了两件事情。
  其一,是张庭恩终于说服了他的爷爷张世杰,奉命前往北疆,踏上他的沙场之路。
  赵洞庭没有给他安排具体的军职,只是给他口谕,让岳鹏酌情安排。
  已经退休的张世杰带着家人亲自将张庭恩送到城门口。
  虽然他还有其他的孙儿,但这并不代表张庭恩在他心中的份量就不重。
  他最希望的当然还是张庭恩在御书房积攒足够的资历后,被皇上派予地方或是某部任职。
  但前往北疆是张庭恩自己提出来的,而且也表现出足够的坚决,他也受其感染,不再阻拦。
  当初张庭恩在他面前跟他说起这事时,他仿佛想到了十余年前的自己。
  那个时候随着朝廷奔波流连,他什么时候不是有着为国捐躯的心理准备?
  在城门口,众人依依惜别。张庭恩的母亲哭得像个泪人。
  张庭恩一骑绝尘而去,直往北疆。
  而其二,便是李照恩奉召到国务省科技部担任尚书之职。
  在这短短数天之内,皇宫內內侍省已经是帮科技部腾出衙门。
  科技部除去李照恩这个尚书以外,他藏书阁的那些陪读也都被招到科技部任职。
  另外,赵洞庭还着中枢内阁下令,广招天下能工巧匠到科技部任职。
  大宋两个负责发明的衙门,军科部和科技部。军工部重军械,科技部重民用。
  李照恩穿着尚书服,入宫以后,先是到御书房见赵洞庭。
  还别说,他年纪虽幼,但气质摆在那儿,穿着尚书官服,倒也颇有几分模样。
  赵洞庭在他进御书房后细细打量他几眼,笑道:“不错,不错。”
  李狗蛋挠了挠头,嘿嘿一笑,瞬间破功。
  赵洞庭莞尔,从自己的书案上拿起一叠纸递给李狗蛋,道:“这些图纸你拿去研究研究,争取早些做出实物来。也好让天下百姓看看你们科技部的能耐。”
  李狗蛋的眼神瞬间凝在那些图纸上,一张张匆匆看过,脸上有惊喜之色。
  赵洞庭的这些图纸上并没有画什么太复杂的东西,但都是对于日常生活有颇大用处的。
  譬如脚踩的缝纫机、再有棉纺机,还有手摇式的电风扇、自行车等等,都算是小物件,但能带来不少便利。
  这些东西看似简单,但在这个年代,无疑算是极为实用的发明。
  李狗蛋看完以后,满脸喜色道:“臣必定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其制造出来。”
  “嗯!”
  赵洞庭轻轻点头,“这只是个开头,以后有利于民生的发明,朕便交给你们科技部了。你过过苦日子,应该知道百姓们最需要些什么东西,一步一步来,朕不要求你现在就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发明,但朕希望,能够看到你们科技部的发明在民间传扬开去,给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
  他能够帮助李狗蛋的,也没有太多了。
  虽然他也想将蒸汽机、电池、电灯泡什么的发明出来,但他并非是全能的。这些,他没法复制。
  工业改革,需要时间的沉淀,也需要整个社会的进步,而非一人之力可以促成。
第1517章
东路开战
  “臣领命!”
  李狗蛋再次很是肃然地拱手。
  赵洞庭笑着摆摆手,道:“那你这便下去吧,全心全意地搞发明。其余事情,官面上的明争暗斗你不必理会,朕替你兜着。”
  李狗蛋躬身,缓缓退出御书房外。
  赵洞庭眼神落回到身前的那几叠奏折上,嘴角勾起微笑。
  如今的大宋已经渐渐具备后世那个社会的雏形,需要的,大概只是时间的积累而已。
  而那,不是他就能够做到的。
  他依稀记得,史书上是说南宋鼎盛时期人口大约八千万左右。纵然这只是个平行世界,想来也应该差不多。
  其后被元军屠戮,十室九空,尤其北方地区和蜀中地区最为严重。
  赵洞庭实施新政后,对全国人口进行普查。经过大概推算,当初整个南宋国内百姓怕是不过千万余。
  而如今,随着十年时间过去,他大力鼓励生育,现在南宋又有近亿人。
  他能够解决这近亿人的口粮问题,而且尚有余粮,足以自豪。也几乎是他从前辈子带来的知识能够做到的极限。
  时间又过去数日。
  巴统率军到了虢略城外。
  虢州知州梓高义果真率领城内官吏、守军出城投诚。
  五千守军将士全部都没有披带甲胄、携带兵刃。
  在城外,是数堆如小山般堆积起来的兵刃、甲胄,还有整齐摆放的刀车、战车等物。
  巴统率军到后,梓高义率着城内文官武将们连忙迎了上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