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9/2534

  这样的公主也算是可怜了。
  这不禁让得乐婵等女看向她的眼神中都多了几分怜惜色彩。
  然后众女七嘴八舌,询问着美清子在倭国皇宫中的生活。赵洞庭在旁边完全插不上话,最后干脆出去带孩子放焰火去了。
  大宋皇上成为儿童团都统。
  直等到夜空中渐渐不再有焰火升空,孩子们也都睡了,美清子才回到怡人宫去。
  杨淑妃等人也跟着离开。
  赵洞庭掐指算算,今夜该轮到乐婵侍寝,便腆着脸站在乐婵的旁边,意思不言而喻。
  乐婵俏脸微红,低声道:“今夜何不去找美清子公主?我想,她应该不会拒绝皇上你的临幸吧?”
  赵洞庭可不敢接这茬,只道:“还是你的床睡着舒坦。”
  众女皆笑,在乐婵有些羞不可抑的时候,各自回往自己的房间去。
  赵洞庭心情好,也没管还有太监、宫女们在,直接拦腰将乐婵抱起,向着乐婵的房间走去。
  乐婵惊呼,嘴角却是洋溢着极为幸福的笑容。
  这深宫中的生活虽是有些枯燥,但有着赵洞庭,还有这么多姐妹陪着,她也感觉到满足。
  翌日。
  大年初一。
  大宋鼎昌元年。
  要改元的旨意已经由国务省发往各地去,但该有的程序还是不能少。
  赵洞庭在天色尚且还没亮的时候就从地板上爬起,到院中修习内功和剑意、剑术。然后有宫女给他和诸女打扮妥当,便带着赵安、赵如、赵舒雅等小家伙向着大殿去了。
  等他们到大殿时,如陆秀夫、王文富、苏刘义等肱骨大臣已是在大殿等候,还有从衡山匆匆赶来的元真子等人。
  要祭祀天地祖庙改元,少不得他们。
  又等片刻,等谢道清、杨淑妃等皇亲国戚都到时,一大群人便向着宫外而去。
  赵大率着数千飞龙军卒在宫门等候。
  清晨的长沙街道上稍微显得有些冷清,旗帜飘扬的队伍直向天坛。偶有行人,瞧见是赵洞庭仪仗,连忙跪倒在地上。
  到得天坛后,元真子等人布坛祈福。天师道众道士齐声颂唱。
  穿着龙袍的赵洞庭登天坛,当着众文武百官的面,向天地祖庙祷告,大宋正式改元鼎昌。
  这是赵洞庭自继位以来首次改元,也注定会在史书上留下重重一笔。
  过了年初六,大宋朝廷各个衙门便都恢复运转。
  温园里等十余员在长沙任职的官员带着家小在禁军的护送下前往广南西路任职。
  而与此同时,就在静江府渡过年关的陈文龙也回到镇国军区。然后着手开始对温哲彦等人的惩处。
  有他在,广南西路的府衙不至于会出现无治的状态。
  颇为热闹的街道上,温哲彦、洪全波、黄全祷、劭立果等被判以斩立决的数十罪官还有其受到牵连的家眷,以及和他们关系密切的那些人,足足得有两百多号。整个静江府地牢都没有这么多的囚车,以至于有许多人都是押在军中。
  这当然在静江府内引起不小动静。
  而这,还并非是全部和温哲彦这个山头贪腐案有关系的人。
  另有少数不那么上得台面的官员虽被押到静江府内,但并未被安排到这批里面处死。
  这是赵洞庭的授意。
  他总得留些人给温园里来杀,这样,能让得广南西路民间对温园里赴任广南西路节度使的事不那么抵触。
  在这个颇为特殊的日子里,温哲彦、劭立果等人在菜市场魂断。
  轰动大宋的贪腐案在这时算是接近落幕。
  陈文龙已着令静江府府衙通报温哲彦等人的罪行,这让得城内不知道多少百姓拍手叫好。
  鞭炮在城内响个没停,也不知这是在喜迎新年,还是送温哲彦这些蛀虫的亡魂。
  上百颗头颅在菜市口齐刷刷落地,然后,陈文龙、柳弘屹才领着士卒回城,又遣快马将此事传报长沙。
  年后的赵洞庭又到为大宋立过不少的汗马功劳的老臣府邸拜访过,才总算是稍微清闲下来。
  只是这个时候科举已是被提上议程。
  心力憔悴的赵洞庭直接将这事交给了下面去安排。
  此刻新科举主考官由此落定。在朝中引起不少议论。
  因为赵洞庭没有将这主考官的位置交给陆秀夫等老臣,也没有交给教育部的官员,而是交给了兵部尚书钟健。
  这不仅仅只是皇上信赖钟健那么简单,更值得推敲的是,皇上现在越来越愿意将担子交给这些青壮派的官员了。
  大宋朝廷换血的趋势愈发明显。
  不出意料的话,在这新的元年里面,将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壮派官员挑上担子。而如陆秀夫等人,权利可以说不断在稀释下去。
  而陆秀夫、王文富等人对此也没有什么抵触。
  赵洞庭在决定任命钟健为新科主考官的时候,是请他们到御书房商议过的。
  当时,赵洞庭说,他们这些人都已经为大宋辛劳大半辈子,以后该享清福还是不要太过操劳的好。
  这和杯酒释兵权差不多,如果真要用歹毒心思去推敲,那纯粹就是赵洞庭想要剥夺他们的权利。
  但陆秀夫等人都知道,皇上这是关心他们。正如皇上所说,他们这帮人都老了。
  皇上不是那种想要集所有权利于一身的人,对他们的恩宠也到达极致。他们这些人这辈子都只想看到大宋昌盛起来,如今心愿已经算是达成,都对手中的权利并没有多深的执念。
  是该享享福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现在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怕是赵洞庭让他们退休,他们都能立刻答应。
第1472章
红娘子到
  一月初。
  冰雪渐渐消融。
  长沙城周再现连绵青山。
  文天祥率数百亲兵从建宁府赶到长沙。元帅作为大宋禁军中的最高级别统帅,每年都得到赵洞庭面前述职。
  赵洞庭也给予这位大宋最高军事指挥官、大宋最能够受到敬重的官员,理所应当的礼待。
  在文天祥尚且还未到长沙城,只是信差进城通报以后,赵洞庭便放下手中所有的事务,率着禁军去了长沙东门。
  如果说大宋官员中谁最受赵洞庭敬重,不是陆秀夫,也不是操劳过度而死的向东阳,绝对是文天祥无疑。
  谭津之战时,文天祥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母亲、长子在城外被元军活活折磨致死,那种痛楚,谁能领会得到?
  赵洞庭曾无数次想过,若是当初在谭津县城上的是自己,而城外是乐婵等女,大概自己绝对会选择出城投降。整个大宋,对这江山社稷看得最重,重逾性命的,不是他这个皇帝,而是军机令文天祥。
  文天祥真正是为大宋社稷舍弃了所有。
  他的家人几乎在连年的战火中都为国捐躯,再有他带出来的那些同乡,也已是死伤殆尽了。
  而即便如此,文天祥却并没有半点要居功自傲的心思。
  当他率着亲兵到长沙城东门外时,看到穿着龙袍的赵洞庭站在门口,他便立刻翻身下马,跑到赵洞庭面前,“臣文天祥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对大宋有多么热爱,那便对赵洞庭有多么忠诚。
  当然,若非如此,赵洞庭也不会封他为军机令。更大的可能,是根本不会设立这个职位。
  因为这个职位,甚至能对他的皇位造成威胁。若是文天祥想反,不说必然能将赵洞庭给拽下去,但大宋由此烽火连城是绝对避免不了的。
  “军机令快快请起。”
  赵洞庭连忙将文天祥给搀扶起来,很是热情,“一路风尘仆仆辛苦了,走,朕已经在宫中设宴,今日定要和军机令浅酌几杯!”
  文天祥点头,没有拒绝。
  而他麾下那些亲兵,自有赵大、任伟等人去招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