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6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9/2534

  待得众人到,他脸上的表情颇为复杂,将信递给哈尔巴拉,道:“这是法王传回来的信,你们都看看。”
  耶律铸等人看过信,脸色也变得和真金差不多。
  如果这封信能够来得早些,那还真是皆大欢喜的事。可惜了,中兴府虽破,但他们大军在韦州却是早被打败了。
  等信又递回到真金面前,真金道:“朕本以为我军在韦州大败后,大夏军必然拿不下中兴府。现在,他们却是将中兴府给拿下了,而且在城内有着两倍多于宋军的兵力。这西夏,咱们是争取还是不争取,你们都说说你们的看法。”
  御书房内良久的沉默。
  耶律铸对着真金拱手,道:“皇上,臣以为大夏军虽然拿下中兴府,且城外只有不到三万宋军,但整体形势其实仍然对大夏颇为不利。毕竟现在我朝西疆已经很难再抽调出将士,大夏国内也没有多余的将士了,而在宋国境内,他们蜀中军区虽抽调不出人来,但就和西夏接壤的祥龙军区中,却还能抽调出不少将士。以宋帝的性格,臣觉得他很可能不会放弃西夏,到时候若是派遣祥龙军区的大军打进西夏,和蜀中禁军合力,大夏军怕是不能挡。我朝,只会又白白多损失许多军火。”
  真金闻言轻轻点头,“你说得的确有几分道理。可就这么罢了,说真的,朕心中颇为不甘啊……”
  为拿下西夏,他们元朝付出的代价已经可谓颇为惨重了。
  这时哈尔巴拉也出了声,“皇上,臣倒是有和耶律铸大人不同的看法。宋祥龙军区毕竟还和咱们大元京兆府路接壤,不可能全军出动,想来宋帝就是将能够抽调的军卒全部派往西夏,他们在西夏的兵力也很难超过大夏军。而有我们军火支持的大夏军,也未必就不能挡下宋军。”
  “而且,我朝还可以从大同府、西京路调军前往中兴府。虽然这有可能让得我朝付出更大的折损,但同时,这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能在西夏境内打败宋军,便能让宋国祥龙、蜀中两个军区名存实亡。到时候,有咱们大元,再有大夏、吐蕃同时对宋国施压,西北边疆再无重兵的宋国,必然手忙脚乱。他们乱了,咱们,也正好可以趁虚而入。”
  耶律铸闻言看向哈尔巴拉,“元帅,你说的虽然不错,可这都是以咱们在西夏能取胜为前提。若是……败了呢?”
  哈尔巴拉道:“纵是败了,也有大夏当马前卒,宋国想要覆灭他们,总得耗费些时间,甚至咱们可以继续支撑大夏,让他们在宋军面前支撑得更久。南疆,已有元屋企率军前往,短时间内宋军必然无法打进,宋国也没有那个实力继续支撑这样的大战。我们可以趁着这个时间,联合四大藩国,待实力足够时,再和宋国争个高低!”
  真金抿着嘴,左手拍了拍自己右手的手背,“那便依哈尔巴拉的意思办吧!继续支持大夏,让西京路、大同府大军准备出征。”
  “皇上圣明……”
  听他这么说,耶律铸便没有再说什么。只不管是他,还是桑哥,眼中都仍是有着担忧之色。
  面对宋军,他们还没有打过胜仗。心中,实在是没什么底气。
第1404章
丹巴称臣
  转眼又过去两日。
  宋成都府,吐蕃大军那边丹巴仍是没有传回来什么消息。到底是投降还是不投降,谁也说不准。
  赵洞庭率着飞龙军从龙阳城赶到常德府,如今又已经到得慈利境内。
  这般行军速度,怕是已经开创前所未有的记录。
  中兴府内,李秀淑还是老样子。见着谁站得太近都会哭闹,也好似连谁都不认识了。
  洛陀收到真金的传信,让他继续呆在军中。也不知算不算给他吃下颗定心丸。
  兀剌海城,瓮正纳也收到真金的密信,然后便去拓跋雄的府邸中找到了拓跋雄。
  这日,两人在拓跋雄府邸内相谈甚欢。
  随即拓跋雄传令前线大军,让大军以中兴府为根基,务必将宋军挡在中兴府外。
  他也是没有办法,如今趁着元朝还愿意支持大夏,他只能和大宋禁军死战到底。毕竟他的根就在西夏,输不起。
  输了,便是满盘皆输,家破人亡。
  元朝中都内忽有流言四起,说元帝真金想和大宋百年交好,被宋帝拒绝,连国内大使都被驱逐出境。
  然后中都城内有衙役到处搜捕散播谣言的人。
  同时又有新的说法传出来,说大元绝不会屈尊和宋国交好。两国交锋已成定局,大将元屋企已经率军出征便是证明。
  整个中都城内可谓是暗流涌动,但到底,还是没有兴起什么大的风浪。
  宋东沙群岛。
  经过十余日的行程,冉安国、黄之杰两人率着地煞、地勇两军终是到东沙群岛靠岸。
  月牙岛特使总管红娘子、安抚使兼地魁军军长空竹、北环岛特使总管兼地杰军军长柳西狂亲到港口相迎。
  阵仗并不算太大,但这些人的分量,却绝不算低。
  他们是时下大宋海军中的肱骨大将。
  在港口会面以后,众人相互打过招呼。然后红娘子便请冉安国等人往城内去了。
  只是在城内并未呆多长时间,冉安国、黄之杰等人又匆匆驰马回到了港口。
  才稍作休整的海军再度开拔,几乎是马不停蹄的,又向着流求而去。
  不同的是,如今大军中又加上了空竹的地魁军。
  这让得海军阵仗更是浩大,已有三万余众。
  镇守东沙群岛的职责全部落在柳西狂的地杰军身上。
  大宋北疆,以及西夏境内的战火在忽然间好似停滞了,但即将到来的,必然是更为浩荡的大战。
  大理军区刘诸温在率着天剑等军终于到得吐蕃边疆。
  吐蕃国并没有做什么防备。
  隔着茫茫大山,这边大理军区禁军们严阵以待,那边,吐蕃的百姓们仍在平平淡淡的过着日子。
  若是大理军区要打,怕是可以直長驅動,直打到吐蕃腹地去。
  只在这时,刘诸温却也是收到赵洞庭的密信,让他暂且按兵不动,派人去和汉源城和沅英豪等人接洽。
  刘诸温率着大理军区将士便就在吐蕃边境处扎下了营寨。
  虽眼下大宋镇国、兴国两个军区还没有什么动静,但实际上,整个国家都在以极快的速度运转起来。
  各地押送粮草的守军随处可见。
  各城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那些粮草,也都被以极快的速度送往各军之中。
  到底打不打,现在尤未可知,但大宋俨然已经做好打的准备。
  时光如梭。
  转眼五天期限便是到了。
  刘诸温派遣的人尚且还离着汉源城有许远的距离,吐蕃大帅丹巴却是亲自赶到了汉源城内。
  他仅仅带着数十骑,到汉源城外,对着城头喊道:“大宋沅英豪沅将军何在?丹巴来访!”
  这是十足的诚意。
  只不多时,沅英豪和孙乐语等人的身影便是出现在城门口。
  沅英豪拱手迎出去,对着丹巴笑道:“丹巴大帅,我可是恭候多时了。”
  他当然开心。
  在知道丹巴仅仅率着数十骑前来的那刻起,他就已然知道丹巴的选择了。而这个选择,也并没有出乎他的意料。
  眼下看来,元、宋实力似是相差不多,但吐蕃,可是和大宋接壤,而并没有和元朝接壤。
  吐蕃又谁都打不过,甚至只有被羞辱的份。只要这丹巴是个稍微有些头脑的人,想必都知道会如何选择。
  至于丹巴在这五日之内,到底有没有请示过吐蕃国主,这点,沅英豪并不放在心上。
  他要的,只是结果而已。
  丹巴对着沅英豪等人拱拱手,“沅将军。”
  沅英豪走到他面前,很是热情,“来,丹巴大帅请!”
  一行人进城。
  汉源城虽是边疆城池,但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其容貌已是颇为不错。
  城内显得颇为热闹。
  丹巴左看右看,像是大姑娘初进城似的,眼中有着不加掩饰的艳羡之色。
  其实相较于大宋皇帝组建战无不胜的禁军,他在短短十年时间内就将大宋发展成这样,更是堪称奇迹。
  直到城内府衙正堂。
  才刚刚落座,丹巴便微笑向着沅英豪看去。
  只出乎他意料的是,沅英豪轻轻端起杯子,只对他说个请字,竟是并没有要主动询问的意思。
  他知道沅英豪是故意这样,就是想告诉他,并非是大宋求着他们吐蕃俯首称臣,而是他们吐蕃并没有别的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