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5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7/2534

  赵洞庭让姐妹两免礼,却也不知该说什么才好。眼中,还有着依稀的惊艳之色余留。
  过这么些年,朱家姐妹两不再是以前那般青涩,如今看起来更是美艳动人了。
  但凡只要是男人,遇到这般絕對,怕都难免有生出悸动的感觉。
  赵洞庭身边众女个个都是天香国色,但如同朱家姐妹这般出众的并蒂莲,实在是天下罕见。
  杨淑妃将他们的表情都看在眼中,只是笑吟吟。
  然后,眼神便落到了图兰朵身上。
  她可是过来人,只看图兰朵神情、光彩,便知道昨夜里自家儿子应是将这位元朝公主给“吃”了。
  这让她的眼神也是柔和下来。
  不管图兰朵之前是什么身份,但现在已真正是她的儿媳妇。
  紧接着便听她说道:“丽妃,你也要早些给皇上生个皇子才好……”
  图兰朵霎时间又是娇羞满面,轻声答应着。那声音,却是如同蚊吟那般微弱。
  朱青瓷、朱青蚨姐妹两则是极是羡慕地看着她。
  她们两个都爱慕赵洞庭这么些年,说是朝思暮想都不为过,只差点没害上相思病。心里,自也是渴望成为赵洞庭的女人。
  只这个年代要让她们将心迹当着赵洞庭的面表示出来,那是万万做不到的。
  不过她们眼神中的羡慕也瞒不过赵洞庭和杨淑妃就是。
  杨淑妃笑吟吟,对着赵洞庭颇具意味地轻轻点头。
  赵洞庭挠头讪笑。
  虽是将朱青瓷、朱青蚨姐妹两宣进宫里来,但让他就这样将两女正法,他还真有点不好意思。
  毕竟昨夜里才刚刚和图兰朵……
  其后过不多时,赵洞庭便打算带着图兰朵离开。
  只杨淑妃却是留他们在宫中用膳。
  这无疑是想创造朱青瓷、朱青蚨姐妹两和赵洞庭相处的机会。
  赵洞庭心知肚明,也无可奈何,只得带着图兰朵留在杨淑妃的寝宫内。
  他答应时,朱青瓷、朱青蚨姐妹两脸上都有着绝美的笑容绽放开来。
  图兰朵瞧瞧这姐妹两,又瞧瞧赵洞庭,眼神中颇为玩味。
  两女眼神中对赵洞庭的那股爱慕她当然看得出来。这种眼神,是藏都藏不住的。
  便如她以前,虽是刻意和赵洞庭保持着疏远,但她对赵洞庭的心思,还不是让众女给瞧了出来么?
第1305章
欲填中枢
  到下午,赵洞庭并没有再到军科部作坊里去,而是到了御书房。
  吏部呈上来李繁荣的简历。
  祥兴十年进士,治政科排名第八。同年放任广南西路滕州岑溪县县令。
  祥兴十一年政审,吏部评其为官清廉,恪守己任,但守成有余,进取稍有不足。
  祥兴十二年政审,吏部又评其知人善用,勤政爱民,于不足之处有极大改进。可稍待其成效,已做提拔。
  赵洞庭也是这时才知道,原来吏部也有要提拔李繁荣的打算。
  不过吏部就算提拔,想必也是按部就班。以李繁荣的资历,最可能的便是由县令提拔为州府副官。
  看过履历后,赵洞庭只对前来呈现履历的吏部官员道:“传朕旨意,着吏部将李繁荣升任为吏部侍郎。”
  “啊?”
  那不过是吏部考功司司长的官员不禁愣住。
  吏部作为主管全国官员考较、任免、调动、升降的部门,实是实权极重的重要部门。
  他怎么着也没想过,皇上竟然会要将这区区县令直接提拔为吏部侍郎。
  县令不过八品,而吏部侍郎,在如今的大宋可是实实在在的正三品大员了。
  他这个司长,也不过是正四品官员而已。
  赵洞庭微微皱眉,道:“莫非你有异议?”
  那考功司司长却是哪里敢说什么,连道:“微臣不敢。”
  只接着又道:“那吏部原侍郎黄大人……”
  自赵洞庭政改后,大宋诸部除去少数几个部门外,多是设尚书一人、侍郎一人。而吏部虽是重要衙门,但此前也只有一个侍郎。
  吏部尚书统管吏部诸事务,而侍郎,则是作为吏部尚书助手,且兼有监督尚书之职。
  如今的吏部尚书和侍郎,都还没有到退休的年纪。
  这考功司司长听赵洞庭说要将李繁荣升任为吏部侍郎,自然而然会去想,原吏部侍郎又该调任于何处去。
  随即便只听赵洞庭说道:“黄大人拟任军科部尚书,暂且不发。”
  军科部尚书许月松今年刚满六十,已到退居二线的年纪。自也得找人接替他的职位。
  虽军科部是研发武器的部门,专业型颇强,但尚书只是统筹部内之事,无需亲自去做研究。是以,让原吏部侍郎却也并无不妥。
  在吏部做过侍郎的人,总较之寻常官员更要清楚如何领驭下属。
  “微臣领命!”
  那考功司司长听赵洞庭这般说,连忙答应,便就告退,向着御书房外走去。
  心里艳羡之余,也在想着是不是要让黄侍郎请吃顿酒才好。
  尚书、侍郎,看似是正副官,但在朝廷中的地位却是截然不同的。能成为尚书,才真正算是进入到朝廷中枢。
  “狗蛋。”
  考功司司长刚刚离开,赵洞庭又偏头看向了李狗蛋,道:“去将钟健、毛崛还有赵转运使宣来。”
  三月中旬时他下旨宣钟健等人进宫,然后才往濠镜岛。如今他都已经回来,钟健等人自也是到了长沙城内。
  李狗蛋忙在旁边答应,也向着屋外跑去。
  只过不多时,钟健、毛崛、赵与珞便到了御书房里来。
  “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刚进御书房,便是给赵洞庭行礼。
  “免礼,免礼。”
  赵洞庭笑容满面地摆手,又让李狗蛋赐座。
  如今钟健和毛崛看起来又和之前不同了,为官数年,官威已是不浅。
  任大理路农业厅厅长的钟健更是显得要成熟许多。
  才刚刚坐下,赵与珞就忍不住问道:“不知皇上将臣等宣到皇城来是……”
  他是最早赶到长沙的,到现在,实是已经等候赵洞庭许多时间了。
  只昨天听得赵洞庭刚刚回到宫里,担心打扰赵洞庭休息,这才没有来求见。
  赵洞庭仍是笑容和煦,只问道:“不知赵爱卿对监察部如何看?”
  赵与珞却是会错意,微微变色道:“皇上,该不会是有人在您面前参了臣一本?”
  “没有,没有。”
  赵洞庭笑着摆手道:“赵爱卿多想了,你只需说说你对监察部的看法便是。”
  如今监察部已然完善,于各地都有监察衙门。不说对百官了如指掌,但也是有着颇为完善的监察的。
  赵与珞是皇亲,又是赵洞庭着手提拔上来的,这些年政审都是极为不错。自不会有人无缘无故参他。
  说起来,现在大宋的御史台倒更像是监察部的监察衙门。朝中各部官吏有监察部盯着,众清流大夫们就盯着监察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7/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