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4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534

  赵洞庭再度愣住。
  虽李狗蛋年纪小,这番话或许也并未有什么深意,但他却不得不去沉思。
  以前秦寒弄走了热气球的制造方法,谁知道,以后各国能不能仿制出掷弹筒、神龙铳等物的制造方法呢?
  虽这么多年过去,各国都是没有能够成功将其防止出来,但数年后,数十年后,谁又能说得准?
  落后便要挨打。
  而止步不前的话,最终也难以避免落后的结果。
  赵洞庭的脸色渐渐有些凝重起来。
  这个年代的工匠们还是不可小觑的,虽在热武器方面极为欠缺,但在许多方面却也有着让赵洞庭都惊为天人的建树。
  他不敢小觑。
  难道真的要研制出更厉害的军火来么?
  这点,赵洞庭当然不是做不到。
  或许他仿制不出后世那些颇为现今的武器,更不可能仿制出信息化武器等等。但要仿制比掷弹筒更厉害的军火,却并非不可能。
  就譬如后世近代颇为有名的红衣大炮,赵洞庭现在便完全可以仿制得出来。
  想到这,他忽的有些动容。
  红衣大炮其实不也是古人研制出来的么?
  而且还是外国人。
  虽然现在中原之外各国还远远没发展到那个地步,但现在元朝、西夏都已经掌握有轰天雷的技术。
  而轰天雷的基础便是火药。
  有火药了,谁又知道那些工匠们不能捣鼓出威力甚至超过掷弹筒的武器来?
  若是届时国外拥有这样超过掷弹筒的军火,大宋却还因为掷弹筒而沾沾自喜,得意洋洋,还不得被打懵了?
  赵洞庭在沉默中自顾自地点了点头。
  随即他抬头看向李狗蛋,笑道:“你倒是提醒朕了,有备无患……有备无患……不错。”
  他却是在这刻想明白,纵然不让各大禁军拥有更为先进的武器,但是朝廷却可以先行储备这样的武器,已备不时之需。
  只是不知道,在元朝正为掷弹筒、冲天炮等物而欣喜若狂的真金等人,若是知道赵洞庭因为李狗蛋这三言两语而升起要改进军火的想法,不知道心里会是个什么感觉。
  其后数日,赵洞庭都很少待在御书房内,倒是常去军科部衙门。
  这让得军科部的大人、工匠们都是颇为惊讶,也很是期待。
  皇上可是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般钻研过军火了。
  难道皇上这又是有什么奇思妙想?
  神龙铳、掷弹筒等物已经让他们惊为天人。他们真想看看,皇上又能鼓捣出什么新鲜玩意来。
  到时候,那威力只怕会更为让人惊讶吧?
  李秀淑在得知赵洞庭让军工部赶制军火租给她西夏以后,其实此趟长沙之行的目的也已经达到了。
  虽是租,但她也已经是心满意足,并没有半点责怪赵洞庭。
  当然,这或许和赵洞庭当夜在大殿对她的勤奋“征伐”有些关系。
  她实在是对赵洞庭各处都满意。
  让西夏对大宋俯首称臣,她也是真心实意的。以后的国君她不敢说,但她却是真打算这辈子都紧紧依靠大宋。
  如此,租和卖在她看来便没有太大的区别。
  有大宋租给他们的军火,他们足以覆灭四大军司。
  至于以后西夏境内若再起什么叛乱,再向大宋租一次军火不就是了?
  虽然租军火的代价也不轻,但总较之买军火要小上许多。
  只是李秀淑却也并没有要就这般离开长沙的打算。
  听潮府有高手几度提醒她该是时候回国,她都只说天寒地冻,不便出行。
  那些高手们也不敢再多劝什么。
  毕竟他们经得住这般寒冷,但女帝可并不具备他们那样的修为。
  不知不觉中,年关便到了。
  只是寒流却并未消散。
  虽气温没有再度下降,但寒冷仍旧在延续。
  大宋各地都兴起许多煤矿,在赵洞庭发明出蜂窝煤后,总算是让得各地没有出现有许多百姓生生冻死的情况。
  但在大宋北方的元朝等国,可就是忧心忡忡了。
  这股寒冷,已然侵袭到北方有些时日。
  而且,比之南方来得更甚。
  这是很正常的情况,因为北方的冬天素来就比南方要寒冷许多。
  西夏尚且还好,李秀淑未雨绸缪,早就将蜂窝煤的制造方法传回国内。渡过这次寒流,应是无碍。
  而同样在长沙皇宫之内的图兰朵,再有驻宋大使却并没有这样的先见之明。
  骤然的寒冷,让得元朝境内全然没有新年将至的热闹气氛。
  寒流才刚到时,气温便是骤降许多,没几日,元朝境内就已经出现有人被活生生冻死的情况。
  真金等人因掷弹筒等物成功仿制出来的喜悦也早被冲得烟消云散。
  这些时日,真金宣集众臣不知道商议过多少次,却都没有商量出度过天灾的办法。
  面对这样的寒流天灾,百姓们需求的便是粮食、木炭。
  但木炭怎么可能供应全国的百姓?
  现在元朝中都之内的木炭价格也早是在眼瞅着蹭蹭蹭的往上涨了。
  所幸的是,在寒流到北方数日之后,真金等人倒也得知大宋出现“蜂窝煤”这种新奇玩意的事。
  听说大宋百姓以这种物事在寒冬中取暖,真金忙不迭派人去查探蜂窝煤的制造之法。
  但这一来二去的,自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等到元朝终是弄到蜂窝煤的制造方法,且在各地开采煤矿的时候,民间已是有不少百姓冻死,也就南京两路、山东西路等和大宋接壤的地方,倒是通过些途径从大宋境内购买了不少蜂窝煤,渡过了最初的寒流。
  这代价,那就很难说了。
  大宋境内的百姓们对元朝压根说不上友好,有这样的机会,少不得要痛宰那些元朝的商人。
  这些,都不做细赘。
  年关之日,赵洞庭中午依着惯例在朝中宴请群臣。夜里,则是在寝宫中陪着诸女。
  杨淑妃和太皇太后谢道清等人也在。
  寝宫院中显得颇为热闹。
第1264章
新江湖榜
  赵安、赵如两个小家伙已是能满地跑。
  还有几个则是抱在怀中。
  众女时而惊呼,时而安抚。谢道清和杨淑妃两人更是时刻盯着赵安和赵如,满脸提心吊胆之态,生怕两个孩子摔着。
  这让赵洞庭都是有些哭笑不得。
  好在这些孩子都不是放在杨淑妃和谢道清身边带养,要不然非得被宠溺得不成样子。
  只细细去想,这也不怪杨淑妃和谢道清两人。
  大宋历经磨难,皇室凋零,如今好不容易复苏。她们自是将自己的这些孩子当做心肝宝贝看待,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掌心怕摔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79/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