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5/2534

  接过信,眼睛扫过信上内容,赵洞庭不禁脸色微变。这信已经是经过情报司整合过呈上来的,上面竟然写着元军已从静江府、昭州、柳州等各州出发,直奔平南而来,先遣军怕是不用十天就可以到平南城外。
  还有,完颜章部率军驻扎苍梧,元军梧州守军骨格力部仍旧镇守,并不见什么动静。
  赵洞庭这些天对广西南路的地图了熟于心,看到这信,很快便想明白苍梧和梧州是怎么回事。
  看来阿里海牙果然还信不过完颜章,这让赵洞庭心里有些开心。
  堂下众将仍在议论,不过话题转移到猜测信中写的什么。
  “诸位且先安静!”赵洞庭冲着堂下众将摆摆扇子,道:“情报司密信,元将阿里海牙已经遣各州守军,还亲自带着他麾下十万兵马向我平南杀来,大有决战之势,却是不需要我们主动去找他的麻烦了。”
  文天祥等人都是愣住。
  而后,文天祥道:“皇上,阿里海牙麾下兵马应该还有十三万到十五万左右,咱们是主动出击,还是倚城死守?”
  赵洞庭眼中闪过佩服之色。
  文天祥征战广西南路,果然对元军军力极为清楚。他猜测的数字竟然和密信上所说差别不大。阿里海牙各军人马,共计十二万余。
  文天祥漏掉的,只有那被阿里海牙留下镇守梧州,防备完颜章部的骨格力近万人马。
  “诸位以为咱们如何合适?”
  听到文天祥的话,赵洞庭又将皮球踢给众人。
  苏泉荡拱手道:“皇上,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战之,敌则能分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元军数量也不过我军两倍而已,是以末将以为,若是元军齐聚以后再来进犯,我军宜守,借城池之便消耗元军兵力,再等待战机反攻。若是元军部队分批前进,咱们可以采取奇袭,派出骑兵以雷霆之势先削弱他们的兵力。”
  其余诸将听苏泉荡这样说,都暗暗点头,连文天祥都对苏泉荡投去赞赏目光。
  他的方针,的确是最为适宜现在局面的,不得不说,苏泉荡的兵法造诣颇为不浅。
  “苏将军说的有理。”赵洞庭也认可苏泉荡的方针,“只是,朕心中还是有些忧虑。秦寒、完颜章已经投元,朕担心以秦寒的谋略,会将我们的举动全部料想出来。若是到时候我们派遣骑兵,却落得个自投罗网,那对士气可是极大的损伤。”
  阿里海牙虽然防备着完颜章,但谁也不清楚秦寒会不会在其中捣鬼,赵洞庭心里没底。
  苏泉荡登时皱起眉头来,乐无偿、岳鹏、东河里等人的脸色也都不好看,因为他们都见识过秦寒用兵的厉害。
  那个家伙的脑子,真的堪当十万雄兵。
  殿内的气氛陡然有些凝重起来。
  或许,秦寒能够看到这幕的话会感到自豪。因为很显然,南宋君臣对他的忌惮,要更甚于对阿里海牙的忌惮。都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可秦寒这种人,对他更了解,却只会更寒心。他对兵法的运用,对战场的运筹帷幄,太容易让人生起无可奈何之心了。
  赵洞庭左想右想,还是觉得自己选择哪种方式,都可能会被秦寒预料到,堂下众将眉头紧锁,估摸着也是这种感觉。这让得赵洞庭有些后悔,早知今日,当初应该随便找个理由把秦寒给咔擦掉的。
  足足过去几分钟,堂下都仍是没人说话。
  赵洞庭觉得这样下去不行,还没开打就被秦寒弄得疑神疑鬼了,当下刻意咳嗽两声,道:“诸位也不要太过疑虑,密信中说完颜章所部驻扎苍梧,并没有什么动静。他们刚刚纳降,阿里海牙不可能全信他们,秦寒也未必能献上什么计策。”
  未战先怯,乃是大忌。
  文天祥只是耳闻秦寒的事迹,倒是没有那么忌惮,闻言道:“皇上,那咱们不如且先按苏将军的计策行事,到时候看元军动向,再做调整。”
  “嗯!”
  赵洞庭点点头,眼下也想不出其他法子,道:“那就让各路探目继续监视,若是有哪路人马不长眼敢先跑到平南县城百里以内,就让骑兵先干掉他们,好搓搓他们的锐气。若是阿里海牙集兵再来寻战,咱们就依着这平南县城慢慢消耗他的兵力,若生有变故,再设法突围。”
  阿里海牙虽有十余万军马,但想要围死平南县城显然不可能,平南县城不是孤岛碙州,四面都有城门,别说十万,就是二十万,也难以围死赵洞庭他们。
  就这样,对付元军的方针暂时被定下来。其后,众将匆匆离开,各自下去部署。
  守城是必然的,纵是骑兵出击也不可能将阿里海牙军队全部灭掉。而守城,需要修补城墙、加固城门、准备各种守城器械、工具等等,事情其实特别繁琐。之前赵洞庭他们主动进攻,没有做守城准备,此时显然有些时间紧迫。
第132章
决战平南(二)
  平南县城内愈发熊熊起来。
  无数百姓自发到军营外请命,帮助军卒搬运守城器械、修缮城墙等等,便如赵洞庭刚刚率军入城时帮助他们修葺房屋,发放军粮那样。
  好一副军民和睦的景象。
  如此又过去七天。
  平南县城内还在紧张备战,情报司日日都有整理好的密信呈送到赵洞庭面前,而赵洞庭每日只是照常练武、看书、习房中术、想乐婵,连距离他最近的乐无偿、赵大、赵虎等人也不知道他心里到底是急不急。
  直到这日,情报司又有密信呈到赵洞庭所居院落,赵洞庭才突然带着乐无偿匆匆离开,往府衙正殿而去。元军先遣军已到,且驻扎在平南县不远的平旦驿中。看情形,元军显然是打算在平旦驿集结,然后再大举进犯。
  古代作战,通常都是有城池作为后盾的,因为只有呆在城池里,才能保证后勤、兵力等等补给。
  真正在野外作战,其实最多也就是几天的事。
  很快,众将便都被宣到正殿中来。
  赵洞庭站在殿内,将手中密信递向文天祥,对众人说道:“元军先头骑兵部队已到平旦驿集结,诸位觉得我军该如何应对?”
  平旦驿原本是宋军驻地,到平南的距离和从镡津县到平南差不多。
  若是极速行军,也就数天的时间可以到得平南城下,骑兵更快。
  可以说,大战已经是迫在眉睫了。
  众将各是脸色严肃,沉吟起来,谁也没有出声。
  文天祥将手中迷信细细看完,又递给旁边的苏泉荡。
  待得众将都看过,岳鹏怒冲冲道:“皇上,末将请求出兵,先去杀他们个下马威再说!”
  赵洞庭微微闭上眼睛:“诸位觉得此法可行不可行?”
  苏泉荡道:“皇上,末将以为,先去探探元军虚实也好。不过此行怕是不能差大多兵马前去,免得到时候反被敌人拖至住,那样就全盘落入被动了。”
  岳鹏道:“我率侍卫亲军马军前去即可。”
  赵洞庭摆摆手,却是问道:“从雷州运来的粮草和轰天雷、地雷等武器怎么样了?”
  轰天雷,也是赵洞庭在雷州休整那将近两个月时间里研制出来的新型武器。说是新型,其实就是将瓷罐雷稍稍进行改造,在瓷罐中填充些铁片、碎石等等东西,然后药引的配比稍作改变,使地雷的引发时间延长,和手榴弹差不多。
  赵洞庭之前并不想动用太多新型的东西,但阿里海牙大军来犯,势必是场恶战,他也只得让雷州将轰天雷给送过来。至于如地雷、掷弹筒、轰天雷等这些火器日后会引得天下发生什么变化,他现在却也是顾不得了。
  军中负责后勤的官吏答道:“回皇上,粮草皆已放入库中,地雷也已分发到士卒手中。”
  岳鹏紧跟着道:“现在已经埋在城外各处了。”
  赵洞庭又是点点头,道:“好,那就由岳将军你率领侍卫亲军马军前去平旦驿试探敌军,朕配给你轰天雷两百颗,切记,不可恋战,不论战果如何,将轰天雷全部扔到平旦驿中后,你即刻率兵返回!”
  “是!”
  岳鹏躬身领命,然后就匆匆往殿外去了。
  赵洞庭又看向文天祥和苏泉荡等人,道:“城内兵卒分为两部,神丐军乃是新卒,先作为预备役,勤加操练,等到元军攻城时再做打算。”
  “末将领命。”
  神丐军统帅东河里也是躬身领命。现在,神丐军已有两万余军卒。
  赵洞庭不想将全部的人马都全部派上城头去,以防不测。再者,平南县城也就这么大,而且西、南两面基本上不用防守,城头上也不可能容得下太多兵卒。
  从唐朝的时候,军中就有预备役。
  到得下午时分,岳鹏率着两千侍卫亲军马军出城。原本只有千余,这是最近又从殿前司禁军中调来千人。
  在赵洞庭的心里,飞龙军是特种兵,而侍卫亲军,则是精锐。殿前司禁军,算是预备精锐。
  两千侍卫亲军马军全部骑着高头大马,马蹄上钉着马蹄铁,士卒腰间挎着包囊,囊中是五日的干粮。有少数则是挎着两个,左边干粮,右边轰天雷。
  这是十足的轻装上阵。
  刚到城外,岳鹏大声呼喝,众将士便纵马奔驰起来,一系黄尘在夕阳余晖中冉冉腾起,然后很快远去。
  赵洞庭率着些飞龙士卒立在城头,看着岳鹏率军走远,心中有些凝重。
  他心里也没底,岳鹏此去还能不能活着回来。
  轰天雷虽然威力极大,但却也并不意味着无敌。雷州所造轰天雷不过千数,拨给岳鹏两百,已经是赵洞庭尽最大的努力了。元军势大,想要战胜此役,轰天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待得看不到岳鹏所率军马人影了,赵洞庭才从城头离开,到各处去察看。
  守城战是容不得有什么纰漏的,因为那纰漏若是被敌军抓住,很可能便会成为胜负子。
  天色逐渐昏黄。
  乌江河畔,岳鹏率着两千士卒仍在向着平旦驿方向疾行。
  他要赶在元军后续部队到达平旦驿之前攻击平旦驿,要不然就是送羊入虎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5/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