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4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24/2534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陆秀夫忽的对着赵洞庭跪倒,声嘶力竭的大喊。
  一时间,这样的喊声传遍皇宫内外。
  赵洞庭也并未拦着他们。
  这刻,他的心中虽是如释重负,但也同样有些复杂。
  过半晌,他才偏头问岳鹏,道:“柳元帅领军还未到临安?”
  岳鹏禀道:“根据信差回报,柳元帅他们的海战船已于港口登陆,应该今日也能到临安城内。”
  “嗯!”
  赵洞庭轻轻点了点头,对着后面的陆秀夫道:“命人在城墙上张灯结彩,明日朕要在城头宴请硇洲诸老卒。”
  “是!”
  陆秀夫含泪点头答应。
  然后,众人才鱼贯向着皇宫内走去。
  赵洞庭并未继承赵昰的记忆,对这皇宫,自也没什么印象。
  进宫以后,便好似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止不住地到处张望。
  好在众人也都只是以为他年幼离开皇宫,是以现在才对这旧皇宫颇感新奇。
  待赵洞庭到得皇宫内正殿以后,乐婵、杨淑妃等女,再有朝中众文臣武将都是在大殿内落座、站定。
  其中,有些甚至是赵洞庭未曾见过的生面孔。
  以往和他熟识的朝中官员,如今多数都在朝中任以重要官职了。往淮南西路、江南东路等地的,他都算不上熟悉。
  只大概的印象还是有。
  赵洞庭在龙椅上坐下以后,待问名那些自己不认识的官员身份。然后便就开始交代阅兵的事情。
  阅兵是大事,是大宋要做过周边诸国看的,必须得声势浩荡,不能草草了事。
  要不然,也对不住赵洞庭这般大张旗鼓。
  真正算下来,大宋各地禁军、守备军虽都只派千人作为代表,但再加上各地官吏、以及各行各业代表、江湖人士等等,这人数可就颇为吓人了。为此耗费的金银等等,也决计不再少数。
  这一番交代下来,便是个多时辰过去。
  领有任务的众臣都是匆匆离开皇宫。
  赵洞庭则是带着诸女在皇宫内到处游历观赏。
  临安府的皇宫,几乎能算得上是个小城池。而这个小城池,更是汇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
  赵洞庭见识到宋代建筑工艺的巅峰。
  这刻,他心中还真是生出迁宫临安府的想法。
  只随即这种想法又被他掐灭。
  临安虽复,但他的脚步却并不会因此而停滞。
  元朝疆土浩瀚,实力雄厚。若是不灭,莫说他,整个大宋的人都会心有不安。
  他要的,是为大宋建立起泱泱帝国。不敢说万世不朽,但也必然要称雄于这个年代。
  到傍晚时,柳弘屹带着镇国军区禁军将士再有广南东西两路的守备军将士以及硇洲老卒们浩浩荡荡也终到临安府内。
  这让得临安府更是沸腾几分。
  城内负责接待那些由朝廷请来观赏阅兵的人的官吏们个个都是忙得不可开交。
  由朝廷出资开办的客栈早就是住不下这么多人了。
  有许多人,都只得由朝廷出资租下客栈,然后安排他们去下榻。
  若是此时谁此时将汇聚在临安府内的那些江湖高手的名字统计起来,怕是能让得无数人瞠目结舌。
  大宋各武鼎宗门都派遣有高手前来,可以说,临安府内此时都汇聚有大宋过半高手了。
第1216章
成都之治
  莫说是上元境强者,便是真武境强者也绝不在少数。
  皇上亲自下旨相邀,那些宗门内有真武境高手坐镇的武鼎宗门,没理由不会出动这般高手。因为如此,才算给朝廷最大面子。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背负着各式武器的江湖人士只能说是多不胜数。
  说起来,还真有扔下块砖头也能砸到几个上元境的盛况。
  柳弘屹率着广南东、西两路大军进城,并未在城内引起什么轰动。很显然,城内的人都已经是对此见怪不怪。
  除去蜀中、大理以外,广南东、西两路距离临安府最远。到现在,福建路、江南西路、荆湖南路、荆湖北路、京西南路、夔州路等地的禁军、官吏都已进城安置,就更莫说淮南西路、淮南东路、江南东路等就在临安府旁侧的那些禁军将士和官吏。
  可以说,除陈文龙、陈江涵等镇守长沙的大臣以外,大宋其余大臣及封疆大吏几乎悉数到齐。
  据斥候传报,连蜀中和大理的禁军、官吏此时都已经是距离临安府不远。
  其中要往成都府路任转运使兼节度使之职的希逸更是随着柳弘屹前来的。
  柳弘屹等人进临安府后,禁军、守备军将士们都被安置到城内军营。柳弘屹等数十文武大臣联袂往旧皇宫见赵洞庭。
  成都府路转运使希逸、广南西路转运使董震、广南东路转运使冯廷鸾,再有广南东路安抚使贺东强、广南西路监察使穆康巽、琼州安抚使冉安国、副安抚使黄志杰等等,这些个个都是跺跺脚便能让得广南东、西两路震上几震的大人物。而地位次于他们,却同样掌握有实权的还有广州守备军区军长吕英才、静江府守备军区军长阙华荣、月牙岛特使红娘子、环岛特使总管柳西狂等人。
  这数十人,都不能仅仅说是只占据广南东西两路半壁江山了,已经能够全然代表广南东西两路的官僚阶层。
  赵洞庭在皇宫听闻柳弘屹等人到后,顾不得继续游览皇宫,又往正殿,宣柳弘屹等人觐见。
  数十人,很快便让得大殿内热闹起来。
  见到赵洞庭以后,众人都是跪倒在地向着赵洞庭行礼。
  赵洞庭满面是笑。
  这些人不仅仅只是他的臣子,其中有许多人更是他的朋友。如柳弘屹、希逸等,更是他在雷州时就熟识的。
  他们都为大宋立过汗马功劳。可以说,没有他们,便没有现在的大宋。
  让众人平身以后,赵洞庭只问道:“途中可还顺畅?”
  柳弘屹笑着答道:“回皇上,顺畅得很啊!从雷州到这,海上都是风平浪静。”
  赵洞庭又问:“那硇洲老卒们……”
  柳弘屹答道:“都已经安置到城内军营住下。”
  “好。”
  赵洞庭轻轻点头,彻底放心。
  临安府阅兵,他在很大的程度上是做给这些硇洲老卒们看待的。因为,这是他这些年始终欠着那些老卒们的承诺。
  其后,赵洞庭又问及柳弘屹、冉安国等人关于天罪、天陨、天败,以及地煞、地勇,这五支海军的组建情况。
  国要安定,必须得依仗军队的实力。以前大宋濒临灭亡,后来赵洞庭也只是着力发展陆地军队,海军对于大宋而言始终是个缺陷。是以,如今赵洞庭发展海军的决心很大,也是颇为迫切。
  毕竟真正想要让得海外诸国向大宋俯首称臣,最终还是得要仰仗海军的。
  大宋禁军虽盛,到得海上,也难以建功。光是不习惯海战船颠簸者就必然不在少数。
  让赵洞庭再度安心的是,柳弘屹、冉安国等人都言诸军组建成效颇为不错。
  到现在,天罪、地煞等五军都已经完善建制。各军新丁都在训练当中,且此行带往临安府的新丁训练都已颇见成效。
  想来不用过多少时日,大宋便能够拥有真正的海军部队。
  说过这些事后,满殿皆欢。
  赵洞庭对众臣言及等到成都府路、潼川府路以及大理路的文臣武将们到,便在这临安皇宫内设宴宴请朝中众臣。
  然后,便让董震、穆康巽等人都退了下去。仅仅留着希逸在殿内。
  自从宣旨封希逸为成都府路转运使后,他还并未和希逸会过面。有些话虽然不是非得交代不可,但如今既然碰面,自是应该交代交代。
  待得众臣退出大殿以后,赵洞庭从龙椅上站起,缓缓走到了希逸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24/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