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40/2534

  天气依旧是最为炎热的时候。
  尚且才是大清早,长沙城内就颇为热闹起来。
  这个年代的人睡得早,起得更早。
  赵洞庭也大早起床,在寝宫内修习剑道以后便前往御书房接见了余飞航、段实、朱海望等人。
  如今时隔数日,他们在家中该交代的事情都已经交代完毕。准备动身前往张珏的镇南军区。
  刘诸温、张红伟等人拿下新丁部的消息于昨夜刚刚传到长沙皇宫,连赵洞庭都没有想到他们的速度竟会这般快。
  这也让得朱海望等人启程往大理的行程显得更为迫切些。
  因刘诸温等人大军在前掠阵,后面必须有相应的人去管理那些攻下的城池才行。如此,才能让得大理境内少生哗变。
  而现在张珏尚且还在镇南军区内安置那些降卒,要建立天微军总得需要些时间。朱海望等人怕是还得在镇南军区内滞留。
  此时再不从长沙城出发的话,说不定等到刘诸温等人拿下大理皇城,朱海望他们这些人都还在大宋境内。
  到时候难免麻烦。
  御书房内,包括段实在内的众人都是跪倒在赵洞庭面前。段实以大理路节度使自居。
  余飞航为大理副节度使。
  朱海望天微军军长,同时暂代大理军区军长。而以后大理军区自是设在大理国都,威慑整个大理境内。
  除去他们三人,御书房内还有官员十数人。这些人,都是赵洞庭从社安部治安司以及其余衙门抽调出来的官员。
  这些官员都是实干能力不错,且也愿意前往大理的人。有朝中老臣,也有科举新秀。
  其中科举新秀中尤以钟健、毛崛最为引人注目。
  他们两人都是赵洞庭刚实施科举新政后及第的人才,不仅仅在殿试时表现极为优异。其后为官时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钟健的确是农业方面人才,在任职邵州农业厅正厅长以后,他鼓励百姓种植新型作物。让得邵州成为粮食出口大州。
  话说苏湖熟,天下足。钟健在短短任期内,硬是让得邵州成为苏湖中的苏湖。
  若是各州都能效仿下去,赵洞庭便根本无需再担心粮食问题。哪怕是出现饥荒年,大宋也大概是熬得过去的。
  而现在,钟健直接被赵洞庭任命为大理路农业厅厅长。
  赵洞庭愿意给钟健这样的机会。
  甚至当初在刚刚冒出布局大理的想法时,他脑子里面就有泛起钟健的身影。
  大理国内不似大宋境内现在这样民生富足,就需得钟健这样的人去开疆扩土。
  只要大理境内的百姓在大宋治下能穿暖吃足,赵洞庭不觉得那些部族、旧民还是吃饱了撑着的反抗大宋统治。
  农业向来和水利密不可分。
  为让钟健能够在大理大刀阔斧地实施农业改革,赵洞庭还特意将郴州水利厅厅长毛崛也任命为大理路水利厅厅长。
  他对钟健寄予多大的厚望可想而知。
  时隔不到两年,初次科举中最为优异的人才终于得以崭露头角。
  就拿钟健来说,虽然还是被任命为厅长,但大理路厅长和邵州厅长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大理是路,邵州才不过是个州而已。
  他也勉强可以算是封疆大吏。
  毛崛也同样不差。
  他们由副厅长升到厅长,再由厅长升到路厅长。整个时间还不到一年半,可谓是十足十的平步青云。
  想来,他们在朝中晋升的速度必将传为佳话。他们两人也会成为那些科举进士的模范标杆。
  赵洞庭看着眼前跪下的数十人,脸上泛着微笑,道:“诸位爱卿请起吧!”
  该说的,他都已经单独召见这些官员说过。此刻也没有什么其余的事要再交代。
  待众臣起身之后,赵洞庭眼神掠过众人,只是又道:“此去镇南军区,再往大理,路途遥远。虽朕派遣武鼎堂安卫殿供奉护送诸位爱卿前行,但诸位爱卿还需得路上小心才是。大理路朕就交给你们了,希望你们能够让大理路也如我们大宋境内诸路这般以极快的速度兴盛繁荣起来。诸位莫要认为大理百姓曾是大理段氏百姓就区别对待,待刘诸温军长他们打下整个大理,那大理,便就是咱们大宋的疆土。大理的百姓,也是咱们大宋的百姓,不再是外土之人。”
  “是!”
  以段实、余飞航为首的众臣都是拱手答应。
  赵洞庭轻轻点头,又道:“诸位爱卿到得大理以后需得团结共处,半年内,朕不要求大理能够封赏多少税收。以余爱卿为首,诸位只需安抚众大理部族、百姓,再以钟大人为中心,将大理境内农业、水利等发展起来,让大理百姓吃饱穿足即可。将我大宋荣光照耀大理境内的过程中,诸位爱卿若有什么难处,可以向朕明言。要银钱,朕便拨银钱,要粮饷,朕便拨粮饷。”
  众臣俱是微微动容,连忙拱手又拜,“臣等必不负皇上重托。”
  从赵洞庭的这番话里,他们都能听得出来赵洞庭对大理路有多么看重。
  皇上这真是要将大理也发展成如今的荆湖南路这样。
  而要钱拨钱,要粮拨粮,自然已是对他们这些赴理的臣子们的最大支持。
  余飞航、钟健等人难免心中热血沸腾,霎时间觉得干劲十足。
  赵洞庭也没有其余的话要说,对着朱海望、钟健等人笑笑,便道:“那诸位爱卿这便启程吧!”
  诸臣缓缓退出御书房去。
  到宫外,他们的家眷们以及武鼎堂安卫殿数十供奉已经在外等候。
  除去朱海望外,余飞航、钟健等人几乎是将家眷全给带上了。
  他们家中并没有兄弟。
  赵洞庭自没有再出宫相送。
  宫门口,众臣又对着皇宫内跪拜,然后便在武鼎堂供奉们护卫下向着长沙城南门而去,往镇南军区所在的靖州。
  现在谁也没法预料他们到了大理境内以后会遭遇怎样的阻力。
  或许那些部族在大宋禁军面前会如新丁部那般选择投诚,但以后大宋新政危及他们利益。他们怕是不会坐以待毙。
  再有大理段氏在大理境内定然还留有死忠,那些人怕也会兴风作浪。
  余飞航、钟健他们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但哪个旷世帝国,又不是在这样的披荆斩棘中兴盛起来的呢?
  当太监禀报赵洞庭与副节度使等人已经离宫时,赵洞庭嘴里呢喃,“愿一切安好……”
第1064章
桑哥疑虑
  大宋要富强。而这条富强路,必然是充满艰辛和血泪的。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
  赵洞庭心知肚明,以后能留在自己身边的人只会越来越少。备受自己信任的,难免都要被派往到各地主事。
  现在的大宋疆土浩瀚,已经不再是当初在雷州的那个时候了。
  岳鹏、苏泉荡、苗右里、文天祥等等诸多原本环绕在自己周围的大将现在都已经到各地坐镇。
  而以后,这样的人只会越来越多。便如刚刚离开长沙城的朱海望。
  只这还算好的,起码,他们都还活着。
  在大宋抗元兴起的这数年内,有更多的人却是永远的离开了人世。
  原殿前司侍卫马军副公事陆川遥,再有杨仪洞、李元秀、吴成再、刘勇、邹洬、刘黻、向东阳等人。
  赵洞庭已然记不太清有多少人为这大宋的兴盛而付出自己的性命。
  如陆川遥、刘勇、邹洬这些将领,都是战死沙场。
  刘黻病死。
  向东阳更是辛劳成疾,猝死于任上。
  赵洞庭不知道,等得大理彻底被大宋同化时,朱海望这些赴理的臣子还能留下多少。
  他终究是做不到如以前的皇帝那般铁石心肠。
  虽仍是让朱海望等人去了,但心里感觉并不好受。
  从御书房离开以后,赵洞庭回到寝宫,径自到了韵景的房间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40/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