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2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534

  “微臣领命!”
  朱海望带着些许激动拱手。
  赵洞庭点点头,又接着道:“这支禁军,朕便任你为军长了。不过以后朕会再设大理军区,你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朱海望连道:“微臣不敢,也不会有。皇上对我朱家之恩如同再造,海望心中永不敢忘。”
  “嗯……”
  赵洞庭道:“你能这样想,朕就放心了。其实以你的才干,纵是让你做大理军区副职,朕也是放心得下的,只是你年纪太轻,现在资历还尚嫌不够,朕最多也只能将你封为一军军长。封赏太过,朝中其余那些将领们难免就有想法了。”
  “海望明白。”
  朱海望拱手又道。
  只他心里,怕莫还是有些古怪的。
  他是年纪不大,赵洞庭年纪却比他还要小得多。
  可此时,赵洞庭在他眼中却是老道得让他觉得好似在面对陆秀夫等人似的。
  这种突兀感,真是太强烈了。
  好在朱海望也跟着赵洞庭这么些年,倒是有所习惯,眼中还是没露出那种古怪之色来。
  赵洞庭见朱海望这般,也就不再说话,埋首写信。
  信,自然是写给张珏的。
  只不到两刻钟时间,便有数百字跃然于纸上。赵洞庭检查过,就递向朱海望,道:“这封信你交给张副军机令,朕已在信中让他调遣军卒给你。此军将大部分以镇南军区老卒组成,名为天微军。你且先回家中去,再陪陪家人,做些准备,过两日便先行启程往张副军机令那里去吧!封你为天微军的旨意,朕等会儿会差人送到你家中去。”
  朱海望很是恭敬地伸出双手接过信,“臣朱海望多谢皇上。”
  然后他便也离开了御书房。
  赵洞庭却是并未离开,就在这御书房内接连又写了数封信。然后,便让易诗雨将这些信给传了出去。
  紧接着,又让刘公公宣了几个社安部的官吏过来。
  打开大理局面的主官余飞航已定,他却还得需要为余飞航拉起班底才行。
  等总算将这些人见过,定下让他们随余飞航前往大理的事,天色已然是在不知不觉中黑了。
  刘公公已经数次提醒赵洞庭该用膳。
  待得最后那个官吏离开,赵洞庭从床榻上下来。即便是以他的修为,也都觉得双腿有些发麻。
  扭了扭腰,赵洞庭苦笑着对刘公公说道:“做皇帝真是个苦差事。”
  刘公公连道:“这全是因为皇上勤勉爱民,古往今来,能如皇上这般勤劳的皇帝也是没几个的。”
  赵洞庭莞尔,“走,回寝宫用膳去。”
  自己勤劳么?
  大概是算不得的。
  连早朝都给取消了,还算得什么勤劳?
  赵洞庭忽然在想,也不知道以前那些以勤政著称的皇帝们,到底是过的什么日子。
  据说是五更起,三更眠。想想,都是让人心中发麻。
  他可不想做那样的皇帝。
  快些,快些。快些将这大理以及将要重归大宋的淮南西路等路的基调、班底给定下来,就能轻松了。
  赵洞庭心里如此想着。
  可惜的是现在朝内的确缺少能力、资历两者皆有的官员,要不然,赵洞庭也不必如此伤神。
  光是个大理,就让他有些头痛了。还真不知道,等淮南西路等路回归以后,该派哪些人前去主持大局才好。
  走在回寝宫的路上,赵洞庭的脑子里仍是思绪纷杂。
  难道这就派遣那些科举中选拔出来的人才去?
  这念头刚刚升起,就被赵洞庭给掐灭。
  这样太冒险了。
  哪怕是如钟健那般在科举中独占鳌头的,后来有政绩不菲的人才,想要挑起某路大梁,也还需得经过长时间的打磨才行。
  做官儿,不是有能力就足够的。甚至绝大多数时候,情商比能力要远远重要得多。
  刚到寝宫,赵洞庭就看到众女都在院子里。赵如、赵安两个小家伙分别被颖儿和张茹抱在怀里。
  瞧见他,乐婵便迎上来道:“怎的这个时候才回寝宫来?用过膳没有?”
  说着有些责怪地看向刘公公道:“刘公公你需得提醒皇上才行。”
  她自是顾着赵洞庭的健康的,哪怕明明知道赵洞庭修为不俗。
  刘公公没敢辩驳,只连道:“奴才有罪。”
  赵洞庭心中却是温暖得很,将乐婵拥在怀里,道:“莫要怪刘公公,是朕想处理完事再回来用膳的。”
  乐婵用眼神轻轻嗔他,挣出怀抱,对着刘公公道:“公公快些让御膳房送膳食来。”
  赵洞庭眼神扫过院子,心满意足。
  穿越到这个年代作为国君是不轻松,但他却有更多收获。无比珍贵的收获。
  就是院子里这些牵挂着他,爱慕的他的女人们。
第1052章
新丁投诚(上)
  大理。
  石城郡城西侧新丁部。
  新丁部是个小部族,并未被纳入三十七部之列。在部族境内,也仅仅只有新丁城这座显得有些孤零零的城池。
  新丁城四面是山,其壮阔程度也远远没法和石城郡城那样的大城相较。
  自数日前刘诸温等人率军拿下石城郡后,仅仅在石城郡城内休整两日,便就继续向着大理皇城前进。如今到得新丁城外。
  看着新丁城那不过数米高的斑驳土城墙,刘诸温等人都并未太将其放在心上。
  残破的城墙、怎么看怎么显得破落的城门,在这夕阳下,实在是让这新丁城显得暮气沉沉。
  这样的城池是不可能挡得住大宋禁军的。
  是以虽然这时已是接近黄昏,刘诸温等人也并没有让大军在外扎营的打算。拿区区新丁城,光是有军中猛虎、神鼎、神雷三支特种部队就已是绰绰有余。
  大军在城外千余米缓缓停下。
  刘诸温等人都是举起望远镜看向城墙。
  这样的土墙上是容不得人的。只有许多新丁部的守军在土墙里冒出头来。
  他们还在用着最为原始的方法守城。
  想来除去弓箭、火油、石头等物外,这样的部族连轰天雷都不可能有。
  刘诸温笑着看向旁边苗成、张红伟两人,道:“苗军长、张军长,不如咱们便分别派遣麾下特种部队攻城,看看哪支部队能够先行将这新丁城的城主府拿下来,如何?”
  他没说谁先破城。因为这在他看来实在没什么难度。
  “好啊!”
  苗成、张红伟两人都是点头。
  他们同为禁军军长,虽关系不错,但也不介意麾下将士互相比拼比拼。甚至对此颇为热衷。
  因为将士只有有比较,才有冲劲。而有冲劲,才能够有长足的进步。
  这就好似是军中会武似的。良性的比拼,对每支禁军都会有促进作用。
  只是正在三人就要传令的时候,那稍显单薄的木制城门却是忽的被从里面打开了。
  有穿着战袍,头戴盔,盔顶簪缨的魁梧武将率先从其内走出来。他满脸络腮胡须,膀大腰圆,脸上却是腆着笑。
  在他身后,还有不少穿着官服,头戴五梁进贤冠的文官跟着走出城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6/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