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老子是皇帝(校对)第10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8/2534

  这是意外之喜。
  苏刘义作为副军机令,最先按捺不住,拱手问道:“皇上,又有捷报?”
  这刻没谁再去纠结赵显的事。
  大宋兴亡比什么都重要。
  赵洞庭环顾众臣,朗声笑道:“柳安抚使、朱家两兄弟以及张红伟、苗成、刘诸温等将在横山寨西侧大破大理军。大理溃军绵延十数里,折损无数。广南西路战事可以告休,大理三军征我大宋,如今只剩下那封合璧的大军还未剿灭,想来也苟延残喘不得多长时间!”
  他没提横山寨被焚的事情。
  相较于整个天下,横山寨的确算不得什么。
  而且刚刚被全太后等人这么闹腾,朝中眼下也是正需要振奋人心的时候。
  随着赵洞庭话音落下,群臣眼中俱是有精光掠过,然后便止不住的露出激动之色。
  “天佑我大宋啊……”
  “皇上圣明啊……”
  大殿内又是这般“呼天抢地”的声音不绝于耳。
  哪怕是坐在龙庭上面的太皇太后谢道清,脸上也是有着激动之色。
  当初大宋差点在她手中灭亡,她自己也被掳去蒙古高原。她更能体会到这种兴盛的难能可贵。
  这也就让得她更不愿意去追究赵显遇刺的事情。
  以前她是最为钟爱赵显不假,可现在,赵洞庭的成就的确让她挑不出半点儿刺来。
  她甚至油然生出种想要帮助赵洞庭“脱罪”的想法。
  因为,大宋需要这样的皇帝。
  全太后却是脸色微白。
  若是有人注意,定会发现,她此刻双手都在微微发抖,眼神极为恍惚。
  这份捷报,显然是在她心中掀起了滔天波澜。
  看着众臣心喜,她只是失魂落魄。
  这时,赵洞庭却是看向她,有些志得意满道:“太后,你不会要在这个关头,还要朕下什么罪己诏吧?”
  全太后回神,盯着赵洞庭,有些恶毒,“你再能征善战,也掩盖不了你杀害兄弟的恶行!”
  “太后慎言。”
  赵洞庭见她将话说得这般直白,眼中也是有着森然之意流淌,“恭帝之死,并非是朕所为。这样的话朕已经说过无数次,若太后再执意这般将此大逆不道之事栽到朕的头上,就莫怪朕不念情面!”
  他现在显然有着足够的底气。
  “住嘴!”
  连龙庭上端坐的谢道清都对着全太后露出不满之色,“全皇后你先退下!”
  她始终是这么称呼全太后的。
  全太后在大殿之内这般直接说赵显是赵洞庭所杀,显然太过于不识大体。有些事,哪怕是真的,也不能在某些场合说出来。
  听谢道清出声,全太后微怔。
  然后,她深深看了两眼谢道清,便向着殿外走去。
  她现在自也是明白,广南西路之大捷,已经让得谢道清逐渐倾向于赵洞庭了。
  谢道清以前执掌朝政,在她心里,亲孙儿是没有国家那么重要的。
  皇家多薄情。
第917章
决定攻理
  杨淑妃这刻也不再帮助全太后说半句话。
  “哼!”
  见全太后离开,赵洞庭只是轻轻哼了声。
  他让易诗雨起身,向着龙椅走去。
  再度坐回到龙椅上,他眼神又扫过殿下众臣,道:“朕宣诸位爱卿前来,本是要和诸位爱卿商议筹措粮草、军械送往横山寨大营之时。只现在,在商议此事之前,朕想先行问问,诸位爱卿对接下来的战事如何看?我大宋在横山寨的大军,是否就此逼进大理。”
  众臣闻言俱是微怔。
  赵洞庭缓缓又道:“大理数十万之众分三路攻我大宋,现在两路已溃,封合璧率军又是深度滲透荆湖北路。大理国内必然空虚,此时攻理,将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而若是不攻理,朕也可以将大军调往荆湖北路和张副军机令汇合,联合剿灭封合璧大军。这件事,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众臣仍然只是沉吟。
  这件事没谁敢轻易开口的,不深思不行。
  攻理,是可能直逼大理皇城不假。但同时,也就意味着大宋境内仍是只有张珏面对封合璧那数十万大军。
  若张珏胜,那自是什么都好。
  而若是张珏败,亦或是张珏没能将封合璧大军给拦住,那封合璧大军也就将直杀到长沙城内。
  这影响,可就大了。
  直过去半晌,副国务令陈文龙才率先开口,拱手道:“皇上,臣以为,让张红伟等人率军和张副军机令汇合更为稳妥。大理此次征我大宋折损惨重,短时间内国力无法恢复,等到我朝将封合璧、新宋、元朝之军尽皆驱退,到时候再出征大理也是不迟。”
  “臣附议!”
  “臣附议!”
  紧接着,竟是有十数个大臣都接连拱手,认可陈文龙的提议。
  其中,便又陆秀夫、王文富等人。
  这有些出乎赵洞庭的意料,不过随即便恍然。
  这些大臣多是老臣,以他们的性子会求稳妥,这实在是他应该预料到的事情。
  赵洞庭嘴角扯出些微笑意,看向并未表态的苏刘义,道:“苏副军机令以为如何?”
  苏刘义微微皱眉道:“老臣以为陈副国务令所说的确是最为稳妥之举。只是……臣却也担心,待得我朝大军将封合璧、新宋、元朝之军马尽皆驱退,也不知也到什么时候。等到那时,咱们要再攻理,怕就不如现在这般简单了。”
  赵洞庭闻言轻轻点头,“是啊,朕也是如此想。段麒麟其人深谋远虑,诡计多端。只给他时间,朕觉得他便能够重新稳固大理国内,到时候我朝大军攻理将会要困难许多不说,朕还担心他会用什么诡计阻止我朝出征啊!”
  说这话时,他的眼中有着些微异色划过。
  全太后前阵子都老老实实,现在突然来逼他下罪己诏,这事里,未免没有什么蹊跷。
  群臣又是沉思。
  赵洞庭的意思,他们也是听出来了。
  皇上显然是主张让张红伟等人去攻打大理的。要不然,不会再众人表态之后,还特意去询问苏刘义的意思。
  又过半晌。
  陆秀夫对赵洞庭道:“皇上,若是攻理。封合璧大军逼近长沙,又该如何应对?”
  赵洞庭只道:“朕相信张副军机令和我朝禁军的实力。”
  然后想想,又道:“纵封合璧真正逼近,咱们也可以迁出这长沙城便是。只要咱们大宋禁军还在,这大宋,便不会亡。”
  他当时从雷州起家,深深明白这个国家真正的依仗是什么。
  根基,是百姓。
  依仗,却是军队。
  陆秀夫再不怀疑赵洞庭的打算,拱手道:“那……老臣是否要准备筹措粮草?”
  众臣都是看向赵洞庭。
  其实他们心里仍旧未必认可攻理这个主张。只眼下赵洞庭的意思已经表示得很明显,他们也不会再说什么。
  这是赵洞庭以往连战连胜,短短数年就将大宋打造得这般兴盛而积累起来的威望决定的。
  这些老臣都觉得赵洞庭的想法不会错。哪怕,这想法和他的想法有些相悖。
  赵洞庭眼神再度扫过众臣,重重道:“准备粮草!军械!朕要趁此良机,覆灭大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8/25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