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1990(校对)第11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523


“好的。”
道格莫里斯趁机恭维:“现在那里应该叫布朗夫曼交响中心了。”
“嗯。”小布朗夫曼点头,浮现些许笑容。
道格莫里斯很快又想到芝加哥交响乐团指挥、音乐总监巴伦博伊肯定也会请宋亚到场,他现在仍指望继续斡旋一下,起码哄宋亚到时候面对面低个头,然后把新专发了,否则自己领导的环球音乐近两年业绩会少一大块,那个迪莱死在了监狱,他已经知道宋亚有多果断狠辣了,实在没必要让自己夹在中间,坐在定时炸弹上面。
但他也知道老板的脾气,只能迂回。
现在有个好机会,他来之前仔细斟酌揣摩,最终仍最后尝试一把,察言观色,老板此时恰好心情不错,“听说利特曼传媒股价暴跌,APLUS那小子又因失言丢了到嘴的华国合资电视台哈。”他硬着头皮扯起话题。
“呵呵。”小布朗夫曼从鼻孔里笑了两声。
“按纳斯达克网络股的整体趋势,利特曼传媒已经掉队了,损失至少数亿市值!”
道格莫里斯继续报喜。
“他自找的。”
“是啊,活该!嘿嘿,要不……我借这个机会逼他把新专给发了?”
“嗯?”
小布朗夫曼回头看了他一眼,“那是你职务范围的工作,你自己决定就行。”
道格莫里斯一对上眼神就知道老板不爽了,不敢再提这茬,连忙又往回找补,“明白了,他爱发不发,我不找他,等他主动来……”
“别提这个人了,扫兴。”小布朗夫曼说:“你刚才说谁到了?”
“噢,是宝丽金远东区总裁,诺曼郑,能力和人脉都是顶级的。”道格莫里斯介绍。
“我听说过,你想让他接管宝丽金和环球合并后这边的新发行体系是吧?”
小布朗夫曼工作积极性没说的,对自己崭新的唱片帝国越来越了解,环球在这边的发行实力远逊宝丽金,高层估计还是得用宝丽金的人。
“是的,不止远东区,我打算让他掌管亚太,包括澳洲等大洋洲国家的发行工作。”道格莫里斯回答。
“那见见吧。”
“好的。”
诺曼郑是位典型的西方教育背景的华裔精英,英文流利,“BOSS,莫里斯先生。”很尊敬的上前握手,不卑不亢。
“我到这边有一段时间了,诺曼,所见所闻……大家都在称赞你。”
小布朗夫曼风度翩翩闲聊了会儿,然后出言考较,“你计划怎么整合这边的环球和宝丽金发行资源?”
“如果是我……”
诺曼郑知道这是对自己非常非常重要的一次面试,他立刻侃侃而谈。
“裁员计划呢?”
“反盗版?”
“华国大陆市场开发?”
“本子市场,大洋洲市场你都熟悉吗?”
小布朗夫曼随口出了几题,回答令他非常满意,“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吗?”他最后问。
“我还准备将一些旗下亚洲唱片厂牌的股权关系理顺,所以可能需要些额外的资金支持。”诺曼郑说:“这样能裁掉一些相关高层,我保证以后的运营成本会降到更低。”
“很好。”
诺曼郑又提了几条,小布朗夫曼都很满意。
“呃,还有就是即将展开的环球音乐集团旗下国际巨星巡演接待工作,比如APLUS……亚洲这边的歌迷已经翘首期待他很久了。”
当诺曼郑说到这的时候,道格莫里斯就意识到要糟。
“呵呵,很好。”
小布朗夫曼微笑点头,“那就这样吧,我有点累了,相信很快就有通知给你。”
“好的,那我告辞了,老板,莫里斯先生。”
诺曼郑还以为表现很完美呢,暗自窃喜的走出总统套房。
“我想了想,不用我们自己人的话对公司的士气是个打击,你觉得呢?”
小布朗夫曼果然问道:“我们拿下宝丽金,然后把这边的环球自己人裁掉?他们会对布朗夫曼家族感到寒心的。”
“确……确实是这样……我没有考虑到员工士气这个关键因素,老板你的看法是对的,更周全。”
道格莫里斯还能说什么呢,心里不由涌起一阵烦躁,但嘴上还得继续拍马屁。
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交响中心
“五千万买个冠名?呵呵。”
八月八日,高地公园,宋亚边吐槽边对镜捯饬,为今天的布朗夫曼交响中心揭幕典礼做准备,微酸。
裁缝陪着笑,将他的绸缎腰封打理妥当,然后帮忙穿好礼服。
“很好,棒极了。”一袭长裙的夏奇拉评价。
“那出发吧,时间不早了。”
宋亚抚平口袋巾,然后绅士地架起肘,让她挽上。
两人去到大厅,临时助理梅丽莎、经纪人海登、A+唱片总裁琳达、利特曼传媒CEO斯隆女士、老麦克等人都在专心看电视,CUU新闻画面里的一处街道浓烟滚滚,记者忧心忡忡播着报伤亡数字,“我们掌握的最新情况是已有至少十二名米国人和上百名当地人死亡,数千人受伤……”
昨天米国驻坦桑尼亚和肯尼亚的使馆附近遭遇了汽车炸弹袭击,现场非常惨烈,恐怖分子这次又玩了把大的,死者大多为当地无辜市民。
“阿肯色大统领已经将莱温斯基案听证推迟到了十七号,今天国内各地也在加强防范,彼得弗洛克州长也取消了参加典礼的计划,但他会派人加强交响中心附近的安保。”
斯隆说。
“谁干的?”遗憾,本来想说今天还能看场大统领国会作证的吃瓜好戏呢,宋亚问。
“有中东恐怖组织认领,但还无法确定。”
“我们走吧,快去快回。”海登提议。
深得我心,今天是布朗夫曼家族的秀,自己只是无法拒绝芝加哥古典音乐圈和巴伦博伊盛情相邀的陪衬,去露个脸完成任务就得,多呆一秒都不想。
“嗯。”
说走就走,宋亚抬步和一行人出门上车。
虽然九十年代零星恐怖袭击几乎就没断过,比如九三年的世贸中心爆炸案,但这次在非洲的恐怖事件对米国国内震动还是颇大的,两座大使馆同时遭袭,府院哗然,连如火如荼的莱温斯基案都能暂时放下。
“州长大人又在出风头了。”斯隆边听车载收音机里彼得弗洛克的公开讲话边吐槽。
每到这种时候,检察官出身,以严厉打击暴力为主要政见的彼得总会收割一波支持率,他正在告诫民众减少外出,尽量少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云云,芝加哥这边的主要政府机关、公众设施和摩天大楼附近都增派了荷枪实弹的警力。
不过非洲毕竟太远了,街道上行人依然很多,大都不当回事。
相较于华盛顿和纽约,中东人对芝加哥一般没什么兴趣,各种本地枪击案就够多了,明显威胁更大,所以还是去治安不好的街区实际些,密歇根大道这种闹市区还是很安全的。
“丹尼尔……”掌管手机的海登报告。
“呼!”
又来了又来了,宋亚无奈地吐了口气,接过手机,“嘿,丹尼尔。”
“搞定了!我们拿下了冷山!”
一听丹尼尔那兴奋的腔调就知道这事成了,“格罗夫出版社选择了我们APLUS!”
“他们另外提了一些条件……”叶列莫夫在他旁边插话。
“我们这就出发去芝加哥,争取今天就把字给签下来!”这次丹尼尔没再啰里啰嗦,丢下句话直接挂断。
很快雪琳芬又打来电话,“我们这就乘飞机过去,可以吗?”她问。又可以当制片人了,而且是万众瞩目的畅销书改编大作,自然高兴,“还有试金石的人,原著作者查尔斯弗雷泽……”
“行吧。”
眼看老麦克把车开到了原芝加哥交响中心外,“那见面再说。”
“嗯!谢了哈达令!”
手机还给海登,等老麦克确认安全,宋亚下车,搂着夏奇拉快步走进焕发新生的红色大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26/152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