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250

  兰儿望着远处的山巅道:“请跟我来,我知道神光岭的位置。”说着不急不缓沿着山道行去,一边走一边道:“公子知道吗?‘护国肉身宝塔’是为祭奠‘金地藏’而建的。”
  叶昊天道:“我听说过金乔觉这个人的事迹。史书上说,他是新罗国王金氏近族,二十四岁时削发为僧,携白犬‘善听’航海来华。抵江南卸舟登陆,经南陵等地到达九华山,在此苦修七十余年。九十九岁时忽召众徒告别,趺跏圆寂。其肉身置函中经三年,仍‘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佛徒认定他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为他建造了一座石塔,那就是‘护国肉身宝塔’。”
  兰儿很是佩服地道:“公子知道得比我还多。我以前很少来这里,今天既然来了,不妨去看看这座世人皆知的宝塔。”
  两人一边说一边沿山道上行,不觉来到神光岭头。但见周围古木参天,浓荫蔽空。一座数十丈高的殿宇拔地而起,红墙森严,巍峨雄壮。殿前有八十一级台阶。站在台阶之下,抬头仰望,可见南门厅上方有两块横额。上额书“肉身宝塔”四字;下额书“东南第一山”五字。
  肉身宝塔不愧为佛门圣地,此刻殿门大开,进香之人络绎不绝。善男信女聚集成群,一步一磕头的向着肉身殿缓缓行去。
  叶昊天拾级而上,很快来至殿前,见四周雕梁画栋,殿宇面阔三间,中央为六尺高的汉白玉塔基,上矗七层八方木质宝塔一座,高六丈。木塔每层八面,背有佛龛,每龛均供奉金地藏金色坐像,共五十六尊。
  兰儿惊叹不已:“殿内有塔,世所罕见。”
  叶昊天一边赞叹,一边留神四周的动静。他发现殿中的和尚要么愁眉苦脸低头诵经,一副说不出多么受苦受难的样子;要么神采飞扬左顾右盼,好像俗家子弟心浮气躁。另外还有一个年长的和尚,正面目阴冷地注视着进香游览的百姓。
  他和兰儿像周围的百姓一样在殿中虔诚的进了几炷香,然后从肉身殿的后门出去。走出近百丈,看看四处无人,他面色忧郁心情沉重地道“九华山已经完全被妖孽盘踞了,希望真正的肉身宝殿不要被损坏。”
  兰儿也有些担心,不觉朝宝塔后五百丈外的地方望去,入目却是一片茂密的松林,林后是数十丈高的悬崖峭壁。看来要想找到真正的肉身宝殿的洞口,必须穿过那片树林。
  叶昊天忽然放下心来,有了这片树林的保护,肉身宝殿应该不会被损坏,自己也可以跟兰儿悄悄进入那里,而不用担心如何对付九阴教。
  他牵着兰儿的玉手走入了树林,一直走了近百丈,忽然发现前面的松树骤然增粗了两倍,高可参天,井然有序,仿佛是一个极高深的阵法。他站在那里静静地看了一会儿,想着铜钹上所说的“地藏十轮阵”,不知道这是不是阵法的第一重。
  他按照铜钹上所说的入阵方法前行,大约走了盏茶工夫,来到悬崖边,看到一副对联:“福被人物无穷尽,慧同日月常瞻依”。每一个字都从石面上突起来,就像一个个的石纽。
  叶昊天走近前去,双手握住对联中的“慧”字,依照铜钹上说的,左转八圈右转五圈,然后走开数步静观其变。就听“吱呀呀”的声音不断传来,光滑的石壁上忽然现出一个深深的洞府。洞口伏着八只石狮子,隐隐然又是一道阵法了。
  他拉着兰儿一路行去,小心的通过八只石狮子组成的狮子阵,又通过了天龙阵、修罗阵,罗汉阵、金刚阵等八重大阵,眼前忽然开阔起来,来到一个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地方,蝴蝶在身边飞舞,百灵在轻轻歌唱,清风徐来,阳光明媚,既没有丘陵、坑坎、荆棘、沙砾,也没有凄风、冷雨、严霜、寒冰。
  两个人不觉呆住了。
  良久之后,兰儿才轻叹一口气,梦呓般地道“这就是极乐世界了吗?”
  叶昊天望着远处一座高入云端的大殿,强自收摄心神道:“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极乐世界,却知道这是九华净土的所在。”
  兰儿疑惑地问道:“净土不是在西方吗?怎么九华山也有净土?”
  叶昊天摇摇头道:“佛经上说,净土是由菩萨以无比的热情、无畏的勇气和广大的慈悲心开辟出来的一片‘永无众苦、诸难’的地方。有一方菩萨就有一方净土,十方法界之内,有着十方的诸佛净土。净土不知道有多少。最著名的净土是释迦牟尼佛的灵山净土;其次有药师佛的琉璃净土;阿闷佛的妙喜净土;弥勒佛的兜率天内院净土等等。我们现在到的,应该是地藏菩萨五大分身之一开辟的九华净土了。”
  兰儿满心欢喜地道“我好喜欢这里。真盼望等公子日后功力大成时,也能开辟一方这样的净土!”
  叶昊天却面色凝重地道“开辟一方净土容易,将整个世界变为净土就难了。地藏菩萨发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端的是令人佩服。我们儒家也有自己心目中的净土,只不过称呼不同而已,我们将其称为‘大同世界’。净土与‘大同世界’虽然有一些不同,但也有相通的地方,都要有和平宁静的心态,众生平等的愿望,衣食无忧,远离愁苦……”
  听他这样讲来,兰儿更加佩服他的博学和爱心,指着远方的大殿道:“我们去那里看看!希望能亲耳聆听菩萨的教诲。”
  叶昊天牵着兰儿的玉手向前走去,不久来到高高的金碧辉煌的大殿前。正在犹豫着是叩门而入还是出声禀报时,他忽然听见殿内有人说话的声音:“金师兄,你总算回来了。师傅身陷危难之中,您看我们是否该去助他一臂之力?”
  接着又有一个声音道:“我一去数年,今日刚从灵山净土回来。佛祖已经知道师傅受难的事。他说师傅修行之中该当有此磨难,如果能度过此关,师傅的‘地藏大悲功’就可以再升一重,臻至第八十一重的最高境界。放心吧,师傅早就炼成了万劫不坏之身,地心烈火也不能损他分毫。再说以我们现在的功力,恐怕还不能在地心烈火中呆足盏茶工夫,去了也不能渡化几个恶鬼。”
  先前之人又道:“眼见师傅受难,若不去帮忙总觉得心里不安。”
  后来说话的人道:“胜瑜师弟,修行这么多年你还没堪破生死吗?师傅发下的宏愿就是要历尽万劫,普度众生,这次磨难对他老人家来说实在是一件很平常的事,而且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
  被呼为师弟的人又道:“谢师兄点化,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我眼看修成菩萨身了;坏消息是师兄离开的时候我到山前看了看,发现整个九华山妖气弥漫,满地狼藉,实在不像样子。这几天我一直很想出手,却又怕功力不足,心里别提多么难受。”
  被呼为金师兄的人安慰他道:“不要急,修成菩萨身后你的功力会增长很多。前几日佛祖在灵山召开佛宗秘会,提起当前的妖气弥漫,佛祖说道:‘此番妖氛来自天奎星系,应该与神仙排行榜上目前排在第三位的‘真神’有莫大的关系。现在天界众神正在设法查证‘真神’的真实身份,无奈天奎星有数十亿人口,‘真神’又隐藏得极其严密,一时难以查出。’”说到这里他忽然轻“咦”一声:“奇怪,怎么会有仙道之人来此?”
  叶昊天闻言心下不安,连忙在门上拍了两记,高声道:“启禀前辈,弟子叶昊天和朱兰儿有要事求见。”
  门内很快现出一位老僧,项耸奇骨,躯长七尺,面目慈祥,跟先前所见的金地藏的塑像竟然有几分相似。
  叶昊天想起殿中有人被呼作金师兄,心下明白,面前站着的恐怕就是金乔觉本人了。于是他连忙走上前施礼。
  兰儿更是双膝跪倒大礼参拜,口中叫道:“祖师在上,弟子朱兰儿拜见。”
  老僧似乎已经好久没有面对面的接受别人参拜了,一时没能反应过来,愣了一下之后才急忙招呼兰儿起来:“众生无高低贵贱之分,无需如此。老衲金乔觉,不知两位施主来自何方?有何贵干?”
  叶昊天谦恭地道“弟子出身于青城派;兰儿正是九华派的门下。我们受九华掌门浩寂神僧之托,将他的钵盂送至此处,请前辈指点如何安放。”说着将钵盂捧在手中。
  金乔觉伸手将钵盂接了过去,神目如电扫视了钵盂一眼,然后笑道:“好,好,肉身宝殿又多了一位金身菩萨,两位请跟我来。”说着往大殿深处走去。
  叶昊天和兰儿迈步入内,迎面看到两尊佛像,一个是释迦牟尼佛尊,一个是地藏王菩萨,然后是两旁端坐着的十三尊真身,其中的一个正面带微笑向他们招手,其余的真身却都如泥塑木雕一样端坐不动。
  招手之人自我介绍道:“贫僧胜瑜,欢迎两位仙长来此。”
  叶昊天和兰儿连忙上前见礼,不知道他既然能说话怎么还坐在那里。
  礼毕之后,金乔觉给两人介绍其余的诸位真身:“这些都是我的师弟,分别是道明、宗杲、海玉……他们都已经成就真身,不久就能修成菩萨身了。”他一边说一边将钵盂中的骨灰倒在佛祖面前的一个净坛里,然后取了些菩提圣水倒了进去,接着将双手伸进净坛里捏个不停。
  叶昊天看不见他的手法动作,只看见净坛中放出耀眼的白光,金乔觉身上的袈裟鼓胀开来,一双手臂变作近乎透明的颜色,十指连动不停,口中念念有词。他念得极其快速,叶昊天凝神细听也听不清楚。
  过了好大一会儿,金乔觉收回双手,从净坛中捧出一尊尺许大小的塑像,洒了些金粉在上面,然后低喝一声道:“咄,金身已成,元神还不移入,更待何时?”
  话音未落,一道灰色的身影从钵盂中飘起,飞速进入小小的金身中。
  片刻之间,金身动了起来,对着金乔觉施礼道:“谢师兄成全。”然后又对叶昊天道:“谢小施主帮助。”
  金乔觉面容庄重地对金身道:“从此之后,你就在此潜修,元神不得逸出金身,直到大成之日方可出来,否则将前功尽弃。大约三百年后,你的金身就会跟诸位师兄一样大了,再用五百年便能修成菩萨。我也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你看胜瑜师兄也即将成功了。”
  叶昊天这才明白过来,那些真身原来是佛宗修成菩萨之前的一个过渡阶段。佛宗可以经过百年清修先将凡躯化作真身,然后再经过五百年潜修成就菩萨身,在此之间不能受到一点干扰,所以才躲在这样受到重重保护的净土中来修行。
  他望着那些真身感觉好生神秘,不觉盯着他们的眼睛多看了几眼,隐约之间似乎看到了什么,眼前仿佛出现了九朵莲花,心内强烈的震动了一下。他不愿放弃这难得的机会,于是对金乔觉道:“前辈,我想在宝殿中静坐片刻,求前辈成全。”
  金乔觉望了他一眼,十分讶异地道“施主慧根深厚,跟我们佛宗有缘啊,你只管安心静坐,成就多少就看你的造化了。”
  叶昊天对着兰儿笑了笑,然后盘膝坐在殿中的蒲团上,将心灵进入宁静平和的状态,想着儒家“仁功”中的“爱、生、通”的法则,由“爱”入佛,由“生”悟佛,仿佛自己也成了那些真身中的一员,无怨无恨,无忧无虑,生机勃勃,佛心飞进。他又施展开“仁功”中“通”的功夫,将自己跟诸位真身的内心完全沟通交融在一起,相互切磋,互相促进,片刻之间明白了很多东西,不但了解了佛宗的教义和修行原理,还知道了很多佛宗的秘闻。他的神思像泉水一样流出,又像大江大河一样滚滚流入,他的佛心在迅速增加中,似乎十三位真身每个人都传了些佛心给他。不知道过了多少时间,他觉得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似乎忽然成了修行数百年的老僧,假如继续修炼下去,同样可以成就菩萨之身!
  兰儿在旁边静静地看着,眼见他身上渐渐放出光芒,最后笼罩在一团金光中,惊讶得瞳孔放大了两倍。
  金乔觉双目凝视着叶昊天,似乎完全明白了他的来历;又看了看美若天仙的兰儿,禁不住连连点头,感到两人都是世所罕见的奇才,值得进一步培养引导,说不定能为挽救眼前的浩劫带来莫大的好处。
  大约过了两个时辰,叶昊天才悠悠醒转,睁眼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诸位真身拜了几拜,口中道:“谢诸位菩萨成全,弟子终于明白什么是‘佛’,什么是‘菩萨’了。”
  金乔觉双掌合什,既惊讶又高兴,道:“这真是人间奇迹!你在短短时间内赢得诸位真身的信任,所以每个人才毫无保留的把自己毕生修行的东西倾囊相授。你现在的修为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位当世的佛门高僧。你不但成就了真身,还结出了舍利子。如果你愿意,我可以给你取个法号,从此之后算作我的师弟。”
  叶昊天忙上前施礼道:“谢前辈成全,我以俗家之身向佛,不知佛祖是否喜欢?”
  金乔觉答道:“佛家眼中并无出家与在家的区别,只要有一颗佛心,哪里修行都是一样。因为你是在净土之中顿悟的,你的法号不妨就叫做‘净悟’吧。”说到这里,他顿了一下,然后又道:“从今以后,你不但可以参加佛门高僧的辩论讲经,还可以参加百年一次的灵山法会,亲耳聆听佛祖亲传的大乘佛经。我再给你一件伴我多年的佛磬,如果有人怀疑你的身份,你可以取出佛磬,一击之下大家就明白了。”说着取出一个佛磬递过来。
  叶昊天接过佛磬看了看,见其端正祥和,隐隐之中佛光四溢,于是道:“师兄,这似乎不是一件普通的佛器啊!”
  金乔觉点点头道:“我跟随师尊地藏菩萨三千余年,受师尊之命来此开辟九华山一方净土。临来之时,师尊赐给我三件法器,这件佛磬就是其中的一件。如今我已经成就菩萨之身,再有三百年就可以成佛了。所以已经用不着它,不如送给你,作为身入佛门的象征吧。师尊的化身就在这里,想来他也会同意的。”
  叶昊天抬头看看地藏菩萨的塑像,发现菩萨依然面带微笑目视前方,仿佛已然洞悉世间的一切,于是道:“感谢师兄,如此我就不客气了。”他很高兴自己有了一件佛门法器,尤其这件法器又是与乐音有关的,说不定能使自己和兰儿的“音功”更加完善。
  随后他又问了一些佛门注意的事项,然后欲待告辞。
  出门时,金乔觉忽然道:“师弟,明年六月初六有一场灵山法会,由佛祖亲自讲解大乘佛经,机会非常难得。”
  叶昊天躬身道:“谢师兄告知,我一定如期前往。只是有个问题,灵山净土究竟在哪里?”
  金乔觉笑道:“你已经是佛门高僧了,入定之后自然会知道的。”
  叶昊天闻言再次告别,和兰儿一起向外走去。
  ※※※
  两人抵达京城已经是腊月二十五的午后。
  傍晚的时候,兰儿又在悉心的抚摸手腕上的玉镯,然后用纱巾缓缓的擦拭。为了用心呵护玉镯,她专门花了一下午的时间请教当代的金石大家。有人告诉她古玉有“三忌”、“四畏”,主要是忌油、忌腥、忌污秽,畏冰、畏火、畏姜水、畏惊气。所谓“畏惊气”,是指当佩戴者受惊或不慎,将玉器跌落在地或碰撞于硬物之上,轻则产生裂纹,重则“粉身碎骨”。
  叶昊天则取出龟镜询问自己在神仙榜上的排名。
  龟镜告诉他:“你的神丹排名为十万八千,佛心排名七千三百位,总仙品为六万五千位。”
  叶昊天见了很满意,过去的几天他不但灌输了两百年的神丹,而且在佛心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竟然在有着无数高僧菩萨的佛心排行榜中居于七千余位,无论如何都应该算是惊人的成就了。
  晚饭的时候,王爷道:“两天之后就是摄政王府的大宴了。我心里很是担心,不知道这次又有哪位大臣不听话,要落个身首异处了。”
  叶昊天却道:“我担心的倒是皇上,他可能有麻烦了。摄政王即使不当场逼宫,也会趁机要他表态。皇上不管答应还是不答应,以后的日子都更加难熬了。”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道:“爹,你上次给了我十个人的名字,我已经请人去冒充其中的七个闯入王府伺机行事。不知道还有什么人跟摄政王走得很近?我想化装成那人的样子参加大宴,保护皇上和众位大臣。”
  王爷想了想道:“礼部侍郎黄文辉很得摄政王的赏识。这人才华出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可惜人品方面差了很多,竟然不知自持,跟妖人混在一起。想来实在可惜。”
  叶昊天点点头道:“我想知道这人的身世背景和生活习惯。”
  王爷有些为难地道“这个人的身世背景我知道一些,生活习惯却不太了解。他是山西人士,十二年前的进士。就住在离此不远的玄武湖另一侧。”
  叶昊天一边吃饭一边询问黄文辉的详细地址和京中官员的调动情况,以及众位大臣心中在想些什么。他要尽可能地熟悉京中的情况,才好在赴宴是不出漏洞。
  晚饭结束后,他取出龟镜再度察看王献臣的情况。
  王献臣侧身躺在摄政王府的“还魂阁”里,似乎呈现出神智不醒的样子,令人十分担心。
  “看来必须先把王献臣救出来,实在不能再拖下去了!”
  他接着察看周围的妖气情况。不知为何,“还魂阁”周围的防护比前几天松了很多,而且整个摄政王府的妖气比先前淡了一半。他又察看了那七位自己请来的仙人,发现他们已经到了京城,分别住在不同的客店里。其中南宫铧和令狐瑾因为是俗家人,住在烟花巷附近的“悦来客栈”里。
  察看清楚之后,叶昊天叫上兰儿来到“悦来客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