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50

  “真的?”老汉闻言忙叫小儿子:“石娃,过来!你从哪里找来?”
  王小石挠头想了半天,道:“就在后山上,一句话说不清楚,明天我带先生去。”
  第二天一大早,王小石就来询问:“先生,我们走吧?”
  叶昊天“呵呵”笑道:“早上不行,必须等到午后。”看着王小石疑惑的表情,他又补充道:“这是古书上说的,也不知道灵不灵。”有诗为证:“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是烈日照耀下,蓝田玉会生出特殊的玉烟。那种玉烟只有在特别留意的时候才会发现。
  午饭以后,王小石又拿了凿子、锤子前来催促。
  叶昊天令他在前面领路,自己跟在后面。
  两人出了门,没走多远来到一座小山。
  走到半山腰,王小石停了下来,踢了踢脚下的石头:“就在这附近。”
  叶昊天低头看了看,见是一片青绿夹杂的山石,有的地方露出些许玉丝,可惜都断断续续不成体系。
  他试着挑了几个地方,沿着玉丝的方向用凿子凿下去。结果露出来的只是些普通的石头,连着好几次都一样。
  王小石见了,不觉有些失望。
  叶昊天站起身来在四周缓缓走动。他走动的范围越来越大。当走到一块硕大岩石的时候,胸前的通灵宝玉忽然热了起来。他心中一动,连忙停下脚步仔细查看。
  那是一块方圆十余丈的大石,石呈白色,寸草不生,看不出一丝玉的痕迹。他沿着大石走了一圈,通灵宝玉一直热热的,而离开大石宝玉就凉了下来。走到离开大石三丈的地方,迎着阳光仔细观察,他发现阳光照耀下大石之上隐隐有股雾气,雾气的纹理极细极微,若有若无,跟古书上说的一模一样!真有“玉烟”!
  回头一看,只见王小石正蹲在地上发呆。
  叶昊天禁不住笑了笑,走近大石,在大石中央凿了下去,结果只凿两三下就看到碧绿的玉。玉埋藏得很浅,距离大石表面不足半尺。
  他起身换个地方继续开凿,连换几个地方都有玉。看来这块玉石极大,只怕要价值连城了。
  他把凿出的石屑重新堆回去,随后招呼王小石往回走。回去的路上他一言不发,心中在想:“这么多的财富如果不能妥善安排,只怕会给王家带来灾难,必须仔细考虑周详。”
  若在以前,他对钱财决不放在心上。可是自从苏家大劫之后,一切都变了。
  直到此刻,他还不知仇家是谁,报仇之路也没有完全确定,不得不做出多手准备:如果仇家来自武林世家,他可以在武功大成之后登门索仇;如果来自朝中奸佞,他可以走科举之路攀龙附凤为苏家伸冤雪恨。有钱能使鬼推磨,无论哪条道,钱财充足都是大有裨益的。
  王小石走在后面,看着叶昊天低头走路严肃的样子,嘴巴张了张又闭上。
  回到屋里,叶昊天让王老汉和小石坐好,然后才神情凝重地道:“我们找到宝藏了,这些玉既可以让我们大富大贵,也可以家破人亡。”
  “啊?”王老汉被吓得手一抖。
  叶昊天赶紧安慰他道:“别怕,此地人烟稀少,只要我们不声张,应该没人知道。当务之急是将玉石悄悄采回来。”
  王小石也道:“爹,没事,我去城里把大哥叫回来,几个人一块弄,用不了半个月。”
  王老汉只是点头,心里一直惴惴不安。
  当天晚上老大王万石就回来了。
  第二天一早,几个人一起上山,王家兄弟手里拿了凿子,叶昊天却拿了把生锈的柴刀。
  到了地头,那两人挽起袖子准备开凿。叶昊天却嫌凿石的声音太响,决定不再隐藏自己的功力。他让两人在旁边歇着,自己用柴刀先在大石上横竖划了一条条的线,然后运起全身内力向下切割,功力到处,刀尖泛出黄光,笔直地切进大石里,深达数尺,来回走了三遍就把大石完全切开了。
  旁边两人早已看得目瞪口呆。他们的工作就是把那些三尺见方的石头搬到山下,然后由王老汉用牛车将玉石运回家。几个人足足搬了三天才搬完。
  随后,他们在屋子后面的空地上挖了个大坑,将玉石放进去,屋子里只留下七八块。
  叶昊天让他们把玉石再切小一些,拿到较远的城市卖给名声好的玉器店。
  他知道出门没有钱不成,便给王家留下三百两银票做盘缠。
  次日午后,他离开王家,信步来到先前开采玉石的地方。
  一眼望去,先前高高凸起的大石已经不见了,留下一个三尺深的凹坑。
  他踩在凹坑中央,来回踱了几步。
  没承想,胸前的通灵宝玉竟然又热了起来。
  “奇怪!难道说还有玉?没有采尽?”他在四周走了走,发现宝玉忽冷忽热,热的范围比较局限,不超过三尺方圆。
  他见生锈的柴刀还扔在附近,于是捡起来向下试着挖掘。结果挖了不到两尺,挖出一块三尺见方的玉石。这块玉石跟先前开采的又有不同,通体翠绿透明,色彩极浓,没有一丝杂色,绿得仿佛要滴出玉汁来,映着阳光发出夺目的光彩!
  “这是玉精!是玉心!极其罕见,无价之宝!”叶昊天心中狂喜!他记得《道藏总览》中提到过,玉精可以宁心安神,驱除心魔,令人心态平和。有了玉精的帮助,修道者可以事半功倍。所以对于修道者来说,玉精可以说是梦寐以求的东西!
  他小心地把玉心收进乾坤锦囊。怕把灵芝压坏,他把灵芝叶片取出来放在几天前得到的小盒里。
  奇宝在身,该到游历天下寻访仇家的时候了!
  不过,想起棺中人深不可测的功力,还有那御风行空的秃头和尚,叶昊天的心里就觉得不安:“不行!我的功力还差得很远,说不得,要去道家圣地青城山看看!据说青城山修仙的人最多,高手也很多,若能在那里访得名师,学到真本领,报仇就多了几分把握。”
  想到这里,他催马上路了。
  一人一马在烈日下行行止止。
  他摘下戴了差不多两年的面具,取出铜镜查看。
  现在的他面色白嫩,就像出生一月的婴儿。由于服下了三片千年灵芝,他的体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身的骨骼重新整合,本来柔弱的身躯高大结实了很多,就连圆圆的脸也变成了方形,即使父母活着只怕也难辨认出来。
  为了让面色变黑一些,他专门在烈日当头的时候上路。
  可怜身下的那匹马,走不过两百里就口吐白沫,气喘吁吁。
  这一天,终于赶到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都江堰东南,距成都百余里。山上林木葱茏,峰峦叠翠,状若城廓,故称青城。
  青城以幽洁取胜,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到了青城山脚下,他的心中忽然感到有些不安:“我是去拜师学艺的,若是被逼着做道士怎么办?若然做了道士,只怕辜负父亲和外公的期望,无法延续苏家的香火了!若是不做道士,又难得到名师的指点,如何报仇雪恨?”
  他在山脚徘徊了好大一阵,心中感叹不已:“可悲!可叹!当世高人为何尽是和尚、道士?为何没有一个儒生?可惜呀!夫子微言大义虽然精妙,培养出来的却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弟子,这真是儒家莫大的悲哀!若是圣人也是神仙,也有移山倒海的力量,那该有多好!我也不用为改换门庭犯难了!”
  感慨良久,他开始沿着浓荫密布的石阶山路缓缓向上攀登,一路上欣赏山上的美景,有时俯临深涧,有时又攀登危崖,不久来到一处道观,门上的横匾上写着“建福宫”三个大字。门两边有一副对联“溪壑奔腾,百川东去通千派;云霞缥缈,万里西来第一山”。
  大门敞开着,一个中年道人正在收拾香炉里的烟灰,见到有人到来,当即抬头问道:“小伙子,你是参加开山选秀的?来早了三天呢!”
  叶昊天心中一顿:“有这种机会?刚好省了我乱碰乱撞!”口中答道:“不早!我怕来晚了赶不上。”
  道人笑着道:“早几天也好!先熟悉一下环境。你跟我来。”
  叶昊天一边寒暄,一边牵着马跟道人往前走。
  建福宫的后面有一排民房,那是给进香游览的人准备的,还有一个马厩。这里就像一个旅店,连管理的伙计也未着道装。
  道人笑道:“你就在这里住下,八月十五再来建福宫,辰时来,别晚了。”
  叶昊天答应了一声,随后便安顿下来。还有三天时间,他可以好好游览一下青城山。
  青城山被尊为道教“第五洞天”,很早就有道人在此修炼。东汉年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开创青城派。张陵在此修行两百年羽化成仙。第二代掌门张鲁,修炼四百年成仙而去,然后是赵县及赵冕,连及门下弟子共有三十五人得道,直到第十代掌门杜光庭是最后一个成仙的人,不知道为什么,自此以后青城山无人可登仙籍。如今全山道观七十多座,修持道士千余人,掌门青阳真人以下四大长老、一众弟子分居于各道观中。
  青城山方圆百里,分前山、后山两部分。前山以天师洞、上清宫为中心,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零八处胜景,山势雄伟,四季常绿,群峰环绕,景色清幽,集雄、奇、幽、险、神为一体,以“青城天下幽”著称。后山则以沙坪为中心,乃是道士练剑的所在。
  叶昊天沿着石阶四处走动,一路走一路看。他发现山上有不少的亭台楼阁,大概因为有道士在里面修炼,所以大都被列为禁地。于是他选择向人迹罕至的地方行走,感觉胸前的宝玉时不时的变得发热,知道这里乃是修真圣地,就连地下也埋了不少的宝物。
  由于初到此地,且将是未来的师门所在,他可不敢现在就放肆发掘。
  即便如此,在四顾无人的时候,他还是找到了三把宝剑,一些山参首乌之类的东西。他把宝剑和药材都放进乾坤锦囊里。
  ※※※
  三天以后,八月中秋,晨时,温暖的太阳刚刚升起,幽静的青城山忽然热闹起来,来了很多行动敏捷的年轻人。大家都聚集在建福宫门外,等待七大剑派之一的青城派开山选秀。这些人有的是周围的农家子弟,穿着粗布蓝衣,老老实实的垂手站着;也有人来自外地,身背宝剑,气势不凡地走来走去。数百人聚在门前,有些人话语不绝,但更多人一语不发,每个人眼里都放出憧憬的光芒。叶昊天也杂身其内。
  没等多久,建福宫大门敞开,一个小道士请大家进山。人们跟着小道士来到在一个宽阔的平台。平台上站了一个五十余岁的道人。
  大家站定以后,那道人开口说话:“欢迎来到青城,贫道法号‘清风’,负责接待大家。首先要说的是,青城派开山选秀,是为了选出资质最好的弟子。修道很艰苦,每个人的潜力是有限的,希望大家都能入选,万一不行也不要放在心上。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说不定走别的路更加有出息呢。”
  略停片刻,道人接着说道:“这次选秀分为三关。第一关,明心;第二关,摸骨;第三关,测智。请大家跟我来,我会向你们详细解说清楚。”
  说完,清风道人转身向前走去,数百人跟在他的身后。大约走了里许路程,来到一个宽畅的洞口,洞口上方刻着“明心洞”三个字。旁边则站了数十个道士。
  大家看着黑乎乎的洞口疑惑不解。
  清风介绍道:“这洞深达数百丈,没有光,却有一些奇怪的东西,如果大家觉得受不了就站着别动,会有人把你带回来。如果有能力就一直向前走,真正能走到底的人极少,大家尽力而为吧,但也不要勉强。”说完清风道人率先走了进去,大伙儿跟在他身后,最后面跟着的则是那数十名道士。
  洞里黑漆漆的,什么也看不见,偶尔某处发出磷光,也是一闪即灭。大家就凭着磷光中看到的影子摸索着向前走。磷光之中有时会冲出一些青面獠牙的怪兽,有时是一些鲜血淋漓的尸体。渐渐地耳边传来冷冷的风声,夹杂着凄惨的哀号,脚下似乎也踩到软软的东西,好像还有蟒蛇爬动的声音。只走了十余丈,有些人就浑身发抖,站着不敢动了,也有人哭着喊着要求出去,然后便被道士拉走了。
  走了十几丈,众人来到一个明亮的石室,里面摆满了黄金白银,翡翠玛瑙,各式宝物,光彩照人。很多人一见便停了下来,还有人伸手去摸。叶昊天知道那些不过是道士做出的假象,于是不为所动,跟着清风继续往前走。不过一会儿工夫,石室的光亮完全消失了,连一点荧光也看不到,凡是停下来的人都陷入黑暗之中,找不到要走的方向,最后只好被人拖了出去。
  又是十余丈,一行人进入另一间石室,室内色彩朦胧,情景如真如幻,或站或坐着十余个绝色女子,每个都仪态万方,一颦一笑,摄人魂魄。别说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就连行将就木的老翁也会不由自主地呆看半晌。叶昊天此时也有些恍惚不定,赶忙收摄心神,继续向前走去。
  三关已过,数百人的队伍只剩下五十人不到。
  又走了一会儿,叶昊天忽然发现领头的清风道人不知到哪里去了,四周空荡荡的,见不到一个人影。朦朦胧胧之中,好像走在无边的荒野上,迎着如血的残阳,眼见三两只乌鸦蹲在光秃秃的老树上,呆呆的地叫个不停,空荡的原野上回应着冷清的“呱呱”声。这时候,他的心里满是凄凉,“日暮乡关何处是?”“苦藤老树昏鸭,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无尽的伤感涌上心头,整个人都陷入迷惘之中。
  他恍恍惚惚地往前走,不知道走了多远,忽然之间,他又觉得仿佛回到了岳麓山,绿树掩映之中,自己正拿了本古诗朗诵着,远处有人跑过来,高声叫着:“恭喜,恭喜,您中状元了!”眼见父母从屋子里走出来,手里拿着喜糖分发着,周围聚集了一群小孩,争着去抢分发的糖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