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4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250

  兰儿沉吟片刻,点点头道:“也好。”
  两人城里转了一圈,走到城南的时候,看到一个红砖绿瓦的院落,掩映在竹林从中,门旁栽着几棵垂柳,树旁挂个牌子,上面写道:“房屋出售,纹银十万,便宜莫问。”看落款已经两个月了,大概要价太贵,因而乏人问津。
  叶昊天上前敲门,时候不大门开了,走出一位三十余岁的文士。
  叶昊天注意到那人仪表不凡,神色却有些晦暗,当下道:“打扰先生,我们想看看房子,如果满意就买下来。”
  那人看二人衣着光鲜,举止沉稳,连忙请两人进去,一边走一边介绍。
  叶昊天和兰儿跟着他一路行去,发现院子不大不小,非常雅致,从前往后一共有三重房屋,每一重都有一个各自的院落。最里面的内宅院落明显大些,院中栽了几棵梨树,几株海棠,还有一个花圃,几十朵菊花正在盛开。
  看到这里,兰儿不由得点点头。
  叶昊天也很喜欢,口中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院落很不错。”
  那人却道:“‘雨打梨花深闭门’。梨花开时,满园雪白,则更有情调。”虽是介绍庭院美景,语音却十分悲凉,显得很是伤感。
  叶昊天道:“这房子我买了,只是有几个问题想问。还请先生莫怪。”
  那人沉默着点了点头。
  叶昊天道:“不知先生为何出售此宅?可以看得出,先生对此宅很有感情。君子不夺人之爱,还请先生稍加说明。”
  那人欲言又止,淡淡地道:“物是人非,触景生悲,徒留无益,不如卖之。”
  叶昊天追问道:“为何索价十万纹银?先生有何难言之隐,在下不是匪类,但请不必顾虑。”
  那人面色忧郁,沉吟良久,抬头看见叶昊天和兰儿真诚而关切的目光,于是答道:“此宅为三十年前老父所建,我于此生活二十年,成亲、攻书、游戏、赏花。娘子是青梅竹马的大家闺秀。十年前我进京赶考中了进士,回家省亲途中被人所掳,辗转滞留于外,直到三月前才千辛万苦逃回来。然而……然而物是人非,只有娘子留下的一首词:‘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无一语,对芳尊,安排肠断到黄昏;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说到这里,那人语声断续,几乎哽咽住了,停了一会儿才恨恨地道:“我有同窗数人投身军旅之中,想用这些银子活动上下,看看能否借支兵马,除灭妖邪,报仇雪恨。”
  叶昊天看了他半晌,明白他是个多灾多难的读书人,心中恻然,说道:“十万纹银不成问题,但恕我直言,您的报仇之法似难实行。实不相瞒,在下乃是新任的九江知府,您不妨将经过情形细细道来,待我看看有何良策。”说着从袖中取出上任的文书递给对方看。
  那人接过文书仔细辨认了一番,然后双手捧着奉还,请二人坐在花园石椅上,这才整理思绪说出一番话来。
第二卷
第二十一章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启禀大人,在下姓陆名詹字静端,十年前高中进士二甲。如是仕途顺利,官职该当不低。”那人长叹一声,开始回忆往事:“那年我初中进士,大喜之中准备返乡。临别之际,同窗好友五、六人为我饯行,秦淮河边一场欢聚。我喝得醉意朦胧,在花船自弹自唱了一曲,令所有人击节叫好。回去后我倒头便睡,一觉醒来却已经置身于陌生的深宅大院里,只见门口站着两名大汉,院中却有数十名风姿绰约的女子,正在跟乐师习琴练唱。
  正在疑惑之际,忽然有个寒气逼人的老者走进来,斜着眼睛看着我,口气淡淡地道:‘从今而后,你就留在这里填词作曲,不用回去了!’
  我听了十分诧异,问道:‘你是什么人?怎能说这种话?我是朝廷命官,岂能受你的约束?’
  老者没说话,却从身上取出一块刻了红字的铁牌。
  我一见就觉不妙,因为那不是别的,竟是王公贵胄才堪拥有的丹书铁券!我大声叫道:“你私囚官吏!知法犯法!青天白日,朗朗乾坤,容不得你来作祟!”
  老者复又取过一方白玉,手指轻拈,化作齑粉!
  我心头骇异,颤抖着道:‘你……你想吓唬我?’
  老者面色冷峻:‘你就认命吧,老老实实作曲千首,放你回去。’
  我奋力争辩:‘休想!我决计不做!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老者目露凶光,冷哼道:‘你若不愿,尽可悬梁自尽!我将你抛尸街头,让野狗撕咬,保管没人查问!’
  我呆立半晌,别无良策,不得不屈服。
  从此,我就被困院中,一连两年足不出户。到后来实在难过,忍不住放声大叫:‘要作佳曲,必须触景生情!如此关在房中,无情无景,如何作曲?不行,我要出去透透风!’
  没多久,那满身寒气的老者又来了。没想到他这次竟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却派两人跟着我:‘你们负责照顾陆先生,京城之内任他来往,只要能五天作一首曲子,不要约束他的行止。’
  自那以后,我的日子才算好过了一些。只是两人跟得既紧,功力又高,我始终找不到逃走的法子。
  就这样过了许多年。直到今年五月,跟一位算命先生结为知己。有一天,他跟我‘之乎者也’聊了半天,忽然压低了声音道:‘午后梨园,昆曲悦耳。’
  我不明白他说话的意思,却看出他的眼光中含有深意。
  夫子庙前有个很大的戏园,经常演出各种戏曲,我以前也进去听过多次。
  那天进去的时候,正演着“汉宫秋月”。我坐在后排,正听得如痴如醉,忽然有人递过来一个布包,转头看时,原来是算命先生。他低声说道:‘面具一副,戴上速走。’
  我环顾四周不见那两人,于是低头戴上面具,缓缓走出戏园。
  负责盯我的两人正站在门外,原来难忍戏曲缠绵悲凉,因而躲在外面守着。他们并没有认出我,看我一眼就将头转开了。
  经过一个月的辗转,我终于回到家里。
  可是到家方知,早已物是人非,不但父母双亡,娘子也……已经不在了……”说着泪水涔涔,从怀中取出一副面具。
  叶昊天和兰儿听了好久,心中替他难过。
  叶昊天看了看面具,感觉做工精良,似乎跟自己用过的差不多。
  兰儿心中不忍,问道:“尊夫人究竟哪里去了?”
  陆詹神色茫然:“我回来的时候,家里只有一个老家人,又聋又哑,给了我一封信柬,上面泪痕点点,原来是娘子的留言:‘枝上流莺和泪闻,新啼痕间旧啼痕;一春鱼鸟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我找了三个月,也没有一点踪迹,却不知道她到底怎样了。如今心灰意冷,满目凄凉!唉!”
  叶昊天劝慰他道:“莫急,说不定你家娘子还活得好好的。待我帮你查查。”说着取出龟镜道:“她叫什么名字?”
  陆詹半信半疑地看着他:“夫人姓谢,闺名灵婵。”
  叶昊天一手托起龟镜输入功力,一手在上面写了“谢灵婵”三个字。很快镜中出现一个留着长发的女尼,独坐静室敲着木鱼。
  陆詹也看见了,浑身颤抖不敢说话,生怕打扰他施术。
  叶昊天仔细察看了一会儿,最后道:“她在东林庵。”
  陆詹先是心中狂喜,接着面色如土,口中喃喃道:“东林庵,为何是东林庵!这可如何是好!”呆了半晌,看到叶昊天不解的样子,他解释道:“九江府尼庵百座,名声最大、最难进出的是东林庵。本地传说,数百年来,没有男子能够入庵,也没有女尼能出来还俗!你道为何?东林庵有个出云神尼,修行八百年,已成仙体。她择徒极严,所有弟子入门之时都要宣誓:‘一入沙门,永不回头!要想回头,除非……除非……’”
  兰儿急道:“除非什么?”
  陆詹道:“水漫东林庵,火焚天魔石,铁树开花,石鱼现世!”
  叶昊天没听明白,问道:“何谓天魔石?何谓石鱼?铁树开花又是哪里的铁树?”
  陆詹愁眉苦脸地叹道:“我生于斯,长于斯,经常听人说起这几句话。天魔石是距离东林庵不远的一块极其坚硬的石头,形如魔女,其像不雅,刀凿斧砍难损分毫,据说必须天火焚烧才能除去。石鱼是一种产于庐山石门涧的小鱼,体长寸许,呈淡黑色,晒干为金黄色,据说吃了能延年益寿,增长功力,乃是修真人千方百计寻觅的珍品。可惜五百年前就已经绝迹了。铁树指的是东林庵前栽种的一株硕大的铁树,历经八百年都未曾开花。东林庵位于浔阳江边,高出江水甚多,水漫东林庵更是不可能的事!”
  叶昊天想了想道:“别急,我们试试看。”看到对方难以置信的样子,他微微一笑道:“陆兄请稍待,我们出去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石鱼。”说着找了个深深的花瓶,用绳子拴住细口,然后叫上兰儿向外走去,出了院子,很快来到庐山石门涧。
  距离石门涧不远,有一个很大的瀑布。每逢春夏雨后,涧水流溅,瀑布推石卷树,声震数十里。
  来到瀑布边,叶昊天首先看到石壁上刻着憨山的一首诗:“万仞香炉峰,一派九江水;水上出青莲,人在莲花里。”抬头近看,瀑布滚滚而下如同万马奔腾。他运功于胸前的通灵宝玉,在涧水边来回走动,宝玉始终静悄悄没有动静。向下游走了两三里,仍然没有任何发现,他心里揣测:“难道石鱼真的绝迹了?”
  又回到瀑布边,叶昊天遥望瀑顶,对兰儿道:“我们上去看看,说不定那儿也有天池!”
  兰儿闻言心中一振,当即跟着他腾身而起。
  站在山顶,放眼望去,面前果然有一个数十丈大小的天池,只是边上陡峭狭窄,也没有绿树掩映,不像雁荡之巅适于人居。见此情景,她的心里有些失望。
  叶昊天在天池边走了几步,忽然感到通灵宝玉热了起来。他心中高兴,忙四处追寻,找了半天,在西北角的岩石缝隙中发现了一群石鱼,体长寸许,呈淡黑色,约有百只。他捏碎一粒补中益气丹投入花瓶,花瓶顿时充满香气,然后手提拴口的绳子,将花瓶慢慢沉入水中,逐渐向鱼群靠近。鱼儿很快闻到了香味,争先恐后向花瓶中游去,争食里面的灵丹妙药。他轻轻提起花瓶,发现至少捉了五十只,感觉太多了,就放回去一些,只留下二十余只。
  兰儿看他捉鱼的方式很有趣,在旁笑道:“公子暴殄天物!捉鱼也用灵丹!”
  叶昊天“呵呵”笑道:“石鱼太小,又有灵性,无法用网捕捉,不得不如此。走吧,我们回去,做碗石鱼羹尝尝。”
  兰儿笑嘻嘻的看着他,赞道:“跟着公子真是有福!”
  叶昊天拍拍通灵宝玉,笑道:“九天神器,岂同一般?”
  回到城里,刚到陆宅,就发现陆詹在门口心神不宁的走来走去。
  叶昊天招手让他进入院中,将花瓶放在石桌上:“鲁兄请看。”
  陆詹只看一眼就惊呆了:“这……这……看起来真的是石鱼,先生一下子就找到了?”
  叶昊天安慰他道:“陆兄莫急,既然石鱼有了,寻回尊夫人大有希望。我们先尝石鱼羹,然后就去东林庵。”
  说话之间,兰儿已经快步向灶房走去,升起火来,锅里放了清水,投入八九条石鱼。她想了想又放了点小米,慢慢炖了半个时辰,结果出来的不是石鱼羹,却成了石鱼粥。
  每人盛了一碗,味道竟是极其鲜美。
  叶昊天见锅里还有一些,就让陆詹全都吃了。
  吃完以后,陆詹觉得浑身发热,似乎有股气在身上走来窜去。
  叶昊天传了他一段简单的导气口诀:“陆兄依法施为,当大有裨益。”
  陆詹认真导引,不到半个时辰,感觉浑身舒畅,似乎有用不完的力气。他走入院中,将蹲在门口的石狮子一提,没想到竟然举了起来!那石狮子足有两三百斤,平日想也不敢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