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2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0/250

  开了这么个惊世骇俗的头之后,佛祖接下来的讲经便比较平缓了:“诸位身为佛门高层,身上的担子很重,必须引导众生抓住难得的人生机缘,好好认识、把握和改造自己。”接下来他便一条条讲了下去,首先阐述如何认识自己:“要认识自己生存的环境:处于劣境的人,决不可自卑,更不要怨天怨地怨人,应心安理得地在艰苦环境中好好造化、改变、磨炼自己。至于处境优裕的人,虽然值得庆幸,但应弄清楚成佛之路一样遥远,根本没有什么值得骄傲自大的资本。”
  讲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目光在众人面上掠过,随后阐述道:“人生就像一个大染缸,无时无刻不在袭染着每个人的心灵,稍不留心,则受诱惑,孳生恶念,与恶人为伍,使恶念膨胀而堕入罪恶的深渊。‘唯我独尊’,就是在呼唤人道众生坚信自己本来具有佛性;告诫众生:‘天上地下,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全靠自己造化自己。’”
  叶昊天知道,这些问题若是阐述起来三天三夜也讲不完。他还真怕佛祖一高兴讲起来没头,那样他就来不及赶到仙岩谷看众仙走出九天坤鼎了。
  幸喜佛祖讲得比较简单,立场也是从如何弘扬佛法的角度出发的:“诸位菩萨,你们要劝慰众生出染缸而不染,不但要知福,还要培福。劝喻当权者施仁政造福一方,不贪不腐;教育富者平等待人,乐善好施,尽力支助贫困。这样长期宣扬教导下去,才能慢慢纠正人性偏恶、善心衰微的状态,使人类的佛心不断加强。不要怀疑,佛法是能减少天灾、控制人祸的理论,是人生的真谛。”
  接下来他又仔细解释了六道轮回和佛心的关系:“我受天尊之命掌管宇宙内所有生灵的六道轮回。六道轮回的指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佛心水平的高低!每个人的六道轮回全靠各自造化。佛心高的人能够往生极乐世界,佛心低的则将堕入阿鼻地狱。作为一个普通人,不仅领受上一劫所造善恶之果报,也要经受处在‘可留住人道、可进入佛道,可堕入牲畜道、鬼道’三岔路口上的选择与考验。若想留住人道,继续努力造化升入佛道。就必须在戒恶律己正当做人的基础上,跳出自我的圈子,多为他人着想,多发善心做善事,拔人以苦,予人以乐,这样积累佛心功德圆满时,就会显出本性,立地成佛。这虽然是一个漫长、可涉及几世的路程,但绝对是一个真正充满快乐、幸福的光明大道。”
第二十二章
佛教的归结——人间佛教
  叶昊天听得明明白白,暗自佩服不已,觉得六道轮回的管理方式应该算是比较严谨的了,理应对人类的整体佛心水平有所促进。可是为何千年以来人类的佛心数还是不升反降呢?其中的原因何在?难道是因为佛教的推广不力吗?
  显然佛祖也在一直考虑这个问题,这不,只见他脸上的笑容微微收敛了一些,同时提高了声音道:“我知道诸位菩萨为弘扬佛法已经尽心了,可是效果却不甚理想。这是为什么呢?佛门弘法不畅,谁知道其中的原因?”说完他环视台下端坐的众人,等着有人回答。
  可是台下静悄悄地,没有一个人开口。
  佛祖故作轻松地“呵呵呵呵”笑个不停,浑厚的声音在空中回荡:“这才是本次大会的中心议题。大家都尽力说说看,即使错了也不要紧。我们要集思广益,探讨一下佛宗的发展方向。”
  听了这话,台下开始有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可是过了好大一会儿还是没人站起来回答。
  兰儿看看叶昊天,侧过身来在他耳边轻声笑道:“公子,要不你去说两句?这可是扬名立万的好机会啊!”
  叶昊天看着她眼若秋泓,笑语嫣然的样子,恨不得一把将她的樱唇捂住。
  因为兰儿说话的声音虽然很低,可是还是被很多人听见了。周围坐的都是功力极高的菩萨诸佛,耳朵灵着呢!这不,好多人回头去看兰儿,附带着瞄了叶昊天一眼,想知道这两人是何方神圣。
  叶昊天被看得心里发毛,恨恨地对兰儿做了个鬼脸,同时将一道神识传了过去:“这可不是人间的武林聚会,说什么扬名立万,看看,让人家笑话了不是?”
  兰儿红着脸低下了头。
  佛祖等了一会儿,见众人始终不肯发言,于是看了看身边的几位大菩萨,说道:“你们有什么看法?先说说看。”
  身材高大的金刚手菩萨上前一步,率先答道:“弟子说话直率,我比较崇尚武力。我觉得,佛宗的武功见效太慢,不及仙家和别的门派立竿见影,所以众生大多首选修仙,修佛者少之又少,佛教的发展也就很慢。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先创出一套见效快的佛功来!”说完他将一双眼睛热切地盯着佛祖,希望能得到对方的肯定。
  佛祖不置可否,目光已经瞄到了庄严优雅彩袖飘飘的观音菩萨身上。
  观音和蔼可亲的脸上现出慈悲的神色,合掌道:“弟子觉得,不是佛宗的功夫见效慢,而是入门容易精深难,越到后来越难深入下去。弟子号称千手千眼,大慈大悲神功修到了第九十七层境界,还差一点点未能达到极致,可是这最后两层却花了我极大的精力,到今天仍遥遥无期。世上的苦难者太多了,我们的目标是普度众生,可是现实却很难很难,要是能早日修至大乘就好了……”
  佛祖怜惜地看了她一眼,微微摇头之后,眼光又转到文殊菩萨身上:“文殊,你的智慧列佛宗第一,你怎么看呢?”
  文殊菩萨躬身道:“弟子以为,佛宗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很多方面阐述得不够清晰,还有些自相矛盾。世尊若能号召诸佛,请大家每人写一部佛经出来,将自己修行的经验详细总结,那样,我们的佛典将会极为丰富,也好推及天下,弘法扬佛。”
  佛祖听完三人的回答,脸上的笑容不觉又淡了几分,很是惋惜地道:“你们说的都不算错,但是都没有说到点子上。地藏呢?他怎么还没回来?或许他能有些高见呢。”说完他收起笑容,表情严肃地看着台下众人,用无比浑厚的声音道:“诸位还有什么好的见解,请不要再推托了。佛宗看似昌盛,其实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期。弘扬佛法不是一件小事,大家一定不要客气!”
  听他这么说,台下之人终于憋不住了。
  有人站起身来高声道:“世尊,我看问题的根源出在妖孽横行上面。俗语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这种魔焰汹汹的情况下,我们再怎么努力也没有效果,只有先把大大小小的魔头清除了才会好点。”
  此言一出,当即引来不少人的响应。另有一人高叫道:“别的门派都在奋死力战,清剿真神,只有佛宗按兵不动,我们的反应是不是太迟钝了?如果再这样下去,佛宗的地位将会一落千丈!”
  这下子,原先鸦雀无声的广场一下子热闹起来,群情激昂,很多人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佛祖大手一挥:“请诸位先静一静,剿灭真神的事是大会第二个议题,等下再议不迟!现在先说如何弘扬佛法。对于弘法不力来讲,妖孽横行只是外因,关键的原因只能从佛宗内部寻找。就是说我们面临着一场巨大的变革,只有变革才有发展。大家说说,我们应该怎样变革?怎样变革才能使佛宗发扬光大?”说完,他的眼睛依次扫视台下众人。
  众人面面相觑,现场一下子又变得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很多人心里想道:“怪事,佛宗也要变革?几千年了,这还是第一次听说。”
  叶昊天一直认真倾听众人的发言,同时想着这两日读过的无数佛经,思考着解决问题的关键。他的心里隐隐约约有些想法,可是又有些迟疑,不敢当着那么多人的面班门弄斧。
  他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佛祖,想看佛祖究竟要如何处理。
  没成想佛祖的目光从周围转了一圈,最后刚好落在他的身上,同时浑厚的声音响在半空中:“昊天大帝,你有什么高见?”
  骤然之间,叶昊天几乎被吓了一跳,转头看看周围,发现很多人都在望着自己。
  不少人惊讶地议论纷纷:“昊天大帝?是哪个?就那个年轻人吗?”
  知道的人解释道:“玉帝新封的二品天官,听说最近风头很盛。”
  又有人道:“奇怪,我们是佛宗大会,他一个仙家之人,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叶昊天避无可避,只好站起身来对众人抱了抱拳,朗声说道:“弟子非是佛宗科班出身,佛学知识有限,说错了请诸位师傅不要笑话。”然后他转头回答佛祖的问题:“弟子愚见,佛宗的弘法不力可能有两个原因。”
  佛祖“喔”了一声,眼中的神光骤然增强了很多,鼓励道:“说来听听。”
  叶昊天大着胆子道:“第一个原因或许与佛经有关。弟子的意见跟文殊菩萨刚好相反。我认为佛学理论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简直是浩如烟海,汗牛充栋。这么多的经文既是好事,同时也是坏事。说它是好事,是因为每部经文都是菩萨、诸佛心血的结晶,代表了一个人辛苦修佛的经历,是佛学研究的珍贵宝库。说它是坏事,是因为每个人精力有限,很难将那么多经文全部仔细研读。所以弟子的意见是,需要大力加强佛经的整理工作,最好能将无数的经文总结压缩为一本小册子,最多不超过几十页,那样才能方便推广。”
  佛祖听完虽然没有说话,脸上的笑容却慢慢恢复了。
  台下有人不以为然,起身大声道:“修佛讲究资质,必须有大智慧才能修成。有了大智自然不怕佛经多;没有大智,再修也很难进步。”
  叶昊天微笑辩解:“弘扬佛法的目的不在于造就几个高僧菩萨,而是为了救苦救难,让普通的百姓找到失去的佛心,从而提高整个人类的佛心水平。这样说来,佛经自然是越简单越好。”
  台上的文殊菩萨鼓掌道:“好,我同意昊天大帝的观点。修佛与智力关系不大,只要有一分上进之心就够了。”
  台下也有不少人表示赞同。
  更多人这样表示:“嗯,说得似乎也有道理,不过……可是……”底下的声音低不可闻,显然既有认可的地方,也不是完全同意。
  佛祖不动声色地看着众人,然后对叶昊天笑道:“你说的第二个原因是什么?请接着讲下去!”
  叶昊天见自己的发言没有被全盘否定,心里顿时增强了信心,当下提高了声音道:“这第二个原因跟佛教的出世态度有关。佛宗将修行之所选在山林野外风景秀美之所,远离百姓,力图创建无灾无难和平安宁的一方净土,为浑浑噩噩的百姓树立样板,从而将百姓中的优秀人士吸引过来。这种想法是好的,可是却容易与民众产生隔阂,不利于弘扬佛法。”
  这个问题引起的反响很大。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站起来,其中还包括叶昊天身边的金地藏。
  金乔觉高颂佛号,目视叶昊天道:“净土必须远离百姓,这是佛宗久远以来的传统,不出家就不算僧人!同时这也是由现实条件决定的,不离开闹市很难修成真佛!熙熙攘攘,皆为利往,无法摆脱名利,如何修佛?这一点相信在座各位都深有感触!”
  叶昊天环顾四周,一眼看见周围站起无数人来,大家都跃跃欲试张口欲言,那架势仿佛要审判自己一般。于是他仰天打个“哈哈”,抢着道:“诸位师傅莫急,先听我解释清楚。弟子有个想法,名之为‘人间佛教’。就是说将佛教的基本原理传播给普通的百姓;百姓愿意出家则出家,不愿出家作个居士也行;修习佛法不必非要到寺庙中去,身在家中一样可以修持,这样就可以打破佛宗与百姓相互隔阂的状况,使佛宗发扬光大。”说到这里他暂时停了下来,想看看众人的反应。
  周围的人议论纷纷。有的赞同:“这个说法不错,可是具体怎么办呢?”
  有的不以为然:“这种说法老早就有了,又不是甚么新鲜的玩意!想得很好,实际却根本就无法执行,很多所谓的居士纯粹是佛门败类!”
  更多人道:“在家修佛也不是不行,可是显然不如出家修佛好。”
  叶昊天等众人吵吵嚷嚷了好大一会儿,才又微微一笑道:“佛法也不一定非要修到极致,应该量力而为,能修多少是多少。多修一条就多一分福气,即使不能修全也有莫大的好处。如果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甚至每个不同的人都以佛法‘立场互易’的平等观来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把欢喜布满人间,使世界融和一体,不分种族、国籍,同中有异,异中求同,而能和睦相处,创造安和乐利的社会,人类社会就成了和平宁静的佛国净土了。”说到这里他戛然停住了,心道:“这不就是儒家的大同世界吗?看来无论是佛家还是儒家,都有相通的地方,说不定能够互相借鉴,相互融合的呢。”
  听了这番话,在场之人大多纷纷点头,但也有些人表示反对:“修佛就要努力修到底,怎么能修多少算多少呢?这种态度要不得!”
  旁边的金乔觉低声道:“师弟,我也不同意得过且过的观点。不过我对你说的佛国世界很感兴趣,看来‘人间佛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方向。”
  叶昊天没有回答金乔觉,而是环顾一圈,对着众人解释道:“弟子以为,弘扬佛法的意义在于提高人类的整体佛心,佛心水平的高低牵涉到魔劫的消亡问题。”然后他将魔劫的根源从头至为详细介绍了一下,只听得大家心惊肉跳,无不睁大眼睛看着自己,这才收住讲演,大声强调道:“当今之世,物欲横流,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如果能通过弘扬佛法,将普通百姓的佛心提高一点,使他们自觉抵制邪念的能力增强一些,即使不能成就佛身,也是一场莫大的造化了。”
  这些话讲完之后,再没有人表示反对。就连金乔觉也十分佩服地望着他。
  兰儿心中高兴,差点要捉住叶昊天的手臂拧一把了。
第二十三章
佛宗超度亡灵的实质
  佛祖目注远方端详了片刻,回头对众位菩萨笑道:“今天来的孤魂野鬼不少啊,大家悠着点儿,听我号令,不可擅自出手。”随即吩咐道:“地藏,这些人好多是慕你的名而来的,诵经超度就由你开始吧!”
  地藏王站起身来应了声“是”,然后足踏金莲冉冉升入空中。他一面运起功力,将左手的明珠映得璀璨夺目,右手的金锡发出“铿铿”清脆的声音,一面吐气开声,深沉肃穆地诵读《地藏经》:“复次普广,若未来世,求生求死,了不可得。险道魇寐,共鬼神游;日月岁深,眠中叫苦……一切众生,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以是等辈,吾当忧念,广度罪辈,吾复何虑……”
  地藏王悠长深邃的声音回荡在空中,对面鬼影绰绰的地方亮起一道又一道白光,白光一闪即灭,仿佛转瞬即逝的流星,伴随着一声欢呼。偶尔还会发出刺目的红光,同时伴随着一声惨叫,听起来仿佛死了人一样。
  叶昊天看得直了眼,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好在有九品莲台在心中适时解释:“白光一闪便是渡化了一个鬼魂。这些渡化的鬼魂可以重新投胎。要想重生必须消弭罪孽,带着罪孽是不能投胎的。所谓新生无罪,不管上辈子做过什么孽,孩子都是无辜的。”
  叶昊天不由得点点头,随即问道:“那红光呢?还有那声惨叫,是怎么回事?”
  九品莲台答道:“那些鬼魂罪孽深重,无可救药,已经化作尘土,没有轮回的机会了!那声惨叫,正是他们消亡之前的痛呼。”
  叶昊天心中一震,说道:“还有这种事?地藏王菩萨竟然有这等法力?他不是说‘地狱不空,誓不成佛’吗?为何不将那些罪孽深重的鬼魂也全部渡化?而是将他们化作尘土?”
  九品莲台叹了口气:“这是没有办法的事,规矩还是我亲自定下的。”
  叶昊天感觉奇怪:“为何如此规定?”
  九品莲台道:“超度亡灵是需要消耗佛心的,不能想渡多少渡多少。超度的实质其实是佛心的转化,也就是用佛家积累的佛心消弭鬼魂所造的冤孽。幸而佛家修炼的佛心极其精纯,渡鬼之时可以以一当十,所以每个菩萨都可以渡化上万的鬼魂,不至于一时半会就累趴下了。佛心积累不容易,纵然是强如地藏王这样的大菩萨,也经不起随意折腾!如果佛心消耗光了,他的能力也就消失了!我怕这些菩萨慈悲起来没个头,所以就直接规定,冤孽极深者不得超度!必须形神俱灭!那比超度耗费的佛心要少很多。”
  叶昊天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可是我听说超度亡灵是能够增加佛心的,那是怎么回事?”
  九品莲台答道:“你说得不错。超度亡灵的过程需要消耗佛心完成;不过灵魂一旦获得超度,就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缓缓回报超度者。这种回报有多有少,平均起来大约是超度亡灵消耗佛心的两倍。所以地藏王菩萨单靠超度亡灵就能修成十地菩萨,天下景仰,人人佩服。”
  至此,叶昊天总算明白了,怪不得后世的佛家一直保留超度亡灵的法术,原来那是一种积累佛心的方式。超度亡灵相当于一项长期投资,虽然见效慢,回报率还是挺高的。
  地藏王菩萨讲了半个时辰,便被观音菩萨替换下来。
  观音白衣素服,慈眉善目,一手扶玉瓶,一手执杨柳,口诵《妙法莲花经》,同时玉手轻扬将甘露圣水洒向四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0/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