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2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250

  叶昊天像听天书一样,连连摇头,难以置信:“半颗开明果就那么厉害?那也太神了吧?”
  虽然这么说,他对通灵宝玉所说的话还是很重视,禁不住暗下决心,要将七颗果实全部取在手里。
  他在想:“天地那样广大,人类却显得那么渺小,多一点知识就多一分力量。若能像盘古大帝一样,找几个智力超群的人物,每人服下一颗‘开明果’,岂不是为整个人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通灵宝玉接着道:“所谓‘昙花一现’,普通的昙花一般只能开放一、两个时辰,然后就凋谢了。此地灵气充足,七色昙花开得更快,前后不过十息的功夫,随即迅速凋零。当花朵开到最盛的时候,将会忽然掉下‘开明果’。此果甚是神奇,非得用手去接才行,若是落在地上,或是碰到没有生命的物体,很快就变了性。失去了原来地效果。”
  叶昊天皱了下眉头:“十次呼吸地时间?那也太短了?我不得时时刻刻盯着它?还怎么练功?”
  通灵宝玉没有再说什么,看来它也没有更好的方法。
  于是叶昊天和兰儿就在湖心岛上住了下来。
  两人轮流察看七色昙花的动静,一面赏花一面练功。
  兰儿休闲的时候就拿湖心岛的泥土和湖底的淤泥炼器。她制作的东西越来越精美,除了各种各样的法器之外,还有一座座样式奇特地小楼,每座都只有黄豆大小,吹口气就能变成高达数十丈金碧辉煌的楼宇。
  她将制作的楼宇排成多个大大小小的庄园。一组组收在一起,想等将来找到风景优美的地方拿出来。那样就可以随处休闲,处处为家了。
  试想,无论到了阳光明媚的海滩,还是到了绿树掩映的荒野,信手抛出一座庄园,岂不比小小地芙蓉帐更令人欣慰?
  叶昊天却在一个劲地练功,拼命吸取周围的灵气。想着早日获得突破。
  如此过了两个月,七色昙花还没有一丝一毫将要开放的意思。
  兰儿依旧炼得津津有味。她的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神功大有长进,不但一伸手就能从湖底的淤泥中抓出自己所需要的精华物质,还把先前在四时八正谷炼得的石球进一步纯化提炼,甚至将多种材料糅合在一起,仿造出可以以假乱真的乾坤锦囊,虽然威力尚不及真品地十分之一,却也能装下不少的东西了。
  叶昊天的情况却不太乐观。他的进境虽然也很快。可是相比先前的魔谷奇遇还是慢了很多,甚至赶不上在四时八正谷修炼的速度。
  他心中明白,那是因为自己在功法方面没有进一步地突破,因此不能产生飞跃。
  修真高手的每一层进境都离不开功法的突破,没有突破就意味着平庸。于是他决定暂停练功,改作一边察看七色昙花。一边思考改进神功的方法。
  这一天,他翻出了苏轼交给自己的那本前有佛儒之理,后有诗词文章的笔记来,很快便被其中的一段话吸引住了:“‘天不变,道亦不变’?此言差矣!《易传·系辞上》云‘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地之大德曰生,人生之大德曰创。修炼神功。岂可无新?”
  看到这里。他禁不住心中一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于至善。’这不是孔修文等四位大儒闯入昆仑神山时留在石碑上的话吗?几句老话究竟蕴含了什么涵义?修炼神功,如何方能新新不已?”
  他想了很久很久,然而始终无法将这些话跟个人修炼联系到一起。
  他心中倍感困惑,眼睛死死地盯着七色昙花,口中喃喃叙说,对着昙花自嘲:“你怎么总是老样子?都过去两个月了,还是没有一丝变化……”
  微风一吹,昙花随风摇摆,仿佛用轻盈的舞姿嘲笑他的愚钝,又像在说:“你怎知道我没有变化,为何不用心看看我?用心看啊!”
  叶昊天心中一动,旋即运起春风化雨神功,将自己地心神沉浸在昙花里。先前他怕影响昙花地生机,所以一直不敢运功察看。如今憋了那么久,眼见昙花还是没有动静,他终于决定出手了。
  这么糊里糊涂守着可不是办法,若是真要等上几十年,还不如暂时离开呢。
  用心察看之下,他发现七色昙花并不像外表展示的那么平静,而是正在通过发达地根系吸收土中的灵气,然后将聚集的灵气压缩为很小的微粒,沿着茎部的经脉供应给含苞待放的花蕾。花蕾正在一点点积蓄能量,等待着绚丽爆发的那一刻。更为难得的是,每朵昙花都有各自不同的运作方式,如此才成就了不同的颜色。
  对于昙花来讲,每一刻都有不同,每一刻都是新的,生命的意义就是不断的追求,追求前所未有的东西,力争达到从未经历地境界。
  叶昊天反问自己:“那么对于我自身呢?我的身体也在一直变化个不停。生命的每一刻都是无可代替的。如何能把握好今天的每一刻?如何改造眼前的世界?让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只有撞击世界最有力地人,才可以名留青史,只有那些开天辟地的人,才可以浩气长存!”
  “要想浩气长存,首先要有一颗‘济世仁心’,其次离不开‘浩然正气’,再次。还要有发展和‘创新’地眼光。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天道始终在变,人道也要跟着改变。所谓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说人道要跟着天道变,不断追求,勇于探索。逐渐接近事物的内在规律,一直到完全符合的那一刻,才叫‘止于至善’。”
  “‘日日求新’,才是浩气长存的关键!”
  “要想尽快地吸收灵气,必须时时把握灵气流动的规律。”
  明白了这一点,也就找到了修炼的方向。剩下的就是如何将悟出的道理落在实处了。
  他长长地舒了口气,跟兰儿交代几句,然后又开始修炼了。
  这一次,他首先激发出“仁心”和“正气”,径直进入了“气贯长虹”的境界;然后由爱而通,借着一颗赤子之心迎合谷中的灵气,同时了解灵气的分布以及流动的规律;接下来通过顶天立地的浩然正气将弥散的灵气吸引到自己身边;最后才是吐故纳新,吸收灵气转化为神丹和丹心铁。
  如此一来,他修炼地方式发生了巨变。从先前的守株待兔变为目标明确的大规模交流,吸收灵气的速度骤然加快了数十倍。只过了短短的一个月,他的功力又增进了十余倍。
  到后来,他将儒家地浩然正气激发到极致,一任济世仁心充斥于天地之间,渐渐的,头顶的紫儒之气越来越见浅淡,变得朦朦胧胧,若有若无,若存若亡。
  与此同时。他的元神也无限拓展开来。再非先前数千丈数万丈的样子,而是变得无边无际。无穷无尽,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
  至此,他终于炼成了儒圣第二层的功夫,臻至浩气长存的初步境界。
  他炼得津津有味,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直到耳边传来兰儿的惊呼:“开了,终于开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朵昙花,各呈一色!”
  睁眼看时,可不是吗?七朵昙花正在绽放,花色典雅,硕大娇嫩,馨香馥郁,沁人心脾,仿佛迷梦般展现在眼前,给人一种如真如幻的感觉。
  每朵昙花正中都露出一颗晶莹闪烁地‘开明果’,星光点点,光彩照人,宛如七色宝石,又如佳人梨花带雨地瞳子,看上一眼就能令人精神恍惚。
  望着从同一株昙花上结出的七颗颜色各异地‘开明果’,想起通灵宝玉所说的盘古、女娲、魔祖、玉帝、佛祖以及五老帝君服下‘开明果’分别悟出独特神功的话,叶昊天忽然笑了,随即口占一绝,唱道:“翠竹黄须白荀芽,儒冠道履白莲花;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总一家。”
  正在吟唱之际,他忽然想到一个问题:“假如我服下开明果,自然跟三清、佛祖成了一家,‘三教一家’问题还不太大。可是魔祖也吃了开明果啊,那又怎么说?难不成四教一家?正邪岂能两立?”
  “正邪能两立乎?能,不能,不能,能?”他的心里完全被这个问题塞满了。
  一阵迷惘之中,开明果“扑、扑”坠下,他却忘了伸手去接。
  兰儿看他睁大了眼睛却不动手,也被搞糊涂了。
  定睛看时,她发现叶昊天神情恍惚,分明是在关键的时候犯了傻。
  这么一耽搁,开明果几乎全部落在了地上!她仓促出手,只接到一颗!
  看到兰儿手捧仅剩一颗的开明果苦笑着,叶昊天忽然清醒过来,“哈哈”大笑道:“什么三教一家,四教一家!都去见鬼吧!每种宗教各有特点,岂可混在一起相互抹杀?彻底合一是不可能的!求同存异才是正解!既然阴阳相生相克,正邪当然可以两立!正邪两立不等于观点完全一致,而是统一中有矛盾,矛盾中有统一。正邪纷争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一。”
  兰儿并没有将开明果放在心上。她是在为叶昊天担心,怕他醒过来后悔。
  此时见叶昊天如此高兴,她也放下心来,手持开明果笑道:“只有这么一颗,怎么办?”
  “怎么办?好办!”叶昊天一把抓住她的玉手,将开明果纳入樱口之中,见她没有反对,这才松开自己的手,笑道:“找个你最喜欢的方面,领悟出天地至理,别辜负了唯一的开明果。”
  兰儿听话地盘膝坐下,用心炼化吸收硕果仅存的灵药。
  叶昊天期望她的功力能够再提高一大截,因此不去打扰她,任她闭目修炼,自己也抓紧时间继续完善浩气长存的功夫。
  兰儿一坐就是四十天,等她醒来的时候,叶昊天已经将谷中的灵气吸收得差不多了。
  谷中蒸腾的云雾荡然无存,遍野的杂草变得枯黄,只有高大的乔木依然如故,因为它们的根系很深,可以从地底吸收些残余的灵气。
  兰儿睁眼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已突破了三清神音现有的境界,无论是乐音,还是音煞,都已达到动感千里,随心制神的境界。只要对方的功力位于神仙榜百名之外,将难逃音煞之制。”
  叶昊天心中兴奋,上前将她拥在怀里,连声夸赞:“兰儿好生厉害!天上地下第一乐神!看谁还不开眼?惹你就要他好看!哼,什么麻康,木坦,全给我乖乖的……打不过真神?呵呵,真神就算了,饶他狗命……”
  兰儿抬起头来凝视着他,轻声问道:“公子神功大成了吗?”
  叶昊天摇头复又点头,笑道:“我也不知道什么是神功大成。人说学无止境,或许修炼也永远没有尽头。我现在只觉得浑身都是力气,有种见谁灭谁的感觉。我们去女娲娘娘修炼过的长生谷!让你炼石补天的功夫再进一步,然后就去找真神决战,一定要打得他心服口服不可。”
  兰儿的要求并不高,她对现在的功力已经很满意了。
  不过,有机会瞻仰女娲娘娘出生的长生谷,观摩师门圣地,总是一件难得的幸事。
第九十六章
翠竹黄须白荀芽,魔道竟然成一家
  长生谷,一个地势舒缓生机盎然的山谷,奇松怪石遍布谷内,鸟语花香洋溢空中,翠木葱茏,芳草青青,溪流蜿蜒,泉水淙淙。
  踏着软软的芳草,迎着暖暖的和风,闻着沁人的花香,听着悦耳的鸟鸣,叶昊天和兰儿缓缓地走在谷中,仿佛回到暮春的江南,又像回到儿时的光景,一切是那么的舒心,那样的安详,那样的适宜。
  他们依着地势缓缓下行,向着山谷中心的方向走去。
  正当长生谷的中心,有一片方圆数十里的玫瑰园,千朵万朵的玫瑰正在绽放,星星点点,五彩缤纷,国色天香,娇艳欲滴。
  玫瑰园的正中,却有座金光闪闪的宫殿。
  叶昊天心中奇怪:“真是怪事?难道说长生谷中还有人定居?”
  兰儿向着玫瑰园中的宫殿望了一眼,难掩心中的兴奋,双目放出神光,说道:“或许是女娲娘娘留下的遗迹,我们速去瞻仰一番!”说着加快步伐往前走去。
  叶昊天觉得她说得有理,于是紧跟其后快速前行。
  正行之间,两人忽然听见一阵轻柔缥缈的洞箫之声,箫音清雅婉约,若柳若烟,深沉含蓄,情意绵绵,如同炊烟袅袅,从宫殿所在的方向不绝传过来。
  叶昊天心头一震,连忙拉住兰儿驻足倾听。
  洞箫之音响了片刻,旋即有琴音、轻鼓和了上来。然后是黄钟大吕之声,看情形,奏乐之人非止一个,俨然出自数十人组成的乐队!所奏乐曲偏又极为好听,听起来竟是世间少见。
  只听了一小会儿,兰儿就知道演奏之人无不十分高明,不由得惺惺相惜。连声催促:“快些去啦,这可是千载难逢地盛会。怎可当面错过?”
  一向听话的叶昊天这次却没有动,而是在耐心地侧耳倾听。
  他越听越觉得吃惊:“吹箫之人功力极高,兼又精通乐理,显然不是等闲之辈,却不知是什么人?为何到了此处?”
  兰儿笑道:“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公子神功大成,还怕什么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