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250

  他向前走近了几步,胸前的通灵宝玉越来越热。沿着笋周走了几圈,热源竟然来自竹笋。他盯着竹笋看了看,只见那笋颜色白得几乎透明,中间却有两个鸡蛋大小的绿心,一上一下,非常好看。看了片刻,他忽然记起《神农笔录》里有句话:“巨笋有心,名曰‘竹心’,宁心定神,补阳滋阴,服之可活三百岁。”那绿色的东西应该是竹心了。
  他取出宝剑小心地剖开笋体,将上面的竹心取出。正待再取下面的竹心时,忽然发现周围翠绿的竹子竟然变得略有些萎黄。略一沉思,他明白整个莫干山的竹子恐怕都跟这里的竹心有关系,若是两个竹心全部取出,恐怕这片竹林也就完了。所以他不得不停了下来。
  这时,兰儿忽然道:“泉水好清澈,不凉不热,真想在里面泡一会儿。”
  叶昊天说道:“反正左右无人,我们也不忙着走,你去泡好了,只是你怎么泡呢?”
  兰儿沉吟一会儿,说道:“公子将水晶棺打开,将我的肉体放进温泉里,剩下的我自己来。”
  叶昊天遵从吩咐,双手虚空一托,棺中的女体徐徐落入温泉里,齐肩以下隐没在泉水中,白色的衣裙立即被水湿透。“我还要做什么吗?”他轻声问。
  兰儿迟疑了一下,语声低低地道:“公子能否转过身去?”
  叶昊天忽然道:“且慢。”随即将刚刚割下的竹心切掉一小半,运功化作汁液,滴在温泉里,这才将身体转了过去,背对温泉等着。
  片刻之后,他听见“哗啦”撩水的声音,想来是兰儿正在给自己的肉体沐浴。
  过了一会儿,忽然听见兰儿轻“噫”一声,他不知道发生什么事,不过既然不是惊呼,显然问题不大,于是强忍着没有回头。
  好久才听见兰儿的声音传来:“公子,我好了。”声音透出无比的欢快。
  叶昊天转过头来,竟然看见两个兰儿浸在水中,一个面无表情,双目紧闭,另一个笑语盈盈,身体却似乎不太实在。一样的白色衣裙,身材面貌,无有不同。
  笑语盈盈的兰儿从水中走出,在叶昊天身前两尺站定,衣服上没有一滴水珠,娇笑着:“公子,真是太好了,你以后可以看到我了!”说话时脸若娇花,眉如嫩柳,就像真的一样。
  叶昊天伸出手去,想握住她的春笋柔夷,结果却摸了个空。
  兰儿笑道:“这是我幻化出来的虚影,你要想……想……摸得到,只有将来灵肉合一了。”说着嘴角露出一丝异样的神采,然后又道:“还请公子将我的肉体放回棺中。”
  叶昊天双手虚抬,将双目紧闭的肉体从水中缓缓托出,让其浮在空中,然后双手运功,蒸干衣上的水珠,然后小心地放回水晶棺。他探手去摸棺中人的脉门,只觉得肌肤柔软温暖,就像睡着了一样。仔细探查,六阴脉每处合穴的缺口似乎变窄了一半,髓海的禁制却没有改变。
  最后他将水晶棺放回乾坤锦囊,环顾四周,发现竹子的颜色变绿了一些。大概是因为刚才将部分竹心洒在泉水里,竹子又将泉水中的竹心重新吸收了回去。他一面看一面惊叹,这小小的竹心竟然有如此神奇的功效!过了一会儿,他对站在不远处的兰儿道:“帮我留意四周,待我服下竹心看看。”
  兰儿点头答应,神态却有些紧张,大概是怕自己功力不够,万一出事无法应付。
  叶昊天看她样子很紧张,就在周围插了几根竹枝,布了个小阵,然后道:“我这会儿无法照顾你,千万别有鬼物来把你拘走。躲在阵法中间,应该没什么问题。”
  兰儿老老实实地走进去,站在他身边,她的身材不高不矮,刚好达到叶昊天的眉梢。
  叶昊天将剩下的竹心切掉一半放入口中,然后趺坐运功。只是一小会儿,他感觉泥丸宫骤然拓宽了很多,就像一眼井水变成了小湖。开放的天门也从针尖粗细变成了黄豆大小,进出身体的能量转换一下加快了很多倍。趺坐了很久他才将眼睛睁开,感觉自己的功力又进步了很多,已经从真人界第十五重太黄翁重天上升到第十六重无思江由天的中期,虽然只是一重天,平常人却要修炼二十年,即使有玉精的帮助最少也要七八年。所以他感到非常高兴。
  兰儿正在紧张地看着他,见他笑了也就放下心来。
  叶昊天见天色不早,对她说道:“走吧,下山找个地方用餐。”
  山下有一个不错的酒楼。叶昊天要了几个当地的名菜:生炒石鸡、兰花鞭笋、翠玉扁尖、竹盅藏腿、竹筒山鸡,觉得莫干山真是个好地方,以后有闲还要再来。
  出了酒楼,他又买了几斤极品的“莫干黄芽”和数把竹扇,然后才继续上路。
  由于功力飞速增长,又有美丽的兰儿相随,叶昊天但觉心中爽快,神清气朗。要不是血仇未了,他真的是了无牵挂了。
  ※※※
  离开莫干山继续南行,一路上有很多寺庙,道观却不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江南的寺庙有大有小,大的如灵隐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房屋千间,僧众数千人。小的只是在山清水秀的地方现出一亭一阁,同样别具风采。叶昊天对佛教的兴趣不大,所以并没有入寺礼佛。
  一路过杭州,奔天台,顺金溪上行,但见峰峦叠翠,怪石遍布,步移景异,触目成景。正行之间,忽见丛山翠谷中一天然巨石横架天际,瀑水穿梁而过,直捣深潭,色如霜雪,势若雷霆,原来到了被称为“天下奇观”的石梁飞瀑。
  远处群峰环绕间似乎有个寺庙,远远望去白云缭绕,雾气蒸腾。叶昊天定睛看时,赫然发现白云之中现出莲花一朵,一个老僧趺坐在莲花上,须发银白,面带微笑,那微笑竟是对着他来的。双目相接,老僧浑厚的声音传过来:“小施主,你我有缘,请进庙一叙。”距离那么远,声音却如在耳边。
  叶昊天但觉老僧面目慈祥,似曾相识,看起来像是修持圆满的大德高僧,所以急忙催马过去。又行了一会儿,穿过两条飞瀑,来到一个古老的寺庙门前,门上方写着“国清寺”。
  走进庙门,首先看到墙上题了一首诗:“穿松渡双涧,宫殿五峰围,小院分寒水,虚楼半落晖。”他仔细一想,感觉这诗描述的非常贴切。继续向里走,面目慈祥的老僧已在大雄宝殿外等候,见了叶昊天似乎很高兴,招手让他近前说话。
  叶昊天拱手施礼,恭敬说道:“不知师傅有何见教?”
  老僧上下打量他几眼,眼中放出灼灼精光,片刻之后才开口,第一句话就是:“小施主,你错了!”
  叶昊天闻言一愣,忙道:“弟子愚钝,尚请师傅明言。”
  老僧语重心长地道:“施主才华横溢,得天独厚,奇遇连连,功力深厚。然而得来太易,有违天道;未经磨难,修持之心不足;更不合身近鬼物,白玉蒙尘。可惜啊可惜,如此下去,纵然成仙亦是小仙。”
  叶昊天心里一惊,但觉老僧犹如佛祖下凡,虽然语涉兰儿未免不敬,但总起来所言甚为有理,特别是自己功力增长全靠灵药,一直担心将来会有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尤其是老僧跟自己素昧平生,却能一针见血,直接点出自己的不足,实在是非同小可。想到这里,他福至心灵,走近两步,纳头便拜,说道:“求师傅指点一条明路!”
  老僧伸手将他扶起,语声慈悲地道:“修仙之法千千万,积累功德为上善。若能广积功德,普惠众生,恩泽百姓,受十万人众爱戴,自然能天门大开,轻松逾越诸般磨难。”
  叶昊天还是不太明白,问道:“师傅,何以积累功德有助于修仙成神?”
  老僧道:“凡人皆有一点灵性,这点灵性可以说是佛性,正因为有此佛性凡人才有修炼的基础。佛性相通,极易转移,众人爱戴则将佛性传输于你。十万人众,每人一滴可成一潭,远胜于一人修持之力。”略停了停,老僧又道:“天道公正,多一分功德就多一分佛性,多一分佛性就高一层境界,修仙成佛就变得容易许多。”
  叶昊天隐约明白了,原来修仙不单要提高功力,还要积累功德。看来,佛家要普度众生,道家要积功行善,儒家要治国平天下,道理是一样的。
  老僧又道:“老衲功德已满,正待起祥云赴极乐世界,最后时刻见到你,不忍见良才美质明珠暗投,于是现身说法。”说着递过来一片贝叶经,“这个给你,回去好生琢磨,多多为民造福,异日或可相会于西方乐土。”
  叶昊天接过贝叶经,拜了两拜,抬头看时,老僧已经不见了。只有一朵白云冉冉升起,随风而去。
  出了山门,兰儿现出身来,双眉紧蹙,闷闷不乐地道:“都是我不好,身为‘鬼物’,连累你修仙缓慢……”声音恨恨的,似乎在埋怨自己,又像在埋怨老僧。
  叶昊天望着她不安的眼睛,语气诚挚地道:“快不要这么说。我从来不会想得太远,不想长生不老,不想法力无边,不想明天多么美好,只想拥有今天,拥有今天的快乐就是一切。我的目标很简单,不管成仙还是成神,只要每天高兴,再报了满门血仇就够了。你知道吗?自从父母去后,我心里好生悲哀。有你在身边我真的很快乐,为了这分快乐,我宁愿忍受七十二重磨难。”
  兰儿定定地看着他,心中好生感动,温柔地道:“谢公子怜惜,我好庆幸认识你,好庆幸那天到了西湖……”
  叶昊天忽然“嘻嘻”笑道:“说不定我们前世就认识呢。”
  兰儿微微一笑:“算命先生说我前世是朵兰花,所以父母给我取名兰儿。”
  叶昊天笑道:“我喜欢插在瓶中的兰花,可是枯萎得太快。”
  兰儿却道:“好花儿有人欣赏便是幸事。要不然自个儿花开花落,随风飘逝,多么孤独无奈。”说着一双美目看着他,清幽恬静,仪态万方,正如一朵绽放的兰花。
  叶昊天一时看得痴了。
  过了一会儿,他继续上马赶路,同时取出贝叶经察看,但见上面写着:“十方世界诸天人民,其有至心愿生彼国,虽不能行沙门,大修功德,当发无上菩提之心。多少修善,奉持斋戒……犹如雪山,照诸功德,等一净故……犹如大雨,雨甘露法,润众生故……”
  虽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含义,但他知道积累功德是修道的根基。这样想来,他忽然明白上天派他任乐清知县的原由了,这是一个积累功德的良机啊。如果留在京师,这样的机会只怕很难找到。
第八章
萧条古县无完瓦,戚沥寒云滞早梅
  过了天台,一路行去,依旧是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只是行人村落越来越少,偶尔见到几个人也是衣衫褴褛,面有菜色。好多地方都已经荒芜了。上好的土地无人耕种,叶昊天心里很是惊讶。听说沿海一带倭寇横行,没想到危害这么严重。
  到乐清县城的时候已是八月初的一个下午。但见城垣破旧,死气沉沉,城门口连守门的兵丁都没有。他策马缓缓进城,入目行人寥廖,十室九空。不久来到县衙,衙门也破旧不堪,似乎曾被火烧过,有的房子连屋顶都没了。
  衙门前倒是站着一个老兵,似乎好久没见人来了,所以显得有气无力的,看见叶昊天过来,脸上才恢复了点神气,问道:“做什么的?”
  叶昊天板起脸道:“我是新任县令,还不速速打开大门,将所有人等召集到二堂议事!”说着将公文在他面前一晃。
  老兵瞄了一眼,急忙上前施礼,嘴里说道:“老爷恕罪,好久没人来了,实在没想到老爷驾到。”说话间大门打开,领叶昊天进了二堂,又跑出去招呼所有人过来,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又有新老爷来了,还这么年轻,唉,真是可惜!”
  叶昊天叫住他,问道:“你说什么?”
  老兵掌了自己一个嘴巴,道:“没什么,我是说大家都在盼着老爷来呢!”
  叶昊天看了他一眼,眼睛里透出一缕神光。
  那人心中一寒,扑通跪下,说道:“过去三年之间,一共有十个县令来此,没有人待足半年以上,大多另谋他职而去,有两位老爷矢志为民,结果……结果为倭寇所害,唉……死得好惨啊!”
  叶昊天没想到情形这等严重,挥挥手道:“去,把人都叫来。”
  不一会儿所有人员都来了,加在一起也就七八个人,“吏”“户”“礼”“工”“刑”“兵”六房竟然只有三个人,其余几人只是杂役。三个人一个是主管兵房的管带,姓李,名天乐,年纪约有四十岁;一个是主管户房的经承,姓王,名吉,比较年轻;还有一个是捕头,名字叫郑龙,大概五十岁了。几个人看着叶昊天,眼睛里现出怜悯的神色,似乎在说:“又来了个可怜人!”
  叶昊天将吏部的公文展示出来,待众人行礼已毕,先对王吉道:“请介绍一下本县目前的情况。”
  王吉清了清嗓子,说道:“本县原有民众三十万,堪称富庶之乡。近年来倭寇横行,海水倒灌,山洪暴发,再加上瘟疫,百姓生活十分艰难,不少人被迫远走他乡,还有些人避在山里,人口只剩十万。县城鼎盛的时候有四万五千人,现在只有几千人。”一边说一边不住摇头。
  “本县最大的祸患是什么?”叶昊天继续问。
  “自然是倭寇啊!”众人一齐愤愤地答道。
  王吉道:“海水倒灌,山洪暴发,瘟疫流行,这些历来就有,不足为怪,当前最大的问题是倭寇肆虐。每隔三月两月就有倭人成群结队上岸,多则数百人,少则几十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更有汉奸引路,所以为害甚巨,民不聊生。”
  叶昊天转头问管带李天乐道:“本县民团如何?可有防范之策?”
  李天乐摇摇头:“大人,本县民团早就散了,前任知县曾百般招集人手,无奈倭寇势大,一旦来袭,民团多半惨死,所以没人愿来。现在只有老弱残兵十余人,根本不是倭寇的对手。”
  叶昊天又问:“城里百姓生活如何?”
  王吉道:“粮食紧缺,百姓大多勉强果腹,更有满门饥饿,全家饿死者。”语气极端低沉。
  话未说完,外面忽然传来呼天抢地的喊叫声:“快跑啊,倭寇又来了!”众人吓得面如土色,几个人拔腿就跑,也顾不得县老爷的安危了。只有管带李天乐和捕头郑龙仍在。李天乐道:“大人,赶紧避一避吧。”说着就要拉叶昊天找地方躲避。
  叶昊天一摆手,说道:“你们先躲起来,待我留在这里看看。”
  郑龙早就恨不得拔腿就跑,心里以为这个县令只怕是疯了。
  李天乐还待再劝,却被叶昊天阻住,只得先行躲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