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250

  青帝一个箭步跳了过来,接过装了海豹炼魂香的玉瓶道:“最难找的就是这两种。小兄弟身怀异宝,真是人间奇迹!”
  叶昊天连忙摆手:“是晚辈运气好!妖人收集奇材,恰好被我撞上了,于是顺手抢来,没想到有此用处!”
  话未说完,就听屈原笑道:“太好了!我这里有些白芷、幽兰和木香!如果不够,还可以命人回昆仑去取!”说着打开身上的香囊,源源不绝地取出香料来。
  青帝大喜过望,赞道:“屈先生不愧天界名士,竟然将那么多香料随身携带,怪不得浑身上下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随即又沉吟道:“紫檀香,嗯,只缺这一种了,相信总能找到的!实在不行,就让人焚烧檀木桌椅,相信总能炼制出一点来!”
  兰儿本来一直在琢磨《驾辩》的曲谱,此时忽然插言:“我知道一个所在,不但有檀木,还是檀木中的神品,最适宜炼制紫檀香。不过,那个人还指望赚一笔呢!”
  青帝胡子一翘道:“在哪里?我出十倍的价格去买!再高了就是贪得无厌,我派人砍了他!”
  兰儿笑道:“您老去砍西门龙吧!他是生意人,不愿做亏本买卖。”
  青帝笑道:“你说西门世家啊?西门龙,那是熟人,我不会亏了他的。句芒,你派人去跑一趟,请西门龙停下别的业务,全力帮我炼制紫檀香,我出五倍的价格购买!”
  句芒急匆匆跑了下去。
  眼见一切困难顺利解决,青帝心情极佳,再度招呼众人喝茶。
  屈原却道:“我有个同伴还在宫外,就是巫家七老中的巫阳,我跟他说几句话,让他回昆仑多弄点香料来。”说完出门去了。
  青帝将目光落在叶昊天身上,盯着他看了又看,饶有兴趣地道:“小兄弟是哪家的高弟?怎能修仙没几天就被封为二品上仙?玉帝的眼光还真的不错呢!”
  叶昊天打着哈哈道:“我是您老人家的弟子呢!不信您瞧瞧,看我的春风化雨神功有几分火候了。”说着伸手遥指窗前的兰花,一枝兰花当即落在地上。他又潜运春风化雨神功,没多久断枝重生,含苞待放,渐渐的花朵张开,恢复到先前的样子。
  青帝惊讶地点点头:“还真是我派的工夫!不错,这已经是春风化雨的中级功夫了。你从散落人间的零星功法中悟出这么多,很是难能可贵。”说到这里,他探手取出一块雕刻成耆草模样的佩玉,往叶昊天手里一塞,说道:“既然赤帝肯将‘烈山木主’交给你,我也不能小家子气!这是我佩戴多年的‘龙师神蓍’,上面有‘春风化雨’的上乘功法,你有空不妨瞧瞧。”
  叶昊天手捧佩玉心中激动:“这……帝君厚爱,晚辈不敢接受……”
  青帝神色郑重地道“小心看护,不要遗失了。我自号‘龙师’,曾经以蓍草画卦,‘决定诸疑,参以下筮,断以蓍龟’。蓍草能够通神,尤其是生长千年长出三百茎的神耆,能知吉凶。我按照耆草的形状刻成玉佩,作为自己身份的象征,见‘龙师神蓍’如见青帝,直到今天仍然通用。”
  叶昊天的心中有些惶恐,当下将黑帝的‘玄宫玉钺’和白帝的‘开天通真之印’展示出来,郑重其事地道:“五老帝君委我以重任,我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请帝君放心。”
  青帝看见叶昊天手中的几种信物,禁不住哑然失笑:“老夫反倒成了最后献宝的人,让小兄弟见笑了!”
  三人又聊了好一会儿,商量出兵救援的事。
  青帝道:“放心吧,一旦我麾下大军恢复如初,便去救助赤帝,我与他情同手足,绝无见死不救的道理。”
第八十三章
黄帝土德三元正,济世佛心万国同
  出了青帝宫,叶昊天东瞧西看,却未见到屈原,也没看到巫阳的人影。
  一问才知道两人都已经回昆仑神山了。
  屈原说要亲自准备极品的香料,别人准备的他不放心。
  叶昊天只好略带遗憾地离开了心宿五,乘着瀚海神舟飞往壤息星。
  只要将剩下的青牛奶交给黄帝,便算完成了赤帝交托的任务。
  一路之上,兰儿不停地弹奏乐曲《驾辩》,想早点掌握其中的神髓。
  叶昊天却将春风化雨神功扔在一边,静心琢磨起四位大儒留在石碑上的那些字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止于至善。”这几句简单的格言究竟蕴含着什么道理?为何会被大儒们推崇备至?难道仅凭这几句话,就能使功力突飞猛进了吗?
  他翻来覆去地想了好久,却无法找到问题的答案,只好暂时作罢,留待将来慢慢参悟。
  半天之后,瀚海神舟轻车熟路地抵达壤息星。
  这次他们没有受到一点阻挠,很快见到了黄帝本人。
  令人惊奇的事,黄帝竟然在书房中伏案著书!
  他用的是大大的符笔,蘸了朱砂写在金箔之上,身边堆满了一叠又一叠厚厚的金箔,身后是一整排的书架,上面摆着数百本金箔制成的书册。
  见到如此情形,叶昊天心生感慨,看来外面流传挂名黄帝的著作差不多都是他本人撰写的了!
  这位千古传颂的人间帝王、仙界至尊的五老帝君竟然笔耕不辍,不遗余力地总结经验著书立说,怎不令人万分钦佩!
  黄帝抬头看见两人,招手令他们进来落座,面带微笑问起别后情形。
  叶昊天将自己在中土见到玉帝、又回到天界朝拜几位帝君的事说了一遍,随后捧出一坛弱水三珠奶茶,小心地放在地上。
  闻言之下,黄帝波澜不惊的心也有些激动,很是欣慰地说道:“只要赤帝、黑帝能坚持三、五个月,我就能准备好数十种超级神器,到时候来一番饱和攻击,哪怕真神功力再高也会吃不消。不过这种饱和攻击的机会只有一次,若是一击不中,真神必将飘然远遁,再想捉他可就难了。所以目前还不能打草惊蛇,必须小心行事,精心准备,务求一击致命。”
  随后他用手抚摸着盛有弱水三珠奶茶的坛子,十分兴奋地道:“这些奶茶很有价值!有了它,我们是如虎添翼啊!若能将真神的爪牙先行剪除,最后决战的时候就会方便很多。”
  此时此刻,兰儿看着黄帝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样子,忽然想起赤帝近乎调侃的话:“那老家伙很拽,给他一坛奶茶就行了!”于是轻声笑道:“请教帝君,您当年是否跟赤帝打过架?他说您老欺负过他,所以只给您一坛奶茶。不知道一坛够不够?”
  黄帝听后先是一愣,旋即明白过来,脸上浮现出略显得意的笑容,说道:“我手下天兵不多,一坛奶茶足够了。赤帝就是民间传颂的炎帝,他跟我是亲兄弟。我在姬水边长大,所以姓姬。他在姜水边长大,所以姓姜。我们从小就经常打着玩。那时大家都很年轻,闲着无聊,所以经常故意找些鸡毛蒜皮的事活动活动筋骨。有一次两人打得上火,约定一战决胜负,便在涿鹿之野认认真真打了几个月,结果我赢了。没想到这么多年他还一直念念不忘。”
  叶昊天听得哈哈大笑。
  兰儿也跟着浅笑不止,然后又有些担忧地道:“这场浩劫非同小可,赤帝孤军奋战,形势危急,真怕他会有什么不测。您知道吗?他连烈山木主都交给我家公子了呢!”
  听到这里,黄帝脸上的笑容凝住了,一面微微摇头,一面叹道:“赤帝跟黑帝一样,都是直性子的人,喜欢置之死地而后生,不肯变通行事。黑帝属水,水势下行,所炼神功讲究至阴至寒,杀伐无情。而赤帝属火,火性炎上,阳气蒸腾,往往为了一件事不眠不休,废寝忘食。他们都太过倔强,不知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你们的担心是有道理的。唉!天下大劫……赤帝……不好说……其实,交出烈山木主也是好事,也算是未雨绸缪嘛。”
  叶昊天心情沉重地摸出烈山木主、龙师神耆、玄宫玉钺和开天通真之印,双手捧着献给黄帝,恭恭敬敬地道:“四位帝君的信物都在这里,小子无德无能,更兼功力低浅,不敢持有,敢请您老一并掌控!您老人家居于中央,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主中枢运转,演化万物,自然负有掌控天下、整合天下兵马的重任。”
  黄帝探手接过四种神器,一个又一个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大一会儿,然后忽然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着叶昊天,说道:“上次你一语道破天机,令我骤然之间功力大进,所用的转换方法简直是神奇无比,如此妙法你是怎么知道的?”
  叶昊天坦诚相告:“弟子有幸拜读天尊手书,又得菩提树之助,才偶然参悟了丹心互化的方法。”
  黄帝的眼睛紧盯着他不放,紧接着问道:“女娲娘娘闭关很久了,仙岩谷阵法奇特,王母都无法进入,你们又是怎么进去的呢?”
  叶昊天不想再隐瞒下去,于是毅然取出龟镜,双目回望对方,十分诚恳地答道:“弟子幸得观天宝镜之助,才能屡有奇遇,并突破仙岩谷的阵法见到女娲娘娘。”
  黄帝满意地点点头,随即瞄了龟镜一眼,禁不住连声赞叹道:“传说中的‘百晓宝镜’也出现了!这又是一件开天神器!九宝之中你有五六种了吧?”
  叶昊天不折不扣地回答:“弟子已有七宝,尚缺开天神斧和阴阳法轮。可惜法轮已经被真神变为魔器,不能算在九宝之内了。若是代之以监天神尺,也可以说弟子有八宝在身了。”
  这时,黄帝复将四种神器放回叶昊天手中,十分感慨地道:“天尊临去之前,曾经召集玉帝、佛祖和我们五老帝君议事,提及当年散落九宝的经过,说是想以此法拣选出最得意的弟子,叮嘱我们帮他时刻留心。所以我们一直很在意,往往一听说九宝现世就立马跑过去察看。可是结果全都令我们很失望,要么所得宝物是假的,要么得宝之人明显不是善类。直到最近,听说你身具开天神器,而且刚正不阿,天资聪颖,为挽救天下大劫四处奔走,觉得你很像天尊要找的传人,因此我们才一见如故,竞相献宝于你。”说到这里,他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嘿嘿”笑道:“要不然,哪会有那么容易的事?”
  叶昊天没想到其中竟然有这层原因,禁不住跟着笑道:“我说五老帝君都那么好说话,仅凭三言两语就相信了我这个陌生的后辈小子,而且对我如此器重,原来不是因为我的缘故,只是给天尊面子罢了……”
  黄帝怕伤了他的自尊心,连忙笑着纠正:“当然,他们毫不犹豫地将信物交给你,并非仅仅看在你是天尊传人的份上,主要还是因为你本身可堪造就、而且对挽救天下大劫作出很大贡献的缘故。”说到这里,他忽然目露神光道:“我也不差啊,初次见面便将‘黄天厚土神功’传你,你也该知足了!”
  叶昊天闻言愣了一下,心想:“你啥时候传我神功了?我怎么不知道?”
  黄帝看着他疑惑不解的样子,眉毛一扬问道:“怎么?还没悟出来吗?身为天尊传人,你可别让我失望啊!”
  叶昊天将自己见到黄帝的情形仔细回忆了一遍,结果脑海里还是一片空白,禁不住苦笑道:“您老给我阅读的玉佩内容全与乐理有关,不像含有内功心法的样子;许我持有的龙笛也是一清二白,没有神功秘笈的痕迹;再有就是那些息壤了,难道将神功藏在息壤中不成?”说到这里他忽然停住了,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似乎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黄帝微笑着点点头,说道:“不错,我练的功法第一重,也是最重要的一重叫做‘面土明心’。‘黄天厚土神功’正是从息壤中领悟出来的,给你息壤便是传你神功了。”
  叶昊天心中猛地一震,觉得一下子明白了很多,可是又不是十分清晰。他知道面前的机会十分难得,于是躬身施礼道:“弟子愚钝,还请帝君明示!”
  黄帝的目光凝视着他,意味深长地道:“‘黄天厚土’,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聚德华天’,‘厚德载物’,追求的是宽广的胸襟、博大的胸怀;二是生生不息,奋斗不止,讲究的是坚忍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执著精神。黄天为阳,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厚土为阴,广包容而孕育万物。二者相配,则能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他不紧不慢地讲了大半个时辰,先是总纲,接着是修炼方法,最后是修炼时的注意事项,只听得叶昊天心花怒放,感慨万千,自觉收获良多,不但明白了黄天厚土神功的炼法,而且对虚怀若谷的土德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兰儿在旁听着也觉得十分有益,感到黄帝所说的厚德载物、生生不息的道理与女娲娘娘传下的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功法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对于自己日后的修炼可能会有莫大的好处。
  传授完功法之后,黄帝似乎变得轻松了许多,目光在两人面上扫过,微微一笑道:“我没有什么身份令牌交给你们,也从未将功法刻在法器上,你们知道那是因为什么?”
  兰儿很快答道:“刻在外面的东西总不如记在心里可靠,得到您老人家的亲传,比空有法器好多了。”
  叶昊天略作沉思答道:“您老功力极高,很少有人是您的对手,再加上麾下战将如云,谋臣如雨,算无异策,自然用不着准备那些东西。”
  黄帝听了摇摇头,笑道:“你们说得都不算错,不过最关键的还不在此。每个五老帝君都有自己的长处。我的长处不在于功力高,也不在于手下能人多,而是在于我能够见势不好及时逃避!”
  说到这里他略微停顿了片刻,见两人显出若有所思的神态,才又接着道:“赤帝、黑帝性格刚烈有余,韧性不足,受到打压就想着舍生取义。而我则有刚有柔,刚柔相济。打得过就拼命打,打不过就快点逃,逃到别处跟妖人接着斗。天下这么大,真神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力量薄弱的地方。我们要做的就是避实击虚,寻找对方的弱点进行攻击。”
  叶昊天顿觉眼界大开,灵机一动道:“弟子忽然想到,能否派出一批精锐人马,驾着天际飞帆、宇内飞梭、金鹏神翼或者骑着天马奇袭奎木狼星,将真神的老窝端了,顺便将白帝救出来?”
  黄帝沉吟片刻道:“此计甚佳,不过目前还不是时候。因为真神将三分之一的兵力留守奎木狼星,白帝宫的防守很是稳固。随着战事的进展,他手下兵力可能会日渐减少,势必要动用那里的兵将,那时我们就可以乘虚而入了。不过,战至后来我方也会筋疲力尽,只怕就没有偷袭白帝宫的兵力了!”
  叶昊天想起正在九天坤鼎中修炼的神仙,觉得偷袭敌营开辟另一战场的事或许可以由自己麾下的人马完成,于是住口不言,起身告辞道:“帝君还有什么吩咐?如若没有,弟子想去须弥神山看看。佛宗一直静悄悄的,令人觉得好生奇怪!”
  黄帝闻言也跟着站起身来,口说“且慢!”,然后转身到书架上取了本《黄帝内经》,略一抖动,找出一片淡黄色的树叶。他将树叶递给叶昊天,嘱咐道:“把这个带上,可以用来求见佛祖。这是他八千年前亲手给我的贝叶,相信不至于这么快便忘了。”
  叶昊天一见大喜,连忙伸手接过,再次致谢之后,挽着兰儿告辞而去。
  想到不久就将抵达传说中的须弥神山,兰儿就觉得很是兴奋。
  当瀚海神舟再次起航的时候,她伸手接过黄帝赐予的贝叶,一边端详一边道:“我也算是半个佛宗弟子,师傅浩梵神尼每天诵经礼佛,除了教我武功之外,也给了我几本佛经,耳濡目染之下也算略通佛理。听师傅说,上得须弥神山的都是菩萨或者金身罗汉,最少也是大德高僧,普通人是上不去的。如今有了这片贝叶,我也能一睹诸佛的风采,真的好高兴。”说到这里,她忽然将贝叶伸至叶昊天眼前,惊奇地道:“公子请看,这片贝叶上有一个针孔形成的‘佛’字,正在隐隐放光呢!”
  叶昊天凝神看去,果然发现树叶之上有一个用细针刺出的大大的“佛”字,除此之外还有几行小字,分明是:“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槃。”每个字都隐隐放出金光,看来这片贝叶竟然是件十分珍贵的佛宝了。
  兰儿看得似懂非懂,眉峰微蹙说道:“这首诗包含了很多佛理。第三句还好理解,‘我纳须弥入芥子’,意思说可以将须弥神山纳入小小的芥子之中,另外几句说的是什么呢?”
  叶昊天想了想自己以前读过的经文,同时回味在九华山跟几位肉身菩萨之间的交流,试着解释道:“第一句‘一花一念无量劫’,似乎可以这样理解:一花一世界,一念一菩提,将一花一念的短暂与无量劫的久远等同起来,体现的是时空圆融的概念。佛家的劫分为小劫、中劫和大劫三种,分别代表不同的时间段。具体有多长,我也算不清楚。”
  兰儿忽然笑道:“关于劫的计算我倒知道一些。据说一千六百万年算一个小劫。一个中劫等于二十个小劫,相当于三亿多年。一个大劫包括‘成、住、坏、空’四个中劫,大约有十多亿年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