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0

  有几次,澄海国师甚至走到距离叶昊天不到三尺的地方,用力敲击禅杖,发出刺耳的金石声。显然他正在不断加强魔力,对叶昊天发动一波又一波的攻击。
  叶昊天紧守不动,只是催动监天尺护住自身,并没有发动反击。
  他要将反击留在最后,在此之前需要向倭人阐明真正的佛理。
  先礼后兵,乃是泱泱大国的风范!
  澄海国师一再催动禅杖,却见叶昊天始终神色如常,不禁心中有些着急。
  无奈之下,他只好撩起僧袍,从腰间取下一只佛铃来,一边摇铃一边击杖,同时口中讲经不停。
  “诸位应该明白,禅宗的直观顿悟有利于培养武士的敏锐性。著名武士柳生又寿郎学剑于名剑手武藏的时候,武藏先让他安下心来作忠诚的仆人,树立十年学成的耐心。三年之内,只字不提剑的事,不许碰一下剑,目的是让他放下驰求心。之后,在柳生干活的当儿,武藏经常出其不意地以木剑向他一击,使他早晚都得品尝受击的滋味,念念都在警觉之中,如此用心,终于悟出了个中三昧,成为全日本最精湛的剑手!他学到的是敏锐的直觉感悟能力。这种感悟力不依靠思维理性获得,而是来自于职业的本能以及禅定的训练。”
  澄海国师一边说一边留神叶昊天的一举一动,以为对方支持不了多久。
  然而令他难以置信的是,叶昊天始终面带微笑端坐不动,甚至连眉头都没有皱一下。
  澄海国师还不肯死心,干脆将禅杖往地上一搁,又取出一个金灿灿的小壶来!
  小壶刚一露面,叶昊天便听到龟镜传来的消息:“此乃‘金多穆壶’,没想到也被妖人化作了魔器!主人小心了!”
  澄海手握壶腹,一面运功催动魔功,一面大声道:“身为大和武士,坐禅、剑术、柔术,都是关键的训练之道,而禅定可以变为军队的统率,剑术的秘奥。”
  在他说这番话的时候,金多穆壶源源不断地冒出一股淡淡的黄烟,将叶昊天笼罩了起来。
  叶昊天一面催动监天神尺,一面将乾坤锦囊的袋口微微打开,不声不响地将黄烟一点点收进去。
  此时,他清楚地听见开天九宝说话的声音。
  但闻九品莲台道:“快闪开,这是罕见的魔雾,能将神器化为魔器、神仙化为魔鬼。让我来,这东西对我有好处……”
  话音未落,又听镇妖宝塔大声叫道:“我也要!我能将魔烟炼化!自然是多多益善。主人……主人听见我说话吗?别把妖人弄死了,最好慢慢收拾他,将他的魔性全部吸过来。”
  随后连监天神尺也发话了:“你们光说不干活,还不如不说!没看见我正在努力吸取吗?”
  叶昊天将神识传了过去:“这样能行吗?佛心数会不会降低?你们如此行事,跟真神炼化别人的功力收为己用有何区别?”
  九品莲台和镇妖宝塔同时叫屈:“不一样!《神器十律》中说,每炼化一分魔性,便能增加一分佛心。这黄烟是妖人运功催化出来的,又叫‘黄髓魔雾’,其中蕴含的魔性极高,仅次于真神的‘噬心魔雾’,比普通魔头的‘黑血魔雾’厉害得多。无论是牲畜还是人类,只要在魔雾中停留百息时间,都会堕入魔道,化身为魔。”
  叶昊天闻言吓了一跳,急忙转头向台下看去,却发现台下没有多少黄烟,黄烟主要集中在自己身边,这才略微舒了口气,暗暗催动乾坤锦囊,加快了吸收黄雾的速度。
  此时澄海国师还在念念有词:“天性与生俱来,不待教导,无须学习,不用勉强,无思无虑。我们日本禅宗与众不同,可以充分满足每个人的欲望与感情。只有我们,才懂得真正的生活!春天就在眼前,梅花的芬芳轻轻飘来,与竹林深处传来的清香相合,我好像已经身临活生生的佛陀国度……”
  他讲得没完没了,直到耗去了大半魔功,累得满头大汗、神疲气短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费尽心机发出的魔雾仿佛石沉大海一般,台上的叶昊天不但丝毫无损,反而越发镇定,面上的微笑更加迷人了!
  这时候,他才像躺在岸上快要干死的鲇鱼一般,瞪大了眼睛望着叶昊天,迟迟说不出一句话!
  过了好大一会儿,他费尽力气走回原处,一屁股坐在蒲团上,显出无比沮丧的神色。
  台下的足利义满惊愕地看着澄海国师,不知道他怎么半途而废忽然停住。
  转过头来,却发现叶昊天不知何时已经站起身来!
第七十四章
讲经胜似谈诗好,奚论持戒真佛境
  叶昊天神态自若地走到台前,目光从众人脸上掠过,朗声说道:“在我开始讲经之前,先问大家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贵国的佛众究竟有多少?”
  台下的听众不知道他问这话是什么意思,都拿眼睛瞪着他,没一个开口说话。
  龟山先生先看了足利义满一眼,见他面无表情,于是站起身来答道:“禅宗在敝国极为盛行,佛众不下总人口的一半。”
  叶昊天摇了摇头:“我看没那么多。就算在中土,佛家弟子也不足总人口的三成……”
  话音未落,就见足利义满猛地昂起头,高声驳斥道:“我国进步神速,自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叶昊天还是摇头不信:“我看贵国真正的佛众不足一成!甚至连百分之一都没有!”
  此言一出,引得台下众人一片哗然。
  有人高声叫道:“兀那汉贼,你才来几天?怎敢妄自菲薄、胡言乱语?”
  有人骂道:“你以为自己是谁?活佛?高僧?还是菩萨,凭什么说这些话?还不滚回中土!不要在此丢人现眼!”
  叶昊天在众人的喧闹声中提高了声音:“有谁知道,什么是佛?佛的本质是什么?修佛究竟有什么好处?”
  说到这里,他在台上来回踱了两步,大声问道:“谁能回答这些问题?我赏他千两银子!”
  听了这话,台下更是乱成了一锅粥。
  有人喊:“老子到海边冲杀一趟就有上万的银子,谁稀罕你那几个臭钱?”
  有人道:“瞎扯淡!你说什么是佛?人言人殊,这问题根本就没有答案!”
  兰儿听得皱眉,心里在替叶昊天担心:“公子太莽撞了!上来就得罪听众,后面还怎么讲经啊?!”
  叶昊天见现场的形势几近失控,不慌不忙取出地藏三宝之一的‘佛磬’,轻轻一叩,顿时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声音虽然不大,却能直透心底,令台下众人一下子安静了不少。
  接着,就听他声音洪亮地说道:“让我来告诉大家:所谓佛,就是‘已经觉悟的人’。明白一切烦恼都是因缘和合,彻证寂然不动、光明遍照的觉性,能够远离烦恼,朗然大觉,就称为‘佛’。”
  说完这几句话,他再次叩击佛磬,将众人喧闹的声音压下去。
  钟磬不绝入耳,令台下近乎一半的人陷入了沉思。
  不过还有一半人在大呼小叫:“这道理谁不懂?可是谁又能真的成佛?以我看,那只是痴人说梦而已!”
  叶昊天不理众人的发难,微提真气,声若洪钟,响彻在下鸭神社上空:“佛的本质是一颗心,修佛的目的和结果都是为了那颗恒久至上的佛心。佛法最主要的内容,在于教导人们息下生灭妄心,体悟本来不生不灭、无实无虚、无忧无虑的真心。换句话说,是要人们找回失落已久的本心,也就是明心见性!”
  他一边说一边学着澄海国师的样子在台上走来走去,不时敲击佛磬。
  磬声悠扬,悦耳动听。
  不知不觉,台下众人逐渐安静下来。
  吵嚷的人越来越少。那些人大概魔性较深,所以无法一下子静下心来。
  叶昊天努力回忆在九华净土得到的关于佛宗的理论,口中毫不停留,滔滔不绝地道“佛心究竟是什么东西?佛心是佛家修行的果子,它包括戒、定、慧三层境界。清净无染就是戒;寂然不动就是定;观照无碍就是慧。如果将佛比作一棵树,戒便是树根,定是树干,慧就是树上开的花儿。所以说要想修佛,第一步必须打好‘戒’的根基。我今天要讲的主要是戒!”
  这时台下有人在指指点点,大声讥讽:“看看!支那人不知变通,佛经上说什么就是什么?连一点自己的体悟也没有!”
  叶昊天仿佛没有听见一般,微笑着将监天神尺取了出来,运起功力迎风抖了两下。
  神尺中蕴含着两百多亿的佛心,迎风散开之后,神社之中洋溢着少见的祥和气氛。
  台下吵嚷的人心中一颤,顿时矮了一截!那感觉仿佛小孩子说谎,被父母揭破了一般。
  台上的澄海国师更是心中乱跳,整个人都变得惶惶不安起来。
  叶昊天轻轻拍了拍监天尺,沉声问道:“大家知道我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这是一把戒尺,是我来此途中经由普陀山时,由一位菩萨给我的戒律之尺。它提醒我时刻警戒内心的妄念。”
  “什么是戒?戒是‘正顺的解脱之本’,也是‘无上菩提本’,是佛宗的基础!戒如大地,如房之基,房子建得牢不牢,就看地基挖得够不够深。”
  “昔年世尊入灭前弟子问:‘您老走后我们依靠谁?’吾佛慈悲教示:‘以戒为师’!”
  一番话远远地传了开去,在偌大的神社上空回荡不休!
  与此同时,他将监天尺与佛磬轻轻相击,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声音虽然不大,却有伐毛洗髓之功,让台下众人心神爽宜,逐渐安定下来。
  直到这时,叶昊天的讲经才变得相对容易起来。
  只听他从容阐述道:“持戒能使我们散乱的心获得安定。不论行善断恶,不论离苦得乐,戒都有决定性的作用。佛家看来,人在世间,其地位之高下,不在于他的种族是否尊贵,色相是否庄严,更不在于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于他有无崇高的德行,有无修持的佛心。一个没有戒、定、慧的人,纵使他富可敌国,外表端严,在佛看来,与禽兽相差无几!相反,一个能够严守净戒,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就算他地位卑微,没什么见闻,依旧可尊为人间胜士,值得每个人敬重!”
  话音未落,忽有一人从台后远远的地方站起身来,大声反驳道:“持戒是对人性的束缚。佛教的戒条那么多!碍手碍脚!好好的‘自由人’不做,偏偏找来戒绳,把自己绑得死死的,这种事我们大和民族做不来!也不屑做!”
  叶昊天定睛一看,发现说话的原来是手下败将木谷虚,看来他前日输棋所受的重创已经无碍了,只不过觉得没有面子,所以才坐得那么远。
  他心中暗笑,口中却道:“木谷先生所言乍听似乎有理,然而实情并非如此。其实受戒有很多好处。如果我们不杀生而护生,自然能健康长寿;不偷盗而布施,自然能发财享受富贵;不邪淫而尊重他人的名节,自然家庭和谐美满;不妄语而赞叹他人,自然能获得善名美誉;不喝酒而远离毒品,自然身体健康,智慧清明。”
  他一面说,一面左手拿着佛磬,右手握着监天尺,以尺击磬,轻轻奏出一曲《大悲咒》。他精通乐理,只需随手轻击,便能自成曲调,再加上合以佛心,那便是佛音梵呗了。
  悠扬的磬音远远地传开去,不知不觉,下鸭神社周围聚集了成群的鸟雀,全都一声不吭,静静地听着。
  听着美妙的乐音,台下众人都觉得很舒服,那感觉仿佛从又闷又热的黄梅雨季来到凉爽的中秋,全身三万六千个毛孔无一处不爽快。
  就连木谷虚也没有继续反驳,而是若有所思缓缓坐了下去。
  此时此刻,台上的老僧却如受重创,手足筋肉“突突”跳个不停,浑身又痛又麻,只想跳下高台赶紧逃走。
  叶昊天奏完一曲,又接着演奏了一曲《晨钟暮鼓》,同时意味深长地道“戒如明月,在暗夜中放出皎洁的清辉,指引夜归人一条明路。一个持戒严谨的人,绝不会做伤天害理的事,不会去伤害他人。谨守净戒的行者身上,必定散发出一股庄严、清凉的芳香!”
  话音未落,台下一直傲然端坐的足利义满忽然骤起发难:“你说了这么多,不过是说加强修持,做个好人而已。我关心的不是做什么君子,而是如何才能提高功力!作为武士,没有功力一切都是扯淡!”
  听了这话,台下本已安静的众人再次躁动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7/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