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6/250

  风先生眼前一亮,笑道:“那样一来,宇宙间的灵药市场要大受冲击了!灵药价格至少下降一半,别人不恨死你才怪!”
  叶昊天道:“怕什么,若是灵药多得像番薯一样,人人想吃就吃才好呢!”
  次日午后,叶昊天领着风先生去见皇上。
  皇上只朝风先生看了一眼便失声叫道:“好一个风三先生,久闻大名,如雷贯耳,请坐!”然后对叶昊天喝道:“你小子竟敢欺弄我!给我滚出去!明日早朝候在殿外,看我如何收拾你!风先生从此留在宫中,不再是你的属下了!”
  叶昊天感觉再次受到打击,心说:“皇上连一点风度也没有,竟然如此待我,太不像话了!”
  他二话不说转身往外走,快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停住了,回头对风先生道:“你先在这里好生伺候皇上,回头我让阿莲来看你……”
  风先生心情激动地道:“不用,不用,三天、五天我还过得去!需要的时候我会去找您。”
  皇上“嘿嘿”冷笑道:“竟然用美人计来收买人心,嘿嘿……”
  叶昊天不好当着皇上的面把九品莲台取出来,于是跟着“嘿嘿”干笑了两声,转身走了。
  当晚风先生没有回到六王爷府,不知道是否留在宫中。
  又过了一天,早朝之时,叶昊天等在金銮殿外等候皇上诏见。
  他虽然身为圣棋士,官居三品,却是有名无实的虚衔,不在早朝之列。
  他等了好大一会儿,听见大殿之中吵吵嚷嚷,热闹非凡,全没有一点庄严肃穆的景象。
  但闻太师刘衡那桀骜不驯的声音道:“圣上,我看倭寇没什么大不了的,如此大举用兵实在是劳民伤财。”
  然后有人随声附和道:“就是嘛,区区两三个蟊贼,哪用得着那么麻烦?”
  接着是太傅宋九龄高声叫道:“蟊贼?数十年来,沿海各省倭寇频生,百姓流离失所。近年来愈演愈烈,今年尤甚!三月前倭寇大举进犯福建、浙江,已经攻占了福宁、连江、宁寿、政和、宁德、长乐、福清等地,并延及龙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数万人连番来袭,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这还叫蟊贼?”
  随后有人道:“太傅过于夸张了吧。以讹传讹,恐怕是子虚乌有的事。”
  宋九龄大怒,随后金銮殿上吵作一团。
  良久之后只听皇上道:“好了,此事真假一问便知。此刻副清知府、宁寿知县尽在此处。宣二人进殿!”
  叶昊天眼见两人从身后走出,迈步进了金銮殿,然后是各自痛诉倭寇恶状,回答百官质询。
  其中一人描述得尤其详细:“臣所在的宁寿县连番遭到倭寇冲击。他们杀人放火,掘坟挖墓,甚至把婴儿束在竿上,用开水浇,看着婴儿啼哭,拍手笑乐……”
  听了这话,百官义愤填膺,纷纷道:“皇上,倭寇如此猖獗,我堂堂中华大国,竟然饱受欺凌,再不还手,我国的面子也丢尽了。”
  喧闹之中,忽有一人奏道:“皇上,臣闻之,倭寇日盛事出有因,原因是倭国内乱纷呈,南北大战,年前南朝战败,武士、官僚和浪人失去依托,于是流落海上,盘踞海岛,成为倭寇。如今统一倭国的足利义满将军很想肃清南朝的残余势力,打击海上盗贼,同时也想发展和我朝的贸易。所以我们不如双管齐下,一面歼灭倭寇,一面与足利将军谈判,如此可将倭寇连根拔起!”
  皇上闻言大喜,笑道:“礼部尚书潘文良果然见识不凡!朕即修书一封,着人送去,只是扶桑远在数千里外,大海无情,不易送到啊!”
  接着还是潘文良的声音道:“皇上,早先有倭国使者来京,等候数月未得诏见,已于三月前离去了。现有书信在此,请皇上御览。”
  皇上有些生气地道“爱卿念出来听听!”
  潘文良念道:“大汉皇帝陛下:余乃扶桑国洪武天皇帐下大将军足利义满是也。年前平定南朝,统一扶桑,欲与贵国结为友好,互通贸易,特派专使前来,商讨诸般事宜……”
  还没念完,就听皇上怒道:“倭国使者是何人接待的?为何没有禀报于朕?”
  下面一片沉默。
  有人答道:“这是摄政王决定的,说是将倭国使者撵回去,泱泱大国用不着跟边野小民谈什么交易。”
  接下来就没有声音了。皇上也没有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就听太傅宋九龄说道:“皇上,您看我们是否可以派出一人前去倭国解释一下,或许此事还可挽回。毕竟瓦解倭寇最好的方法还是从内部着手。”
  随即有一人高声反驳道:“没用了!太晚了!日前扶桑国来了一名棋道高手,名叫‘木谷虚’,横扫中原未遇对手,连周锡嘉、徐友星都败在他的手下,黄师龙、田天又不知到了哪里。临去之际,木谷虚放声狂笑:‘我奉足利大将军之命而来,原为考察贵国底细,看看是否值得我方交好。不料大失所望,泱泱大国病入膏肓,连个棋道高手都找不出来,怨不得上万将士难敌我八百列兵!如此弱邦,不交也罢!’”
  听了这些话,周围的大臣乱成了一锅粥:“这人胆子不小,说了这番话不怕回不了倭国?”
  一个大概出自武将的声音,气哼哼地道“妈的,要是老子在场,不扁死他才怪!”
  最后是太师刘衡的声音:“张督察,你这是听谁说的?是真是假?”
  先前说话的声音答道:“太师,我几时说过假话?这些是杭州知府亲口告诉我的!他还说,木谷虚说这番话时周围聚集了很多人,当时就有几个年轻人不忿,上去与他理论,争执之下推搡起来。当杭州知府史申闻讯赶到时,已经有数十人被木谷虚打倒在地。史申见他极度嚣张、出手狠辣,便吩咐手下兵丁将其拿下,准备带回去教训一番。不料木谷虚功力极高,二十个兵丁尽数被其击伤,且有三人惨遭毒手。吓得史申转身欲走。
  正在这时,恰有两位义士及时赶到!二人联手之下,才堪堪将木谷虚敌住。这两人一个姓王,是位新中的武举,另一个姓周,据说是前任太保周大人的子侄。两人武功不可谓不强,可是木谷虚的功力还在两人之上!竟然迫得他们只有招架之功,并无还手之力。
  再后来,连灵隐寺的方丈也领着数十位高手赶到了,木谷虚才见势不妙夺路而逃。
  然而令人震惊的是,木谷虚后劲极强,连过十余关,凭着一双赤足逃过了数十位马上高手的追杀,最后辗转千里逃入倭寇盘踞的古田县城!还站在城头放声狂笑,极尽羞辱谩骂之能事。”
  听到这里,金銮殿中鸦雀无声。
  叶昊天身在殿外也是心中一震,没想到在这里听到王小石和周士章的消息。
  静了好大一会儿,忽听皇上道:“宣圣棋士田天进来!”声音很快传了出来。
  叶昊天急忙进殿,双膝跪地高呼万岁。
  结果耳边却传来皇上异常严厉的声音:“田天,你身为圣棋士,官居三品,不能为国效力,要你何用?拖出去重打四十大板!”
  叶昊天心中恨道:“死老头,竟然如此整我?一点面子也不给,真是岂有此理!”口中却不敢怠慢,连忙叫道:“皇上,实在冤枉啊!我奉太子之命前往敦煌收集棋谱,准备回来编纂《万世棋典》,一路上黄沙漫漫,历尽艰辛,昨日才刚刚赶回,实在没想到会有此等怪事!”
  在场的大臣全都一言不发,等着看这位寸功未立、仅靠讨得皇上欢心就能一步登天、官居三品的圣棋士的笑话。
  只有太傅宋九龄为他求情:“圣棋士情有可原,请皇上恕罪。”
  皇上看了叶昊天一眼,冷冷地道“田天,朕可以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派你出使扶桑,商讨贸易事宜,你若是办得成,朕为你加官晋爵,若是丧权辱国、丢人现眼的话,就不用回来了!回来也定斩不饶!”
  有些大臣已经面现不忍之色,人人都知道叶昊天凶多吉少了!
  在他们的印象中,倭人本就凶悍无礼,此番叶昊天到倭国去商讨贸易事宜,恐怕很难讨得了好,饱受羞辱是逃不了的事。
  就听太师刘衡“呵呵”笑道:“圣棋士乃当世奇才,定然能一帆风顺,早日归来。”
  叶昊天眼珠一转道:“请问皇上,如何才算出使成功?”
  皇上面无表情地道:“你必须完成两大任务,一是谈成公平交易的条约,不能使本朝蒙受损失。二是不可丢人现眼,无论是棋道还是别的任何比试,只要倭人出招,都给朕接下来,若有一项败北,朕便要治你丧权辱国之罪。”
  这次所有的大臣都怜悯地看着叶昊天,仿佛在看一只待宰的羔羊。
  叶昊天故意装出十分惶恐的样子,叫道:“微臣死不足惜,只怕会给皇上丢脸。所以臣有一事相求,请皇上恩准。”
  皇上瞪着他道:“讲!”
  叶昊天道:“请皇上多派人手与臣同行,其中需要十名大内高手,十名商界精英,十名辩士说客,十名教坊乐师,十名秦淮歌姬……另外微臣的夫人足智多谋,臣希望与她结伴同行,求皇上恩准!”
  在场的大臣一片哗然。
  有人笑道:“竟然要带教坊乐师,秦淮歌姬,简直有辱国体!”
  有人道:“按照惯例,使臣不得带家眷同行,这个可不行!”
  皇上等众人喧闹完了,才轻轻说了两个字:“准奏!”然后是“退朝!”随即转身走了,留下一众大臣目瞪口呆留在殿中。
第七十章
云帆天涯待骤雨,卜居海上掸纤尘
  三月二十一日,黄道吉日,宜出行,出使扶桑便定在这一天。
  叶昊天和兰儿告别父母,不紧不慢地来到江边码头处,放眼望去,不觉大大吃了一惊。
  但见距岸百余丈的江心一字排开七八艘大大小小的船只。最大的是一艘郑和宝船,九桅十二帆,体式巍然,巨无匹敌,长四十四丈四尺,宽十八丈,单是一只铁舵,就须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整艘可容数千人。其次是一艘‘马船’,长三十七丈,宽十五丈。然后是一艘‘粮船’,长二十八丈,宽十二丈。最后是两只‘坐船’和三艘十八丈长的‘战船’。
  上得郑和宝船,叶昊天禁不住啧啧称赞。
  因为宝船的船体太大了,单是水手就配备了七百人。各种物资准备得极为充足,不但储存了淡水,甚至还携带了用来栽种蔬菜的泥土。
  宝船的船舱分为六层,三层位于甲板之上。叶昊天和兰儿住在最上层;第二层住的是大内高手、商界精英以及辩士说客;第三层住的是教坊乐师和秦淮歌姬;另外三层位于甲板之下,住的是普通船工和杂役人员。除了顶层之外,每层都有一个会议厅。
  负责船队航行的总船长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见到叶昊天和夫人上船,赶忙过来请示:“大人,我们是缓缓而行,还是昼夜星驰?”
  叶昊天反问道:“此去扶桑,不紧不慢需要多长时间?”
  老者道:“少则一月,多则月半。”
  叶昊天略一琢磨觉得时间不够,于是吩咐道:“那就昼夜星驰吧,最好能在二十天内赶到,但也别累着大伙。”
  老者答应一声便吩咐手下开船。
  船队沿江而下,顺水漂流,蓝天朗日之下,江面上隐约可见点点渔舟,斜挂红帆,时隐时现。
  兰儿身处顶层船舱,斜倚窗边,一任微风拂面,远眺渔舟上侧身撒网的渔夫,但见他们头戴斗笠,悠然自得,显得格外宁静安详。
  叶昊天觉得有必要熟悉一下船上的具体情况,于是让老者领着自己在船中转来转去,一边走一边问东问西。
  通过交谈,他知道老者姓邓,名叫邓兴初,昔年曾跟随三宝太监下过西洋,而且当时便是船队中的一名船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6/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