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2/250

  风先生连忙叫道:“小心!别动那些字!”
  叶昊天和兰儿快步走了过去,低头看时,却见沼泽边缘打着几根木桩,分别写着:“大道无形,大道无名,身无其身,形无其形。动静,刚柔,阴阳合一,何为道?”
  这一次,叶昊天还是没有出手,先自转头望向风先生。
  风先生缓缓走上前去,在“阴阳合一”几个字上拍了一下。
  不一会儿,软泥之中渐渐浮出百余根木桩,弯弯曲曲地向前延伸了二三十丈,再远处就完全消失了。
  风先生回头看了众人一眼,表情严肃地道:“你们看那百余根木桩,便是破解大阵的起始部分,要想通过大阵,必须从中悟出破阵的规律来。其中的大阵极其复杂,我上次来的时候,足足花了五个月的工夫才走过去。这次恐怕也要花好几天。”
  叶昊天定定地看着那些木桩,不一会儿已然看清了其中的变化,于是笑道:“奇怪,这个阵法我好像也见过!我把阵法画出来,请先生瞧瞧对不对。”说着找了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他画得相当仔细,一边画同时还一边讲解,几乎将阵法变化的所有细节都讲到了,足足花了大半个时辰才结束,最后却望了风先生一眼,若无其事地道“阵法便是兵法,若能参悟此阵,用于排兵布阵,将会有着莫大的好处。”
  风先生越听越感到震惊,禁不住连连点头,口气也变得十分恭谨,说道:“我先前虽能破阵,却是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帝君讲解得如此详细,我已经明白此阵的原理了,布阵自然不在话下。”说完他一马当先向前走去,一边走一边体会阵法的精妙之处。
  如此走了十余里,众人终于出了沼泽的范围。来到一个烟波浩淼的大湖边,远远看去,湖心正有九座小山闪闪放光。
  近岸处停泊着一叶扁舟。扁舟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对船桨和一只风帆。
  风先生招呼大家:“请上船吧。这里的湖面看似风平浪静,其实却十分凶险。湖中有着无数的漩涡,也是按照某种阵法分布的,必须千万小心。”
  云华夫人咯咯笑着跳上船去:“这些破阵的事就交给你们了!我可不想费心!”
  兰儿和少康则缓缓迈步上了小舟。
  叶昊天和风先生每人手握一只船桨,小心翼翼地向前划动。
  他们避过了上百个或明或暗的漩涡,划了一个时辰之后,小船逐渐靠近湖心岛。
  放眼望去,但见岛上近处芳草萋萋,远处五彩闪烁。离岸七、八里,有一座不大的琉璃宫殿,殿外隐隐写着“仙岩宫”三个字。想来那就是女娲娘娘接待客人的地方了。
  眼看仙岩宫就在眼前,众人都想早点弃舟登岸,难以按捺激动的心情。
  风先生却十分紧张地道:“小心,此处仍然危机重重!眼前便有一道难关,上次我因为答错了,所以怎么也无法登岸,最后不得不将小船划了回去。我最远只是到过这里,再往前就没有去过。”
  听了这话,众人的心中都是一紧。
  时候不大,小船已经划入距离岸边只有二、三十丈的莲花从中,停在一朵开着七色花瓣的硕大的莲花旁,然后就钉在那里,再也不能向前移动了!
  众人环顾周围一朵朵雪白的莲花,又瞧着硕大的七色花朵,都觉得好生奇特。只有风先生苦着脸静静地望着远方的仙岩宫。
  忽然,兰儿惊讶地指着七色莲花叫了起来:“哎呀,花瓣上好像有字!”
  随后是云华夫人妩媚的声音:“哎吆,真的呢!白花上写的是‘广阔天地任我行’!”
  少康也诧异地道“红花上写的是‘杀人不眨眼’!”
  一时之间惊叫之声此起彼伏:
  “兰花是‘无所不用其极’!”
  “紫花是‘打倒一切’。”
  “青色花瓣上是‘残酷无情’!”
  “橙色花瓣上是‘我死后哪管洪水滔天’!”
  “咦?这是什么意思?黄花上竟然是‘有害于可持续发展’。”
  叶昊天跟着众人的叫声看来看去,最后低头看时,却见亭亭如盖的荷叶上赫然现出一行字:“何谓魔?判定魔头的关键是什么?请摘下一片你认为正确的花瓣。”
  众人也很快都看见了那行字。
  云华夫人想起魁善恶狠狠地将她的肉身剁成肉酱的样子,不由得恨恨地道:“肯定是‘残酷无情’!否则他怎会乱砍乱杀?”
  兰儿娇笑道:“我觉得应该是‘杀人不眨眼’,因为古书上描写恶人,都用到‘杀人不眨眼的大魔头’。”
  风先生却摆摆手道:“我上次选的也是杀人不眨眼,结果却不对。现在也不知道选什么好了。”
  叶昊天将所有的选择都考虑了一遍,觉得除了最后一个从没听说过以外,其余每一个都不算错。可是到底应该选什么呢?
  他想起一路行来遇到的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问的是“人性”,第二个问题问的是“大道”,第三个问的才是“魔”。问“魔”之前先问“道”,看来要想明白什么是“魔”,必须先明白什么是“道”。
  然而究竟什么是“道”呢?
  他将装在脑海中的数十万册书籍关于道的描述迅速过了一遍,很快总结出一些规律来。
  所谓“道”,一般指的是“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天随人愿,人得天佑,天人相合,天人相得,乐天知命,顺天修命,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等。
  而所谓“得道”,通常是指“通过修身养性、摄生养命,达到仙境之美、长生之乐的境地”。
  修道人能从花开花落、飞禽走兽、日月之行、行云流水、风霜雨雪中感受自然的奥秘、造化的玄机以及生命的意义,从短暂的时光中体会永恒的价值。他们看似无为,其实是无不为,讲究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后达到整个宇宙的协调发展。
  “道”的反面就是“魔”。
  如果“阴阳失衡,山穷水尽,天人相分,天人相仇,逆天而行,背道而驰,肆意妄为,搅乱秩序,或者贪图眼前,不顾将来,给整个世界带来现实的或者潜在的威胁”,那就是“魔”了。
  如此看来,判断“魔”与“道”的标准关键还是看其“是否有利于人类和整个世界的持续发展”。
  想到这里,叶昊天伸手摘下了黄花!
  旁边的几个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选择。
  “有害于可持续发展”,这几个字简直连听都没有听说过!
  大家都忐忑不安地等着,不时环顾四周,不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过了好一会儿,耳边忽然传来“嘎吱吱”的声音,一道码头忽然从水底浮出来,从岸边一直延伸到小船旁边。
  叶昊天十分兴奋,连忙招呼众人上去。
  风先生无比惊讶地看着他,心中佩服不已。
  沿着码头走近岸边,迎面是一望无垠的绿草,其间点缀着一些白色的小花,从湖边一直延伸到远处的宫殿。
  众人沿着白花小径快步前行,不久来到仙岩宫。
  仙岩宫的大门敞开着,里面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
  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女娲娘娘竟然也跟世俗之人一样,在宫殿大门的两侧题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道消魔长,道长魔消,魔道相争几时休?”
  下联配:“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魔焰汹汹今又来!”
  横批是:“闭关苦思,恕不见客!”
  众人一见最后那几个字就傻了眼。
  兰儿眉峰紧蹙,满面愁容,说道:“娘娘正在闭关,这可怎么办?难道我们就这样回去吗?”
  少康急道:“那可不行,都走到这里了,说什么也要见娘娘一面。家父和一干神仙还等着救治呢!”
  风先生却道:“不可!娘娘贵为人祖,说出来的话就是金口玉言。我们若是不听,只怕会惹得她不高兴。”
  云华夫人显然同意风先生的说法,劝慰众人道:“我看还是回去吧。且等过几天再来。”
  叶昊天感到救人如救火,要是就这么回去了,未免太过遗憾。
  他想着殿内望了一眼,故作轻松地“呵呵”笑道:“大家先进殿歇息片刻,然后再作决定不迟。”说话之间,他已经迈步走了进去。
  殿中空荡荡的,只有一张茶桌和几把椅子,别的什么也没有。
  桌上静静地摆放着一块蓝色的佩玉和一颗白色的佛珠。
  叶昊天围着桌子转了一圈,没敢动桌上的东西。
  云华夫人却一把将玉简抓在手中,惊呼道:“这是家母贴身的佩玉,怎么会留在这里?”她一边说,一边凝神望着佩玉。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抬起头来看着叶昊天道:“家母来访女娲娘娘,却未蒙召见,不得不留下佩玉。其中暗含深意,恕我不便明言。”说到这里她停了下来,抱歉地对众人笑了笑,然后又道:“不知何故,娘娘到今天都没有见到佩玉。看起来,她已经闭关很久了。”
  风先生走到桌旁,盯着佛珠看了一会儿,最后却摇了摇头:“此珠亦非凡品,似乎是观音菩萨的念珠,上面有很多留言,我只能看见外面的‘观音致女娲娘娘’几个字,其余的都被菩萨以无上佛法封住了。”
  叶昊天听见观音菩萨的名字,不禁心中一动,走上前来凝神注视着佛珠。他按照佛宗的修行方法由静入定,由定生慧,双目之间渐渐生出一只慧眼,竟然能一直看到佛珠里面。
  却见佛珠内壁题了很多小字,大意为:“弟子观音,受佛祖之命来此,将佛珠转交娘娘。珠内蕴含百亿佛心,乃我师和众弟子收集三甲子所得,希望能助娘娘一臂之力。如今魔焰极盛,魔门四面出击,困弟子于石像之内,陷地藏于烈火之中,囚文殊于五台之巅,围普贤于峨嵋金顶,佛宗岌岌可危,望娘娘早图良策,救天下苍生于水火之中。”
  看到这里,叶昊天心情沉重,伸手将佩玉和佛珠拿了起来,然后道:“这些东西都必须早点交给娘娘,走吧,我们去补天宫拜见她。”
  兰儿和少康连声道好。
  云华夫人和风先生彼此对望了一眼,并没有出言反对。
  众人依次出了大殿,向着闪闪发光的湖心山走去。
  他们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连闯三个大阵,终于来到湖心山附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2/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