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缘儒仙(精校)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50

  叶昊天用神识操控着神甲在光球周围转了一圈,不久发现那不是琉璃屏风,原来是一个立体的虞舜共工阵!一个非常完善的水神之阵!可以将海水和一切生灵全部挡在外面。
  他对此阵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所以不久就找到了进入大阵的路径。
  当他沿着入阵通道向前划动一会儿之后,但觉眼前豁然开朗,仿佛进入了一个圆形的大殿之中。
  此时,周围再没有一滴海水!
  这时耳边忽然传来兰儿的惊呼,转头看时,但见天工神甲右侧不远处,立着一只虎头牛身的怪兽!一双眼睛闪着绿光,张牙舞爪作势欲扑过来。
  叶昊天想起龟镜提到的碧海金睛兽,于是不慌不忙将镇妖宝塔取在手中,迅速打开天工神甲的顶盖,先将宝塔托了出去。
  那兽见了宝塔忽然发出一阵“呜呜咽咽”的声音,将整个身躯匍匐在地上,似乎霎时变成了温顺的小猫。
  叶昊天和兰儿一面惊奇地看着怪兽,一面从天工神甲中跳出来,站在实实在在的陆地上。
  怪兽“呜呜咽咽”地叫着,仿佛在说什么话一般。
  叶昊天运起儒家仁功中“沟通天地”的功夫,双目盯住碧海金睛兽,从它的眼中看到了它的心里,想知道它说的是什么。
  一瞬间,叶昊天看到了碧海金睛兽久困海底的寂寞,也看到了它此刻心中的欢喜。然而令他无比震惊的是,他还看到元始天尊的影像!看到天尊昔年在这里修炼!看到天尊将瀚海神舟放在大树边!看到天尊不无留恋地离去!
  “元始天尊!盘古大帝!我竟然看到了那位开天辟地的人物!这会是真的吗?”
  转过身来,他一眼看到大树之下有张石桌,桌上赫然放着一只金色的小船!小船上刻了“瀚海神舟”四个字!开天九宝之一的顶级神器就那么静静地躺在石桌上!
  叶昊天走过去将神舟拿在手中,仔细端详了一会儿,然后递给兰儿。
  此时此刻,他的心中只有少许的欢喜,然而更多的却是疑惑。
  他在大殿之中走了一圈,发现殿中空荡荡的,除了一张石桌和两把石椅之外,再没有别的东西。
  他在殿中不停地走来走去,越想越觉得难以理解。
  “元始天尊曾经在这里练功!最后不无留恋地离去!他究竟去了哪里?为何一去就是三十万年?”
  想了好久想不出头绪,他度来到石桌之前,探手将龟镜取了出来。
  还没等他运功催动,龟镜已经激动得摇晃不止,一边摇晃一边显示出一行又一行的字来:“漂泊三十万年,终于又回到这里!这里曾经是我的家!左边的陡山就是玄都玉京七宝山,右边的缓坡却是须弥神山!两山在海底交会于此。那棵闪闪发光的树叫作‘冤魂树’,树心中空,树冠位于水下百丈,树冠摇动形成漩涡,所有的魂灵沿树心通往地下!再往下就是宇宙间最神秘的地方了。主人请仔细看看石椅。”
  叶昊天越看越感到无比惊奇,龟镜所说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他定定地看着石椅,试图找出其中的机关隐秘,然而石椅极其简单,没有任何明显的突起或凹陷的地方,显然不是一下子就能找出来的。
  兰儿将瀚海神舟放入他腰间的乾坤锦囊,然后跟他一起想办法。
  叶昊天围着石椅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可疑之处,只好走过去缓缓坐下,希望能有奇迹出现。
  他在石椅上静静地坐了好久,依然没有任何动静。
  此时碧海金睛兽匍匐在他前方不远的地方,眼光里露出兴奋的神色。
  叶昊天再次将自己的心灵与神兽联系起来,仔细搜索神兽的记忆。
  良久之后,他终于看到元始天尊坐在石椅上的景象。眼见天尊将石椅左转三圈,右转五圈,然后忽然消失了。
  于是他急忙学着天尊的样子将身子微微转动了一下,没想到石椅却也跟着转动!
  他回头叮嘱兰儿:“我先下去,你随后跟来。”
  兰儿却轻探玉手将他拉住,柔声道:“公子等等,我们一起下去。我怕呆在这里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说着近前一步便待避入乾坤锦囊中去。
  叶昊天伸出右手揽在她的腰间,轻轻一提让她坐在自己的膝盖上,“呵呵”笑道:“娘子轻若无物,不如让我抱你下去吧。”
  兰儿面色微红,努力挣扎了两下道:“公子不要啊,此处不可风花雪月,必须千万小心才行。我不想让你分心。”
  叶昊天知道她说得不错,于是松开双手,任她躲入乾坤锦囊中去。随后将石椅向左转了三圈,接着向右转了五圈,但觉石椅缓缓下降,逐渐进入狭窄的通道之中,接着下降速度越来越快,直到盏茶工夫才缓缓停下来。
  当他定睛看时,发现面前是一个空空荡荡的大殿,四周静悄悄没有一个人。
  大殿正中有一个近乎圆形的金光闪闪的屋子。金屋的顶上赫然正是光彩夺目的冤魂树!
  金屋的两侧各有一个宽敞的窗子,窗台伸出来足有五尺宽阔。一侧的窗台上放着个圆约八尺的印章,另一侧则摆着个高达丈许的莲座。印章和莲座各自发出一道金光照向屋子里。
  叶昊天走近窗前向里望去,但见金屋内有一个大大的丹炉,炉内烈火熊熊,隐隐约约有无数魂灵在其中挣扎,那些魂灵如同油锅内的蚂蚁时起时落,拼命摇动身子想从丹炉内逃出来,然而却被印章和莲座发出的光芒罩住。
  他收回目光,转而注视着放出金光的印章和莲座,不需细看,他已经从印章的形状和花纹看出,摆在面前的又是一个监天御印了!而那莲座则很可能是九品莲台的化身!
  正在他疑惑不定的时候,忽然看见金屋的壁上出现了一行大字:“诸位兄弟别来无恙乎?阿印。”
  他环顾四周想知道是谁在写字,可是看了一圈没有发现一个人。
  “阿印,谁是阿印?”他试着想在金屋壁上写几个字,问问是怎么回事,却怎么也写不上去。
  正在这时,金屋壁上又很快出现了几行字。
  “欢迎兄弟们回家!阿莲。”
  “呜呜,我终于回来了!阿玉。”
  “好高兴又见面了,呜呜呜呜!阿囊。”
  “哈哈,天上地下,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阿镜也回来了!今日重逢早已在我运筹帷幄之中!”
  “阿镜光知道吹!这么能吹怎么排到了老九的位置?阿玉和阿囊就知道哭!哼哼,哭个鬼啊!我被丢在水底,数万年都没吭一声,你们有什么好哭的?阿塔。”
  “我命好苦哇!你们有事忙碌还好,我躺着一动不动三十万年!如此下去我要发疯了!阿舟。”
  叶昊天看到这里终于明白了,说话的原来是自己带来的开天九宝,“阿玉”是通灵宝玉,“阿囊”是乾坤锦囊,“阿塔”是镇妖宝塔……另外,“阿印”大概是监天御印,“阿莲”大概是九品莲台了。
  他心中忽然一阵狂跳:“摆在面前的难道竟是真正的监天御印和九品莲台吗?”
  众宝的交流毫不停留,而且变得越来越快,叶昊天只有迅速浏览才能完全看得清楚。
  此时但见金屋的墙壁上飞速地显示着一行行的字迹。
  “可惜斧兄和轮弟不在,不然就是一场盛会了。阿印。”
  “是啊,真向往昔年我们九兄弟联袂同行走遍天下的情景。那时人好多,说说笑笑,多热闹啊!阿塔。”
  “就是说嘛,老死鬼好好的日子不过,却把我们九兄弟硬生生分开,东抛一个,西扔一个,搞得我们孤苦伶仃,他自己也失踪了,你说他是不是忽然疯了?阿舟。”
  “他怎么会疯?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找到一个满意的弟子!阿镜。”
  “难得相聚,我不想大家再分开……快跟我们一起走吧!阿玉。”
  “不行啊,我们不能走,想走也走不了。阿莲。”
  “嘿嘿,你们两个也真是的!躲在这阴暗的角落里有什么意思?不如跟着我们新主纵横江湖,畅游四海,风光旖旎,何等逍遥!怎么说也比躲在这阴森森的海底舒服吧?阿镜。”
  “是啊!新主一人拥有五宝,你们就一块儿来吧。那样我们七兄弟就热闹了!若是以后再找到斧兄和轮弟,我们就可以恢复当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日子了。阿囊。”
  “不行啊,我已经被老死鬼下了禁制,除了玉帝能够带我出去耍两天之外,别人都无法将我挪动半步。阿印。”
  “唉,我也是啊!只有佛祖偶发慈悲的时候来看看我,向我有气无力地念两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除此之外我实在太无聊了,只好不分白天黑夜地干活。这些活有什么好干的,让我的替身去做就行了,还用得着我亲自出马吗?阿莲。”
  “那可怎么办?呜呜……你们就困在这里一辈子出不去了吗?阿玉。”
  “除非……除非有人帮我们解开禁制!不过那很难的,玉帝和佛祖想了三十万年都无法解开。看来世间没有人能够解开了。阿印。”
  接下来是众宝的一阵唏嘘之声。
  叶昊天再次动用儒家仁学中沟通天地的功夫,忽然插言问道:“如何才能解除禁制?”
  金屋的墙壁上沉默了一会儿,不久又显示道:“本殿有三个通道和一个洞穴。正中通道就是你们来的地方;左侧通道直达玄都玉京七宝山,出口在玉帝的灵霄宝殿;右侧通道通往须弥神山,出口在佛祖讲经的蒲团之下。唯一的洞穴却在后方,那是元始天尊昔年休息的地方。要想解除禁制,必须进入洞穴中去。阿印。”
  叶昊天听说左右两侧分别通往凌霄宝殿和须弥神山,禁不住被吓了一跳:“要是玉帝和佛祖来了,看见我待在这里,会怎么处置我?”
  他看看四周,周围依旧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动静,于是鼓起勇气问道:“请问如何才能进那洞穴?”
  “不知道,不知道……”随后墙壁上再没有显示一个字。
  叶昊天绕过金屋向前走去,果然在屋后的石壁上发现一个深深的洞穴。
  洞门左边刻着:“天尊已乘黄鹤去,此地犹存大罗天。”
  右侧刻着:“黄鹤一去不复返,佳徒未得空长叹!”
  石壁顶上有几个大字:“过得三关,为我弟子,入我门来,传我衣钵!”
  此外还有几个小字:“不得硬闯!否则天崩地裂,神山不复。”
  叶昊天又是心惊,又是欢喜,强自按捺激动的心情向前走去。
  过了七八丈之后,眼前忽然现出一道门户,朱红大门紧紧关闭着,将入洞通道完全堵住了。
  定睛看时,但见大门上赫然写着:“第一关,难题求解:现有宇宙为直径一亿光年的球体,以我的神力一眼只能看出一万光年内所有星球的数目。请问如何统计宇宙内大体有多少星球?请将答案写在门边的玉牌上,答对之后,门会自动开启。”
  叶昊天的心中一阵惊喜,没想到自己精心准备的题目竟然用到这里来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5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