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779

  我们的袁大师听了这话非常愤慨,他更加激动地在纸上写了一句话。
  律师先生接过来一看……这下他也淡定不能了。
  只听约翰·麦考尔先生声调都变了,扯着嗓子高声道:“尼……奥,你不是在开玩笑吧?!你居然要……”
第一百五十四章
代言费
  本章副标题:谁管有没有疗效,给他们看的是广告!
  “你居然要看中医?!”
  麦考尔先生此话一出口,他身边的那位老西医面色就是一变。
  主治医生拿过袁燕倏写的纸条,看了一眼就愤怒地咆哮道:“不行,我绝对不允许!”
  “绝对不允许在堂堂长老会医院里面搞你们黄种人亵渎上帝的巫术……”
  我们的袁大师心中那是大大的不以为然,中医是巫术?大哥别笑二哥了!
  再早个几十年你们这些所谓医生也不过就是给病人们放个血、截个肢、再开个阿芙容和白面罢了。还比不上我们中医呢。
  鲁迅先生确实说过“中医都是有意无意的骗子”,可是你们西医在历史上那简直就是杀人不偿命的屠夫。
  当然啦,在1920年中医确实是落后了,不过老子不是穿过来了吗?
  “提醒一下宿主,医学类著作还没有开放。”
  “大师球,我要抄袭医学著作干嘛?”
  “宿主,你不是要振兴中医吗?”
  “大师球,你这就不懂了,振兴中医那和医学没关系。”
  既然他都穿过来了,那当然要把赛里斯医学发扬光大了。
  至于赛里斯医学有没有疗效……嗨,不就是忽悠那些老外让他们觉得我们赛里斯文明是多么的高端大气上档次,还看疗效干嘛?
  中医多治好几个或者多治死几个,我们的袁大师那是根本一点都不在乎。
  再者说了,美利坚人民吃了那么多苏丹红和亚硝酸盐,吃点中药算什么。而且什么六味地黄丸、什么乌鸡白凤丸、什么牛黄解毒丸……那又吃不死个人。
  只听那位老西医严肃地说道:“袁先生,我知道有人为你打了招呼。可是你要是执意去找你们中国的草药巫师,那么恕我不能再把你留在这里了!”
  袁燕倏心想,这可不行,除了纽约长老会医院还有什么医院能配得上我的身份?总不见得去什么纽约市第一人民医院来着。
  他沉吟了一下,又在纸上写了几句话。
  看完纸条麦考尔先生咳嗽一声道:“好了,袁先生的意思是喝点药酒,我想医生你总不会连这个也反对吧?”
  “药酒?”老西医撇了撇嘴道:“既然如此,我就不多说什么了。可是……”
  “可是我们院方需要你的当事人发个声明,他必须承担自己选择的一切后果!而且我们会向外界公布的。”
  “这……”约翰当然不想答应了,不过他看到袁燕倏点头如捣蒜的样子,只好叹了一口气道:“好吧……”
  “请好自为之!”
  医生冷哼一声转头就走,病房里面只留下了有些不知所措的律师先生,还有躺在床上智珠在握的袁大师。
  “好吧,麦考尔先生,你说的我实在不明白啊。”红旗老五一脸懵逼地说道:“袁二要喝五加皮那也无所谓,反正都是快死的人……嗯,他想喝多少那就有多少。可是他还想向药店收那个什么来着……”
  第二次来唐人街“安良大厦”找李杰的约翰耸了耸肩膀道:“李先生,那叫代言费!”
  今天是1920年11月9日,离那些爆料刊登已经过去了两天。
  现在舆论已经有了向袁燕倏倾斜的趋势。
  虽然《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还有《华盛顿邮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表评论员文章,可是他们的报导也偏向了重病在床的中国留学生,还发表了几篇文化界名人的文章质疑BOI和NYPD的对此案的处理。
  至于力挺民主党政府的文章……现在谁还会跳出来支持民主党,还要不要混了?
  其中跳的最欢的自然就是袁燕倏特意交代过的林肯·斯蒂芬斯和厄普顿·辛克莱。
  林肯·斯蒂芬斯那也不是什么好惹的人啊。他因为在报纸上骂得太狠,所以老罗斯福曾经把他请到白宫来了一次正面交锋。结果两个人的火气越说越大,最后老罗斯福把他赶出了白宫。
  对这件事情,他保持了自己一贯的作风和思路,袁先生的遭遇那当然是体制的问题。
  当然了,能和老罗斯福这头政坛雄师当面怼一个痛快的男人,对威尔逊这条落水狗那就更加不客气了。他早就把民主党政府和司法系统骂了一个狗血淋头,而辛克莱先生作为一位著名的左翼作家,他在署名文章中毫不客气地把这起事件称之为“种族歧视导致的司法冤狱”。
  出乎袁大师本人的意料之外,除了这两位为他仗义执言之外,还出现一大波的文学评论者为他叫好鼓掌,在这些文学评论家当中,袁燕倏比较眼熟的是两位刚刚成名的男作家和一位成名已久的女作家。
  第一位男作家正是大名鼎鼎的T·S·艾略特。虽然让他一举成为英美诗歌界神话的《荒原》要到1922年发布,但是他前两本诗集《普鲁弗洛克及其他》和《艾略特诗集》已经让他小有名声。而且他还是一位颇有名气的文学评论家。
  艾略特先生直接把《浓情巧克力》称之为“《简爱》之后最伟大的女性主义小说”。自他开始,谈到女性主义小说都要把这两本拉出来比较一番。
  还有一位就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弗朗西斯·斯科特·基·菲茨杰拉德。
  这位仁兄对于《浓情巧克力》中用巧克力这条主要线索串联整体情节的写作手法,那是赞不绝口。而且他还非常欣赏这本小说完美地还原法国小镇风情的美妙文笔。
  其实这两位都不知道自己有多么幸运,正因为他们的仗义执言,让我们的袁大师打消了抄袭《荒原》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这两本名作的主意。
  至于那位女作家名为维拉·凯瑟(Willa
Cather),比起另外两位她的名气好像不够响。但是她在1918年发表的《我的安东尼亚》在后世被誉为美国二十世纪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之一。
  当然她也是海伦·布朗小姐的偶像,更巧的是这位居住在内布拉斯州的女作家正好在纽约为她的新书《青春与美丽的阿杜莎》做巡回推广。于是她也在第一时间读到了《浓情巧克力》,还是布朗小姐亲自送到她手上的。
  维拉·凯瑟女士对这本书评价也很高,她发表评论称袁燕倏先生用温馨和甜美的笔触,填补了保守的19世纪和激进的20世纪之间的那个让女性极其尴尬的缝隙。
  同时作为一位女性也作为一位女作家,她要感谢袁先生对于女性的赞美和对于现代女性的希望。
  当然,这些评论文章最后都点了一句,能写出如此优美动人小说的人实在很难相信是搞出华尔街爆炸案的凶徒啊。
  《世界报》那也是借着这位东方人的东风,它的文学副刊趁热打铁地为《狄公案》出了一期特刊。虽然这本侦探小说暂时没有得到主流文学评论界的关注,不过卖的也相当好,甚至销量比《浓情巧克力》还要多得多。
  一来,《浓情巧克力》的发布日期稍微早了一点,而《狄公案》正好赶上袁燕倏成为全美国热点的关键时刻。
  二来,《世界报》的知名度和发行渠道岂是什么玩票性质的《世界妇女》比得上的。这期文学副刊在东海岸各大城市同时发售的。中部和西海岸的读者最多等个几天就行了。
  三来,以当时的识字率和教育水平来看,喜欢看侦探小说的男性读者绝对比言情小说的女粉丝要多得多。
  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啊。
  占尽天时地利人和袁大师现在还闲心想着收代言费,可是碰上袁燕倏之后就诸事不顺的艾登队长那是心急火燎地想要上房。
  对那个法国人和中国人的“审讯”已经持续了整整四十八个小时,可是这两个家伙什么有用的都没有说出来。
  他甩了甩有些肿痛的右手,心里面为林登万和庄昆仑叫了一声好,真是两根硬骨头。
  ZOD将军这种资产阶级走狗,哪能理解无产阶级战士——林登万将军的“解放全人类”博大情怀。
  而他这样的白种人兼红脖子,更难以把握庄昆仑那样曾经想要挤进白人圈子却被冷酷以对的黄种人的心态。这位华侨第二代从小遭受着周围白人歧视和迫害,从而导致他对美国、对白种人、乃至对整个西方世界都有着刻骨的仇恨。
  爱和仇恨正是人类精神力量的两大支柱。
  1920年的BOI既没有吐真剂,刑讯手段更是粗糙的不得了,自然就撬不开这两个家伙的嘴了。
  不过我们的两位反美斗士也没有那么好过,已经到了再打下去说不定就会翘辫子的地步,所以联邦探员们只好暂时收手了。
  艾登队长疲惫地坐了下来,几乎从来不抽烟的他点燃了一颗烟,此时他心里也是焦急万分。
  他当然知道自己的处境极为不妙,不管怎么说那个中国人是在自己审讯的时候受的伤,现在已经是全身是嘴都说不清了。如果还不能把那个家伙定罪,那么他会有什么下场那根本就不用想了。
  ZOD将军在心里叹了一口气,真是没想到那个中国人的能量这么大,不但有背景深厚的律师,还有《世界报》这样极具影响力的大报摇旗呐喊。
  所以我们的袁大师终于成为了美国文学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如果他没有死掉成为流星的话,那么前途不可限量……
  废话,他老人家的前途岂是区区文学家而已,美帝国主义的头号帮凶才是他的真正目标。
  不过这么一来,四位司法官员的职业前途那就是一片灰暗了。
  艾登队长把烟头狠狠地扔在脚下,狠狠地踩了上去。
  他已经打定了主意,既然两个男的死活都不肯开口,那也没办法了,只好对那个女的动刑了。
  就在他突破下限的时候,幸好有人来挽救他做人的底线了。
  “咚、咚、咚、”
  “队长你在吗?我是哈罗德。”来者正是纽约司法区的联邦检察长。
  ZOD将军打开了门有些惊讶地问道:“威廉姆斯先生,你怎么来了?”
  联邦检察长透过门缝看了看里面的情况,眉头就是一皱,可怜的林登万先生被折磨得奄奄一息。室内还弥漫着难闻的味道,那是汗水鲜血香烟混合在一起的那种怪味。
  威廉姆斯先生掏出手帕捂住了自己的鼻子,瓮声瓮气地问道:“维尔顿,你有什么结果了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