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779

  结果就是,阿猫阿狗随随便便就能成立一家证券交易所,这家证券交易所还能随随便便发行自己的股票,这些股票还能随随便便地由本交易所来进行操作。
  今年九月这样的交易所上海有71家,到了11月10日增加至112家,现在年底的时候共计有140余家。上海以外的南京和天津还有24家。
  根据“马刘方何”为首的马寅初的统计,此时美利坚也不过只有15家证券交易所。
  更严重的问题是,这一百六十多家交易所总资本高达4亿,而当时国内内资银行资本也不过3亿出头。
  这样的金融市场都不能称之为赌场了,只能说是“智商检验仪”和“韭菜收割机”。
  不用问了,周经理的智商也得到了检验,所以就成了一颗碧绿生青的韭菜了。
  “这个忙小侄是帮定了!”
  对于自己的恩人,袁燕倏也不拿乔作态,直言不讳地道:“不过伯父,你又何必求我?”
  “真佛就在你的面前啊!”
  注释:
  (1)笔者注:《围城》的原文中方鸿渐第一位妻子名叫周淑英,这里改一下。
第二百一十一章
菩萨心肠护盘侠,霹雳手段惩罚者(二)
  我们袁大师心里明白得很,从12月上旬开始出现了第一家因为“信交风潮”而倒闭的银行——护海银行。该行行长陆冲鹏干脆跑路了。接着会有五家华资银行相继倒闭,而当时上海只有三十多家中国人开的银行。
  其实吧,周大经理不是因为股票,而是因为和这些银行的关联交易才走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嗯,他全都知道,但是他就是不说。
  “来来来,伯父,小侄给你引荐一下,这位便是戴公维森。你知道他老人家是谁的吧?”
  袁燕倏的前泰山虽然是打铁的出身,但是他毕竟在银行业淫浸这么多年,“戴公维森”他还是知道是谁的。这就像后世电脑手机行业的人不可能不知道“乔公布斯”和“罗太君永浩”一样来着。
  其实他早就听说摩根财团二把手住进了新袁公馆,不过人家是来治病的,当然不接待外客了。再者说人家这种大人物,哪里会看得上他这样的小银行。
  所以周大经理不得不唱一出《苦肉计》了。
  “戴先生,你好你好。我……”
  哈里·戴维森抬手道:“周先生,我明白你的意思。请先等一会。”
  他转头向着我们袁大师道:“鸿渐,我借你一个脚说话。”
  “借我的一个脚……明白了。”
  戴公维森毕竟是汉语初学者,借一步就说成借你一个脚了。
  等他们两人来到了书房之后,戴维森便直言不讳地问道:“鸿渐老弟,我一直想要问你一个问题,我该怎么报答你呢?”
  袁燕倏一皱眉头道:“维森老兄,我没有干什么,救你的是文神医……”
  “哈哈哈。”
  戴维森笑着打断道:“鸿渐老弟,你们中国人有一句谚语,‘亮’人不说暗话,文医生是什么货色,你我都知道。我也理解你要拿他当幌子,不过我还知道救我的是你,我更知道你有着神奇的力量。那么……”
  “还是那个问题,你要我怎么报答你的救命之恩呢?”
  他没等袁大师开口便直接说道:“比如眼下这个情形。鸿渐老弟,我听说你很早就让你家的信托公司把手头上所有股票都出清了,也强迫你的父亲退出了你家曾经入股的交易所。那么我想你应该早就预料到目前的状况了。”
  “但是让我疑惑的是,你为什么不借这个机会从中大赚一把呢?”
  “这个么……”
  这个么都怪那个破系统,老子不是不能涉足金融业吗?
  袁燕倏正在想理由得时候,人家已经帮他想好了。
  只见他那张老脸上露出了一个严肃的表情道:“袁博士,我这几天在翻译的帮助下拜读了你那本《宰执天下》。我想我明白了……”
  “因为你是一个爱国者,因为你也是一个经济学家。所以你知道这次风潮对贵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所以你也不愿意去发这样的国难财。”
  “鸿渐老弟,我说得对不对呢?”
  我们袁大师心说,话都给你老人家说了,那还有什么对不对呢?
  说实话,他这心里还真的有点矛盾。不过和赚钱不赚钱没有关系,而是关乎到未来的历史走向。
  “民十信交风潮”是典型的不那么为人所知,也不那么受到重视,可实际上又非常关键、非常关键、非常关键的历史性大事件。
  第一个非常关键,这次风潮间接地促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
  前文说过,上海第一家证券交易所就是铁拳无敌和日本人鼓捣出来的,目的正是赚钱。现如今风潮一起,铁拳无敌别说赚钱了,就等着赔钱吧。这样一来他自然更加需要赤俄的援助了。
  第二个非常关键,这次风潮直接地导致中国近代金融市场的衰败。
  从此之后中国人是谈股色变,期货交易完全停止,正常的股票交易都乏人问津,只有寥寥无几的股票还在挂牌;另外很有可能穿林北腿被人逼债差点跳了黄浦江的关系,他老人家上台之后对证券交易管制极为严格。
  第三个非常关键,衰败的金融市场断绝了民国实业界融资的一大渠道。
  其他产业不说,单说纺织产业。在二十年代之前,赛里斯还是能和小日本抗衡的。五四运动爆发的一大原因就是本土纺织产业家们要“抵制日货”。
  可是在二十年代之后,赛里斯的纺织行业就被小日本吊打了,原因就在于他们融资困难。
  作为一个穿越者袁鸿渐当然知道赛里斯这个阶段的民族资本家没有什么卵用。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中国本土的资产阶级无法独立完成资本主义革命,只好在工人阶级先锋队这颗大星星的领导下,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这三颗小星星一道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但是他还想着是不是给民族资本家们一点机会,如果赛里斯实业真的能搞起来的话,说不定抗战的局面就不会那么难看了。
  “哎,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想不到维森老哥居然是我的知己。”
  袁燕倏叹道:“可惜我力量微薄,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鸿渐老弟,我可以帮你啊。”戴维森诚挚地说道:“就当偿还你的救命之恩了。”
  我们袁大师打量了一下诚意满满的戴公维森,心中暗道,你这不是要帮我吧,而是看到了一个抄底的机会吧?
  “维森老哥能有这个心,这自然是极好的……”
  “皮卡皮卡。”
  听到这个熟悉的声音,袁燕倏话锋一转道:“但是我近期要和胡佛先生一起开办一家技术学校。不如……”
  他站起身来道:“维森老哥要是不嫌弃的话,那就让我二弟出面好了。”
  不多时,袁家大少爷就带着二少爷走进了书房:“老二,你就借着这个机会向维森老哥学习一下吧。”
第二百一十二章
菩萨心肠护盘侠,霹雳手段惩罚者(三)
  “就像美食家不等于好厨子,我们经济学家应该知道自己不一定是好的投资家。切记、切记、切记。
  这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经济学家袁燕倏先生的一句名言。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一生之中除了购买艺术品之外,很少进行商业性的投资,甚至名下都没有什么不动产和股票证券。
  不过袁先生在艺术投资上的眼光实在是太过高明了。这应该和他本人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是分不开的。
  历史上有一件真实的轶事,二十年代袁先生在巴黎结识了还未成名的毕加索之后,便当场买下了他很多作品。
  毕加索十分开心地请他吃了一顿大餐,结账的时候毕加索写了一张支票,袁先生却请毕加索把这张支票给他,由他来结账。
  有点惊讶的毕加索问他为什么要多此一举。
  袁先生回答道,亲爱的巴勃罗,你以后一个签名可以买下这座餐厅,所以我就先帮你存起来咯。
  几十年后,袁先生真的用这张毕加索的签名支票买下了这座餐厅,然后送给了毕加索的遗孀。
  我们中国拍卖史上最昂贵的拍品——拍卖价近十亿人民币的齐白石十二条屏原本就属于袁燕倏先生。
  这十二幅作品原本是齐白石在1924年特意为袁先生所创作的,是当做袁先生三十大寿的寿礼(1)。
  而袁先生在他五十大寿的时候收到了此处敏感词亲笔手书的《沁园春——雪》,这幅作品如今还收藏在袁燕倏新加坡博物馆,其价值无可估量。
  因为袁先生当时在重庆,这幅作品的公开发表引发了历史上的另一件轶事(2)。
  除了袁燕倏旧金山、上海、新加坡这三座博物馆之外,他的其他藏品都保存在位于纽约第五大道的SCP总部大厦,甚至有人说他的藏品比这座大楼本身还要昂贵。
  虽然袁先生只对艺术品有投资兴趣,但是这并不是说他不是一位出色的投资家,恰恰相反,他应该说是整个二十世纪最杰出的投资家,甚至没有之一!
  只不过他的光芒被他的朋友路易斯·贝克,他的弟弟袁燕图,他的妻子袁魏明珠,还有他的父亲袁遯翁遮盖了而已。以至于现代人想到保护伞集团和袁氏财团的时候,只想到这几位。
  保护伞集团,号称是“美国人从出生到死亡都离不开的医疗托拉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