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17/779

  他老人家都有幸列名其中。实际上这也很正常,对于一个接受了完整赛里斯传统教育的文人来说,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是必备技能。
  这就像后世大学生就算不玩吃鸡、王者、撸啊撸,那也得会个狼人杀这样的桌游的,不然怎么和同学……尤其是女同学搞社交呢?
  好了,这里就必须要介绍一下了。
  西泠印社听这个名字就知道和篆刻有关。从艺术的角度来说,篆刻是能和书法绘画并驾齐驱的艺术门类;而从学术的角度上讲,篆刻其实份数金石学。
  金石学则是中国古代的考古学。
  因吹斯听的是,在晚清民国这个乱世,金石学却成了一门显学。别说吴昌硕和袁遯翁这样的旧文人,就连鲁迅和郭沫若这样的新知识分子都对金石学情有独钟。
  这其中的原因有点复杂,不过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没错,正是安阳甲骨的大量出土。
  说得不好听一点,金石学就是借着“甲骨热”在二十世纪初回光返照了一下,最后还是被体系完备的现代考古学所取代。
  既然金石学这么热门,名利心很重的袁遯翁肯定是要掺和一下的。其实康有为、郑孝胥和盛宣怀等等这些我大清著名遗老也是西冷印社的成员,还是VIP那种,因为他们真的出钱资助了。
  “硕老,犬子也就生的一副好皮囊,侥幸有点文名罢了。硕老,您快请就坐。”
  袁老爷子赶忙谦虚了一下,接着十分严肃地对自己长子道:“鸿渐,硕老光临寒舍是为了一件事情,一件交关重要的事情,一件对我们中国人来讲交关重要的事情……”
  “啪!”
  就在袁遯翁把情绪酝酿到最高点接下来就要喷薄而出的时候,就听袁大师一拍额头,恍然大悟地道:“哦,原来是为了汉三老碑啊!”
  稍稍科普一下,这块石碑建于东汉建武年间,就是“火系魔导师”、“被幸运之星眷顾的男人”、“穿越者克星”——光武帝刘秀在位的那个时间段。
  碑上镌刻着一个名通的汉代地方官“三老”祖孙三代的名字(讳字)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因此而得名。
  不过这块碑的重要性在于书法,这上面的字体正介于小篆和隶书之间,从中可以看出这两种书体形态的转变,称得上书法艺术的化石。
  所以咸丰二年(1852年)出土的汉三老碑被誉为“浙江第一石”。
  “鸿渐小友也知道这件事情吗?”
  “硕老,晚辈也是略有耳闻啊……”
  “鸿渐小友”心说,只要历史上发生的事情,老子什么事情不知道?
  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汉三老碑此时在一个名叫陈渭亭的丹徒书画商人手中,并于辗转1921年来运至上海。他打算以重金售于日本商人……
  好了,也别一听霓虹金就跳脚。他们到底是当了我们几千年的好学生,对赛里斯文化瑰宝自然有着极强的企图心。
  正赶上民国这个乱世,很多真品孤本确实流入到了日本。甚至在二十世纪初还有日本人组团跑到赛里斯淘宝的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至少这年头的小鬼子好歹是用真金白银买的,总比那帮洋鬼子明抢好吧。
  而且我们袁大师打从心眼里不太在乎这些国宝。在他看来,文物这种东东也就盛世能拿来装点门面,多几件少几件根本无关大局。
  举个例子,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穿林北腿虎踞宝岛之前从故宫带走了不少文物,结果呢?
  结果还不是让人家乖乖送去日本展出了。
  正所谓:山河之固,在德而不在险;传统文化,在人而不在物。
  袁燕倏能看得开,吴昌硕可不行。
  所以在原本那条时间线上,也就是1921年的秋天,他就号召西冷印社中人举行了一个义卖会,用义卖得来的整整八千大洋把汉三老碑买了回来。
  “鸿渐小友”又心说,不就八千大洋,折合成人民币才一百二十万而已!
  想到此处,他便微微一笑,拉开衣襟从西装内兜里面掏出了支票簿……
  吴昌硕一见这个情形,立马摆手道:“鸿渐,不用了。”
  “硕老,您老别客气……”
  我们袁大师心说不就一百二十万吗,您老人家日后给我来上几幅中堂,几枚印章那不全回来了啊。
  作为穿越者,他还是很具有长远眼光的。到了二十一世纪,老吴一方小品就要上百万,至于大幅中堂至少一千万。
  “鸿渐,老夫不是客气。你不知道哎……”
  吴昌硕叹了一口气道:“现在真不是钱的事。”
  “嗯?”
  袁燕倏这才停了下来,疑惑地问道:“硕老,不是钱的事情那还是什么事情呢?”
  老吴摇头不语,倒是他的日本学生插口道:“袁君事情是这样的……”
  袁大师听完才明白,原来这又是自己造成的蝴蝶效应,从而有了那么一点历史小变动。
  和原本那条时间线不同,书画商陈渭亭提早把汉三老碑卖给了日本人,而当吴昌硕他们找到那个日本人想要再花高价买回来的时候,人家却提了一个条件。
  “袁君,户田那个先生提出赎回汉三老碑的条件之一便是希望能见您一面。”
  “见我一面?户田先生?”
  因为对方是个日本人,所以袁燕倏没有注意到他说的“那个”,只是皱眉问道:“请问河井君,这位户田先生叫什么名字。”
  “袁君,户田先生大名极乐。”
  我们袁大师下意识地在心里说道:“大师球,搜索一下。”
  “宿主,查无此人!”
第二百零一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三十六)
  “宿主,查无此人。”
  “咦?”
  作为“穿越民国就能当大师?去球!”系统的老用户,我们袁大师知道这只有一种可能性,这个什么户田极乐用了一个假名字,而且他本人应该在历史上没啥名气,所以一丁点的历史资料都没有留下来。
  然而身为本位面最大一只的超能者,我们的虫脉术士又怕过谁来?
  “要见我一面呵呵呵……”
  袁燕倏轻笑一声,向着吴昌硕道:“硕老,您既有用到晚辈之处,晚辈自当效劳。不过呢……”
  他站起身来整了整身上的衣服,接着一个九十度的大鞠躬,口中道:“晚辈亦有一事相求!”
  老吴抬手虚扶了一把,微笑着道:“只要鸿渐你能讨回汉三老碑,只要老夫能做到的自会允你。”
  “硕老真是爽快!您老肯定做得到……”
  我们袁大师直起身来,也不客气而是直截了当地道:“舍妹……还有拙荆想要拜入硕老门下。”
  他的二妹袁淑英是学画画的,那么拜吴昌硕为师非常正常,如此一来就从三流画家一跃成为名师高徒,这自然对她未来的艺术道路很有帮助。
  不过袁燕倏为什么要让魏明珠小姐姐也去学国画呢?
  答案也很明显啊。这是要和宋家三小姐别别苗头啊。
  众所周知,宋美龄也能画国画。
  她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张大千,而张大千第一位老师是曾农髯(曾熙,1861-1930)。
  这位曾老先生和吴昌硕的经历非常相似,他们的私谊也颇深厚,并且同为“海派四大家”。
  那么按照辈分来算,当了吴昌硕弟子的魏明珠就和张大千是同一辈人物,也要比宋家三小姐高了一辈。
  当然啦,按照袁淑英和魏明珠的艺术天分也就能当当老吴的记名弟子,登堂入室那就别想了。
  倒是袁大师本人的“才华”可以当之……不过他老人家哪会也哪用拜师啊。
  所以吴昌硕毫不犹豫地道:“善!”
  民国十年十月四日,星期二傍晚。
  魔都虹口,北四川路。
  (提示一下,北四川路和后世四川北路不是一回事。)
  一提起民国的魔都虹口区,一般人便会想到鲁迅和鲁迅公园、陈真和精武会——还有日租界。其实历史上只在天津、汉口、苏州、杭州和重庆这五个城市有过正式的日本租界,而上海从未有过日租界。
  所谓的上海日租界实际上只是人们对于虹口日本人聚居区和占领区的一种通常叫法。
  没办法,最好的黄浦和静安被英法这两个老牌列强给占了,列强之中的“后起之秀”日本只好跑到苏州河以北的虹口扎堆了。
  因吹斯听的是,原本虹口是美国人的租界,但是愿意跑到赛里斯的美国人实在太少了,这也非常正常。想我大美利坚正处在国运的上升期,本土上发财的机会就多得是,何况天选之国那是地广人稀,除了机缘巧合和少数冒险家之外,很少有美国人愿意主动来远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17/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