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7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9/779

  但是我们的袁大师这一身装束实在是很吸引大家眼球啊,因为他穿着一套帅气无比的白色德式军礼服。
  还没等大家回过神来,就听司仪特意地拖长了音调,高声道:“弗里德里希·威廉·维克多·阿尔伯特·冯·霍亨索伦二世阁下特使到!”
  上一次渡过大西洋去纽约为袁燕倏册封骑士的沙恩霍斯特伯爵和施陶芬柏格先生,他们两人这一次又作为威廉二世陛下的特使一路来到了上海。
  他们两人也穿着第二帝国的军礼服走上了大厅中央的小舞台。
  在众位嘉宾的围观之下,老沙从小施的手上取过一只华美的木盒,用双手递给了新娘子。
  他用德语说道:“美丽的袁夫人,我们尊贵的主上让我把他母亲——多利亚·阿德莱德·玛丽·路易莎·霍亨索伦皇后使用过的火枪送给你……”
  威廉二世陛下他妈是维多利亚女王的长公主,她和她的老公腓特烈三世的夫妻关系还算不错,不过和她儿子威廉二世的关系就不怎么好了。
  不过人家好歹是英国公主德国皇后,用过的火枪那算得上是古董了……
  好吧,威廉二世陛下最近手头有点紧,也不大愿意送好东西给一个黄皮女子,所以就随便找了把女用火枪送了过来。
  实际上,他当时还劝黄皮骑士找个普鲁士贵族女性结婚,他老人家愿意亲自来当这个媒人。这样一来,袁燕倏就能“真正”跻身于容克贵族当中了。
  不过我们袁大师在婚姻问题上还是很有点节操的,而且他也不愿意成为“真正”的容克贵族,便婉言拒绝了这个提议。
  “愿你能像保持自己美貌和青春一样保卫自己的荣誉和贞洁!”
  魏明珠小姐姐行了一个屈膝礼,从沙恩霍斯特伯爵手中接过了木盒,也用德语回道:“谢谢陛下,谢谢伯爵,我当谨记此言!”
  送完了新娘子的礼物,老沙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张羊皮纸,展开之后朗声读道……
  “袁燕倏先生不幸在911事件遇难之后,他留下了一样特殊的遗产,那就是威廉二世封赠他为勋爵的贵族头衔。
  根据他的遗嘱,这个头衔将由他的义子,也就是现任的SCP基金会主席(此处敏感词)先生继承。而众所周知,他是(此处敏感词)的长子。
  最近他透过媒体表示,这个荣衔是他义父和威廉二世友谊的见证,还是袁先生对德意志人民深厚感情的纽带,所以他决定继承下来。
  他不是为了成为贵族,而是为了继承他义父‘世界大同’的遗志……”
  ——节选自《震惊!无产阶级大革命家长子居然成了贵族》
  没错,威廉二世送给新郎官的礼物就是把他的一世而终的骑士给抬成可以传给后人的勋爵了。
  按照我大清的说法,这是抬旗……还真有点像来着。
  好吧,这也没有费他老人家一马克,就写一张敕封书就行了。
  等举行完了这个仪式,老沙和小施就走下了舞台,坐回了他们的位子。
  而在他们的旁边还坐着一位少年,他和施陶芬柏格的容貌极其相似,就是小了那么几岁,看着就像是兄弟。
  此时,这位英俊的雅利安少年注意力完全不在舞台之上,他正偷偷地打量着旁边桌子上的那位明媚的赛里斯少女。
  她叫蒋落桐,今年十六岁。
  他叫克劳斯·菲利普·玛丽亚·查士丁尼·申克·冯·施陶芬柏格,今年十四岁。
  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但绝对不是最后一次。
第一百九十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二十五)
  抬旗——那个赐封仪式结束之后,就到了新郎新娘向来宾致辞的阶段。
  魏明珠小姐姐首先上场,她用一口流利的英语说道:
  “女士们,先生们,来宾们,朋友们。我和尼奥是在去年平安夜相遇的,我和他一起念了一首词……”
  还记得吗,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在中华民国驻纽约总领事馆外的小花园里(1)。
  说来也巧,魏明珠当时正在吟诵汪精卫的《贺新郎(2)》。
  《贺新郎》这个词牌在近代作品中,最出名的无疑是小汪的这首和天魔传人的《别“友”》。
  在这条时间线上,汪精卫的《贺新郎》是袁燕倏和魏明珠结识的“引子”,而天魔传人的《贺新郎》便是送给这对新婚夫妻的贺词。
  这便是《黄浦江畔贺新郎》!
  新娘子介绍了一下他们两人相识的经过,接着就开始回顾起他们两人的“恋爱”经过了……
  “……对于我们的婚事,一开始尼奥是拒绝的。他和我说自己配不上我的家世,也不愿意被人说是因妻而贵。你们懂的,他毕竟是一位艺术家。”
  “所以吗……”
  魏明珠娇羞地看了一眼袁燕倏道:“我只好主动地向他求婚了。”
  “哈哈哈……”
  “啪啪啪……”
  现场响起了一阵笑声和一片掌声。
  女方主动向南方求婚这种事情自然算是一段“佳话”,不过作为当事人的魏明珠小姐姐就有点尴尬了。于是她也找了今天这个机会算是为自己洗洗地来着。
  当然啦,这么多宾客之中也有人在心里暗骂呢,这个不要脸的贱货,居然还这么嘚瑟!
  真是、真是、真是……羡慕死老娘了啊啊啊!!!
  不用问,这其中肯定有一位不姓袁的三小姐。
  当然啦,他们两人之间的风流韵事在日后也必定是一段历史“佳话”。
  “幸运”的是,因为袁大师后来把持了海外华人界的话语权,所以他对婚姻“不忠”的那些事迹倒也没有成为公众性话题。不过“一见小袁误终身”这句话早在二十年代就出现了。
  “不幸”的是,因为袁燕倏在新中国成了反动学阀,所以赛里斯人对他那些破事倒是知之甚详……反动学阀没点破事算什么反动学阀?
  差点忘了,很多破事还是袁燕倏的三弟袁穆同志亲自揭发的。这个前文也提到过,就不细说了。
  在二十世纪的西方世界,像我们袁大师这种“现代”+“后现代”大师有一点婚外情那根本不算什么的好伐,反而被崇拜者们视作效仿的对象。
  比如萨特和波伏娃这对非常OPEN的人生伴侣……
  等到掌声和笑声稍歇,我们的袁大师便走上前来吻了一下自己新娘……现在应该是妻子的脸颊,再朝着台下众人微微一笑。
  只听他朗声道:“曾经有位聪明人说过一句很有道理的话……”
  其实婚姻这种东东并不能被一句“俏皮话”所概括。但是袁燕倏不说这句话怎么对得起自己是“鸿渐先生”呢?
  “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里的人想出来,围城外的人想进去。”
  好吧,圆鸿渐是不会成为方鸿渐的,因为……
  他有钱啊!
  不管是过去还是将来,婚姻关系本来就是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上的。
  比起“围城”的说法,这种不那么“俏皮”的“大实话”才是人生真谛。
  “在我遇到Pearl之前,我觉得这句话是错的,因为我压根就没有想进去过。而当我遇见明珠之后……”
  袁燕倏侧过头,用温柔的目光看了魏明珠一眼道:“有谁胆敢不让我进去,那我就要跟他决斗!”
  “哈哈哈……”现场很给面子地来了一阵欢快的笑声。
  “如果你们当中有人想阻止我,那么现在就可以找我来一场决斗。那么决斗的方式吗……”
  他向着旁边一个侍者招了招手。等侍者走近之后,他从托盘拿起两杯香槟,把其中一杯交给了魏明珠,然后开口说道:“自然是喝酒了。”
  “哈哈哈……”
  他在众人的笑声中,举起酒杯道:“CHEERS!”
  “CHEERS!”大家也一同祝酒道。
  “我记得我的老师曾经意味深长地对年轻时的我说,Eileen,如果你要真正了解婚姻,那就必须先进一次城,再出一次城。”
  ——节选自张爱玲散文《我的那座围城》
  注释:
  (1)见第一卷189章《平安夜八》
  (2)笔者注:慕容这个梗和伏笔埋的深不深?
第一百九十一章
黄浦江畔贺新郎,炮台湾边谢池春(二十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9/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