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779

  “副校长先生,据我所知NYU不是你唯一呆过的大学。那么你能告诉我,NYU比起哈佛和耶鲁,还有哥伦比亚、普林斯顿、斯坦福、杜克这些美国顶级名校缺了一点什么吗?”
  “嗯……这个问题有些复杂。”
  这个问题当然很复杂,就连资深高等教育工作者的詹姆斯·柯南特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不过袁燕倏早就准备好了答案。
  当然他也不敢保证自己这番话一定就能说服校方和柯南特先生,但是失败了也没啥关系,无非就是这个新闻搞的不够大而已。
  所谓得之我幸,失之我命。
  我们的袁大师心态还是不错的,反正他相信就算这次不行,可是掌握了这个思路之后自己有的是机会名扬天下。
  所以他微微一笑,自信满满地道:“我知道这个问题有些复杂,不过我个人认为,我们NYU最欠缺的就是政治影响力!”
  和东方某大国的清华北大一样,美国真正意义上的一流名校只有两座,那就是哈佛和耶鲁。这两座大学早在十七世纪大航海时代就已经诞生了。
  所以哪怕在后世某些大学排位名单之中,耶鲁的的排名比加州伯克利分校,麻省理工,斯坦福,普林斯顿这些名校还要低,可是其历史意义和地位是这些大学所比不上的。
  对于高等学府来说,学术水平当然非常重要,可是如果要成为顶级名校,政治影响力就是关键因素。
  而政治影响力也有两种:第一种就是某学府建立起来的校友人脉网络,对美国这些私人大学来说,这点尤其重要,因为它们的经费很大部分来自校友捐款;第二种则是大学的政治学学术水平。
  1903年,美国政治学会成立。其后的历任学会会长和NYU根本就没啥关系。可见纽约大学在政治学上有着极为严重的短板。
  政治学不给力就培养不出给力的政治家,没有给力的政治家就得不到专门捐款去研究政治学。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让NYU在今后一百年不但出不了一位美利坚总统,连常春藤联盟都没有挤进去。
  副校长先生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对,不过这件事情……”
  我们的袁大师突然很不礼貌地开口道:“对不起,我打断你一下。”
  “副校长先生,眼下不就有个机会吗?”
  柯南特先生狐疑地道:“机会?!”
  袁燕倏点了点头,稍稍组织了一下自己的语言开口说道:“其实,这一次判断共和党能胜民主党250张选举人票的人是……”
  “尤里安·钱德勒教授。”
  柯南特先生吃了一惊,对于这位条顿骑士他还是很熟悉的,两者私交也不错。这种夸张且“不太严肃”的判断不符合他的人设……嗯,风格啊。
  所以他忍不住脱口问道:“钱德勒教授!你在开玩笑嘛?”
  “我真的没开玩笑,就是钱德勒教授。”我们的袁大师表情严肃非常,不过却向副校长挤了挤眼睛,接着说道:“如果这次预测准确的话,那么就是钱德勒教授做出的预测。”
  “哦……我明白了!”
  柯南特先生能当上副校长那也不是书呆子类型的学者,自然明白这个中国学生的意思。
  “可是……”他转念一想,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你的预测错误了呢?”
  “呵呵呵……”我们的袁大师发出了一阵轻笑声道:“要是真的像副校长先生说的那样,那么我要么进了美国监狱,要么就逃回了中国故乡。”
  实际上,如果预测失败就等于他完不成系统任务,那就是直接嗝屁。根本也不用去考虑什么债务官司了。
  他从从容容地说道:“总之,输了那是我个人的问题。而赢了的话……”
  “那就是你们校方的问题!”
第一百一十一章
四小报
  本章副标题:大新闻终于成了新闻
  “那就是你们校方的问题了。”
  “我们校方的问题?袁先生,你是不是精神上有些问题?”
  “哈哈哈。副校长先生,我很正常。你听我说完……”
  詹姆斯·B·柯南特听完了袁燕倏一番话,心中真的有些……不,很是意动了。
  他的身世和爱手艺大人有点像,都是出身于新英格兰名门,妥妥的大美利坚蓝血贵族中的一员。当然他的家族目前现状要比爱手艺这种破落户强得多了。
  NYU副校长这个职位对他来说只不过是一个过渡,他老人家的目标肯定是一流名校的校长,甚至哈佛或者耶鲁校长这个职位都是一个台阶,让他进入高层政治圈的台阶。
  威尔逊这位普林斯顿大学校长不就成了总统了吗?
  柯南特先生虽然目前只是个教育工作者,但是他和共和党的关系非常之深,还是这届副总统小约翰·卡尔文·柯立芝(John
Calvin
Coolidge,Jr.)的好友。
  总而言之,詹姆斯·B·柯南特在政治上那也是有一定野心的。
  他习惯性地微皱眉头,开始仔细参详起这个中国学生的说法了。
  就像这小家伙说的那样,输了是个人问题,要是赢了那就是NYU的学术成果,对校董事会还有偌大的好处。这么一想的话,似乎对本校和他本人来说有益无害来着。
  副校长先生沉吟了一会,这才开口道:“不得不承认,袁先生你说的有点道理。可是……”
  他往外一指道:“NYU是著名学府,不是什么赛马场。你如果不停止的话,那么外面这么多人怎么办?”
  “好办啊,这很好办啊。”袁燕倏不假思索地道:“副校长先生,从现在开始我只接受校内人员的投注。这是我们NYU绅士……嗯,还有淑女之间的‘游戏’。”
  “嗯,这倒也是一个主意……”
  就在柯南特先生点头的时候,从门外冲进来四个男子。他们四位帽歪衣斜,看起来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冲破外面的人群才来到这里的。
  这四个家伙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室内唯一一个黄种人,脚步不停地就朝着我们的袁大师奔了过来,一边跑一边嘴里还喊。
  “我是《太阳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先驱报》的记者。”
  “我是《纽约论坛报》的记者。”
  袁燕倏忍不住抬手看了看表,这都两点多钟了啊,这些家伙的动作实在太慢了。
  他心中暗暗叹息,哎,要是搁在一百年之后,直播车早就把NYU给围上了啊。
  这三份十九世纪创刊的报纸都非常有“特色”,并称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三大便士报。所谓“便士报”指的是该报每份售价一分钱(1penny),并且在街头出售。而当时其他报纸都要卖6美分左右,一般是直接送到读者家里和办公室里的。
  虽然售价便宜,但是这三份报纸的报导还是很有“质量”的。常见的标题有:
  《我在另一个女人的爱情生活里面度过了三十四个小时》
  《他打我——我爱他》
  《我知道谁杀死了我的丈夫但我不能说》
  ……
  “袁先生,我是《纽约每日新闻报》的记者。”
  《纽约每日新闻报(New
York
Daily
News)》当然没有《纽约日报》那么有名,可是只要再过几年,这份报纸就会成为当时美国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到了三十年代每日发行量达到200万份。
  它去年刚刚创刊,从一开始就热衷传播桃色新闻,后来又“独辟蹊径”地刊登性感女郎照片,因此才赢得了“美国日报销量之王”的荣誉。
  这四家报纸就是美国小报从“黄色新闻”的转向桃色新闻的真实写照(1)。
  哎呀,我一下就集全了纽约四大小报的记者,想想真还蛮有成就感的吗。
  袁燕倏急急地道:“副校长先生,如果你没有更好的法子就请采纳我的建议吧。我要去应付这些记者了。”
  然后他整理了一下衣服,一脸灿烂笑容地迎向了这两辈子的第一次媒体采访。而他这两辈子被记者问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袁先生,听说你有精神问题?”
  这是什么问题啊?他瞬间就对这些无冕之王失去了好感。
  “这……这是赤果果的污蔑。我的精神极为健全,不然怎么会成为NYU的博士在读生的呢?”
  “嗯嗯嗯。”
  这位老兄马上就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一行字……
  “袁先生,听说你是贵国大统领的亲戚?”
  嗯,这个问题就正常多了吗。
  “这个么,也可以这么说吧,反正五百年前是一家。”
  “我明白了。”
  明白了的记者奋笔疾书中……
  “袁先生,听说您家族是中国首富?”
  哎,总不让人把自己小瞧了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