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美国当大师(精校)第5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1/779

  1919年,在黄金荣的支持之下,他们成立了鼎鼎大名的三鑫公司,杜当总经理,张为副经理,金是大账房(2)。
  三鑫公司三巨头便带着手下十几号兄弟一起下了楼,就和张静江、穿林北腿和稍后赶来的戴季陶见礼闲聊了起来。
  他们聊发聊发就聊到了我们袁大师的身上。
  只听杜月生饶有兴致地道:“真是没想到,原来这位袁博士还是阿拉同门兄弟!”
  前面提到过,青红帮和洪门,尤其是北美洪门根本就是两码事,但是青红帮成员一定要这么说,谁又能反对呢?
  戴季陶用一种讽刺的语调说道:“何止啊。这位鸿渐先生还自称是那个什么……对了,百岁山的龙头。”
  小戴今年恰好是而立之年。这个人吧,称得上是少年得志,21岁的时候就当上了铁拳无敌的秘书,难免也有点心高气傲。所以他分外见不得同样是少年得志且心更高气更傲的袁大师。
  这也是人之常情。
  当然啦,戴季陶的人格比较完善,不会像张继贵那样妒火中烧。可是在背后小小地讥刺两句,他还是说得出来的。
  “哦哟!”金廷荪闻听此言便嗤笑一声道:“格位博士来头还真不小呢。”
  张小林也凑趣道:“倷娘希匹,原来今朝来的是龙头博士,哈哈哈……”
  “有客到!”
  他们正在说笑的时候,一身白色西装的张继贵和上下打扮妖娆的李宝英也带着几个精干的打手来到同仁茶馆的二楼。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吃江湖饭那也是有三六九等的。
  三鑫公司这三位吃得是烟土“黑饭”,心里面自然看不大起吃软饭的拆白党。不过他们“系出同门”,又都是老江湖,面子上总归过得去的。
  于是三人起身相迎,一番招呼之后就把张、李二人请入了客座。
  还有三位革命同志那就更加瞧不上拆白党了,连站都没有站起来,只是在座位上抱了抱拳,便自顾自地喝茶。
  此间主人张小林打量了一下张继贵带来的四位打手,眉头一皱口中说道:“贵爷,格四位兄弟一看就是身手不错的高手。哪能啊……”
  “呵呵呵……”他阴恻恻地笑骂道:“倷娘希匹。格是不相信老张我咯?”
  “张大爷真是说笑了。”张继贵很是潇洒地掸了一下礼帽上不存在的灰尘,不慌不忙地说道:“毕竟两万银元是一大笔钱哦。继贵手无缚鸡之力,七阿姐又是一个女流。等会儿回去的路上,阿拉两噶头总要人保护一下的吧。”
  “哈哈哈……”金廷荪闻言笑道:“贵爷,人家袁博士才真的是文弱书生。伊只会怕侬抢伊,侬还怕伊抢侬发?”
  李宝英也是咯咯一笑,娇滴滴地道:“三阿哥,闲话不是格能讲呃呀。袁大公子可是洪门龙头,手下兄弟不晓得有多少厉害了,阿拉和继贵又不是打打杀杀的人,总归有点害怕的咯。”
  “倷娘希匹,啥洪门龙头?不过是给自己壮胆罢了。”张小林摆了摆手,软中带硬地警告道:“等会儿请叫这几位兄弟规矩一点,不要吓着人家读书先生才是!”
  能在历史上留名的人物绝大多数都不简单,哪怕是这位混黑社会的张大帅。当然特例也是有的,比如那位不混黑社会的张少帅……
  说张小林粗中有细真还没有错。
  他早就打听过了,那个小袁据说是花旗国大统领的朋友,在那边的关系硬扎得很,也不是什么没有根底的小人物。他们这些人都在英美共管的公共租界讨饭吃,人家要是在自己这里有个好歹,想必肯定麻烦不小。
  反过来,他之所以愿意淌这趟浑水,正是因为袁燕倏和美国人关系匪浅,这要是搭上了这条路子,将来总归会有些好处的吧。
  “呼……呼……”
  茶楼外的风越来越大,天色也越来越暗。
  “铛、铛、铛。”
  他们这些人从两点钟等到了三点钟,可是仍然不见袁大师影子,自然全都露出了不耐之色。
  穿林北腿有些坐不住了,起身道:“张老板,借只电话打打……”
  吊眼阿定领着他上三楼,不多时穿林北腿就走了下来向众人宣布道:“袁家府上的人说鸿渐老弟去银行取钱了,想必马上就到了吧。”
  听他这么说,楼上众人也只好收敛了不耐之色,继续等了下去,这一等又等了许久……
  “呼……呼……呼……”
  狂风漫卷,乌云压城。
  一场暴风骤雨眼看着就要席卷这乌烟瘴气的十里洋场!
  “铛、铛、铛、铛。”
  三位革命同志的脸色都已经非常难看了。
  而杜月生和金廷荪这两位相视摇头,开始整理起身上衣物,看样子是要立马告辞离去了。
  “原来是只空心大佬倌。”李宝英不屑地低声说道。
  “呵、呵、呵……”而翘着二郎腿的张继贵口中则吐出了一连串的冷笑。
  “倷娘希匹!”听到自鸣钟报时的四记钟声,张小林一拍大腿起身道:“格是寻阿拉开森是伐……”
  “嘀、嘀、嘀!”
  就在此时,同仁茶馆门前响起了汽车喇叭的声音。
  “想必这就是鸿渐老弟的车了!”
  穿林北腿“腾”地一下跳了起来,三步并作两步“蹬、蹬、蹬”地下了楼梯……
  还没有等众人反应过来,他已经像是倒放的电影影像一般,“蹬、蹬、蹬”地倒退着回到二楼楼梯口。
  张小林忍不住扬声问道:“结石老兄,小……那个袁大龙头可是来了?”
  “伊……”穿林北腿如同木偶一般僵硬地转过身子,下意识地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结结巴巴地说道:“伊、伊、伊真呃来了!”
  张继贵英俊的面孔上保持着冷笑的表情,悠悠地问道:“格么袁大公子为啥还不上楼呢?”
  “伊……”穿林北腿脸上表情十分古怪,似哭又似笑地回道:“伊、伊、伊勒个上楼!”
  “吱嘎嘎嘎……”他话音未落,众人耳中就听到木质楼梯发出了不堪重负的尖利哀鸣。
  “嘎嘎嘎……咔嚓!”哀鸣之后便是一声巨响,宣告这块楼梯板的阵亡。
  “册那!”
  楼下有个男子十分生气地飚了一句响亮清澈的“沪骂”,然后中气十足地说了一句莫名其妙的吐槽:“格又不是碧桂园呃房子,质量哪能该差啊!”
  注释:
  (1)笔者注:加了“你”之后才是娘希匹的完整形态。
  (2)以上历史典故绝非是百度而得,见《杜月笙大传》和《张啸林全传》。
第七十五章
金谷袁家出洪门,玲珑玉楼效绿珠(四)
  楼中众人也不知道碧桂园是哪家的宅邸,耳边只听得楼梯格格作响。似是一头庞然巨兽走上楼来,听声音若非巨象,便是数百斤的一头大水牛。
  楼下掌柜与众酒保一叠连声的惊叫起来:“喂,这笨家伙不能拿上去!”
  “楼板要给你压穿啦。”
  “快,快,拦住他,叫他下来!”
  但格格之声更加响了,只听喀喇一声,断了一块梯板。接着又听得喀喀两声巨响,楼梯又断了两级……
  “皮卡皮卡!宿主,你没有抽到过《射雕英雄传》,所以请不要COS丘处机。谢谢。”
  同仁茶馆一楼的茶客要么是张小林的徒子徒孙,要么是其他地方来的白相人。而在江湖上混的人那都是有点眼力价的。
  他们就见到一个穿着黑色长衫、黑色灯笼裤、黑色圆口布鞋的英俊男子,用一条粗如儿臂(这个词好像有点污啊)的铁扁担挑着两只缠着铁链挂着大锁的铁箱子昂然直入。
  有人正想上前阻拦,但是这么一瞧……
  从辛亥元年开始到戊子末年为止,中华民国的国祚只有短短的三十八年,更确切地说是三十七年三百五十六天。
  当然啦,宝岛同胞肯定对此有不同的意见,毕竟民国一百零七年这种说法听着挺有“岁数”的。
  毋庸置疑,民国是一个乱世,而乱世之中自然有着杂乱无章的币制。
  不说乱七八糟的各种纸钞和银行券,单单只说无限法偿的本位货币——银元就超过一千种……真的没看错,赛里斯各地确实有四位数不同种类的银元。
  其中铸造跨度最长——直到建国后1951年;铸造数量最多——总数高达7.5亿枚,以至于成为“银元”代名词的便是——袁大头。
  然而袁大头的规格并非凭空原创,而是承袭我大清的龙洋。
  龙洋其实源自墨西哥鹰洋。这种货币在十六世纪中叶,占到全球流通白银量的三分之一。
  因此所谓的“标准银元”其实沿袭自1535年开始铸造的墨西哥鹰洋。
  那么一块标准银元或者袁大头到底有多重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1/77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